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3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虾类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特别是一种虾类养殖池,主要适用于对虾等虾
类的养殖。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密度养殖池中,养殖生产中后期池底出现污物堆积的趋势,随着池内污物积累和恶化,养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会进一步影响到池内水产的存活率,因此如何彻底排出池内的污物成为养殖池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专利号为200920195444. X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对虾养殖池排污装置,包括有对虾养殖池、排污管、排污池,排污池位于对虾养殖池的一侧,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对虾养殖池的排污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排污池的侧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设在对虾养殖池的底面的中心部;所述对虾 养殖池的底面是一个中心部低,边缘高的面。该结构完全是利用养殖池底面中心低,边缘高的特点来实现排污,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的虾类养殖池。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虾类养殖池,包括圆筒形池体、开设于池底中心的圆形排污口,以及位于池壁下部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上、以排污口为中心均匀布置一圈弧形导污板,各导污板形成以排污口为中心旋转发散的漩涡状;所述进水口沿池壁切线方向布置,且其出水端朝向弧形导污板的内凹面。所述导污板一端与排污口边缘相切,另一端与所述池壁相接。所述导污板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内凹面垂直于池底布置,其外凸面与池底成锐角布置。所述池底为边缘高、中心低的倒置圆锥形。所述池底的坡度为12-18度。所述进水口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池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池底上均匀设置一圈以排污口为中心、呈漩涡状布置的弧形导污板,同时沿池壁切线方向开设一组进水口,各进水口的出水端朝向弧形导污板的内凹面,利用进水在池体内形成旋转水流,并配合弧形导污板,可以有效将污物疏导至排污口附近排出,较之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养殖池的排污能力,保证了养殖水体的质量。2、导污板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内凹面垂直于池底布置,其外凸面与池底成锐角布置,以避免导污板外凸面与池底形成排污死角,进一步保证了排污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未装导污板)。[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污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圆筒形池体1、开设于池底中心的圆形排污口 2,以及均匀分布于池壁下部的若干个进水口 3 ;所述池底上、以排污口 2为中心均匀布置一圈弧形导污板4,各导污板4形成以排污口 2为中心旋转发散的漩涡状,各进水口 3均沿池壁切线方向布置,且其出水端朝向弧形导污板4的内凹面;本例中,所述导污板4形成顺时针的漩涡状,相应的,各进水口 3的出水端则逆时针排布。当需要进水时,外部水流经进水口 3进入池体I内,并在池体I内形成逆时针的旋转水流,带动池体I内污物逆时针转动,同 时污物在导污板4作用下逐步被疏导至排污口 2处排出。所述导污板4 一端与排污口 2边缘相切,另一端与所述池壁相接。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导污板4外凸面与池底形成排污死角,进一步保证排污效果,本例中导污板4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内凹面垂直于池底布置,其外凸面为一与池底成锐角布置的斜面。所述导污板4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为中空密闭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污效果,本例池底设计为边缘高、中心低的倒置圆锥形,其坡度为12-18度。
权利要求1.一种虾类养殖池,包括圆筒形池体(I)、开设于池底中心的圆形排污口(2),以及位于池壁下部的进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上、以排污口(2)为中心均匀布置一圈弧形导污板(4),各导污板(4)形成以排污口(2)为中心旋转发散的漩涡状;所述进水口(3)沿池壁切线方向布置,且其出水端朝向弧形导污板(4)的内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污板(4)一端与排污口(2) 边缘相切,另一端与所述池壁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污板(4)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内凹面垂直于池底布置,其外凸面与池底成锐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为边缘高、中心低的倒置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的坡度为12-18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池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虾类养殖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的虾类养殖池。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虾类养殖池,包括圆筒形池体、开设于池底中心的圆形排污口,以及位于池壁下部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上、以排污口为中心均匀布置一圈弧形导污板,各导污板形成以排污口为中心旋转发散的漩涡状;所述进水口沿池壁切线方向布置,且其出水端朝向弧形导污板的内凹面。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对虾等虾类的养殖。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2842128SQ201220497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陈治灵 申请人:温岭市鑫都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