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自动红枣去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枣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红枣去核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枣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主产地。红枣因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上等的滋补食品,同时在中医药学上有很高实用价值。枣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方便的食品,所以是倍受人们欢迎的保健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日益发展。对红枣而言,在现有技术下,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必须去掉其内部的核。现有的简单的红枣去核设备,制造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不仅占用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低,而且安全性也差,果肉损失大。中国专利201110193139. 9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红枣去核机,其中用到了中国专利201120243461. 3公开的红枣旋转扶正器和中国专利201120243395. X公开的红枣夹持器,采用水平方向的输送带和竖直方向的枣核去除机构,利用电机驱动,实现了自动、批量、快速地完成红枣的去核加工。但上述设备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枣核去除机构是竖直设置,其下方是空腔,导致红枣去核后底部开口周边有较多毛刺和残渣,这也导致顺带去除了较多枣肉,相比手工去除枣核的方法,造成了枣肉的浪费,力口工后的枣肉不够美观;另外其中的传动方式采用链条传动,所有设备利用电机驱动,结构复杂,设备比较繁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红枣的自动去核加工装置不完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红枣去核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全自动红枣去核机,包括机架、输送带和枣核去除装置,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排均布的红枣夹持器,每组枣核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排列设置的红枣旋转扶正器、插核管和去料杆,插核管内插有插核顶杆,所有的枣核去除装置并列固定在架板上,枣核去除装置的数量与每排的红枣夹持器数量相同,输送带由呈直角三角布置的输送带轮I、输送带轮II和输送带轮III支撑,其中输送带轮II和输送带轮III之间的输送带为竖直方向布置,输送带轮I与输送带轮III之间的斜向输送带上方压有压料棍,压料辊左侧设有上料斗,输送带轮II连接到电机并由电机驱动,输送带轮II和输送带轮III之间的输送带右侧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前后两根滑杆,滑杆上套有滑块,架板固定在两个滑块之间,所有的插核顶杆后端固定在与机架相连的横梁上,每根滑杆左侧水平固定有一个气压缸I,气压缸I的活塞杆I末端与滑块相连从而使滑块在气压缸I的驱动下沿滑杆左右往复运动,滑块位于滑杆最右端位置时,插核管左侧上方的机架上固定有前后两个竖直的气压缸II,气压缸II的活塞杆II末端连有一根枣核去除钢丝,插核管端口下方设有枣核输送绞笼,滑块位于滑杆最左端位置时,红枣旋转扶正器左端设有弹性挡板,插核管左端设有插核挡板,去料杆左端下方设有婁肉输送绞笼,气压缸I和气压缸II通过管路个连有一个电磁阀,电磁阀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婁肉输送绞笼和率核输送绞笼,电磁阀连有气泵,电磁阀、电机连接到一个电控箱。电磁阀控制气压缸I的活塞杆I伸缩带动滑块运动从而带动枣核去除装置水平往返运动,输送带轮II由电机驱动实现输送带的进给运动。枣肉输送绞笼和枣核输送绞笼中通入电磁阀排出的气体从而实现吹送枣肉和枣核。工作时,红枣装在上料斗内,落在红枣夹持器内,压料辊把红枣压入红枣夹持器的同时挡除其他多余的红枣,红枣由传送带输送到红枣旋转扶正器位置,枣核去除装置第一次往返运动,相互啮合的各个红枣旋转扶正器由一个小电机带动旋转,与弹性挡板配合工作把红率夹持器内的红率扶正,传送带继续进给一个红枣夹持器的距离,枣核去除装置第二次往返运动,插核管插入红枣,由插核挡板挡住枣肉,最后由插核管把枣核带出,当插核管运动到最 右端,因为插核顶杆保持不动,实现了把枣核由插核管内顶出,落在下方的枣核输送绞笼中运走,传送带再进给一个红枣夹持器的距离,枣核去除装置第三次往返运动,由去料杆顶出枣肉落在下方的枣肉输送绞笼中运走。枣核去除装置左移过程中电磁阀控制气压缸II的活塞杆II保持收回使枣核去除钢丝让开红枣旋转扶正器、插核管和去料杆;枣核去除装置移动到最右端时电磁阀控制气压缸II的活塞杆II伸出带动枣核去除钢丝向下运动,擦过插核管前端,从而剥离粘连在插核管上的枣核。因为红枣旋转扶正器、插核管、去料杆由同一架板带动,所以,同时完成了前后三排枣的三个不同工位的加工,输送带和枣核去除装置配合连续工作实现了红枣批量连续去核加工。通过以上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全自动红枣去核机在电控箱内设有相应的自动控制模块分别操纵控制电磁阀、电机、红枣旋转扶正器中的小电机等配合工作,其程序和控制电路是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水平布置的枣核去除装置和相应布置的的输送带,实现了红枣批量连续去核加工;利用插核挡板和插核管水平布置,很好地实现了去核加工的同时保证了去核加工不会因为插核的操作去除过多的枣肉,同时利用枣核去除钢丝去除了粘连在插核管上的枣核,气压缸的使用使装置整体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并更易实现自动化。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布置合理,实现了红枣去核加工自动化的同时保证了加工后枣肉的加工质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电磁阀,3-气泵,4-输送带轮I , 5-婁肉输送绞笼,6-输送带轮II,7-电机,8-率核输送绞笼,9-气压缸I , 10-活塞杆I ,输送带轮III, 11-压料棍,12-输送带轮III,13-气压缸II,14-活塞杆II,15-红枣旋转扶正器,16-小电机,17-电控箱,
18-去料杆,19-上料斗,20-插核管,21-插核顶杆,22-红枣夹持器,23-插核挡板,24-弹性挡板,25-滑杆,26-滑块,27-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全自动红枣去核机,包括机架I、输送带和枣核去除装置,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排均布的红枣夹持器22,每组枣核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排列设置的红枣旋转扶正器15、插核管20和去料杆18,插核管20内插有插核顶杆21,所有的率核去除装置并列固定在架板27上,枣核去除装置的数量与每排的红枣夹持器22数量相同,输送带由呈直角三角布置的输送带轮I 4、输送带轮II 6和输送带轮III 12支撑,其中输送带轮II 6和输送带轮III 12之间的输送带为竖直方向布置,输送带轮I 4与输送带轮III12之间的斜向输送带上方压有压料辊11,压料辊11左侧设有上料斗19,输送带轮II 6连接到电机7并由电机7驱动,输送带轮II 6和输送带轮III12之间的输送带右侧设有固定在机架I上的前后两根滑杆25,滑杆25上套有滑块26,架板27固定在两个滑块26之间,所有的插核顶杆21后端固定在与机架
I相连的横梁上,每根滑杆25左侧水平固定有一个气压缸I 9,气压缸I 9的活塞杆I 10末端与滑块26相连从而使滑块26在气压缸19的驱动下沿滑杆25左右往复运动,滑块26位于滑杆25最右端位置时,插核管20左侧上方的机架I上固定有前后两个竖 直的气压缸II 13,气压缸II 13的活塞 杆II 14末端连有一根枣核去除钢丝,插核管20端口下方设有枣核输送绞笼8,滑块26位于滑杆25最左端位置时,红枣旋转扶正器15左端设有弹性挡板24,插核管20左端设有插核挡板23,去料杆18左端下方设有婁肉输送绞笼5,气压缸I 9和气压缸II 13通过管路个连有一个电磁阀2,电磁阀2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枣肉输送绞笼5和枣核输送绞笼8,电磁阀2连有气泵3,电磁阀2、电机7连接到一个电控箱17。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红枣去核机,包括机架(I)、输送带和枣核去除装置,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排均布的红枣夹持器(22),每组枣核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排列设置的红枣旋转扶正器(15)、插核管(20)和去料杆(18),插核管(20)内插有插核顶杆(21),所有的枣核去除装置并列固定在架板(27)上,枣核去除装置的数量与每排的红枣夹持器(22)数量相同,其特征在于输送带由呈直角三角布置的输送带轮I (4)、输送带轮II (6)和输送带轮111(12)支撑,其中输送带轮II (6)和输送带轮111(12)之间的输送带为竖直方向布置,输送带轮I (4)与输送带轮111(12)之间的斜向输送带上方压有压料辊(11),压料辊(11)左侧设有上料斗(19),输送带轮II (6)连接到电机(7)并由电机(7)驱动,输送带轮II (6)和输送带轮III(12)之间的输送带右侧设有固定在机架(I)上的前后两根滑杆(25),滑杆(25)上套有滑块(26),架板(27)固定在两个滑块(26)之间,所有的插核顶杆(21)后端固定在与机架(I)相连的横梁上,每根滑杆(25)左侧水平固定有一个气压缸I (9),气压缸I (9)的活塞杆I(10)末端与滑块(26)相连从而使滑块(26)在气压缸I (9)的驱动下沿滑杆(25)左右往复运动,滑块(26)位于滑杆(25)最右端位置时,插核管(20)左侧上方的机架(I)上固定有前后两个竖直的气压缸II (13),气压缸II (13)的活塞杆II (14)末端连有一根枣核去除钢丝,插核管(20)端口下方设有枣核输送绞笼(8);滑块(26)位于滑杆(25)最左端位置时,红枣旋转扶正器(15)左端设有弹性挡板(24),插核管(20)左端设有插核挡板(23),去料杆(18)左端下方设有枣肉输送绞笼(5),气压缸I (9)和气压缸II (13)通过管路个连有一个电磁阀(2),电磁阀(2)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婁肉输送绞笼(5)和率核输送绞笼(8),电磁阀(2)连有气泵(3),电磁阀(2)、电机(7)连接到一个电控箱(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红枣去核机,解决了红枣的自动去核加工装置不完善的问题。全自动红枣去核机利用水平布置的枣核去除装置和相应布置的输送带,实现了红枣批量连续去核加工;利用插核挡板和插核管水平布置,很好地实现了去核加工的同时保证了去核加工不会因为插核的操作去除过多的栆肉,同时利用枣核去除钢丝去除了粘连在插核管上的枣核,气压缸的使用使装置整体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并更易实现自动化,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布置合理,实现了红枣去核加工自动化的同时保证了加工后枣肉的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A23N4/08GK202603543SQ20122023406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王侯贵, 王永红 申请人:王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