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28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物水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寒地单季稻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早稻播种育秧季节、北方寒地单季稻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单季稻及连作晚稻收获季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温冷害;另外,杂交水稻育种和种子是利用不育系水稻的温敏和光敏性。水稻的抗冷性、耐低温的研究,尤其是在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颖花分化和受精结实的研究一直是水稻育种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受到实验温度环境调控的限制,其也成为水稻研究的难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性条件气候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严重,对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一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传统耐低温和冷害的研究技术措施主要是①人工气候箱、②冷水灌溉、③注冷水栽培池、④喷施散热剂等。应用人工气候箱主要用以研究穗分化和开花结实期的冷害冷水灌溉主要用于水稻种芽和秧苗生长的冷害和低温,这两种方法用以研究全生育期或者全方位的模拟冷害和低温生长条件均存在不足。普通的注冷水栽培池由于环境条件的较高温度和湿度,同时由于其开放性,很难做到恒温和栽培池内温度均一,难以满足科研需要。喷施散热剂由于散热不能持续,只能作为一种技术措施应用,而用于冷害和低温的研究手段则作用难现。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的技术方案,能确保栽培池内温度符合所需的栽培条件,有效的保证水稻全生育期耐低温和冷害育种、生物学研究,同时利用井水可有效的降低能耗。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稻水培池、循环水池、冷水池,水稻水培池内设置一组同温层流管、溢水管,同温层流管通过进水管分别与循环水池、冷水池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水池循环水泵,溢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水稻水培池的池壁上设置溢水槽,溢水槽也通过回流管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水池循环水泵通过循环进水管与循环水池连通,水池循环水泵通过冷水进水管与冷水池连通,循环进水管上设置电磁阀A,冷水进水管上设置电磁阀B。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冷水池通过制冷进水管、制冷回水管与换热器、冷水机配合连接,制冷进水管上设置制冷循环泵。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池为冷水井。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池、冷水池顶部连通,循环水池与自来水进水管A连通,冷水池与自来水进水管B连通。[0011]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池顶部设置溢流孔。该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各种管线的合理布置,可确保栽培池内温度符合所需的栽培条件,有效的保证水稻全生育期耐低温和冷害育种、生物学研究,同时利用井水可有效的降低能耗。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稻水培池内设置一组同温层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水稻水培池内设置一组溢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稻水培池、2-溢水槽、3-溢水管、4-同温层流管、5-进水管、6-水池循环水泵、7-电磁阀A、8-电磁阀B、9-循环进水管、10-冷水进水管、11-循环水池、Ila-溢流孔、12-冷水池、13-回流管、14-自来水进水管A、15-制冷回水管、16-自来水进水管B、17-制冷进水管、18-换热器、19-冷水机、20-制冷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包括水稻水培池I、循环水池11、冷水池12,水稻水培池I内设置一组同温层流管4、溢水管3,同温层流管4通过进水管5分别与循环水池11、冷水池12连通,进水管5上设置水池循环水泵6,溢水管3通过回流管13与循环水池11连通。溢水管3、同温层流管4均匀设置在水稻水培池I内,确保均匀、快速进水、回水。水稻水培池I的池壁上还设置溢水槽2,溢水槽2也通过回流管13与循环水池11连通,力口快循环速度。水池循环水泵6通过循环进水管9与循环水池11连通,水池循环水泵6通过冷水进水管10与冷水池12连通,循环进水管9上设置电磁阀A7,冷水进水管10上设置电磁阀B8,电磁阀A7、电磁阀B8也可以采用电动阀替代。冷水池12通过制冷进水管17、制冷回水管15与换热器18、冷水机19配合连接,制冷进水管17上设置制冷循环泵20。循环水池11、冷水池12顶部连通,循环水池11与自来水进水管A14连通,冷水池12与自来水进水管B16连通。正常情况下,水稻水培池I的溢水通过溢水管3、溢水槽2由回流管13进入循环水池11中,水池循环水泵6开启工作,循环水池11中的水通过循环进水管9、进水管5、同温层流管4进入水稻水培池1,形成循环;此时,电磁阀A7打开,电磁阀B8处于关状态。当水稻水培池I中水的温度偏高,水池循环水泵6开启工作,电磁阀B8打开,冷水池12中的冷水通过冷水进水管10、进水管5、同温层流管4进入水稻水培池I进行降温,水稻水培池I的溢水通过溢水管3、溢水槽2由回流管13进入循环水池11中,循环水池11池内水上涨,溢出的水通过循环水池11、冷水池12顶部连通处进入冷水池12中,冷水池12中的水通过换热器18、冷水机19制冷;继续进行循环,直至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恢复正常循环状态;此时,电磁阀A7关闭,电磁阀B8打开。所述的冷水池12也可以为冷水井,利用井水可有效的降低能耗。循环水池11顶部设置溢流孔11a。在冷水源为冷水井时,当水稻水培池I中水的温度偏高,水池循环水泵6开启工作,电磁阀B8打开,冷水井中的冷水通过冷水进水管10、进水管5、同温层流管4进 入水稻水培池I进行降温,水稻水培池I的溢水通过溢水管3、溢水槽2由回流管13进入循环水池11中,循环水池11池内水上涨,通过溢流孔Ila排出池外;继续进行循环,直至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恢复正常循环状态;此时,电磁阀A7关闭,电磁阀B8打开。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稻水培池(I )、循环水池(11 )、冷水池(12),水稻水培池(I)内设置一组同温层流管(4)、溢水管(3),同温层流管(4)通过进水管(5)分别与循环水池(11)、冷水池(12)连通,进水管(5)上设置水池循环水泵(6),溢水管(3 )通过回流管(13 )与循环水池(11)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水稻水培池(I)的池壁上设置溢水槽(2 ),溢水槽(2 )也通过回流管(13 )与循环水池(11)连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水池循环水泵(6)通过循环进水管(9)与循环水池(11)连通,水池循环水泵(6)通过冷水进水管(10)与冷水池(12)连通,循环进水管(9)上设置电磁阀A (7),冷水进水管(10)上设置电磁阀B (S)0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冷水池(12)通过制冷进水管(17)、制冷回水管(15)与换热器(18)、冷水机(19)配合连接,制冷进水管(17)上设直制冷循环栗(20)。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池(12)为冷水井。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池(11)、冷水池(12)顶部连通,循环水池(11)与自来水进水管A (14)连通,冷水池(12)与自来水进水管B (16)连通。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池(11)顶部设置溢流孔(I la)。
专利摘要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属于作物水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稻水培池、循环水池、冷水池,水稻水培池内设置一组同温层流管、溢水管,同温层流管通过进水管分别与循环水池、冷水池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水池循环水泵,溢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循环水池连通。该一种水稻恒温冷水栽培池,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各种管线的合理布置,可确保栽培池内温度符合所需的栽培条件,有效的保证水稻全生育期耐低温和冷害育种、生物学研究,同时利用井水可有效的降低能耗。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663910SQ201220318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陈忠跃, 欧阳由男, 王金良, 秦叶波, 陈一鹏, 张卫建 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