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的两级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硫化床锅炉燃煤破碎的破碎机。此破碎机技术最初从国外发达工业国家引进,我国企业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技术,并以行业标准JB/T10876-2008《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予以规范。但是,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电厂用的都是商品煤,其煤质正常情况下都会得到保证,煤料的抗压强度也不会超过规定值;因此,他们在设计破碎机破碎板与锤头间调整间隙的
调节装置I时,都为单级调节。JB/T10876-2008《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也沿用了此结构形式。而在我们国内,电厂燃用的都是原煤,且煤料中含有大量的煤矸石、矿石、铁屑等杂物,其抗压强度大大超过规定值;因此,单级调节很难适应这种变化的。这不但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出料粒度难于保证。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应煤种广泛,生产效率高效,且出料粒度可得到保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包括若干粒度调节单元;所述的粒度调节单元包括连接在侧翻机架上的退让装置;所述退让装置的调节螺杆组贯穿侧翻机架;调节螺杆组前端与反击板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退让装置的铰座与侧翻机架采用铰接。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一个调节套;所述的调节套与铰座采用螺纹连接,调节套与铰座之间螺纹旋合的长度多少,直接决定破碎板与锤头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粒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应煤种广泛,生产效率高效,且出料粒度可得到保证。铰接连接的铰座有利于调节;通过调节套与铰座之间螺纹旋合直接控制破碎板与锤头间的间隙。
图I为通用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粒度调节单元的安装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粒度调节单元的安装俯视图。[0017]图中标记I单级粒度调节单元、2反击板、3转子、4锤头、5侧翻机架、6液压开启机构、7 二级粒度调节单元、8 二级反击板、9 一级粒度调节单元、10 —级反击板、11退让装置、12调节螺杆组、13销轴、14铰座、15调节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3-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粒度调节单元用于初调的一级粒度调节单元9和用于细调的二级粒度调节单元7,每一级粒度调节单元分别由两组结构完全一致的退让装置11构成,且沿破碎机纵轴中心对称分布,保证破碎板2调节时两侧的同步;所述退让装置11的调节螺杆组12贯穿侧翻机架;调节螺杆组12前端与二级反击板8 (或一级反击板10)通过销轴13连接在一起;铰座14铰接在侧翻机架5上,后端与调节套15螺纹旋合在一起。要实现粒度调整,将调节套15向前旋转,直至调节套15内侧贴合调节螺杆组12的图示左侧,继续加压向前旋转调节套15,直至锤头4与二级反击板8 (或一级反击板10)之间间隙达到所需粒度要求间隙。当破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若锤头4与二级反击板8 (或一级反击板10)发生磨损而致使锤头4与二级反击板8 (或一级反击板10)之间间隙增大需要调整间隙,向前旋转调节套15,直至锤头4与二级反击板8 (或一级反击板10)之间间隙达到所需粒度要求间隙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包括若干粒度调节单元;所述的粒度调节单元包括连接在侧翻机架上的退让装置;所述退让装置的调节螺杆组贯穿侧翻机架;调节螺杆组前端与反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让装置的铰座与侧翻机架采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调节套;所述的调节套与铰座采用螺纹连接,调节套与铰座之间螺纹旋合的长度多少,直接决定破碎板与锤头之间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用两级粒度调节装置,包括若干粒度调节单元;所述的粒度调节单元包括铰接在侧翻机架上的退让装置;所述退让装置的调节螺杆组贯穿侧翻机架;调节螺杆组前端与反击板连接。具有上述结构的两级粒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应煤种广泛,生产效率高效,且出料粒度可得到保证。
文档编号B02C13/26GK202527221SQ20122017495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雷三洪 申请人: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