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5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大棚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以及具有上述保温层的食用菌大棚。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的温室大棚冬季所采用的保温材料,(I)传统的草帘,存在着不防风、不防水、保温性能差、除雪困难、使用费工费时、连接处漏水、易老化、使用周期短等缺陷;尤其在雨雪天气,由于草帘的吸水性强,被雨水或雪水浸泡过的草帘重量加大,时常会导致大棚坍塌,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浸泡过的草帘很容易破损变形及腐烂,使用寿命短,不能被重复利用,这给用户带来麻烦的同时也提高了经营成本。(2)由防雨外套和外套内的保温层组成的保温被。如实用新型专利《大棚保温被》(专利号为:ZL200920252376.6)公开了一种大棚保温被,由表层土工膜层、中间层为毛毡层、底层为土工膜层,土工膜层与毛毡层之间均是通过高温热压复合在一起。专利《大棚保温被》(专利号为:ZL2008202245890.6)公开了一种大棚保温被,由外层防水层和保温被棉芯的内层加工而成。专利申请《大棚保温被》(申请号为:201110380883.x)公开了一种大棚保温被,被体由外套和外套内的保温胆构成,外套有防雨布制成,保温胆内填充羽绒。这些保温被的优点是保温效果相对较好,存在的缺点是:室内温度达不到食用菌生产所需要的温度,还需要采取人为的取暖升温措施;其次,结构复杂,制作比较麻烦,生产成本高;此外,每天早、晚需要卷帘,使用比较麻烦。(3)利用充气层保温隔热,如专利申请《大棚保温气膜》(申请号为:201110280439.0)公开了一种由气垫和分布于气垫腔内的隔热碎末组成的大棚保温气膜,主要利用空气和隔热碎末保温,塑料膜之间充有空气,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结构复杂,成本高,保温及实用效果不佳。专利申请《双层大棚保温膜》(申请号为:201110183863,3)公开了一种双层大棚保温膜,包括平膜、囊膜、进口、出口,囊膜通过锥形点式的囊粘点与平膜粘结为一个整体,平膜和囊膜之间由锥形点式或半圆式囊的囊粘点、囊底支撑,构成双层塑料膜;夜晚充井水、温水加温,白天充气保温;其缺点是制作麻烦,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食用菌大棚保温方面存在的耗费人力(收、放保温被等)、消耗能源、成本高、保温效果差等缺点,提供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以气泡膜作为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可利用自然条件能白天升温、晚上保温,达到食用菌培养出菇所需的温度,具有保温效果好、成本低、防水、质量轻、省人力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保温层的食用菌大棚。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就是在两层塑料膜中间夹放一层透明的气泡膜(见图1)。所述的气泡膜,又称气垫膜、气泡垫、防震膜、防震垫、包装膜、保护膜、泡泡膜、气珠膜、气珠胶、气泡卷、气泡布、气泡纸等。气泡膜是采用优质聚乙烯树脂加工而成的化工产品。是当前普遍使用唯一透明的软包装缓冲材料。由于气泡膜中间层充满空气,所以体轻,富有弹性,具有隔音、减震、防震、抗震、防磨损、防破损、缓冲、抗冲击、抗压、防压、防水、防潮、耐腐蚀、保温、隔热、防反射、防辐射、耐温、防火、阻燃、透明度好、防尘、防污、缓解心理压力等等性能与功效。气泡膜主要用于作为抗震性缓冲包装材料。气泡膜很容易在市场上公开购买。上述食用菌大棚保温层中所述的塑料膜是指普通的透明的塑料膜,很容易在市场上公开购买。所述的气泡膜的规格可以为:气泡为半椭圆形,直径2.5cm、厚1.0cm、气泡间距
0.3cm,气泡膜的宽度为300cm。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上述保温层的食用菌大棚,就是在大棚拱架5上有一层塑料膜3,在塑料膜3上覆盖一层气泡膜2,再在气泡膜2上覆盖一层塑料膜1,塑料膜I外侧有固定绳4。上述食用菌大棚的制作方法,就是在大棚拱架5上铺一层塑料膜3,然后在塑料膜3上覆一层气泡膜2,再在气泡膜2上铺一层塑料膜1,在塑料膜I外侧用固定绳4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泡膜为透明塑料制品,能够透进光线,可利用太阳辐射的热能提高食用菌大棚内的气温。气泡膜夹放在两层塑料膜的中间,在两层塑料膜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传导,而气泡中的空气导热系数很低,故气泡膜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I)本实用新型保温效果好,日平均气温比只采用毛毡或保温被的大棚高6 7°C,能达到食用菌生长的温度需求,主要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的材料塑料薄膜和气泡膜都是透明的,白天可以利用透过的太阳光(太阳辐射的热能)提高棚内气温,同时由于塑料气泡膜具有极好的绝热性,晚上能起到保温的作用;(2)由于本实用新型保温层没有草帘、保温被等不透明的覆盖物,而是透明的,因此不需要早晚卷帘,大大节省了人工,节省了相应的人工费用,也避免了可能由人工频繁操作而带来的保温层的损坏;(3)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由普通塑料膜和气泡膜组成,不仅采购方便,而且材料成本低,加工也简单方便、加工成本低。且气泡膜可重复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大棚保温层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塑料膜,2为气泡膜,3为塑料膜。图2.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大棚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塑料膜,2为气泡膜,3为塑料膜,4为固定绳,5为大棚拱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层的食用菌大棚的制作食用菌大棚的规格:半圆型,底宽700cm、高300cm、拱架间距100cm。下面结合图2说明具体的制作过程:在大棚拱架5上铺一层塑料膜3,然后在塑料膜3覆一层气泡膜2,再在气泡膜2上铺一层塑料膜I,最后大棚两侧高约I米处塑料膜I外各拉上一条固定绳4。实施例2以气泡膜为保温材料的食用菌大棚棚内温度对比试验按照如下方法进行:[0022]试验地点:河北省平泉县试验时间:2012年I月11日14:00——I月12日14:00试验设计:(1)试验棚:实施例1制作的食用菌大棚,其保温层为在两层塑料膜内
夹一层塑料气泡膜。(2)对照棚:是在两层塑料膜内夹一层大棚保温被。试验方法: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试验棚、对照棚和棚外的温度,计算其平均值。表I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大棚棚内温度对比试验结果(记录时间:2012年I月11日14:00——I月12日14:00)
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在两层塑料膜中间夹放一层透明的气泡膜;其中所述的气泡膜的规格为:气泡为半椭圆形,直径2.5cm、厚1.0cm、气泡间距0.3cm,气泡膜的宽度为300c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膜是指普通的透明的塑料膜。
3.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保温层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在大棚拱架(5)上有一层塑料膜(3),在塑料膜(3)上覆盖一层气泡膜(2),再在气泡膜(2)上覆盖一层塑料膜(1),塑料膜(I)外侧有固定绳(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食用菌大棚保温领域的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即在两层塑料膜中间夹放一层透明的气泡膜;和具有上述保温层的食用菌大棚,即将以气泡膜为保温材料的保温层置于大棚拱架上,再用固定绳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以气泡膜作为保温材料,白天可利用气泡膜和塑料膜的透光性接收太阳辐射进行升温,晚上则利用气泡膜的绝热性进行保温;此外,本实用新型防水性好,质量轻;因是利用塑料,本实用新型的成本很低,且气泡膜还可以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也不用每天收、放,节省劳力。
文档编号A01G1/04GK202979784SQ20122039262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梁希才, 柳凤玉, 刘绍苍 申请人: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12月18日 09:10
    磨姑一层是用无滴膜,遮阳网覆羞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