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特别是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
背景技术
作为农业大国,耕整机是一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农用机械,特别是在水稻种植区的应用尤为广泛,耕整机配套设置的犁、耙、蒲滚等农具可进行全过程的耕整翻地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作业的效率。但是目前很多的耕地多在山地的丘陵梯田地带,这些地区的翻耕整体历来是通过耕牛或者人力劳作完成的,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力。在各地区的丘陵梯田,广泛应用于平原地区的大中型农用耕作机械根本难以展开而无法使用,而现有的一般小型耕作机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拆装困难、不易搬动、成本高、用户难于接受、操作复杂,并且无法通用于深泥田耕作。现阶段,在我国的同类产品耕作机通常采用水 冷柴油机、风冷汽油机,据统计丘陵梯田占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地区,超过70公斤的农业机型由于梯田上下搬动困难以及限于作业空间和作业面积根本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通过设置的水箱和海绵,为汽油机的汽缸的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双冷却模式,提高了汽缸的冷却效率,避免汽缸出现超高温导致的火花塞积碳,提高了耕整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包括扶手、油门开关、制动杆、制动推杆、油门线、水箱、油箱、汽油机、主动轮、滑动凸槽、滑动凹槽、防泥板、旋耕刀、导向杆、安全罩、定位调紧螺、被动轮、挂档杆、机架管、后桥座、变速箱、制动回位拉簧、支撑架、橡胶管、铜管和海绵,所述的水箱设置在汽油机的油箱的后方,所述的海绵设置在汽油机的汽缸与油箱之间,所述的同管连通在水箱上,所述的橡胶管连通铜管与海绵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汽油机汽缸上的海绵并且将海绵连接到水箱,为汽油机的汽缸的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双冷却模式,提高了汽缸的冷却散热效率,避免汽缸在运行中出现超高温导而致的火花塞积碳,影响汽油机的正常运行,延长了耕整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降低了耕整机的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变速箱上方的滑动凹槽和汽油机底座上的滑动凸槽配合设置,所述的汽油机的主动轮和变速箱上的被动轮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本改进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凹槽和滑动凸槽,便于通过滑动调节变速箱和汽油机之间的距离来调整传动三角带之间的张紧程度,有利于保证耕整机始终处于优良的工作运行状态,并且通过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设置的三角带快速变换槽实现快慢档,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耕整机的故障率,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安全罩前下方设置有更换槽活动螺栓,所述的安全罩通过更换槽活动螺栓设置在防泥板的前部。本改进通过设置的有更换槽活动螺栓连接的安全罩,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避免设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泥浆杂质侵入机体,还提高了安全罩的更换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更换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还设置有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所述的深泥田浮力器为内部填充有泡沫的圆圈,所述的深泥田浮力器设置在防泥板的后部上方,所述的浮力拖板设置在导向杆的尾部。本改进通过前后均衡设置的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通过提高耕整机的整体浮力,从而提高了耕整机对深泥田翻耕作业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耕整机对不同类型的田地翻耕的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了深泥田的翻耕作业的难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还设置有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所述的油门调松紧螺栓设置在汽 油机的顶部,所述的锁油门外线设置在水箱下方并且与油门调松紧螺栓连接,所述的调节松紧杆前端设置在汽油机底部并且后部连接到机架管上。本改进通过设置的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实现了耕整机短时间内的快速分拆组装,为耕整机的作业中转运提供了方便,提高了耕整机对山区梯田作业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梯田翻耕作业的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结构简单、整体轻便、调节简单、操作轻松自如,特别适合南方丘陵梯田与山区狭窄小田块的翻耕作业,采用水冷和风冷的双冷却模式提高了汽缸的冷却效率,避免火花塞积碳,同时通过设置的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为深泥田作业提供了方便,降低了深泥田的翻耕作业的难度,同时设置的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实现了耕整机短时间内的快速分拆组装,极大地方便了耕整机的作业中转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耕整机对梯田作业的适应性和通用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作业成本。

图I、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附图标记列表I、扶手,3、制动杆,4、制动推杆,5、油门线,6、水箱,7、油箱,8、汽油机,9、主动轮,12、防泥板,13、旋耕刀,14、导向杆,15、安全罩,16、定位调紧螺,18、挂档杆,19、机架管,20、后桥座,23、支撑架,26、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I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包括扶手I、油门开关、制动杆3、制动推杆4、油门线5、水箱6、油箱7、汽油机8、主动轮9、滑动凸槽、滑动凹槽、防泥板12、旋耕刀13、导向杆14、安全罩15、定位调紧螺16、被动轮、挂档杆18、机架管19、后桥座20、变速箱、制动回位拉簧、支撑架23、橡胶管、铜管和海绵26,所述的水箱6设置在汽油机8的油箱7的后方,所述的海绵26设置在汽油机8的汽缸与油箱6之间,所述的铜管连通在水箱6上,所述的橡胶管连通铜管与海绵26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汽油机汽缸上的海绵并且将海绵连接到水箱,为汽油机的汽缸的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双冷却模式,提高了汽缸的冷却散热效率,避免汽缸在运行中出现超高温导而致的火花塞积碳,影响汽油机的正常运行,延长了耕整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降低了耕整机的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变速箱上方的滑动凹·槽和汽油机8底座上的滑动凸槽配合设置,所述的汽油机8的主动轮9和变速箱上的被动轮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本改进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凹槽和滑动凸槽,便于通过滑动调节变速箱和汽油机之间的距离来调整传动三角带之间的张紧适度,有利于保证耕整机始终处于优良的工作运行状态,并且通过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设置的三角带快速变换槽实现快慢档,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耕整机的故障率,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变速箱上方的滑动凹槽与汽油机8底座滑动凸槽相连并可前后滑动。双槽式主动轮9与被动轮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可前后滑动及调张紧度。主动轮9的大小槽与被动轮的大小槽误差对正小于10mm。安全罩15前下方设置有更换槽活动螺栓,可在5秒钟内快速变换槽,分别的主动轮9内槽小为慢速、外槽大为快速,分别的变速箱被动轮内槽大为慢速、外槽小为快速,快慢速是凭耕作条件速比计算参数,,旱地旋耕为慢速、水田蒲滚为快速。同样实现两个档位,快速档和慢速档。变速箱的第一级齿轮设有拔叉齿轮为前进档和空档,通过三角带互换槽变档、结构简单、降低成本造价、物美价廉,并实现有三个档。汽油机8底座设有滑动凸槽与紧固螺栓,变速箱上方设有滑动凹槽,主动轮9与被动轮可在直线上进行前后张紧式滑动。通过制动杆3与制动推杆4复数孔位调节杆,将制动推杆4的尾部孔位套进拉动机底右连接调节松紧杆,汽油机底座后部设置有制动回位拉簧,实现自动回位。制动杆3与制动推杆4牵引挂接便前后推拉滑动凸槽,制动杆3拉向后便可进行旋耕作业。制动杆3缓慢向前便可停机。减少成本、构造简单、操作便捷。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安全罩15前下方设置有更换槽活动螺栓,所述的安全罩15通过更换槽活动螺栓设置在防泥板12的前部。本改进通过设置的有更换槽活动螺栓连接的安全罩,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避免设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泥浆杂质侵入机体,还提高了安全罩的更换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更换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还设置有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所述的深泥田浮力器为内部填充有泡沫的圆圈,所述的深泥田浮力器设置在防泥板12的后部上方,所述的浮力拖板设置在导向杆14的尾部。本改进通过前后均衡设置的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通过提高耕整机的整体浮力,从而提高了耕整机对深泥田翻耕作业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耕整机对不同类型的田地翻耕的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了深泥田的翻耕作业的难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还设置有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所述的油门调松紧螺栓设置在汽油机8的顶部,所述的锁油门外线设置在水箱6下方并且与油门调松紧螺栓连接,所述的调节松紧杆前端设置在汽油机8底部并且后部连接到机架管19上。本改进通过设置的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实现了耕整机短时间内的快速分拆组装,为耕整机的作业中转运提供了方便,提高了耕整机对山区梯田作业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梯田翻耕作业的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拆分时,松开油门调松紧螺栓,将油门线5拔出油门调松紧螺栓;将调节松紧杆与定位销分开;再将制动回位拉簧拔开,并顺手将汽油机8向前滑出即可,拆卸操作方便快捷,耕整机转运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结构简单、整体轻便、调节简单、操作轻 松自如,特别适合南方丘陵梯田与山区狭窄小田块的翻耕作业,采样水冷和风冷的双冷却模式提高了汽缸的冷却效率,避免火花塞积碳,同时通过设置的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为深泥田作业提供了方便,降低了深泥田的翻耕作业的难度,同时设置的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实现了耕整机短时间内的快速分拆组装,极大地方便了耕整机的作业中转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耕整机对梯田作业的适应性和通用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作业成本。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大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包括扶手、油门开关、制动杆、制动推杆、油门线、水箱、油箱、汽油机、主动轮、滑动凸槽、滑动凹槽、防泥板、旋耕刀、导向杆、安全罩、定位调紧螺、被动轮、挂档杆、机架管、后桥座、变速箱、制动回位拉簧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管、铜管和海绵,所述的水箱设置在汽油机的油箱的后方,所述的海绵设置在汽油机的汽缸与油箱之间,所述的铜管连通在水箱上,所述的橡胶管连通铜管与海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上方的滑动凹槽和汽油机底座上的滑动凸槽配合设置,所述的汽油机的主动轮和变速箱上的被动轮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罩前下方设置有更换槽活动螺栓,所述的安全罩通过更换槽活动螺栓设置在防泥板的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还设置有深泥田浮力器和浮力拖板,所述的深泥田浮力器为内部填充有泡沫的圆圈,所述的深泥田浮力器设置在防泥板的后部上方,所述的浮力拖板设置在导向杆的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还设置有油门调松紧螺栓、锁油门外线和调节松紧杆,所述的油门调松紧螺栓设置在汽油机的顶部,所述的锁油门外线设置在水箱下方并且与油门调松紧螺栓连接,所述的调节松紧杆前端设置在汽油机底部并且后部连接到机架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制冷便挑式耕整机,包括扶手、油门开关、制动杆、制动推杆、油门线、水箱、油箱、汽油机、主动轮、滑动凸槽、滑动凹槽、防泥板、旋耕刀、导向杆、定位调紧螺、被动轮、挂档杆、机架管、后桥座、变速箱、安全罩、制动回位拉簧、支撑架,橡胶管、铜管和海绵,水箱设置在汽油机的油箱的后方,海绵设置在汽油机的汽缸与油箱之间,铜管连通在水箱上,橡胶管连通铜管与海绵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水箱和海绵,为汽油机的汽缸提供主动水冷,从而提高了汽缸的冷却效率,避免汽缸出现超高温导致的火花塞积碳,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A01B51/02GK202721956SQ201220381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胡尊严, 胡文贵, 胡文滔, 胡惠萍, 陈国鸿 申请人:董秋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