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浮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5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浮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以轻量化结构能提供于不同钓场使用时均能提供较佳的观察目视效果,以及广泛适用性的浮标创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是为现有浮标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A的浮标10为早期的基础型结构,主要于其浮标10本体两端向上、向下各延伸一平直圆形目视杆11与插结杆12。如图IB所示的浮标10为了达到轻量化,是主要于目视杆形成一圆锥状目视杆11’,以减轻浮标的重量;然而其结构只是将目视杆11’的上段消除,所能减轻的重量仍属有限。而为使轻量化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于浮标10上平直圆形目视杆11’进一步以削平面形成一扁形目视杆11”,如图IC所示,以进一步减轻浮标的重量。··然而,如上图IC所示轻量化的目视杆结构,由于其扁形目视杆11”的两侧削平面会形成受风面,在使用中容易受风向影响而偏转,如图2所示,若以眼睛20表示垂钓者的目视方向,当风向沿着箭头方向而与目视方向同向吹到扁形目视杆11”时(或如虚线箭头所示反向状态),受风的扁形目视杆11”将会被风吹成与眼睛20观察方向平行,则垂钓者眼睛20目视观察的扁平目视杆11”将只剩下侧视的一条线,将无法达到清楚的有效观察,为其缺点之一。也就是图IC的扁形目视杆11”会因为受限于钓场的风向而造成适用范围被限制,
为其缺点之二。所以,如何针对目前现有扁形目视杆11 ”会受限于钓场风向,而无法广泛适用的缺点改良设计,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浮标结构,能有效的降低浮标结构重量,同时又不受风向影响而降低观察效果,兼轻量化与较佳观察使用的进步性达成。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浮标结构,能适用于各种不同钓场均不受风向影响能提供较佳观察目视效果,具有广泛适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于该浮标本体两端向上、向下各延伸一目视杆与插结杆,其目视杆与插结杆可择一设为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目视杆末端设有一圆筒结构的目视段。其中,所述目视杆与插结杆可同时设为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其中,所述目视杆成型为直型的扁状杆结构,而末端的目视段为一体成型为直型圆筒结构。其中,所述目视杆成型为锥型的扁状杆结构,而末端的目视段为一体成型为锥型圆筒结构。[0014]其中,所述目视杆成型为直型的扁状杆结构,而于末端配合一具有套孔的目视套套结组成目视段。其中,所述目视杆成型为锥型的扁状杆结构,而于末端配合一具有套孔的目视套套结组成目视段。其中,所述一体成型直型圆筒的目视段,可配合一加大的目视套以一端套孔套结组成具放大目视效果的结构。其中,所述一体成型锥型圆筒的目视段,可配合一加大的锥型目视套以一端套孔套结而组成具放大目视效果的结构。其中,所述目视段,是可以色漆于目视杆末端涂布形成一目视层结构组成。
图IA-图IC为三种现有浮标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浮标受风影响不利观察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标结构不同型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目视杆不同结构示意图;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目视段以色漆涂设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背景技术10_浮标;11-平直圆形目视杆;12-插结杆;11’圆锥状目视杆;11”_扁形目视杆;20-眼睛;本实用新型30_浮标;31-目视杆;32_插结杆;31A-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1A-锥型圆筒的目视段;31B-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1B-直型圆筒的目视段;33_目视套;34-加大的目视套;35-目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余下,兹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后;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浮标结构示意图,该浮标30向上、向下各延伸目视杆31与插结杆32等所组成,其中;如图4所示,浮标30上段可形成为上窄下宽两侧削平面的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而于末端一体成型一锥型圆筒的目视段311A;如图中左侧结构所示,浮标30上段可形成两侧削平面的直型扁状的目视杆31B,于末端一体成型一直型圆筒的目视段311B。在图3中,浮标30可单独于目视杆31或插结杆32形成两侧削平面的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或插结杆32A ;也可同时于在目视杆31及插结杆32上均形成两侧削平面的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及插结杆32A ;而下端的插结杆32B可为整支形成扁状杆结构;浮标30的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插结杆32A通过两侧削平面达到结构的轻量化,又于末端以圆筒结构的目视段311A可于不同钓场使用时,可不受风向影响均能形成较佳的观察目视效果,达于兼具轻量化、较佳目视使用,以及与不同钓场广泛适用性的多重进步性达成。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中,浮标30于直型扁状的目视杆31B末端可形成一体的直型扁状端部,而配合一端具有套孔的目视套33,而相对套组成目视段结构;而图6中,浮标30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末端可形成一体的锥型扁状端部,配合一端具有套孔的目视套33,而相对套组成目视段结构。或如图9所示为例,可于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的末端锥型扁状端部,以色漆涂设形成一目视层35组成。如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中,浮标30直型扁状的目视杆31B末端平直圆筒的目视段311B,可进一步套结一加大的目视套34,而组成具放大目视效果的目视段结构;而图8中,浮标30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IA末端锥状目视段 311A,可进一步套结一加大的目视套34,而组成具放大目视效果的目视段结构。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即浮标30于锥型扁状的目视杆31A末端可形成体的锥型扁状端部,而插结杆32A亦成型为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综上所述,当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爱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恳请贵审查员患准专利为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浮标本体两端向上、向下分别延伸一目视杆与插结杆,目视杆与插结杆择一设为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而于目视杆末端设有一圆筒结构的目视段。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杆与插结杆同时设为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结杆为整支皆为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杆成型为直型扁状杆结构,而目视段的末端一体成型为直型圆筒结构。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杆成型为锥型扁状 杆结构,而目视段的末端一体成型为锥型圆筒结构。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杆成型为直型扁状杆结构,而于目视段的末端配合一具有套孔的目视套套结组成目视段。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杆成型为锥型扁状杆结构,而于目视段的末端配合一具有套孔的目视套套结组成目视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成型直型圆筒的目视段,进一步配合一加大的目视套以一端套孔套结组成具放大目视效果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段,是以色漆于目视杆末端涂布形成一目视层结构组成。
10.一种改良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浮标本体两端向上、向下分别延伸一目视杆与插结杆,该目视杆为一锥型的扁状杆结构,末端设有一圆筒结构的目视段,该插结杆为一扁状杆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良的浮标结构,是包含于该浮标本体两端向上、向下各延伸一目视杆与插结杆,其目视杆可为形成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于末端一体成型一段圆筒结构的目视段;其目视段也可配合一目视套于目视杆末端套结组成,或于目视杆末端以色漆涂设一目视层组成;而所述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结构也可设于插结杆,或同时设于目视杆与插结杆;以两侧削平面的扁状杆有效降低浮标重量,又以末端圆筒结构的目视段能于不同钓场使用时,均能提供较佳的观察目视效果,兼具轻量化、较佳观察使用,以及不同钓场广泛适用性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文档编号A01K93/00GK202406860SQ2012200162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吴江松 申请人:吴江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