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虻集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虻集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虻的养殖装置,尤其是水虻集卵器。
背景技术
黑水虻在产卵时,具有喜好将卵产在较细较深的缝隙或者是洞穴中的习性,人工养殖黑水虻,发现和收集黑水虻的卵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往往难于收集齐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引导黑水虻产卵的水虻集卵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虻集卵器为口琴状,其集卵孔I竖直并行排列成集卵单元,集卵单元并行排列成集卵器,集卵器外周包覆线槽2 ;集卵孔I孔径5mm,高度16. 5mm。一个集卵单元由横向6个集卵孔I、纵向4个集卵孔I组成;一个集卵器由横向8—12个集卵单元、纵向3个集卵单元排列而成。集卵单元为纸质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观察黑水虻喜好将卵产在较细较深的缝隙或者是洞穴中的习性,本实用新型仿生设计出口琴状水虻集卵器,不但大大提高了收卵率,收卵率接近100%,而且集卵单元的设计,方便将已经收卵的集卵单元更换下来,提高了利用率。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为A部放大图。图中1.集卵孔,2.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集卵孔I竖直并行排列成集卵单元。横向6个集卵孔I、纵向4个集卵孔I组成一个集卵单元。横向8 —12个集卵单元、纵向3个集卵单元排列而成一个集卵器。集卵器外周包覆线槽2。集卵孔I上端开口,底部封闭,集卵孔I孔径5臟,高度16. 5mm。黑水虻产卵时,将卵产在集卵孔I处。工作人员可以将有卵的集卵单元取下,换上新的集卵单元。
权利要求1.一种水虻集卵器,其特征在于其集卵孔(I)竖直并行排列成集卵单元,集卵单元并行排列成集卵器,集卵器外周包覆线槽(2);集卵孔(I)孔径5mm,高度16. 5m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虻集卵器,其特征在于一个集卵单元由横向6个集卵孔(I)、纵向4个集卵孔(I)组成;一个集卵器由横向8 —12个集卵单元、纵向3个集卵单元排列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虻集卵器,其特征在于集卵单元为纸质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虻的养殖装置,尤其是水虻集卵器。所述水虻集卵器为口琴状,其集卵孔竖直并行排列成集卵单元,集卵单元并行排列成集卵器,集卵器外周包覆线槽;集卵孔孔径5mm,高度16.5mm。本实用新型根据观察黑水虻喜好将卵产在较细较深的缝隙或者是洞穴中的习性,本实用新型仿生设计出口琴状水虻集卵器,不但大大提高了收卵率,收卵率接近100%,而且集卵单元的设计,方便将已经收卵的集卵单元更换下来,提高了利用率。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2773791SQ20122020413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李爱华, 李龙, 谭土发 申请人:全南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