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自然界中人们最讨厌的动物之一,它们不仅破坏财物,偷吃粮食,还会传播病菌。为了消灭老鼠,人们想了各种办法,有的用老鼠药,有的养猫,有的用捕鼠工具。用老鼠药不安全,经常会毒死家蓄,甚至会造成小孩误食,已不提倡使用;养猫成本较大,且比较麻烦;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采用捕鼠工具来捕捉老鼠,在捕鼠工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笼式捕鼠器,现有的笼式捕鼠器一般通过铁丝绕制而成,现有的笼式捕鼠器普遍存在体积大、使用不方便且动作不灵敏的缺陷,捕鼠不可靠且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的捕鼠器,该改良的捕鼠器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方便且捕鼠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改良的捕鼠器,包括有底座以及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底座上方的夹持体,底座包括有下夹持部和安装部,夹持体包括有手持部以及与下夹持部配合的上夹持部,手持部与上夹持部一体成型且整体呈“L”形状,上夹持部与手持部的连接处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铰装于底座的中部,两个第一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装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闭合的扭簧,手持部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安装部的后端部铰装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扣,活动扣的前端部设置有扣舌,活动扣的后端部开设有扣槽 ,安装部于活动扣的前端侧铰装有触动块,触动块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后重部以及延伸至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间的触舌片,后重部与触舌片的连接处向下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部,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铰装于安装部,活动扣的扣舌延伸至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后重部对应扣舌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与触舌片之间设置有搭承部;当上夹持部相对于下夹持部完全张开时,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嵌插至扣槽内,扣舌嵌插于活动孔内且搭设于搭承部的上表面。其中,所述下夹持部的中间位置装设有开口向上且用于放置诱鼠料的放料杯。其中,所述放料杯包括有杯体,杯体的芯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放料槽,所述下夹持部的中间位置对应杯体开设有安装孔,杯体嵌装于安装孔内;杯体的下端部的侧壁延设有上卡块,杯体的下端部于上卡块的下方延设有下卡块,安装孔的边缘部卡装于上卡块与下卡块之间,安装孔的边缘部对应上卡块开设有缺口。其中,所述上夹持部的边缘部设置有上夹齿,所述下夹持部的边缘部对应上夹齿开设有夹齿孔,当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闭合时,上夹齿嵌插于夹齿孔内。其中,所述下夹持部的边缘部设置有下夹齿,下夹齿与所述上夹齿错开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包括有底座、夹持体、活动扣以及触动块,底座包括有下夹持部和安装部,夹持体包括有手持部和上夹持部,活动扣设置有扣舌且开设有扣槽,触动块包括有后重部和触舌片,夹持体通过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部铰装于铰装于底座,两个第一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装设有扭簧,手持部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触动块通过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部铰装于安装部,活动扣的扣舌延伸至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后重部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与触舌片之间设置有搭承部;捕鼠前,上夹持部相对于下夹持部完全张开,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嵌插至扣槽内,扣舌搭设于搭承部的上表面;当老鼠触碰至触舌片时,触动块摆动且使得扣舌脱离搭承部,扣紧块脱离扣槽,扭簧弹性回复,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合并并将老鼠夹住。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方便且捕鼠可靠地优点。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张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料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I—底座11—下夹持部 111—安装孔Illa-缺口112-夹齿孔113-下夹齿12——安装部 2——夹持体21——手持部211——扣紧块 22——上夹持部 221——上夹齿23—第一连接部3—活动扣31——扣舌32——扣槽4——触动块41——后重部42—触舌片 43——第二连接部 44——活动孔45-搭承部 5-放料杯51-杯体52-放料槽 53-上卡块54-下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I以及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底座I上方的夹持体2,底座I包括有下夹持部11和安装部12,夹持体2包括有手持部21以及与下夹持部11配合的上夹持部22,手持部21与上夹持部22 —体成型且整体呈“L”形状,上夹持部22与手持部21的连接处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部23,两个第一连接部23分别铰装于底座I的中部,两个第一连接部23与底座I之间装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闭合的扭簧(图中未示出),手持部21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211 ;安装部12的后端部铰装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扣3,活动扣3的前端部设置有扣舌31,活动扣3的后端部开设有扣槽32,安装部12于活动扣3的前端侧铰装有触动块4,触动块4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后重部41以及延伸至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之间的触舌片42,后重部41与触舌片42的连接处向下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部43,两个第二连接部43分别铰装于安装部12,活动扣3的扣舌31延伸至两个第二连接部43之间,后重部41对应扣舌31开设有活动孔44,活动孔44与触舌片42之间设置有搭承部45 ;当上夹持部22相对于下夹持部11完全张开时,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211嵌插至扣槽32内,扣舌31嵌插于活动孔44内且搭设于搭承部45的上表面。下面结合具体的动作过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为将手持部21往底座I的安装部12方向打开,上夹持部22相对下夹持部11打开,手持部21的扣紧块211嵌插至活动扣3的扣槽32内,此时,活动扣3的扣舌31向上翘起且嵌插于活动孔44,扣舌31的前端部搭设于搭承部45的上表面,触动块4的触舌片42向上翘起,此时,扭簧处于收紧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当老鼠触碰并抵压触舌片42时,后重部41向上翘起并使得搭承部45脱离扣舌31,扣舌31在脱离搭承部45后下落并使得扣紧块211脱离扣槽32,夹持体2在脱离扣槽32的限制作用后,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夹持部22迅速地与下夹持部11闭合,并将老鼠夹住于上夹持部22和下夹持部11之间(如图1至图4所示)。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方便且捕鼠可靠的优点。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夹持住老鼠,本实用新型增设下述结构,具体为上夹持部22的边缘部设置有上夹齿221,下夹持部11的边缘部对应上夹齿221开设有夹齿孔112,当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闭合时,上夹齿221嵌插于夹齿孔112内;下夹持部11的边缘部设置有下夹齿113,下夹齿113与上夹齿221错开布置。在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闭合并将老鼠夹住于两者之间时,上夹齿221和下夹齿113会沿着老鼠身体滑动并将老鼠夹住,上夹齿221和下夹齿113不 会刺穿老鼠的表皮而使老鼠流血,时间一久老鼠就会被饿死,环保性更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夹持部11的中间位置装设有开口向上且用于放置诱鼠料的放料杯5,具体的放料杯5包括有杯体51,杯体51的芯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放料槽52,下夹持部11的中间位置对应杯体51开设有安装孔111,杯体51嵌装于安装孔111内;杯体51的下端部的侧壁延设有上卡块53,杯体51的下端部于上卡块53的下方延设有下卡块54,安装孔111的边缘部卡装于上卡块53与下卡块54之间,安装孔111的边缘部对应上卡块53开设有缺口 Illa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放料杯5设计成相对底座I独立的结构形式,放料杯5可方便拆装,具体为在装料的过程中,放料杯5已从底座I拆下,使用者只需往放料槽52内添加诱鼠料即可,而后将杯体51对准底座I的安装孔111,同时使得上卡块53对准安装孔111边缘的缺口 111a,从底座I的下方将杯体51嵌入至安装孔111内,当下卡块54抵靠于安装孔111的边缘部时,旋动杯体51并使得上卡块53与安装孔111边缘的缺口 11 Ia错开,此时,安装孔111的边缘部卡装于上卡块53和下卡块54之间,杯体51固定于底座I内;如需将杯体51从安装孔111内拆下,按照上述动作顺序反向操作即可,在此不作赘述。需进一步解释,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放料杯5可以有效地避免使用者从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之间往放料槽52内添加诱鼠料,安全性更高。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I)以及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底座(I)上方的夹持体(2),底座(I)包括有下夹持部(11)和安装部(12),夹持体(2)包括有手持部(21)以及与下夹持部(11)配合的上夹持部(22),手持部(21)与上夹持部(22) —体成型且整体呈“L”形状,上夹持部(22)与手持部(21)的连接处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部(23),两个第一连接部(23)分别铰装于底座(I)的中部,两个第一连接部(23)与底座(I)之间装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闭合的扭簧,手持部(21)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211); 安装部(12)的后端部铰装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扣(3),活动扣(3)的前端部设置有扣舌(31),活动扣(3)的后端部开设有扣槽(32),安装部(12)于活动扣(3)的前端侧铰装有触动块(4),触动块(4)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后重部(41)以及延伸至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之间的触舌片(42),后重部(41)与触舌片(42)的连接处向下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部(43),两个第二连接部(43)分别铰装于安装部(12),活动扣(3)的扣舌(31)延伸至两个第二连接部(43)之间,后重部(41)对应扣舌(31)开设有活动孔(44),活动孔(44)与触舌片(42)之间设置有搭承部(45); 当上夹持部(22)相对于下夹持部(11)完全张开时,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211)嵌插至扣槽(32)内,扣舌(31)嵌插于活动孔(44)内且搭设于搭承部(45)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部(11)的中间位置装设有开口向上且用于放置诱鼠料的放料杯(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杯(5)包括有杯体(51),杯体(51)的芯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放料槽(52 ),所述下夹持部(11)的中间位置对应杯体(51)开设有安装孔(111),杯体(51)嵌装于安装孔(111)内;杯体(51)的下端部的侧壁延设有上卡块(53),杯体(51)的下端部于上卡块(53)的下方延设有下卡块(54),安装孔(111)的边缘部卡装于上卡块(53)与下卡块(54 )之间,安装孔(111)的边缘部对应上卡块(53)开设有缺口(111a)。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22)的边缘部设置有上夹齿(221),所述下夹持部(11)的边缘部对应上夹齿(221)开设有夹齿孔(112),当上夹持部(22)与下夹持部(11)闭合时,上夹齿(221)嵌插于夹齿孔(1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部(11)的边缘部设置有下夹齿(113),下夹齿(113)与所述上夹齿(221)错开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包括有底座、夹持体、活动扣以及触动块,底座包括有下夹持部和安装部,夹持体包括有手持部和上夹持部,活动扣设置有扣舌且开设有扣槽,触动块包括有后重部和触舌片,夹持体的第一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装设有扭簧,手持部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后重部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与触舌片之间设置有搭承部;捕鼠前,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张开,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嵌插至扣槽内,扣舌搭设于搭承部的上表面;当老鼠触碰至触舌片时,触动块摆动且使得扣舌脱离搭承部,扣紧块脱离扣槽,扭簧弹性回复,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合并并将老鼠夹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方便且捕鼠可靠地优点。
文档编号A01M23/26GK202890327SQ20122053137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胡国富 申请人:胡国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