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0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粒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喂入式脱粒机。
背景技术
通常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凹板是栅格式的、横断面是圆弧形状,凹板由横向的栅格板和纵向钢丝组成,固定在脱粒机体上,在脱粒时容易堵塞,因为受空间限制凹板的清理非常困难,特别在脱潮湿作物时凹板更容易堵塞。如公开号为CN1019401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半喂入脱粒凹板筛,由筛板和用于分隔筛板的隔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板由冲孔筛和栅格筛连接而成,其中冲孔筛设于入料口一侧,所述的筛板总长度是对应的脱粒滚筒周长的1/2到3/5,所述的冲孔筛与栅格筛的面积比为2/3到3/2。这种 凹板塞很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而且一但出现堵塞,只能停止作业,人工清理,这种清理过程不仅麻烦,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公开号为CN2019193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脱粒机,包括机架、脱粒箱、动力机构,脱粒箱内设有脱粒滚筒,脱粒滚筒的下侧设有凹板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板筛由前凹板和后凹板构成,前、后凹板相互铰接,前凹板与机架相固定,后凹板通过弹性机构与机架相连。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但是,它是一种被动的防堵塞的装置,只有在其堵塞到一定程度后,该防堵塞的装置才起作用,而当堵塞的量大,堵塞过程迅速时,当的作用会非常小,几乎达不到防止或清理堵塞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防止堵塞的功能效果不好,不能及时主动清理堵塞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主动清理秸杆,并能促进谷粒的迅速分离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由柱面栅格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面栅格包括沿脱粒滚筒的轴向排列的若干个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应的链轮,两个相互对应的链轮由一个与之适配的链条相连,所述的链条适配与相应的弧形轨道下侧,链条与链条之间通过若干连杆相串联,同一侧链轮通过一个转轴相串联,且其中一侧的转轴为动力输入转轴,另一侧的转轴为从动转轴。在该半喂入式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动力输入转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带动各主动链轮转动或往复转动,进而带动各链条运动,链条在运动过程中,其侧部分沿弧形轨道运动,行成一个不断运动中的凹板栅。其一方面加速了谷粒从凹板栅上掉落,提高了脱粒率和脱粒效率;另一方面也带动碎秸杆运动,使其不会堵塞在脱粒凹板和脱粒辊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轨道的两端设有圆弧形导向轨,该圆弧形导向轨与所述的链轮相适配,其与链轮之间设有所述的链条。圆弧形导向轨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链条的导向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链条和链轮进行保护,防止谷粒、碎草等进入到链条和链轮之间,对其造成破坏,影响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轨道通过若干个固定杆相互连接,处于前后两端的弧形轨道与脱粒仓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链条之间转动连接。在使用中,各链条之间会由于工作误差、加工误差,以及转轴的扭动等原因,造成连杆与链条之间的位置的偏差,由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特点可以看出,在上述这种状况下,连杆会发现一定的扭动,这种扭动越大、越频繁则驱动机构的负担越大,能耗越大,同时也对其本身的损害越大。当连杆与链条之间采用转动连接后,其扭动几乎没有。因此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保护了连杆和驱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输入转轴与一个涡轮相连,该涡轮与一个涡杆相适配,涡杆通过带轮与动力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防止堵塞的功能效果·的迅速分离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左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由柱面栅格构成,所述的柱面栅格包括沿脱粒滚筒的轴向排列的18个弧形轨道8,弧形轨道8通过若干个固定杆相互连接,处于前后两端的弧形轨道与脱粒仓相连。弧形轨道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应的链轮7,两个相互对应的链轮由一个与之适配的链条I相连,所述的链条I适配与相应的弧形轨道8下侧,弧形轨道8的两端设有圆弧形导向轨9,该圆弧形导向轨9与所述的链轮相适配,其与链轮之间设有所述的链条I。链条与链条之间通过若干连杆2相串联,以使其构成合适大小的栅格,连杆与所述的链条之间转动连接。同一侧链轮通过一个转轴相串联,且其中一侧的转轴为动力输入转轴3,另一侧的转轴为从动转轴。动力输入转轴3与一个涡轮4相连,该涡轮4与一个涡杆5相适配,涡杆5通过带轮6与动力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在该半喂入式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动力输入转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带动各主动链轮转动或往复转动,进而带动各链条运动,链条在运动过程中,其侧部分沿弧形轨道运动,行成一个不断运动中的凹板栅。其一方面加速了谷粒从凹板栅上掉落,提高了脱粒率和脱粒效率;另一方面也带动碎秸杆运动,使其不会堵塞在脱粒凹板和脱粒辊之间。圆弧形导向轨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链条的导向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链条和链轮进行保护,防止谷粒、碎草等进入到链条和链轮之间,对其造成破坏,影响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在使用中,各链条之间会由于工作误差、加工误差,以及转轴的扭动等原因,造成连杆与链条之间的位置的偏差,由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特点可以看出,在上述这种状况下,连杆会发现一定的扭动,这种扭动越大、越频繁则驱动机构的负担越大, 能耗越大,同时也对其本身的损害越大。当连杆与链条之间采用转动连接后,其扭动几乎没有。因此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保护了连杆和驱动机构。
权利要求1.一种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由柱面栅格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面栅格包括沿脱粒滚筒的轴向排列的若干个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应的链轮,两个相互对应的链轮由一个与之适配的链条相连,所述的链条适配与相应的弧形轨道下侧,链条与链条之间通过若干连杆相串联,同一侧链轮通过一个转轴相串联,且其中一侧的转轴为动力输入转轴,另一侧的转轴为从动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轨道的两端设有圆弧形导向轨,该圆弧形导向轨与所述的链轮相适配,其与链轮之间设有所述的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轨道通过若干个固定杆相互连接,处于前后两端的弧形轨道与脱粒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链条之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链条之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转轴与一个涡轮相连,该涡轮与一个涡杆相适配,涡杆通过带轮与动力装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转轴与一个涡轮相连,该涡轮与一个涡杆相适配,涡杆通过带轮与动力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转轴与一个涡轮相连,该涡轮与一个涡杆相适配,涡杆通过带轮与动力装置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喂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凹板,由柱面栅格构成,所述的柱面栅格包括沿脱粒滚筒的轴向排列的若干个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应的链轮,两个相互对应的链轮由一个与之适配的链条相连,所述的链条适配与相应的弧形轨道下侧,链条与链条之间通过若干连杆相串联,同一侧链轮通过一个转轴相串联,且其中一侧的转轴为动力输入转轴,另一侧的转轴为从动转轴。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主动清理秸秆,并能促进谷粒的迅速分离的特征。
文档编号A01F12/24GK202617741SQ20122030366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杨仲雄, 高福强, 胡璇 申请人: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