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棒形摘果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摘果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棒形摘果器。
背景技术:
对于高株果树,因果实生长在高处,其采摘极为不便,不仅采收效率低,而且有时还不得不采用棒打的方式进行采收,造成大量水果的浪费。市场大部分采果器结构比较复杂,不方便于广大农民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发明之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摘果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棒形摘果器是在直空心管的下端设置了把手,直空心管的上端固结了弯空心管,所述的弯空心管的前端设置了一开口,在开口的内侧设置了刀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整个采摘过程省时省力,有效地提高摘果效率。
图I示意了本发明的结构实施例。I :把手;2 :直空心管;3 :弯空心管;4 :开口 ;5 :刀片;6 :水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直空心管2的上端固结弯空心管3,在直空心管2的下端固定把手I。上述的弯空心管3的上面前端设置一直径为8厘米的圆形开口 4,在开口 4的内侧固定刀片5。所述的直空心管2与弯空心管3采用内圆直径为10厘米的空心塑料管一体成型制成。使用本发明时,用手握住把手I移动本发明使得树上的水果6落入开口 4内,水平移动本发明利用设置在开口 4上的刀片将水果6的梗割断后,水果6沿着弯空心管3到直空心管2掉落下来时用果篮或手接住即可完成采摘过程。
权利要求1. 一种棒形摘果器,其特征是在直空心管(2)的下端设置了把手(1),直空心管(2)的上端固结了弯空心管(3),所述的弯空心管(3)的前端设置了一开口(4),在开口(4)的内侧设置了刀片(5)。
专利摘要一种棒形摘果器,其特征是在直空心管(2)的下端设置了把手(1),直空心管(2)的上端固结了弯空心管(3),所述的弯空心管(3)的前端设置了一开口(4),在开口(4)的内侧设置了刀片(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整个采摘过程省时省力,有效地提高摘果效率。
文档编号A01D46/247GK202524773SQ201220170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李群星 申请人:李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