专利名称:北方旱区玉米周年垄沟覆膜抗旱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旱区玉米周年垄沟覆膜抗旱栽培技术,包括冬前整地与覆膜增墒、开春施肥与播种、苗期和中期管理、后期管理与收获;该新型技术与常规覆膜栽培技术的区别在于整地覆膜时间不同,周年垄沟覆膜栽培于前茬作物收获后(秋季)整地遇雨及时覆膜,春季沿沟穴播,覆膜较播种提前5-7个月,可蓄纳非生长季降水为作物生长季利用,有效减少秋冬土壤水分散失和提高土壤温度,促使土壤养分有效化,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土壤环境;多年试验表明,玉米采用周年垄沟覆膜栽培,春季播种时膜下0-20cm 土壤含水量较常规覆膜提高6.5-11.5个百分点,膜下5cm 土温提高2.5-3.(TC,玉米增产幅度12%-25.8%,具有较好保墒、增温和增产作用。
背景技术:
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秋冬降水稀少,土壤失水严重,导致春季土壤水分含量及地温较低,玉米播种出苗困难,是该区域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尽管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温,增强了保墒效果,但春播土壤墒情差的问题仍未解决,凸起的垄面仍不利于集雨增墒,穴播错位现象又十分严重,施肥、除草等尚存在不便 '为此,我们从改善旱地玉米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提高降水利用率入手,将小垄沟集水和覆膜增温保墒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提出了“玉米周年垄沟覆膜抗旱栽培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要点:玉米周年垄沟覆膜栽培技术,使北方旱区地膜玉米栽培由地面半覆盖转向地面全覆盖,由生育期覆膜转向周年覆膜,由凸起的膜垄种植转向膜沟种植,对于解决“旱、冻、薄”具有极强针对性,在干旱与半干旱及春季地温较低地区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该技术以试验研究和操作实践为依据,侧重玉米周年垄沟覆膜栽培的特殊要求,常规技术参照玉米栽培基本原理施行。冬前整地与覆膜增墒:
(1)选用地膜
因各地气候条件、雨量多少、土壤类型、地域状况不同,地膜选用各有差异;偏南高海拔、低温寡照、半干旱地区,选用厚0.007 0.008毫米、宽140厘米黑色地膜,干旱少雨地区宜选用厚0.005 0.007毫米,宽140厘米黑色地膜;
(2)选择田块
选择以麦类、玉米、马铃薯、豆类或绿肥地为前茬,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渗水和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具有中等以上肥力,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块;
(3)施足农肥,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施农家肥3000 5000千克做底肥,用3DT-1500型物理消毒灭虫机进行土壤 杀菌灭虫、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30千克/亩防除杂草,然后深耕并合平犁沟,使地面平整无坷垃,或用旋耕机将地旋平,待覆膜;(4)条施磷肥、覆膜覆土
深耕平整后的地块经过10多天自然踏实后,选用“1GSF-4型机引沟垄全覆膜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条施磷肥和覆膜;1GSF_4型机引沟垄全覆膜机为四沟一幅作业,幅宽120厘米,沟矩40厘米,幅矩100厘米;开沟由机体最前端的四个开沟铧完成,沟深根据地块的自然踏实情况灵活调节深浅;磷肥选择颗粒过磷酸钙50千克/亩,装入盛肥箱,由箱内小槽轮准确均匀地施入沟底;将地膜装于机体地膜支架上,机体前进时自动将膜呈“W”型覆于地表;膜边由第一个覆土铲完成压土,沟内覆土由机体两边其他覆土铲及输土压膜轮完成;沟内覆土厚度可经过调节覆土铲高低控制,一般掌握在1-2厘米为宜;
(5)压膜防风、打孔集雨
覆膜后,膜上每隔3米横压10厘米厚、5厘米宽土带,防风揭膜。利用人工在覆土膜沟内间隔30厘米用木棍打孔,以便接纳雨雪蓄足底墒,同时促使还田作物秸杆和有机肥腐熟,提高土壤肥力。开春施肥与播种:
(O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①良种选择:选用适宜当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一般选种偏晚熟和中晚熟品种如 佼单12号、 佼单4号、户单4号、户单I号等;种子要求色泽光亮、籽粒成熟饱满,具有本品种固有颜色,大小一致,无破损、无虫蛀,达省级二级种子标准,纯度和净度分别在96%和97%以上,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②种子处理:选择晴天将种子晾晒2 3天,并结合晾晒进行选种,清除种子中的杂物杂屑,拣去杂粒、秕粒、破粒和霉变粒;播种前2 3天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 24小时,捞出空水后,每千克种子 拌锌肥4 6克,盛入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盆内,放在25 30°C的热炕上,一昼夜即可露白,当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前再用种子量0.3%的粉锈宁拌种,以预防玉米丝黑穗病,或用50%的辛硫磷乳剂每千克种子2亳升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2)种肥施用与播种
①播种期:播种期确定以出苗避开当地晚霜期为宜,一般比露地玉米早播7 10天;具体指标是当露地表土 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 - 9°C度或日均气温达10 — 12°C以上时即可播种;南部或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4月上、中旬播完为宜,海拔1400米以上高寒地区4月中、下旬播完为宜;
②播种方法:选用“XSB-2型膜沟穴播机”沿膜沟一次性完成施种肥和播种工作,施种肥由施肥轮完成,一般选择尿素15-20千克为宜;播种由穴播轮完成,亩播量2-3千克,每穴播3-4粒,播种深度3-5厘米,切忌将尿素与籽种混和播种;
③播种密度:按所选用品种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亩株数:北部水热条件较差地区4000 4500株为宜,南部3500 4000株为宜。每幅播四行,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穴(窝)距26 35厘米。苗期和中期管理:
周年膜沟穴播玉米播种后7-10天出苗(穴播定位准确,无须放苗),出苗后要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
(I)查苗补苗周年膜沟穴播玉米一般出苗比较整齐,但也常因播期过早,地温低,种子发芽率低,土壤缺墒,施肥不当,虫鼠害等而造成缺苗断垄。需采取补苗措施;
①补种:发现缺苗断垄,及时催芽补种,补种后3 5天,检查出苗情况,出苗后要及时补施肥,促其平衡生长;
②补苗:在苗2 3叶期,如发现缺死苗,可结合间定苗移苗补栽;方法是从稠苗处挖幼苗,栽缺苗处,栽后灌水,然后严封膜孔,成活后补追一次苗肥;
(2)定苗除蘖
①适时定苗:根据苗龄、虫鼠害和天气状况确定,一般根据苗龄定苗,应在3 4叶期间苗,4 5叶期定苗,地下虫害严重或风口地块,可适当晚定苗,每穴留一株,去弱苗,留壮苗,留大苗;
②及时除蘖:周年膜沟穴播玉米由于土温和营养条件较好,对幼苗生长有利,且杂交种分蘖力强,在6 8叶期拔节前后,易从茎基部长出分蘖,影响主茎生长发育,须及早分次除蘖;
(3)消灭杂草
周年膜沟穴播玉米,由于有地膜覆盖不便于进行中耕除草,要求覆膜前进行化学除草,苗期不易造成危害;但到中期,杂草易破膜而出,且空行间杂草易从生,应采取化除或人工拔除办法消灭杂草;
(4)追肥补灌
周年膜沟穴播玉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地力消耗多,地力过差或底肥不足时,易出现脱肥和早衰现象,要在拔节前后,加强苗期管理,及时进行追肥,有条件的要进行灌水;追肥时,用追肥枪在膜沟内, 每2株玉米中间打一个孔追施;追肥量为尿素10 15千克。亩追施量不超10千克时,可一次追施,超过10千克时,可分2-3次追施。追施时间为植株大喇叭口期前后;
(5)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和中期病害较少,但虫害较多,主要有粘虫、地老虎、蝼蛄、玉米螟、蚜虫等,要及时测报和防治;用〃甲拌磷〃毒砂撒入心叶中,或用90%敌百虫800 1000倍液灌心叶防治玉米螟;用晶体敌百虫每亩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粘虫、地老虎等。后期管理:
周年膜沟穴播玉米后期管理是从抽穗至成熟期,主攻目标是保粒增重提高产量;主要措施有:
(1)病虫防治
主要控制玉米螟、大小叶斑病和黑穗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大小叶斑病的防治措施: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于玉米花丝期前后喷洒叶面,每隔7天I次,连喷2 3次;
(2)叶面喷肥
抽雄至灌浆初期,每亩可用0.2 0.3千克磷酸二氢钾,兑水40千克叶面喷施,或在玉米大喇叭口后期,每亩用25毫升翠竹牌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15千克喷雾,既可降低植株高度防倒,又可增产;在开花期田间有发黄脱肥植株时,应适量追施硝酸铵或尿素,以攻粒增重;(3)去雄授粉
为保证有足够的花粉量,一般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不要超过总数的一半,田块边行2 3行不宜去雄;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田间大部分雌雄花丝露出后,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用木棒轻敲未去雄的植株,促其花粉散开,以满足雌穗花丝对花粉的需求。收获:
果穗籽粒基部露出黑褐色沉淀物,表示籽粒养分通道已经堵塞,即达成熟;为确保高产和品质,玉米收获期可适当拖晚,适宜收获期为完熟初期到完熟中期为好,即果穗苞叶松散,籽粒内含物完全硬化,指甲不易掐破,籽粒表面鲜明光硬出现黑层,植株呈现黄色及时收 获。
权利要求
1.冬前整地与覆膜增墒: 以麦类、玉米、马铃薯、豆类或绿肥地为前茬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亩施农家肥3000 5000千克做底肥,用3DT-1500型物理消毒灭虫机进行土壤杀菌灭虫,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30千克/亩防除杂草,然后深耕;雨后选用宽度140厘米黑色地膜,采用“1GSF-4型机引沟垄全覆膜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条施磷肥和垄沟全覆膜;膜上每隔3米横压10厘米厚、5厘米宽土带,防风揭膜;利用人工在覆土膜沟内间隔30厘米用木棍打孔,以便接纳雨雪蓄足底墒,同时促使还田作物秸杆和有机肥腐熟,提高土壤肥力。
2.开春播种与种肥施用: 选用偏晚熟和中晚熟品种掖单12号、掖单4号、户单4号、户单I号等,在晴天将种子晾晒2 3天,拣去杂粒、秕粒、破粒和霉变粒,播种前2 3天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 24小时,每千克种子拌锌肥4 6克,放在25 30°C的热炕上,当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前再用种子量0.3%的粉锈宁拌种; 选用“XSB-2型膜沟穴播机”沿膜沟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种肥工作,播种由穴播轮完成,亩播量2-3千克,每穴播3-4粒,播种深度3-5厘米;施种肥由施肥轮完成,种肥一般选择尿素15-20千克,切忌将尿素与籽种混和播种;播种密度:北部水热条件较差地区4000 4500株,南部3500 4000株;每幅播四行,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穴(窝)距26 35厘米。
3.苗期和中期管理: 周年膜沟穴播玉米播种后7-10天出苗(穴播定位准确,无须放苗),出苗后应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 (1)查苗补苗:周年膜沟穴播玉米一般出苗比较整齐,但也常因播期过早,地温低,种子发芽率低,土壤缺墒,施肥不当,虫鼠害等而造成缺苗断垄,需采取补苗措施;` (2)定苗除蘖:根据苗龄、虫鼠害和天气状况确定,一般根据苗龄定苗,应在3 4叶期间苗,4 5叶期定苗,地下虫害严重或风口地块,可适当晚定苗,每穴留一株,去弱苗,留壮苗,留大苗;周年膜沟穴播玉米由于水温和营养条件较好,对幼苗生长有利,且杂交种分蘖力强,在6 8叶期拔节前后,易从茎基部长出分蘖,影响主茎生长发育,须及早分次除蘖; (3)中耕除草:周年膜沟穴播玉米,由于地膜覆盖不便于进行中耕除草,要求播后覆膜前进行化学除草,苗期不易造成危害;但到中期,杂草易破膜而出,且空行间杂草易从生,应采取化除或人工拔除办法消灭杂草; (4)追肥补灌:周年膜沟穴播玉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地力消耗多,地力过差或底肥不足时,易出现脱肥和早衰现象,要在拔节前后,加强苗期管理,及时进行追肥,有条件的要进行灌水;追肥时,用追肥枪在膜沟内,每2株玉米中间打一个孔追施;追肥量为尿素10 15千克;亩追施量不超10千克时,可一次追施,超过10千克时,可分2-3次追施;追施时间为植株大喇叭口期前后; (5)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和中期病害较少,但虫害较多,主要有粘虫、地老虎、蝼蛄、玉米螟、蚜虫等,要及时测报和防治;用〃甲拌磷〃毒砂撒入心叶中,或用90%敌百虫800 1000倍液灌心叶防治玉米螟;用晶体敌百虫每亩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粘虫、地老虎坐寸ο
4.后期管理:周年膜沟穴播玉米后期管理是从抽穗至成熟期,主攻目标是保粒增重,提高产量;主要措施有: (1)病虫防治:主要控制玉米螟、大小叶斑病和黑穗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大小叶斑病的防治措施: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于玉米花丝期前后喷酒叶面,每隔7天I次,连喷2 3次; (2)叶面喷肥:抽雄至灌浆初期,每亩可用0.2 0.3千克磷酸二氢钾,兑水40千克叶面喷施,或在玉米大喇叭口后期,每亩用25毫升翠竹牌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15千克喷雾,既可降低植株高度防倒,又可增产;在开花期田间有发黄脱肥植株时,应适量追施硝酸铵或尿素,以攻粒增重; (3)去雄授粉:为保证有足够的花粉量,一般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不要超过总数的一半,田块边行2 3行不宜去雄;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田间大部分雌雄花丝露出后,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用木棒轻敲未去雄的植株,促其花粉散开,以满足雌穗花丝对花粉的需求。
5.收获: 果穗籽粒基部露出黑褐色沉淀物,表示籽粒养分通道已经堵塞,即达成熟;为确保高产和品质,玉米 收获期可适当拖晚,适宜收获期为完熟初期到完熟中期为好,即果穗苞叶松散,籽粒内含物完全硬化,指甲不易掐破,籽粒表面鲜明光硬,出现黑层,植株呈现黄色,就可及时收 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旱区玉米周年垄沟覆膜抗旱栽培技术,包括冬前整地与覆膜增墒、开春施肥与播种、苗期和中期管理、后期管理与收获;该新型技术与常规覆膜栽培技术的区别在于整地覆膜时间不同,周年垄沟覆膜栽培于前茬作物收获后(秋季)整地遇雨及时覆膜,春季沿沟穴播,覆膜较播种提前5-7个月,可蓄纳非生长季降水为作物生长季利用,有效减少秋冬土壤水分散失和提高土壤温度,促使土壤养分有效化,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土壤环境;多年试验表明,玉米采用周年垄沟覆膜栽培,春季播种时膜下0-20cm土壤含水量较常规覆膜提高6.5-11.5个百分点,膜下5cm土温提高2.5-3.0℃,玉米增产幅度12%-25.8%,具有较好保墒、增温和增产作用。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98633SQ20131003811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志军, 李科, 姚志龙, 武永福 申请人:武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