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结构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安装在变速箱体的上部,在与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轴一体的第一输入轴上设置输入齿轮,在设置了与该输入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的第一变速轴上,设置驱动侧变速齿轮,该驱动侧变速齿轮与设置在第二变速轴上的多个从动侧变速齿轮啮合(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72209号公报上述公知例由于在变速箱体的上部没有形成凹口部,因此在具备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输入驱动力的输入带轮的情况下,存在为了搭载变速箱体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而需要宽阔的空间之类的问题,另外,为了在第一输入轴上设置多数齿轮,存在该第一输入轴变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紧凑地配置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及变速箱体。方案一的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在由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驱动的行驶装置3的前方设置收割装置4,其特征在于,使具备驱动上述收割装置4的收割输出带轮30的变速轴27从驱动行驶装置3的变速箱体15的左侧面突出,在上述变速箱体15的上部左侧的部位形成供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入用轴16、55上所配备的输入带轮17的一部分进入的凹口部65,将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右侧面。方案二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一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上述变速箱体15的上部的右侧壁部,以悬臂状态轴支承利用花键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出轴20连结的第一输入轴21。方案三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二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上述变速轴27上具备与第一输入轴21上所配备的齿轮22啮合的中间齿轮28,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上述变速轴27上的驱动侧变速齿轮32与中间齿轮28之间具备离合器50。方案四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三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上述变速轴27的外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在该行驶用旋转传动筒31将上述驱动侧变速齿轮32安装成不能旋转且能在轴心方向滑动自如。方案五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一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上述输入用轴16、55包括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侧的第二输入轴16、与该第二输入轴16配置在同一轴心上的中继轴55,在该中继轴55的端部固定上述输入带轮17,该联合收割机具备与绕挂在该输入带轮17上的输入用带58抵接的张力带轮59,将支撑该张力带轮59的张力臂60的基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以内置状态轴支承上述中继轴55的外壳56的端部。方案六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五所述的联合收割机,通过托架57将上述外壳56的输入带轮17侧的端部连结在上述变速箱体15上。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在方案一记载的实用新型中,由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入用轴16、55上所配备的输入带轮17的一部分进入凹口部65,因此能够缩小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及变速箱体15的设置空间,紧凑地配置。在方案二记载的实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一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将利用花键与输出轴20连结的第一输入轴21以悬臂状态轴支撑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的右侧壁部,因此能够将变速箱体15内的润滑油稳定地供给到输出轴20与第一输入轴21之间的花键槽,能够提闻耐久性。
·[0016]在方案三记载的实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二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变速轴27上的驱动侧变速齿轮32与中间齿轮28之间具备离合器50,因此通过断开该离合器50,维持收割装置4的驱动状态,在该状态下断开从中间齿轮28向驱动侧变速齿轮32的传动,能够以行驶停止状态驱动收割装置4。在方案四的实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三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能够使驱动侧变速齿轮32向变速轴27的轴心方向移动,与从动侧的变速齿轮啮合。在方案五的实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一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将支撑该张力带轮59的张力臂60的基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以内置状态轴支承中继轴55的外壳56的端部,因此能够防止中继轴55与张力带轮59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在方案六的实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五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通过托架57将外壳56的输入带轮17侧的端部与变速箱体15连结,因此能够提高外壳56的支撑刚性。
图I是联合收割机的侧面图。图2是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及变速箱体的示意图。图3是变速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变速箱体的侧面图。图5是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及变速箱体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及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及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I一机体框架,2—脱粒装置,3—行驶装置,4一收割装置,5—谷粒容器,10一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2—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5—变速箱体,16—输入用轴(第二输入轴),17一输入带轮,18一发动机,20一输出轴,21一第一输入轴(输入轴),22一输入齿轮,23一花键槽,27—第一变速轴(变速轴),28—中间齿轮,30—收割输出带轮,31—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2—驱动侧变速齿轮,34—第二变速轴,35—从动侧变速齿轮,36—中心齿轮,37—侧离合器轴,38—从动齿轮,39—侧离合器齿轮,40—左右侧离合器,41 一左右制动器,42—中间轴,43—中间齿轮,44一中间齿轮,50—离合器,51—卡合爪,53—转换机构,55—输入用轴(中继轴),56—金属外壳,57—托架,58—输入用带,59—张力带轮,60—张力臂,65—凹口部,67—副轴,68.行驶齿轮,69—第二变速轴,70一中间输入齿轮,91一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联合收割机具备机体框架I ;设置在机体框架I的上方位置的脱粒装置2 ;设置在机体框架I的下方位置的行驶装置3 ;设置在机体框架I的前方的收割装置4 ;设置在上述脱粒装置2的侧部且暂时贮存从该脱粒装置2取出的谷物的谷粒容器5 ;操纵部6 ;扬起谷粒容器5内的谷物的扬谷排出装置7 ;以及将利用搬送装置搬送的谷杆供给到脱粒装置2的脱粒室(省略图示)的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 上述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是从脱粒装置2的脱粒室(省略图示)的谷杆供给口(省略图示)供给由上述收割装置4收割的谷杆、直到脱粒后从脱粒室的谷杆排出口(省略图示)排出而进行搬送的装置,将由收割装置4收割的谷杆搬送到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的结构是任意的。上述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由夹控杆(省略图示)和搬送供给链(进给链、省略图示)构成。夹控杆上下运动自如地安装在脱粒装置2的上部罩上,与搬送供给链弹力接触并对谷杆进行挟持搬送。搬送供给链由环状链构成,做成由任意结构的导轨(省略图示)引导来移动的结构。然后,行驶装置3构成为能够利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变更行驶速度,而且,将利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进行了变速的旋转向收割装置4传递,并使收割装置4的旋转与行驶装置3的行驶速度同步地变速。S卩、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配合主变速杆(省略图示)的倾倒操作量增减速度。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安装在向行驶装置3传递旋转的变速箱体15上。符号16是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入用轴(技术方案中的“第二输入轴”),符号17是输入带轮,传递来自发动机18的旋转。在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出轴20连接而一体旋转的第一输入轴21上设置输入齿轮(齿轮)22。输出轴20与第一输入轴21做成花键结合而一体旋转的结构,向该花键槽23供给变速箱体15内的润滑油。因此,变速箱体15内的润滑油从花键结合部分被供给而遍及输出轴20和第一输入轴21,可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仅在变速箱体15的第一输入轴21上设置输入齿轮22,因此即使在变更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容量的情况下,也只需更换输入齿轮22就可以,能够提高通用性。使变速箱体15的第一变速轴(技术方案的“变速轴”)27的中间齿轮(副轴齿轮)28总是与输入齿轮22啮合。第一变速轴27的一端向变速箱体15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相反侧突出并固定收割输出带轮30。在第一变速轴27的外周,滑动自如以及旋转自在地轴安装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在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上设置多个驱动侧变速齿轮32。多个驱动侧变速齿轮32仅在轴心方向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上。使设置在第二变速轴34上的从动侧变速齿轮35选择性地与多个驱动侧变速齿轮32啮合,构成为能够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另行变速。在第二变速轴34上设置中心齿轮36,中心齿轮36总是与侧离合器轴37上固定的从动齿轮38啮合。符号39是侧离合器齿轮,符号40是设置在中心齿轮36与侧离合器齿轮39之间的左右侧离合器,符号41是左右制动器,符号42是中间轴,符号43是与侧离合器齿轮39啮合的中间齿轮,符号44是与设置在左右车轴45上的车轴齿轮46啮合的中间齿轮。此外,符号91是行驶装置3的驱动轮。上述情况下,在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侧设置离合器50的卡合爪51,卡合爪51以连接断开自如的方式与设置在上述中间齿轮28上的卡合爪51 口四合。符号53是转换机构。因此,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旋转通过收割输出带轮30总是传递到收割装置4上,若断开离合器50,在行驶停止中驱动收割装置4和脱粒装置2和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若接通离合器50,则通过副变速机构将第一变速轴27的旋转传递到第二变速轴34和侧离合器轴37以下的传动路径并行驶。另外,上述离合器50的转换机构53设置在上述中间齿轮28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侧。因此,防止转换机构53与驱动侧变速齿轮32及从动侧变速齿轮35的干涉。另外,能够以远离变速箱体15的分割面的方式设置转换机构53,可提高变速箱体15的强度。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安装在上述变速箱体15上部的右侧面。上述输入带轮17安装在中继轴(输入用轴)55上,中继轴55轴安装在金属外壳56上,金属外壳56安装在变速箱体15上。中继轴55和第二输入轴16装卸自如地与同一轴筒56 A嵌合,将中继轴55的旋转传递到第二输入轴16。在上述金属外壳56上安装与绕挂在上述输入带轮17上的输入用带58抵接的张力带轮59的张力臂60的基部(图3)。符号61是张力臂60的基部的转动轴套。因此,由于在金属外壳56安装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旋转输入的中继轴55和张力带轮59的张力臂60的基部,因此中继轴55与张力带轮59的位置关系难以混乱。另外,在图4的实施例中,上述金属外壳56通过托架57安装在变速箱体15上,在托架57上安装上述张力臂60的基部。上述的情况下,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第二输入轴16配置在变速箱体15的上方,在第二输入轴16与变速箱体15之间的空间,设置作为向第二输入轴16进行旋转传递的传递机构的中继轴55、和作为输入带轮17的安装部件的金属外壳56及托架57,减小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及变速箱体15的设置空间而有效地利用空间。另外,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左侧形成凹口部65,使输入带轮17的一部分进入凹口部65内地配置。因此,在侧面观察时,输入带轮17能够与变速箱体15重叠地配置,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减小设置空间而有效地利用空间。[0058]为了容易理解,利用图4的粗线L图示了凹口部65的下方的变速箱体15的一部分。图5表示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是将设置在第一变速轴27上的离合器50的转换机构53设置在卡合爪51的外侧的例子。因此,使离合器50变得紧凑。图6表示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在变速箱体15上设置副轴67,在副轴67上设置上述离合器50和行驶齿轮68,在第二变速轴(副变速轴)69上设置与上述中间齿轮28啮合的中间输入齿轮70、上述收割输出带轮30和上述驱动侧变速齿轮32。因此,若切断离合器50,则处于行驶停止状态,能够只对收割装置4进行驱动。图7表示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是如下结构的例子在变速箱体15设置副轴 67,在副轴67上设置上述离合器50和行驶齿轮68,在第二变速轴69上设置与上述中间齿轮28啮合的中间输入齿轮70、上述收割输出带轮30和上述驱动侧变速齿轮32,将离合器50的转换机构53设置在卡合爪51的外侧。(实施例的作用)若使机体行驶,则收割装置4收割农田中的谷杆并搬送,由收割装置4搬送的谷杆被交接到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以一定速度搬送谷杆并供给到脱粒装置2的脱粒室进行脱粒。行驶装置3构成为利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将发动机18的固定旋转进行无级变速并传递,并且可以变更行驶速度,向收割装置4传递的旋转也变速为与行驶装置3的行驶速度同步,因此,收割装置4可配合行驶速度传递最佳的作业转数。S卩、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变速旋转输入到能够与输出轴20 —体旋转地连接的第一输入轴21,第一输入轴21的旋转通过输入齿轮22和中间齿轮28传递到第一变速轴27,第一变速轴27的旋转总是从收割输出带轮30向收割装置4输出。另一方面,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传递到第一变速轴27的旋转通过离合器50传递到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的旋转通过驱动侧变速齿轮32和从动侧变速齿轮35传递到第二变速轴34,通过传递到第二变速轴34以下的传动路径的变速旋转,使行驶装置3行驶。因此,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旋转总是通过收割输出带轮30传递到收割装置4,若切断离合器50,则在行驶停止中使收割装置4、脱粒装置2和谷杆供给搬送装置10驱动,若接通离合器50,则第一变速轴27的旋转通过副变速机构传递到第二变速轴34和侧离合器轴37以下的传动路径并行驶。这种情况下,由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出轴20和第一输入轴21做成花键结合而一体旋转的结构,变速箱体15内的润滑油从花键结合部分被供给而遍及输出轴20和第一输入轴21,能够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仅在变速箱体15的第一输入轴21上设置输入齿轮22,因此,即使在变更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容量的情况下,只更换输入齿轮22就可以,能够提高通用性。但是,由于离合器50的转换机构53设置在中间齿轮28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侦彳,因此防止转换机构53与驱动侧变速齿轮32及从动侧变速齿轮35干涉。[0073]另外,能够将转换机构53设置成远离变速箱体15的分割面,可提高变速箱体15的强度。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设置在变速箱体15的右侧面,安装在变速箱体15的输入带轮17上的中继轴55轴安装在金属外壳(外壳)56上,金属外壳56安装在变速箱体15上,在金属外壳56上安装与绕挂在上述输入带轮17上的输入用带58抵接的张力带轮59的张力臂60的基部,由此中继轴55与张力带轮59的位置关系难以混乱(图3)。另外,在图4的实施例中,上述金属外壳56通过托架57安装在变速箱体15上,在托架57上安装上述张力臂60的基部,因此金属外壳56在由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和托架57双方夹持的状态下牢固地被支撑,张力臂60由该金属外壳56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及托架57支撑,从而更加牢固地被支撑。另外,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第二输入轴16配置在变速箱体15的上方,在 第二输入轴16与变速箱体15之间的空间设置作为向第二输入轴16进行旋转传递的传递机构的中继轴55、和作为输入带轮17的安装部件的金属外壳56及托架57,因此能够减小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及变速箱体15的设置空间而有效地利用空间。另外,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左侧形成凹口部65,在凹口部65内配置输入带轮17,因此能够将输入带轮17的一部分配置成从侧面观察时与变速箱体15重叠,在这一点也能够减小设置空间而有效地利用空间。在图5的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中,由于将设置在第一变速轴27上的离合器50的转换机构53设置在卡合爪51的外侧,因此能够使离合器50的结构变得紧凑。在图6的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变速箱体15上设置副轴67,在副轴67上设置离合器50和行驶齿轮68,在第二变速轴69上设置与中间齿轮28卩齿合的中间输入齿轮70、收割输出带轮30和驱动侧变速齿轮32,因此,若切断离合器50,则处于行驶停止状态,能够只驱动收割装置4。在图7的变速箱体15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变速箱体15上设置副轴67,在副轴67上设置离合器50和行驶齿轮68,在第二变速轴69上设置与中间齿轮28啮合的中间输入齿轮70、收割输出带轮30和驱动侧变速齿轮32,将离合器50的转换机构53设置在卡合爪51的外侧,由此使离合器50的结构变得紧凑。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在由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驱动的行驶装置(3)的前方设置收割装置(4),其特征在于, 使具备驱动上述收割装置(4)的收割输出带轮(30)的变速轴(27)从驱动行驶装置(3)的变速箱体(15)的左侧面突出, 在上述变速箱体(15)的上部左侧的部位形成供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入用轴上所配备的输入带轮(17)的一部分进入的凹口部(65), 将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右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变速箱体(15)的上部的右侧壁部,以悬臂状态轴支承利用花键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出轴(20)连结的第一输入轴(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变速轴(27)上具备与第一输入轴(21)上所配备的齿轮(22)啮合的中间齿轮(28),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上述变速轴(27)上的驱动侧变速齿轮(32)与中间齿轮(28)之间具备离合器(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变速轴(27)的外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行驶用旋转传递筒(31),在该行驶用旋转传动筒(31)将上述驱动侧变速齿轮(32)安装成不能旋转且能在轴心方向滑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用轴包括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侧的第二输入轴(16)、与该第二输入轴(16)配置在同一轴心上的中继轴(55), 在该中继轴(55)的端部固定上述输入带轮(17), 该联合收割机具备与绕挂在该输入带轮(17)上的输入用带(58)抵接的张力带轮(59),将支撑该张力带轮(59)的张力臂(60)的基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以内置状态轴支承上述中继轴(55)的外壳(56)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托架(57)将上述外壳(56)的输入带轮(17)侧的端部连结在上述变速箱体(1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供紧凑地搭载了变速箱体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如下解决使具备驱动收割装置(4)的收割输出带轮(30)的变速轴(27)从驱动行驶装置(3)的变速箱体(15)的左侧面突出,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左侧的部位形成供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的输入用轴(16、55)上所配备的输入带轮(17)的一部分进入的凹口部(65),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2)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体(15)的上部右侧面。由此能够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及变速箱体配置得紧凑。
文档编号A01D41/02GK202587856SQ2012202323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里路久幸, 秋山尚文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