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54403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属于水生蔬菜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药菜又名马蹄草,水葵、露蔡、湖菜等,学名Brasenia schreberi,为睡莲科药菜属中的栽培种,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蔬菜。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主要产区为浙江杭州西湖、肖山湘湖和江苏太湖东山附近,以西湖莼菜和太湖莼菜最为著名。莼菜的食用部分是生长在水中附有透明质的汤料,润滑不腻,清香可口。莼菜不但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水生蔬菜,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食莼具消渴、热脾、冷补下气、止呕、正泻、消炎、解毒之功效,富含多种人体所须氨基酸,营养丰富,历史上曾为皇家贡品。 由于莼菜所展示的上述优点,深受人们的喜欢,但莼菜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虫害影响,亩产较低,不能满足菜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具有产量高、品质佳的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1、田块选择①选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要求的湖泊、池溏、河道、港汊及低洼田,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良好、游泥层厚度20cm左右、ph值5. 5-6. 5为且。②根据生长与管理的需要,修筑田埂、沟、渠、灌排设施,一般以15公顷为一单位。③低洼稻田等种植莼菜之前要精细整地,耕耙2-3次,耕深20_30cm,每667平方米用35-40kg生石灰清塘,去除杂草、藻类等,耙平。④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液肥1000—1200kg,或施腐熟饼肥50kg。⑤种植莼菜的水质应清澈、洁净、无污染、透明度高,能够四季水流不断或添换方便。2、定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太湖地区的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佳、宜于出口加工的品种,如红叶红萼、红边绿叶、红叶绿萼等。选作种茎的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胶质丰富。以地下匍匐茎作种茎的,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3节;以水中茎作种茎的,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越冬休眠芽在10月底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苏州地区春季清明前后、冬季小雪前后种植。有条栽和穴栽两种,地下匍匐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条栽,越冬休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作种的地下匍匐茎、水中茎、越冬休眠芽要随挖、随选、随种,当天种不完的,要放在水中保湿。栽植距离根据栽种量和采收年限而定,条栽的行距为250cm,每行种茎单根顺长排列;越冬休眠芽穴栽,行距250cm,株距20cm。3、田间管理莼菜田全年不能断水,正常水位应保持在50-70cm。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宜浅水,水位10-30cm ;生长阶段水位50-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IOOcm ;休眠阶段,放浅田水,水位20-30cm,但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为保证莼菜品质和正常生长,生长期间要求保持活水或添换清水,次数视塘田水质而定,生长旺盛阶段宜3天左右添换I次清水。生长期一般不施任何肥料。每年冬春在根 茎萌芽前,可施腐熟饼肥50kg和过磷酸钙50kg,或腐熟有机液肥1000—2000kg。莼菜田中主要病害为叶腐病、根腐病;主要虫害为萍摇蚊、菱角莹叶甲、水蝇、食根水叶甲;主要草害为青苔、水花生。①农业防治。一是及时添换清水,保持水质清澈透明。二是及时清洁田园。定植10多天后,每年莼菜萌芽前,都要拔一次杂草,生长期间,结合采收,随时拔除杂草。三是合理套养,2-3月份,在每公顷莼菜田中放养冬片二龄鲤鱼苗60 90尾、草鱼苗60-90尾、鲫鱼苗150-250尾。在11月莼菜收结束后,必须干池清塘,将草鱼捕起。四是适时更新换代。植株生长势开始减弱后,可以部分或全部拔除,选用健壮植株的种茎重新排种。五是及时人工捞除。3月莼菜萌芽、椎实螺大都集中在莼菜田四周和流水口时,及时捞除。②药剂防治。叶腐病、青苔可用1:1 : 200波尔多液(如250g硫酸铜和250g生石灰加水50kg)喷洒防治。菱角莹叶甲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防治,卷叶螟、水蝇可用爱福丁 2000倍液防治。4、采收①采收时间。春季4月中下旬-7月中旬,秋季8月中旬-10月上旬。当年种植的莼菜,需叶片基本长满水面时才开始采收。②采收方法。宜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莼菜田,人工采收水下看得见的嫩茎、嫩芽,放于木桶或塑料桶中。生长旺盛季节应及时采收。③新鲜莼菜采收后及时进行漂洗、去除杂质,浸入净水中保存,时间1-2天。需加工的莼菜应当日采收当日加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方案所述的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建立百亩以上连片莼菜田,通过排灌站等自动化设施控制莼菜田水位,利用合理密度的草鱼、鳊鱼等鱼类套养,增加莼菜田生物多样性,控制水草及萍摇蚊等害虫,增加莼菜产量,提高莼菜的品质。提高莼菜亩产,有效解决全国莼菜市场紧缺的问题,可大面积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其步骤为1、田块选择①选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要求的湖泊、池溏、河道、港汊及低洼田,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良好、游泥层厚度20cm左右、ph值5. 5-6. 5为且。②根据生长与管理的需要,修筑田埂、沟、渠、灌排设施,一般以15公顷为一单位。③低洼稻田等种植莼菜之前要精细整地,耕耙2-3次,耕深20_30cm,每667平方米用35-40kg生石灰清塘,去除杂草、藻类等,耙平。④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液肥1000—1200kg,或施腐熟饼肥50kg。⑤种植莼菜的水质应清澈、洁净、无污染、透明度高,能够四季水流不断或添换方便。2、定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太湖地区的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佳、宜于出口加工的品种,如红叶红萼、红边绿叶、红叶绿萼等。选作种茎的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胶质丰富。以地下匍匐茎作种茎的,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3节;以水中茎作种茎的,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越冬休眠芽在10月底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苏州地区春季清明前后、冬季小雪前后种植。有条栽和穴栽两种,地下匍匐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条栽,越冬休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作种的地下匍匐茎、水中茎、越冬休眠芽要随挖、随选、随种,当天种不完的,要放在水中保湿。栽植距离根据栽种量和采收年限而定,条栽的行距为250cm,每行种茎单根顺长排列;越冬休眠芽穴栽,行距250cm,株距20cm。3、田间管理莼菜田全年不能断水,正常水位应保持在50-70cm。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宜浅水,水位10-30cm ;生长阶段水位50-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IOOcm ;休眠阶段,放浅田水,水位20-30cm,但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为保证莼菜品质和正常生长,生长期间要求保持活水或添换清水,次数视塘田水质而定,生长旺盛阶段宜3天左右添换I次清水。生长期一般不施任何肥料。每年冬春在根茎萌芽前,可施腐熟饼肥50kg和过磷酸钙50kg,或腐熟有机液肥1000—2000kg。莼菜田中主要病害为叶腐病、根腐病;主要虫害为萍摇蚊、菱角莹叶甲、水蝇、食根水叶甲;主要草害为青苔、水花生。①农业防治。一是及时添换清水,保持水质清澈透明。二是及时清洁田园。定植10多天后,每年莼菜萌芽前,都要拔一次杂草,生长期间,结合采收,随时拔除杂草。三是合理套养,2-3月份,在每公顷莼菜田中放养冬片二龄鲤鱼苗60 90尾、草鱼苗60-90尾、鲫鱼苗150-250尾。在11月莼菜收结束后,必须干池清塘,将草鱼捕起。四是适时更新换代。植株生长势开始减弱后,可以部分或全部拔除,选用健壮植株的种茎重新排种。五是及时人工捞除。3月莼菜萌芽、椎实螺大都集中在莼菜田四周和流水口时,及时捞除。②药剂防治。叶腐病、青苔可用1:1 : 200波尔多液(如250g硫酸铜和250g生石灰加水50kg)喷洒防治。菱角莹叶甲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防治,卷叶螟、水蝇可用爱福丁 2000倍液防治。4、采收①采收时间。春季4月中下旬-7月中旬,秋季8月中旬-10月上旬。当年种植的莼菜,需叶片基本长满水面时才开始采收。②采收方法。宜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莼菜田,人工采收水下看得见的嫩茎、嫩芽,放于木桶或塑料桶中。生长旺盛季节应及时采收。③新鲜莼菜采收后及时进行漂洗、去除杂质,浸入净水中保存,时间1-2天。需加工的莼菜应当日采收当日加工。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1)、田块选择①选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要求的湖泊、池溏、河道、港汊及低洼田,以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良好、游泥层厚度20cm左右、ph值5. 5-6. 5为宜;②根据生长与管理的需要,修筑田埂、沟、渠、灌排设施,一般以15公顷为一单位;③低洼稻田等种植莼菜之前要精细整地,耕耙2-3次,耕深20-30cm,每667平方米用 35-40kg生石灰清塘,去除杂草、藻类等,耙平;④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液肥1000-1200kg,或施腐熟饼肥50kg;⑤种植莼菜的水质应清澈、洁净、无污染、透明度高,能够四季水流不断或添换方便。(2)、定植选作种茎的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胶质丰富;以地下匍匐茎作种茎的,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3节;以水中茎作种茎的,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越冬休眠芽在10月底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有条栽和穴栽两种,地下匍匐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条栽,越冬休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作种的地下匍匐茎、水中茎、越冬休眠芽要随挖、随选、随种,当天种不完的,要放在水中保湿;栽植距离根据栽种量和采收年限而定,条栽的行距为250cm,每行种茎单根顺长排列;越冬休眠芽穴栽,行距250cm,株距20cm ;(3)、田间管理莼菜田全年不能断水,正常水位应保持在50-70cm;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宜浅水,水位10-30cm ;生长阶段水位50-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 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IOOcm ;休眠阶段,放浅田水,水位20-30cm,但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 ;为保证莼菜品质和正常生长,生长期间要求保持活水或添换清水,次数视塘田水质而定,生长旺盛阶段宜3天左右添换I次清水;①农业防治一是及时添换清水,保持水质清澈透明;二是及时清洁田园,定植10多天后,每年莼菜萌芽前,都要拔一次杂草,生长期间,结合采收,随时拔除杂草;三是合理套养,2-3月份,在每公顷莼菜田中放养冬片二龄鲤鱼苗60 90尾、草鱼苗60-90尾、鲫鱼苗 150-250尾;在11月莼菜收结束后,必须干池清塘,将草鱼捕起;四是适时更新换代,植株生长势开始减弱后,可以部分或全部拔除,选用健壮植株的种茎重新排种;五是及时人工捞除,3月莼菜萌芽、椎实螺大都集中在莼菜田四周和流水口时,及时捞除;②药剂防治叶腐病、青苔可用1:1 : 200波尔多液(如250g硫酸铜和250g生石灰加水50kg)喷洒防治;菱角莹叶甲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防治,卷叶螟、水蝇可用爱福丁 2000倍液防治。(4)、米收①采收时间春季4月中下旬_7月中旬,秋季8月中旬-10月上旬;当年种植的莼菜, 需叶片基本长满水面时才开始采收;②采收方法宜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莼菜田,人工采收水下看得见的嫩茎、嫩芽,放于木桶或塑料桶中;生长旺盛季节应及时采收;③新鲜莼菜采收后及时进行漂洗、去除杂质,浸入净水中保存,时间1-2天;需加工的莼菜应当日采收当日加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属于水生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田块选择、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建立百亩以上连片莼菜田,通过排灌站等自动化设施控制莼菜田水位,利用合理密度的草鱼、鳊鱼等鱼类套养,增加莼菜田生物多样性,控制水草及萍摇蚊等害虫,增加莼菜产量,提高莼菜的品质;本发明提高莼菜亩产,有效解决全国莼菜市场紧缺的问题,可大面积推广。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04429SQ2012105499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浩宇, 张忠新, 张朝阳, 杨大强 申请人:苏州东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