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2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中的谷物脱粒和清选机械,具体说是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为了适应农村包产到户的需要,各型小型风选小麦脱粒机脱颖而出,虽各有特点,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具有代表性的抽风式风选小麦脱粒机,它是由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喂料机构、粉碎脱粒机构、底仓、风选箱、抽风机构、传动机构组成,喂料机构设置在粉碎脱粒机构前方,粉碎脱粒机构下部设有底仓,底仓通过风道与风选箱连接,风选箱设在粉碎脱粒机构上部,风选箱一端与抽风机构连接。这种脱粒机通过抽风机构在风选箱内产生负压,将混在谷粒中的谷壳、破碎的桔杆、尘土等吸起来,继而从排杆道出口吹出去,这种脱粒机具有分离效果较好、破碎率较低的特点。但是,这种脱粒机进风的喂料口比较大,底仓也设置进风口,且抽风道口径也较大,于是抽风力度非常大的情况下才能将脱粒的杂物吸入到风选箱内,需要配用的动力就很大;另外在风选箱上多处设计进风口来降低了风选箱内负压程度,由于小麦植物脱粒过程中粉尘较大,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影响分离效果,且风选箱内部结构较复杂,设计了各种档板致使容易形成螺旋风,也影响分离效果;粉碎脱粒机构的栅格状弧形底网面积小,容易形成粉碎脱粒仓内小麦桔杆挤压现象,导致粉碎脱粒圆架吃力转不动,影响脱净率,导致谷粒和颖糠分离不彻底,且存在作物进机时不够畅通的不足。然而,我们新疆南疆的维吾尔族民间历来有将小麦秸杆粉和麦麸搅拌后喂牛羊的饲喂方法,这种秸杆粉在家畜饲料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在饲喂当中,现有的脱粒机将小麦秸杆粉碎的较粗,制约了小麦秸杆粉饲料的利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脱粒机的缺点,提供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结构紧凑,机体小,重量轻,造价低廉,进料口较小,人工送料很方便,抽风力要求不高,配用的动力小,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和螺旋风,脱净效果好、分离更彻底、秸杆粉碎效率高的新型脱粒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能与拖拉机配套的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喂料机构、粉碎脱粒机构、底仓、圆锥风箱、谷粒排出器、二次清筛机构、抽风机构、传动机构。所说的喂料机构设置在粉碎脱粒机构右方,粉碎脱粒机构下部设有底仓,底仓通过风道与圆锥风箱连接,粉碎脱粒机构上部为圆锥风箱,圆锥风箱底部设有谷粒排出器,谷粒排出器下方设有二次清筛机构,圆锥风箱盖顶与抽风机构连接,所说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左侧。为减轻粉碎脱粒机构的工作压力,所说的喂料机构给粉碎脱粒机构送料的同时进行初次粉碎,于是喂料机构由喂料斗及喂料斗里设置的铰龙刀组成,其中铰龙刀的螺旋片上设有对称的“7”字形切口,螺旋片进行送料的同时“7”字形切口进行小麦秸杆粉碎,铰龙刀固定在铰龙轴上,铰龙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喂料斗上,铰龙轴与粉碎脱粒轴一体制作或用联轴器联接,铰龙轴与粉碎脱粒轴同步转动。所说的粉碎脱粒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它由粉碎脱粒轴、栅格状圆柱形网组成,粉碎脱粒轴表面固定有多排碎草刀,多排碎草刀将小麦秸杆再次进行粉碎,粉碎脱粒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粉碎脱粒轴一端与铰龙轴联接,另一端固定有传动轮;为提高脱净率,增加栅格网面积,粉碎脱粒轴多排碎草刀外面的栅格网设计成栅格状圆柱形网,栅格状圆柱形网固定在机架上。所说的底仓设在粉碎脱粒机构下部,固定在机架上,底仓底部从左向右斜向的抽风道口,底仓底面右边设有抽风道,底仓的抽风道与圆锥风箱联通。为降低风箱内各位置的不同负压程度,将风箱设计成圆锥形状,圆锥风箱底部空间较大而负压程度较低,顶部空间较小而负压程度较大,于是将自身比重较大的谷粒进入圆锥风箱后在风箱底部聚集,而将自身比重较轻的谷糠、破碎的桔杆等杂物被抽风机构抽出机架外。圆锥风箱由多层圆网板、粉碎轴及圆锥风箱下面的减速箱和偏心轮组成,多层圆网板固定在圆锥风箱内腔,粉碎轴穿出多层圆网板中心,粉碎轴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顶层圆网板的中心,粉碎轴下部通过轴承固定在圆锥风箱底部,粉碎轴上对应多层圆网板固定有多条碎草片,每层圆网板上下设有对应两条碎草片,碎草片将通过每层圆网网眼的小麦桔杆进行第三次粉碎;粉碎轴下端通过减速箱与偏心轮联接,减速箱由相互啮合的两个圆锥齿轮组成,从动圆锥齿轮固定在粉碎轴上,带动圆锥齿轮与风箱轮固定在同一轴上,偏心轮的外圈与二次清筛机构联接,并带二次清筛机构作振动。所说的谷粒排出器由前门、谷粒暂存区、后门组成,前门安置在谷粒排出器与圆锥风箱联接处,前门支点与从动曲柄一端联接,从动曲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带动曲柄连接,带动曲柄固定在曲柄轮上,前门后边为谷粒暂存区,谷粒暂存区后边设有后门,后门与谷粒排出器本体铰接,为不让后门翻转过大在二次清筛机构上设有挡块。从动曲柄带动前门转开时圆锥风箱内的负压空气将后门吸入关闭,此时谷粒暂存区与圆锥风箱负压程度相等,于是在圆锥风箱底部聚集的谷粒自动向谷粒暂存区滑入,从动曲柄带动前门关闭谷粒暂存区时谷粒暂存区的空气压力变为常压,后门靠自重翻开,在谷粒暂存区内的谷粒靠自重下滑出于机外。所说的二次清筛机构是将谷物进一步清理干净的装置,由抖动器、吹风清理鼓风机组成,抖动器是整体的独立机构,抖动器下部放置在机架的轨道上,抖动器上部与偏心轮的外圈联接,偏心轮带动抖动器在轨道上作振动。抖动器包括斜筛子、斜板、回斜板、出稿口、出料斗,斜筛子设置在抖动器的最上层,斜筛子从进料口端直接延伸到出稿口,斜筛子下部是斜板和回斜板,斜板从进料口端延伸到出料斗上面,斜板与出料斗之间留有吹风空间,回斜板从出稿口延伸到出料斗;吹风清理鼓风机固定在机架上,吹风清理鼓风机的风轮通过皮带与风箱轮联接。谷物和小量粉碎杂物、沙土等从谷粒排出器落到斜筛子上,并通过偏心轮的抖动下沿着斜筛子面下滑,谷物通过斜筛子落到斜板或回斜板并沿着斜面滑到出料斗里,小量粉碎杂物、沙土等被吹风清理鼓风机吹出机外。所说的抽风机构固定在圆锥风箱左侧机架上,它由抽风道、风叶、风叶壳、风叶轴、排杆道组成,抽风道上端与圆锥风箱盖顶连接,抽风道下端与风叶吸气口联接,风叶安置在风叶壳内,风叶壳通过连杆固定在圆锥风箱上,风叶固定在风叶轴一端,风叶轴另一端装有抽风轮,风叶吹风方向设有排杆道,排杆道将分选清理的桔杆粉排出机外。所说的传动机构由主动轮、传动轮、风箱轮、曲柄轮、抽风轮、风轮组成,主动轮固定在机架上,外接动力直接与主动轮联接,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传动轮联接,传动轮固定在粉碎脱粒轴上,传动轮通过皮带分别带动风箱轮、抽风轮和风轮转动,风箱轮通过皮带带动曲柄轮转动。工作时,外接动力通过主动轮带动传动机构运转,整机进入工作状态。从喂料斗的喂料口送入小麦,小麦通过铰龙刀初次粉碎并推入粉碎脱粒室内,在粉碎脱粒室内进行粉碎脱粒,粉碎脱粒后的谷粒和谷糠、破碎的桔杆等杂物通过抽风机构抽风被吸入到圆锥风箱内,圆锥风箱内各位置的负压程度不同,底部空间较大而负压程度较低,顶部空间较小而负压程度较大,于是将自身比重较大的谷粒进入圆锥风箱后在风箱底部聚集,并被谷粒排出器排出进入二次清筛机构,二次清筛机构将谷粒进一步清理后通过漏斗排出机外装袋,而将自身比重较轻的谷糠、破碎的桔杆等杂物被抽风机构抽出机架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机体小,重量轻,造价低廉,进料口较小,人工送料很方便,抽风力要求不高,配用的动力小,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和螺旋风,脱净效果好、分离更彻底、秸杆粉碎效率高的新型脱粒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谷粒排出器实施例一 4: I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谷粒排出器实施例二 4:1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谷粒排出器实施例三4: I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谷粒排出器实施例三4: I放大传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二 2: I放大A — A剖面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图1、图2、图5、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图5、图9所示,一种能与拖拉机配套的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包括机架(I)及设置在机架(I)上的喂料机构(4 )、粉碎脱粒机构(5 )、底仓(6 )、圆锥风箱(2 )、谷粒排出器(7 )、二次清筛机构(8 )、抽风机构(3 )、传动机构。所说的喂料机构(4 )设置在粉碎脱粒机构(5 )右方,粉碎脱粒机构(5 )下部设有底仓(6 ),底仓(6 )通过抽风道(61)与圆锥风箱(2 )连接,粉碎脱粒机构(5 )上部为圆锥风箱(2 ),圆锥风箱(2 )底部设有谷粒排出器(7 ),谷粒排出器
(7)下方设有二次清筛机构(8),圆锥风箱(2)盖顶与抽风机构(3)连接,所说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I)左侧。为减轻粉碎脱粒机构(5)的工作压力,所说的喂料机构(4)给粉碎脱粒机构(5)送料的同时进行初次粉碎,于是喂料机构(4)由喂料斗(41)及喂料斗(41)里设置的铰龙刀(42)组成,其中铰龙刀(42)的螺旋片上设有对称的“7”字形切口(43),螺旋片进行送料的同时“ 7 ”字形切口( 43 )进行小麦秸杆粉碎,铰龙刀(42 )固定在铰龙轴(44 )上,铰龙轴(44 )通过轴承固定在喂料斗(41)上,铰龙轴(44)与粉碎脱粒轴(51)—体制作或用联轴器联接,铰龙轴(44)与粉碎脱粒轴(51)同步转动。所说的粉碎脱粒机构(5)固定在机架(I)上,它由粉碎脱粒轴(51)、栅格状圆柱形网(53)组成,粉碎脱粒轴(51)表面固定有多排碎草刀(52),多排碎草刀(52)将小麦秸杆再次进行粉碎,粉碎脱粒轴(51)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I)上,粉碎脱粒轴(51) —端与铰龙轴(44)联接,另一端固定有传动轮(54);为提高脱净率,增加栅格网面积,粉碎脱粒轴
(51)多排碎草刀(52)外面的栅格网设计成栅格状圆柱形网(53),栅格状圆柱形网(53)固定在机架(I)上。所说的底仓(6)设在粉碎脱粒机构(5)下部,固定在机架(I)上,底仓(6)底部从左向右斜向的抽风道口,底仓(6)底面右边设有抽风道(61),底仓(6)的抽风道(61)与圆锥风箱(2)联通。为降低风箱内各位置的不同负压程度,将风箱设计成圆锥形状,圆锥风箱(2)底部空间较大而负压程度较低,顶部空间较小而负压程度较大,于是将自身比重较大的谷粒进入圆锥风箱(2)后在风箱底部聚集,而将自身比重较轻的谷糠、破碎的桔杆等杂物被抽风机构抽出机架(I)外。圆锥风箱(2)由多层圆网板(21)、粉碎轴(23)及圆锥风箱(2)下面的减速箱(24)和偏心轮(82 )组成,多层圆网板(21)固定在圆锥风箱(2 )内腔,粉碎轴(23 )穿出多层圆网板(21)中心,粉碎轴(23)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顶层圆网板(21)的中心,粉碎轴
(23)下部通过轴承固定在圆锥风箱(2)底部,粉碎轴(23)上对应多层圆网板(21)固定有多条碎草片(22),每层圆网板(21)上下设有对应两条碎草片(22),碎草片(22)将通过每层圆网网眼的小麦桔杆进行第三次粉碎;粉碎轴(23)下端通过减速箱(24)与偏心轮(82)联接,减速箱(24)由相互啮合的两个圆锥齿轮(241、242)组成,从动圆锥齿轮(241)固定在粉碎轴(23 )上,带动圆锥齿轮(242 )与风箱轮(25 )固定在同一轴上,偏心轮(82 )的外圈与二次清筛机构(8)联接,并带二次清筛机构(8)作振动。所说的谷粒排出器(7)由前门(71)、谷粒暂存区(72)、后门(73)组成,前门(71)安置在谷粒排出器(7)与圆锥风箱(2)联接处,前门(71)支点(74)与从动曲柄(75) —端联接,从动曲柄(75)另一端通过连杆(76)与带动曲柄(77)连接,带动曲柄(77)固定在曲柄轮(78 )上,前门(71)后边为谷粒暂存区(72 ),谷粒暂存区(72 )后边设有后门(73 ),后门(73)与谷粒排出器(7)本体铰接,为不让后门(73)翻转过大在二次清筛机构(8)上设有挡块(81)。从动曲柄(75 )带动前门(71)转开时圆锥风箱(2 )内的负压空气将后门(73 )吸入关闭,此时谷粒暂存区(72)与圆锥风箱(2)负压程度相等,于是在圆锥风箱(2)底部聚集的谷粒自动向谷粒暂存区(72)滑入,从动曲柄(75)带动前门(7)关闭谷粒暂存区(72)时谷粒暂存区(72)的空气压力变为常压,后门(73)靠自重翻开,在谷粒暂存区(72)内的谷粒靠自重下滑出于机外。所说的二次清筛机构(8)是将谷物进一步清理干净的装置,由抖动器、吹风清理鼓风机(89)组成,抖动器是整体的独立机构,抖动器下部放置在机架(I)的轨道(88)上,抖动器上部与偏心轮(82)的外圈联接,偏心轮(82)带动抖动器在轨道(88)上作振动。抖动器包括斜筛子(83 )、斜板(84)、回斜板(85 )、出稿口( 86 )、出料斗(87 ),斜筛子(83 )设置在抖动器的最上层,斜筛子(83)从进料口端直接延伸到出稿口(86),斜筛子(83)下部是斜板(84)和回斜板(85 ),斜板(84)从进料口端延伸到出料斗(87 )上面,斜板(84)与出料斗(87 )之间留有吹风空间,回斜板(85)从出稿口(86)延伸到出料斗(87);吹风清理鼓风机(89)固定在机架(I)上,吹风清理鼓风机(89 )的风轮(891)通过皮带与风箱轮(25 )联接。谷物和小量粉碎杂物、沙土等从谷粒排出器(7)落到斜筛子(83)上,并通过偏心轮(82)的抖动下沿着斜筛子(83)面下滑,谷物通过斜筛子(83)落到斜板(84)或回斜板(85)并沿着斜面滑到出料斗(87 )里,小量粉碎杂物、沙土等被吹风清理鼓风机(89 )吹出机外。所说的抽风机构(3)固定在圆锥风箱(2)左侧机架(I)上,它由抽风道(31)、风叶
(32)、风叶壳(33)、风叶轴(34)、排杆道(35)组成,抽风道(31)上端与圆锥风箱(2)盖顶连接,抽风道(31)下端与风叶(32)吸气口联接,风叶(32)安置在风叶壳(33)内,风叶壳(33)通过连杆固定在圆锥风箱(2)上,风叶(32)固定在风叶轴(34) 一端,风叶轴(34)另一端装有抽风轮(36 ),风叶(32 )吹风方向设有排杆道(35 ),排杆道(35 )将分选清理的桔杆粉排出机外。所说的传动机构由主动轮(11)、传动轮(54)、风箱轮(25)、曲柄轮(78)、抽风轮,风轮(891)组成,主动轮(11)固定在机架(I)上,外接动力直接与主动轮(11)联接,主动轮(11)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4)联接,传动轮(54)固定在粉碎脱粒轴(51)上,传动轮(54 )通过皮带分别带动风箱轮(25 )、抽风轮(36 )和风轮(891)转动,风箱轮(25 )通过皮带带动曲柄轮(78)转动。图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在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所说的底仓(6 )设在粉碎脱粒机构
(5)下部,固定在机架(I)上,底仓(6)底部设计铰龙式推运器(13),粉碎脱粒的杂物推运到底仓右边,铰龙式推运器(13)被铰龙轮(12)带动运转,铰龙轮(12)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4)连接,此时外接动力直接与传动轮(54)联接,底仓(6)底面右边设有抽风道(61),底仓(6)的抽风道(61)与圆锥风箱(2)联通。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的第三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在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所说的谷粒排出器(7)的前门(71)设计成上升开、下降关闭的闸门式结构,前门(71)上设有齿条,前门(71)支点(74)上固定有齿轮(79),前门(71)齿条与齿轮(79)啮合运动,从动曲柄(75)带动支点(74)转动时,支点(74)与齿轮(79)同步转动前门(71)上升开通,此时圆锥风箱(2)内的负压空气将后门(73)吸入关闭,此时谷粒暂存区(72)与圆锥风箱(2)负压程度相等,于是在圆锥风箱(2)底部聚集的谷粒自动向谷粒暂存区(72)滑入,从动曲柄(75)带动支点(74)及齿轮(79)关闭谷粒暂存区(72)时谷粒暂存区(72)的空气压力变为常压,后门(73)靠自重翻开,在谷粒暂存区(72)内的谷粒靠自重下滑出于机外。图7、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的第四种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在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所说的谷粒排出器(7)设计成齿轮式结构,谷粒排出器(7)由齿轮门(711)和谷粒排出道(712)组成,齿轮门(711)前边为圆锥风箱(2)内腔,齿轮门(711)前边设为谷粒排出道(712),齿轮门(711)固定于支点(74)上,支点(74)外端套装曲柄轮(78),曲柄轮(78)通过皮带与风箱轮(25)连接,风箱轮(25)带动曲柄轮(78)转动时,齿轮门(711)与曲柄轮(78)同步转动,齿轮门(711)的齿条将谷粒推入谷粒排出道(712)内,在谷粒排出道(712)内的谷粒靠自重下滑出于机外。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也可以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包括机架(I)及设置在机架(I)上的喂料机构(4)、粉碎脱粒机构(5)、底仓(6)、圆锥风箱(2)、谷粒排出器(7)、二次清筛机构(8)、抽风机构(3)、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喂料机构(4)设置在粉碎脱粒机构(5)右方,粉碎脱粒机构(5 )下部设有底仓(6 ),底仓(6 )通过抽风道(61)与圆锥风箱(2 )连接,粉碎脱粒机构(5 )上部为圆锥风箱(2),圆锥风箱(2)底部设有谷粒排出器(7),谷粒排出器(7 )下方设有二次清筛机构(8),圆锥风箱(2)盖顶与抽风机构(3)连接,所说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I)左侧;喂料机构(4)由喂料斗(41)及喂料斗(41)里设置的铰龙刀(42)组成,其中铰龙刀(42)的螺旋片上设有对称的“ 7 ”字形切口( 43 ),铰龙刀(42 )固定在铰龙轴(44 )上,铰龙轴(44 )通过轴承固定在喂料斗(41)上,铰龙轴(44)与粉碎脱粒轴(51)—体制作或用联轴器联接,铰龙轴(44 )与粉碎脱粒轴(51)同步转动;所说的粉碎脱粒机构(5 )固定在机架(I)上,它由粉碎脱粒轴(51)、栅格状圆柱形网(53)组成,粉碎脱粒轴(51)表面固定有多排碎草刀(52),粉碎脱粒轴(51)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I)上,粉碎脱粒轴(51) —端与铰龙轴(44)联接,另一端固定有传动轮(54),粉碎脱粒轴(51)多排碎草刀(52)外面的栅格网设计成栅格状圆柱形网(53),栅格状圆柱形网(53)固定在机架(I)上;风箱设计成圆锥形状,圆锥风箱(2)由多层圆网板(21)、粉碎轴(23)及圆锥风箱(2)下面的减速箱(24)和偏心轮(82)组成,多层圆网板(21)固定在圆锥风箱(2)内腔,粉碎轴(23)穿出多层圆网板(21)中心,粉碎轴(23)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顶层圆网板(21)的中心,粉碎轴(23)下部通过轴承固定在圆锥风箱(2)底部,粉碎轴(23)上对应多层圆网板(21)固定有多条碎草片(22),每层圆网板(21)上下设有对应两条碎草片(22 ),粉碎轴(23 )下端通过减速箱(24 )与偏心轮(82 )联接,减速箱(24)由相互啮合的两个圆锥齿轮(241、242)组成,从动圆锥齿轮(241)固定在粉碎轴(23)上,带动圆锥齿轮(242)与风箱轮(25)固定在同一轴上,偏心轮(82)的外圈与二次清筛机构(8 )联接;所说的谷粒排出器(7 )由前门(71)、谷粒暂存区(72 )、后门(73 )组成,前门(71)安置在谷粒排出器(7 )与圆锥风箱(2 )联接处,前门(71)支点(74 )与从动曲柄(75) —端联接,从动曲柄(75)另一端通过连杆(76)与带动曲柄(77)连接,带动曲柄(77)固定在曲柄轮(78)上,前门(71)后边为谷粒暂存区(72),谷粒暂存区(72)后边设有后门(73 ),后门(73 )与谷粒排出器(7 )本体铰接,在二次清筛机构(8 )上设有挡块(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仓(6)设在粉碎脱粒机构(5 )下部,固定在机架(I)上,底仓(6 )底部从左向右斜向的抽风道口,底仓(6 )底面右边设有抽风道(61),底仓(6 )的抽风道(61)与圆锥风箱(2 )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二次清筛机构(8)由抖动器、吹风清理鼓风机(89)组成,抖动器是整体的独立机构,抖动器下部放置在机架(I)的轨道(88)上,抖动器上部与偏心轮(82)的外圈联接,偏心轮(82)带动抖动器在轨道(88)上作振动;抖动器包括斜筛子(83)、斜板(84)、回斜板(85)、出稿口(86)、出料斗(87),斜筛子(83)设置在抖动器的最上层,斜筛子(83)从进料口端直接延伸到出稿口(86),斜筛子(83)下部是斜板(84)和回斜板(85),斜板(84)从进料口端延伸到出料斗(87)上面,斜板(84)与出料斗(87 )之间留有吹风空间,回斜板(85 )从出稿口( 86 )延伸到出料斗(87);吹风清理鼓风机(89)固定在机架(I)上,吹风清理鼓风机(89)的风轮(891)通过皮带与风箱轮(25)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抽风机构(3)固定在圆锥风箱(2)左侧机架(I)上,它由抽风道(31)、风叶(32)、风叶壳(33)、风叶轴(34)、排杆道(35)组成,抽风道(31)上端与圆锥风箱(2)盖顶连接,抽风道(31)下端与风叶(32)吸气口联接,风叶(32)安置在风叶壳(33)内,风叶壳(33)通过连杆固定在圆锥风箱(2)上,风叶(32)固定在风叶轴(34) —端,风叶轴(34)另一端装有抽风轮(36),风叶(32)吹风方向设有排杆道(35),排杆道(35)将分选清理的桔杆粉排出机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机构由主动轮(11)、传动轮(54)、风箱轮(25)、曲柄轮(78)、抽风轮(36)、风轮(891)组成,主动轮(11)固定在机架(I)上,外接动力直接与主动轮(11)联接,主动轮(11)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4 )联接,传动轮(54 )固定在粉碎脱粒轴(51)上,传动轮(54 )通过皮带分别带动风箱轮(25)、抽风轮(36)和风轮(891)转动,风箱轮(25)通过皮带带动曲柄轮(78)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仓(6)底部设计铰龙式推运器(13),铰龙式推运器(13)被铰龙轮(12)带动运转,铰龙轮(12)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4)连接,此时外接动力直接与传动轮(54)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谷粒排出器(7)的前门(71)设计成上升开、下降关闭的闸门式结构,前门(71)上设有齿条,前门(71)支点(74 )上固定有齿轮(79 ),前门(71)齿条与齿轮(79 )啮合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谷粒排出器(7)设计成齿轮式结构,谷粒排出器(7)由齿轮门(711)和谷粒排出道(712)组成,齿轮门(711)前边为圆锥风箱(2)内腔,齿轮门(711)后边设为谷粒排出道(712),齿轮门(711)固定于支点(74)上,支点(74)外端套装曲柄轮(78),曲柄轮(78)通过皮带与风箱轮(25)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中的谷物脱粒和清选机械,具体说是一种抽风分选小麦脱粒机。目前的脱粒机进风的喂料口比较大,底仓也设置进风口,且抽风道口径也较大,于是需要配用的动力就很大;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影响分离效果,分离效果不好,脱净率不高,制约了小麦秸秆粉饲料的利用。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喂料机构、粉碎脱粒机构、底仓、圆锥风箱、谷粒排出器、二次清筛机构、抽风机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机体小,重量轻,造价低廉,进料口较小,人工送料很方便,抽风力要求不高,配用的动力小,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和螺旋风,脱净效果好、分离更彻底、秸秆粉碎效率高的新型脱粒机。
文档编号A01F12/44GK202907484SQ20122040666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阿布迪力木·阿布都热曼 申请人:阿布迪力木·阿布都热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