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特别涉及一种垂钓用的鱼饵。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垂钓用鱼饵的鱼尾部分都是采用磨具注塑一次成型,或采用金属制造,导致鱼饵不够逼真,游动生硬,不够灵活,诱鱼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鱼饵,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新型鱼饵,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拟鱼头部分(下称鱼头),模拟鱼身部分(下称鱼身)和模拟鱼尾部分(下称鱼尾);鱼尾包括多根丝状 物,丝状物的一端与鱼尾的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尾采用丝状物组成,丝状物的一端与鱼尾的前端连接,另一端可以自由漂动,使鱼饵在水中漂浮、悬浮或下沉的时候,形态更逼真,游动更灵活,提高诱鱼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尾的丝状物的一端与鱼尾的前端注塑连接。具有加工方便、节约成本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尾的丝状物可以是聚丙烯材质。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撕咬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头设有封闭的空腔,空腔内置有能在空腔内自由活动的配重。由此,具有改变鱼饵在水中的姿态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头内的配重可以为钢珠、铅珠或铜珠。由此,具有调节鱼饵在水中的姿态,发声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头包括相互対称的公件和母件,公件和母件通过超声焊接连接。由此,具有连接紧密,防止空腔进水,导致配重生锈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身包括多个节,各个节通过织带连接。由此,具有使鱼饵在水中的姿态更逼真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鱼身的织带是葫芦帯。由此,具有使鱼饵在水中的姿态更逼真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的葫芦带是涤纶材质。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撕咬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鱼饵还包括设于鱼头或鱼身下方的鱼钩。由此,具有可以钩住鱼的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鱼饵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鱼尾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鱼饵的结构图。图4为图3中A中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图2、图3和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的鱼饵。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鱼馆包括鱼头1,鱼身2,鱼尾3和鱼钩4。鱼头I,鱼身2和鱼尾3依次连接,鱼钩4与鱼头I或鱼身2连接。鱼尾3包括多根丝状物31,丝状物31的一端与模拟鱼尾部分3的前端32连接。鱼身2包括4个节21,4个节21依次排列,相邻节21之间由织带22连接,鱼身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3个节、5个节或6个节等。如图3所示,鱼头I是壳结构,鱼头I内部设有空腔11,空腔11位于于鱼头I内腔的下侧,空腔11内设有两个配重12,配重12可以是钢珠、铅珠、铜珠或铁珠,配重12可以在空腔11内自由活动。在ProE软件中画出鱼饵的立体图,标注上鱼饵重心的位置,再选择鱼饵各部分所用的材料,ProE软件可以计算出配重12的重量。鱼饵加上配重12后,要求鱼饵的重心位于重心到鱼饵最前端的距离是整条鱼饵长度的2/5的地方。鱼头I的外壳由相互対称的公件14和母件15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空腔11外形成可以防水的焊接线(未示出)。鱼头I的末端设有环绕鱼头I末端边沿的向内的凸台16。鱼身2由4个节21通过织带22依次连接而成,织带22采用涤纶葫芦带,各个节21采用ABS (丙烯腈-丁ニ烯-苯こ烯共聚物)发泡材料,在各个节21注塑前将织带22放入模具,注塑成型后,织带22将相邻各个节21连接起来。鱼身2前段的节21上设有与凸台13匹配的向内的凹槽24,鱼身2的后端还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与鱼身2的各个节21同时注塑成型,通过织带22与节21连接。连接块23可以是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等。先将鱼头I上的凸台13放入鱼身2上的凹槽24,再将鱼头I的公件14和母件15的连接面贴合,通过超声焊接,将鱼头I的公件14和母件15连接,鱼头I和鱼身2就连接起来,如图4所示。如图2所示,鱼尾3包括多根丝状物31,丝状物31采用聚丙烯材质,在鱼尾3的前端32注塑前,将丝状物31的一端放入模具,另一端露在模具外面,鱼尾3的前端32注塑成型后,丝状物32就和鱼尾3的前端32连接起来。鱼尾3的前端32还设有与鱼身2的连接块23匹配的连接槽33。连接槽33可以是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等的腔室。在连接块23的外表面涂抹丁酮,再插入连接槽33,鱼身2就与鱼尾3连接。丁酮是黏结ABS发泡塑料的专用胶水。鱼身2和鱼尾3也可以采用一次注塑成型,但由于在实际生产中鱼尾3的废品率比较高,通常采用两次注塑,再装配连接的方式。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模拟鱼头部分,模拟鱼身部分和模拟鱼尾部分; 所述模拟鱼尾部分包括多根丝状物,丝状物的一端与所述模拟鱼尾部分的前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物的一端与所述模拟鱼尾部分的前端注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物是聚丙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鱼头部分内部设有封闭的空腔,空腔内置有能在空腔内自由活动的配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为钢珠或铅珠或铜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鱼头部分包括相互対称的公件和母件,所述公件和母件通过超声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鱼身部分包括多个节,所述节通过织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是葫芦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带是涤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鱼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模拟鱼头部分或所述模拟鱼身部分下方的鱼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鱼饵,包括模拟鱼头部分,模拟鱼身部分和模拟鱼尾部分;模拟鱼头部分,模拟鱼身部分和模拟鱼尾部分依次连接后形成鱼的形体;模拟鱼尾部分包括多根丝状物,丝状物的一端与模拟鱼尾部分的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鱼饵的模拟鱼尾部分采用丝状物,丝状物的一端与模拟鱼尾部分的前端连接,另一端可以自由漂动,使鱼饵在水中漂浮、悬浮或下沉的时候,形态更逼真,游动更灵活,可以提高诱鱼效果。
文档编号A01K85/00GK202618063SQ201220204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樊文峰 申请人:樊文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