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式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步行式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步行式插秧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存在下述结构的步行式插秧机,其设有:左右车轮;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其在后端部支承该车轮,且在上下方向转动;左右各臂,其与该行走传动壳体一体地转动;中继连杆部件,其经由上下方向的支点轴与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连结,并跟随着该活塞杆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以及左右各连结杆,其将该中继连杆部件的左右两端和所述臂之间连结起来,中继连杆部件构成为能够以配置于左右连结杆之间的所述上下方向的支点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左右连结杆经由弹簧与中继连杆部件连结,跟随着由机体的左右倾斜等引起的左右车轮的分担载荷的变化而使弹簧伸缩,从而使左右连结杆的有效长度变更。另外,该步行式插秧机构成为,将原动机的动力传动到主传动壳体内,从该主传动壳体内经由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传动向左右车轮,从主传动壳体内经由插植传动轴向插植传动壳体内传动,从插植传动壳体内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和秧苗载置台传动,一边使秧苗载置台左右移动,一边使秧苗插植装置一株一株地扒取该秧苗载置台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另外,关于该步行式插秧机,将原动机和主传动壳体配置在比左右车轮各自的车轴靠前侧的位置,将具备插植传动壳体、多个秧苗插植装置以及秧苗载置台的插植部配置在比左右车轮各自的车轴靠后侧的位置,从侧面观察,以机体为基准在前后方向移动的预备秧苗载置台配置在左右车轮各自的车轴的上方。另外,在该步行式插秧机中,秧苗载置台构成为,沿秧苗支承板左右移动以将秧苗一株一株地供给至设于该秧苗支承板的各行取苗口,秧苗插植装置构成为扒取取苗口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323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在步行式插秧机中,实现操作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提高行走性能和插植性能,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想出了下述这样的技术手段。S卩,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为步行式插秧机,所述步行式插秧机设有:左右车轮
(5);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其在后端部支承该车轮(5),且在上下方向转动;左右各臂
(21),其与该行走传动壳体(4) 一体地转动;中继连杆部件(18),其经上下方向的支点轴
(19)连结于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17),并跟随着该活塞杆(1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以及左右各连结杆(20 ),其将该中继连杆部件(18 )的左右两端和所述臂(21)之间连结起来,中继连杆部件(18)构成为能够以配置于左右连结杆(20)之间的所述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为中心转动自如,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构成为借助于伸缩部(24)而伸缩,并被固定于调节后的长度,左右中另一方的连结杆(20)为无法变更长度的结构。另外,基于技术方案I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形成为,在左右连结杆(20)分别设置限制部件(26),随着使升降液压缸(16)工作以使左右车轮(5)下降,左右各限制部件(26)与机体的框架(25)接触,从而限制左右车轮(5)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另外,基于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形成为,将原动机(2)的动力传动到主传动壳体(3)内,从该主传动壳体(3)内经由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 )传动向左右车轮(5 ),从主传动壳体(3 )内经由插植传动轴(15 )传动到插植传动壳体(7)内,利用来自插植传动壳体(7)内的传动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传动,一边使秧苗载置台(11)左右移动,一边使秧苗插植装置(10 ) —株一株地扒取该秧苗载置台(11)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将原动机(2)和主传动壳体(3)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前侧的位置,将具备插植传动壳体(7)、多个秧苗插植装置
(10)以及秧苗载置台(11)的插植部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后侧的位置,从侧面观察,以机体为基准不前后方向移动的预备秧苗载置台(45)配置在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的上方。根据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中继连杆部件(18)跟随着田地的犁底层的左右倾斜或田地的犁底层的凹凸而以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为中心转动,左右车轮(5)相反地上下移动,从而将机体的左右倾斜姿态维持为所希望的姿态。并且,由于能够利用伸缩部(24)调节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 )的长度,因此,与中继连杆部件(18 )、左右连结杆(20 )、左右臂(21)等左右车轮(5)的上下移动机构的组装误差或者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随时间变化无关,能够均等地连接左右车轮(5),能够平衡性良好地进行左右车轮(5)的上下移动,能够适当地进行机体的左右摇摆,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秧苗的插植姿态和插植深度。另外,左右中另一方的连结杆(20)构成为无法变更长度,由于构成为仅调节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
(20)的长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左右车轮(5)的相对的上下位置调节,并且,通过仅在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设置伸缩部(24),结构变得简单,能够实现成本降低。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当使机体在路上行走时或将机体装入卡车时,如果使左右车轮(5)下降以使机体上升,则可以利用限制部件(26)限制左右车轮(5)的上下移动,因此,能够使机体的姿态稳定地进行行走,提高了操作性和安全性。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将作为重物的原动机(2)及主传动壳体(3)、和插植部分开配置在车轴(14)的前后,在侧面观察,载置秧苗而变重的预备秧苗载置台(45)配置在车轴(14)的上方,因此,能够使机体的前后重量平衡良好,能够提高左右车轮(5)的行走推进力。而且,由于预备秧苗载置台(45)不会以机体为基准在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机体的前后重量平衡失衡,进一步提闻了行走性能。

图1是示出步行式插秧机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步行式插秧机的俯视图。[0017]图3是示出中继连杆部件和连结杆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主框架和插植传动壳体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插植传动壳体的剖视俯视图。图6是示出插植深度调节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支架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支架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不同的支架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不同的支架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不同的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并且,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实施的一个方式,并不限制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图1和图2是步行式插秧机I的整体侧视图和俯视图。该步行式插秧机I包括: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2,其设在机体的前端部;主传动壳体3,其设于该发动机2的后侧;作为行走支承部件的行走传动壳体4,其分别设在该主传动壳体3的左右;作为左右各行走体的车轮5,其被来自该行走传动壳体4的动力驱动;主框架6,其从主传动壳体3的后侧面向后方延伸;插植传动壳体7,其固定安装于主框架6的后端;后部框架8,其从该插植传动壳体7的后侧面弯曲地向斜后上方延伸;以及操纵手柄9,其安装于该后部框架8的后端。并且,操纵手柄9为固定于后部框架8而无法进行位置变更的结构。在插植传动壳体7的下部安装有多个(4个)秧苗插植装置10,在后部框架8的前侧设有秧苗载置台11,该秧苗载置台11能够左右移动地支承于该框架8。因此,该步行式插秧机I成为一边行走一边将4行的量的苗同时插植于田地的4行的结构。并且,所述发动机2、主传动壳体3、行走传动壳体4以及车轮5等构成了行走部(行走车体),插植传动壳体7、秧苗插植装置10以及秧苗载置台11等构成了插植部。并且,该步行式插秧机I没有设置在成为下一行程的行走指标的田地位置画线的画线器。另外,在机体的下部设有多个(3个)作为田地面接触的接地体的船体12,该船体12通过机体的行走而在田地面滑行从而进行整地。船体12中的机体左右中央的中部船体12a对左右内侧的2行秧苗插植装置10的插植位置进行整地,机体左右两外侧的侧部船体12b对左右外侧的各I行的秧苗插植装置10的插植位置进行整地。关于中部船体12a,其前端位于比侧部船体12b的前端靠前侧的位置,前后长度比侧部船体12b长,左右宽度比侧部船体12b宽,接地面积比侧部船体12b广。并且,中部船体12a和侧部船体12b被支承成能够以在侧面观察配置于相同位置的各左右方向的转动支点轴13为中心上下转动自如,且构成为前部跟随着田地面的凹凸而上下移动。发动机2的输出轴伸入主传动壳体3内,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被传递至主传动壳体3内。在主传动壳体3内设置有:主离合器,其能够切断朝向车轮5、秧苗插植装置10以及秧苗载置台11的所有传动;动力分支部,其将来自该主离合器的动力分至朝向车轮5的传动路径和朝向秧苗插植装置10及秧苗载置台11的传动路径;插植离合器,其能够在朝向所述秧苗插植装置10及秧苗载置台11的传动路径上切断朝向该秧苗插植装置10及秧苗载置台11的传动;变速部,其能够在朝向所述车轮5的传动路径上通过进行啮合的齿轮的切换来切换成路上行走用的前进高速状态、插植作业用的前进低速状态、齿轮不啮合而不进行传动的中立状态以及后退状态这四个状态,以进行变速;以及左右各侧离合器,其能够在该变速部的传动下游侧将朝向左右车轮5的传动切换为非传动状态。因此,经由所述变速部和侧离合器从主传动壳体3传动至向左右突出的左右各行走输出轴101。行走输出轴101伸入行走传动壳体4内,将传动链条104卷绕于在行走传动壳体4内设于行走输出轴101的驱动链轮102和设于车轴14的从动链轮103之间,通过驱动链轮102、从动链轮103以及传动链条104,从行走传动壳体4传动至向左右外侧突出的车轴14,从而驱动车轮5旋转。行走传动壳体4设置成能够绕位于前端部的所述行走用传动轴上下转动,使位于后端部的车轴14上下移动,从而使车轮5上下移动。另外,通过插植离合器的传动,从主传动壳体3经由向后侧延伸的插植传动轴15向插植传动壳体7内传动。并且,将发动机2和主传动壳体3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前侧的位置,将具备插植传动壳体7、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以及秧苗载置台11的插植部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后侧的位置。在主传动壳体3左侧的侧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泵,在主传动壳体3的后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阀单元,在该液压阀单元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单作用式的液压升降缸16。该液压升降缸16在后部具备作为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部件的活塞杆17,且该液压升降缸16配置在主框架6的上方。因此,当通过液压阀单元的切换将来自液压泵的液压供给至液压升降缸16时,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另外,当切换至使液压升降缸16内的液压返回作为液压箱的主传动壳体3内的状态时,活塞杆17由于机体的自重而向前方移动。因此,液压升降缸16和活塞杆17成为致动器。在活塞杆17的后端部,经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有作为中继部件的中继连杆部件18。中继连杆部件18在左右中央与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连结,并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并且,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设有弹簧支承部18b,设于活塞杆17的压缩弹簧22与弹簧支承部18b接触。因此构成为,利用压缩弹黃22对中继连杆部件18的以支点轴19为中心的转动施加阻力,在无负载状态下,中继连杆部件18转动并返回中立位置。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部,经由左右各上下方向的连结轴23连结着左右各连结杆20的后端部。连结杆20的前端与固定安装于行走传动壳体4上侧的左右各臂21连结。因此,中继连杆部件18经由行走传动壳体4、臂21以及连结杆20支承车轮5的接地载荷。在右侧的连结杆20的中途部,构成有用于变更该连结杆20的有效长度的伸缩部24。伸缩部24由形成于连结杆20前部的阳螺纹和形成于连结杆20后部的阴螺纹构成,将阳螺纹配合于阴螺纹。因此构成为,通过使连结杆20的前部和后部以该连结杆20的轴心为中心相对旋转,来变更连结杆20的长度进行调节。并且,为了在将连结杆20设定为所希望的长度的状态下限制连结杆20的前部和后部的相对旋转,设有进行固定的锁定螺母24a。另一方面,左侧的连结杆20由一体的轴部件构成,没有伸缩部24,成为无法变更长度的结构。在连结杆20的中途部固定安装有作为限制部件的板状的限制件26。并且,右侧的连结杆20的限制件26设在该连结杆20的前部。[0034]因此,当为了将来自液压泵的液压供给至液压升降缸16内而切换液压阀单元时,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侧移动,该中继连杆部件18经由连结轴23将左右连结杆20向后侧牵引,使左右臂21向后侧转动,由此,左右行走传动壳体4向下侧转动,左右车轮5向下移动,使得机体相对于田地上升。相反,当为了使液压升降缸16内的液压返回主传动壳体3内而切换液压阀单元时,由于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活塞杆17经左右臂21、左右连结杆20以及中继连杆部件18等向前方返回,左右车轮5向上移动,从而使机体相对于田地下降。另外,当为了使左右车轮5最大限度地向下移动以使机体最大限度上升、而使得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至工作行程端部时,左右限制件26从前侧与机体的框架25接触,限制中继连杆部件18的以支点轴19为中心的转动,从而限制左右车轮5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为了使左右车轮5跟随田地的犁底层的左右倾斜或田地的犁底层的凹凸,中继连杆部件18欲克服压缩弹簧22以支点轴19为中心临时转动,但通过压缩弹簧22使中继连杆部件18转动以使其向中立位置返回,维持了机体的左右摇摆姿态,防止了机体的左右倾斜姿态变得不稳定。并且,通过利用伸缩部24来变更右侧的连结杆20的长度进行调节,能够调节机体的左右倾斜姿态。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通过来自插植传动壳体7的动力进行动作。秧苗载置台11从左右移动轴29的左右两端经由左右各连结部件30被支承,沿着秧苗支承板27左右往复移动,将秧苗一株一株地供给至在秧苗支承板27设置的各行取苗口 28,该左右移动轴29向插植传动壳体7的左右突出地左右移动。并且,在秧苗载置台11的上部固定安装地设置有左右移动用轨道34,该左右移动用轨道34被支承为能够由从后部框架8的上部支承的支承辊33引导着左右移动。因此,秧苗载置台11构成为,在下部被秧苗支承板27支承成能够左右移动,在上部被支承辊33支承成能够左右移动,通过来自插植传动壳体7的动力经由左右移动轴29向左右往复移动。另外,在秧苗载置台11具备各行的秧苗传送带35,该各行的秧苗传送带35在左右移动端将秧苗向取苗口 28侧(下侧)输送。该秧苗传送带35通过来自于插植传动壳体7的动力进行动作,在秧苗载置台11的左右移动端输送一株的量的毯苗,并将秧苗向取苗口 28供给。秧苗插植装置10安装于插植传动壳体7的下部,为利用来自该插植传动壳体7的动力进行动作的曲柄式,分离爪31扒取取苗口 28上的秧苗,推出件32将扒取的秧苗朝向田地面推出,将秧苗插植于田地。另外,在秧苗支承板27的左右外侧设有用于防护秧苗支承板27的左右各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105。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105俯视观察弯曲形成为U字型。并且,左右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105的左右端成为机体的左右最外端。并且,为了使机体的左右宽度窄,也可以形成为不安装左右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105的结构。对插植传动壳体7内的传动结构进行说明,经由插植传动轴15上的安全离合器106向锥齿轮107进行传动。安全离合器106为因过载而切断传动的离合器,其构成为通过调节离合器的弹簧荷重来调节离合器切断时的载荷。经由锥齿轮107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传动轴108进行传动,从传动轴108经由由多组(3组)插植用驱动链轮109、插植用链条110以及插植用从动链轮111构成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进行传动。经由多个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中的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向左右中央两行的秧苗插植装置10进行传动,经由多个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中的左右最外侧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向左右最外侧的各一行的秧苗插植装置10进行传动。另外,从传动轴108经由由多对(2对)左右移动用驱动齿轮113和左右移动用从动齿轮114构成的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向左右移动机构116进行传动,该左右移动机构116使秧苗载置台11左右移动。并且,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构成为,能够从由多对(2对)左右移动用驱动齿轮113和左右移动用从动齿轮114构成的多对齿轮列中择一地选择进行传动的齿轮列,切换传动比。左右移动机构116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程凸轮轴117,其利用来自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的动力进行驱动(与左右移动用从动齿轮114 一体地旋转);导程凸轮(lead cam) 118,其通过导程凸轮轴117的旋转而左右移动;以及左右移动轴29,其与导程凸轮118 —体地左右移动。导程凸轮轴117为具有倾斜的导程槽的公知结构。左右移动轴29的左右两端部向插植传动壳体7的左右外侧突出,并经由连结部件30与秧苗载置台11连结。因此构成为,随着左右移动轴29的左右移动,秧苗载置台11与左右移动轴29 —体地左右往复移动。并且构成为,经由与导程凸轮轴117—体旋转的秧苗传送驱动轴向各行的秧苗传送带35进行传动。并且,插植传动轴15配置在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紧邻的右侧,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配置在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左侧。并且,插植传动轴15和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比左右最外侧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靠近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位置。因此,插植传动轴15和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分开配置在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左右。另外,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与插植传动轴15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构成为比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与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小。在操纵手柄9的前侧、且在秧苗载置台11的后侧设有:主离合器杆36,其能够切断朝向车轮5、秧苗插植装置10以及秧苗载置台11的传动;和插植升降杆37,其切断朝向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的传动或者为了使液压升降缸16工作而切换液压阀单元的油路。所述主离合器杆36为能够操作至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这两个操作位置的结构,其操作主传动壳体3内的主离合器而切换为传动状态和非传动状态。所述插植升降杆37为能够操作至插植位置、下降位置、中立位置以及上升位置这四个操作位置的结构,其操作主传动壳体3内的插植离合器而将插植传动轴15切换为驱动状态和非驱动状态,并且,使液压升降缸16工作而使左右车轮5上下移动。即,当操作至所述插植位置时,使插植离合器为传动状态以使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进行动作,并且,左右车轮5因机体的自重而承受接地荷重,由此,液压升降缸16内的液压返回主传动壳体3内,使左右车轮5向上移动,使机体下降,船体12成为接地状态。当操作至所述下降位置时,在如上述那样使机体下降的状态下,使插植离合器成为非传动状态,使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的动作停止。当操作至所述中立位置时,在如上述那样使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的动作停止的状态下,切断通向液压升降缸16的油路,固定液压升降缸16的动作,在任意的上下位置固定左右车轮5使机体的升降停止。当操作至所述上升位置时,在如上述那样使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的动作停止的状态下,向液压升降缸16内供给液压,使左右车轮5向下移动,使机体上升,船体12成为非接地状态。另外,构成为通过中部船体12a的上下移动,经由与该中部船体12a的前部连结的杆来切换液压阀单元的油路,并且构成为,当中部船体12a的前部向上移动时,向液压升降缸16内供给液压,使左右车轮5向下移动。因此构成为,当插植升降杆37为所述插植位置和下降位置时,中部船体12a与田地面接触并上下移动,由此左右车轮5上下移动以使该中部船体12a成为所希望的前后姿态,机体被升降控制成为预定的离地高度。在操纵手柄9和秧苗载置台11的前侧设有:变速杆38,其用于操作主传动壳体3内的变速部;和反冲旋钮39,其用于使发动机2起动。并且,位于机体前端部的发动机2和反冲旋钮39通过反冲绳索40而连结。在操纵手柄9的左右手柄握把9a的下方设有左右各侧离合器杆41,且构成为利用该侧离合器杆41操作主传动壳体3内的左右各侧离合器。在操纵手柄9的斜前下侧、且在后部框架8的左侧设有插植深度调节杆42,通过该插植深度调节杆42的操作,使与该杆42 —体转动的左右方向的插植深度调节轴53转动,经由与插植深度调节轴53 —体转动的各插植深度调节臂54来变更各船体12的转动支点轴13相对于机体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变更调节秧苗插植装置10的秧苗插植深度。并且,转动支点轴13焊接紧固于插植深度调节臂54。在操纵手柄9的斜前下侧、且在后部框架8的右侧设有取苗量调节杆65,构成为通过该取苗量调节杆65的操作来变更秧苗支承板27相对于秧苗插植装置10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变更调节秧苗插植装置10对每株的取苗量。在发动机2和主传动壳体3的上方设有机罩套(*' ”卜力/S'—)43。另外,在发动机2的上方设有燃料箱44。在从机罩套43的后部的上方至插植传动壳体7的前部的上方的位置设有用于载置预备秧苗的预备秧苗载置台45。该预备秧苗载置台45由组合棒材而成的框体构成,并固定支承于预备秧苗载置台支承框架46。因此,预备秧苗载置台45成为不前后移动的结构。在预备秧苗载置台45的前后左右的四周设有立起部47,利用该立起部47形成使装载的秧苗不会脱落的结构。预备秧苗载置台45能够装载4块长边方向约为60cm、短边方向约为30cm的毪苗,为前后宽度约为60cm、左右宽度约为120cm的面积。因此,预备秧苗载置台45能够将长边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毯苗沿左右排列四块进行载置。另外,为了便于搬运秧苗,存在以将毯苗卷起来的卷苗状态处理秧苗的情况,也能够将卷苗载置于预备秧苗载置台45。此时,由于将四周的立起部47设定得比较高,因此能够防止载置于预备秧苗载置台45的卷苗滚落。并且,侧视观察,预备秧苗载置台45配置于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的上方,将预备秧苗载置台45的前后中央和车轴14设定为相同的前后位置。所述预备秧苗载置台支承框架46配置在机罩套43与插植传动壳体7 (插植部)之间。在将预备秧苗载置台支承框架46固定于主框架6的固定部件49,固定安装有机罩套支承部件50,该机罩套支承部件50为了支承机罩套43的后部而向斜前上方延伸。由此,提高了机罩套支承部件50的支承强度,能够可靠且牢固地支承机罩套43。并且,即使形成为不经由所述固定部件49地从主框架6支承机罩套支承部件50的结构,只要形成为在固定部件49的附近支承机罩套支承部件50的结构,也能够提高机罩套支承部件50的支承强度。另外,如果构成从预备秧苗载置台支承框架46支承机罩套支承部件50的结构,能够提高机罩套支承部件50的支承强度,同时能够缩短机罩套支承部件50而形成得紧凑,从而实现轻量化和成本降低。在机体的前部设有防护框架51,该防护框架51用于防护发动机2、主传动壳体3以及机罩套43等免受机体前方的障害物损坏。该防护框架51具备:左右各安装部51a,其从主传动壳体3的左右侧面向前侧延伸;和防护部51b,其成为连结该左右安装部51a的机体前端部。该防护部51b构成为沿左右笔直延伸的水平状。当将机体装载至卡车的装货台面进行固定时,将绳索分别卡挂于所述防护部51b的左右中央部分的左右两端,并且,将绳索卡挂于在后部框架8的上部固定安装的钩52,从而构成为对机体的三处进行固定而牢牢地固定于装货台面。在该步行式插秧机I中,作业员把持操纵手柄9的左右手柄握把9a,将插植升降杆37操作至插植位置使机体下降,并且使插植部成为能够动作的状态,将主离合器杆36操作至接通位置,一边使机体行走一边使插植部动作,由此,同时将4行秧苗插植至田地。当到达田地的田埂时,将插植升降杆37操作至上升位置使插植部的动作停止,并且使机体上升,操作回转内侧的侧离合器杆41,断开回转内侧的车轮5的侧离合器,使机体回转。该机体回转时,通过插植升降杆37的向上升位置的操作使机体进行上升动作,但如果在机体上升至所希望的高度时将插植升降杆37操作至中立位置,则能够在该高度固定机体,作业员能够容易地进行机体的回转操作。以下,同样地将插植升降杆37操作至插植位置进行下一行程的插植作业,在田地中进行秧苗的插植。并且,在路上行走时等,使机体上升,适当操作变速杆38进行行走。接下来,对将该步行式插秧机I以前部成为下方的倒立姿态进行支承的支架119进行说明。支架119具备:多个(2根)前后框架120,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2根)左右框架121,其连接多个前后框架120,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右下部支承框架122,其经螺栓连结于成为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下部的主传动壳体3 ;以及左右上部支承框架123,其经螺栓连结于成为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上部的插植传动壳体7。并且,在左右各下部支承框架122的上端部,朝向前后方向形成供螺栓贯穿的下部支承用螺栓孔124,在左右各上部支承框架123的上端部设有插植传动壳体连结部件125,在插植传动壳体连结部件125,朝向左右方向形成有供螺栓贯穿的多个(2个)上部支承用螺栓孔126。前后框架120和左右框架121通过焊接而紧固在一起,左右下部支承框架122的下端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左右各前后框架120的左右内侧。另外,左右上部支承框架123的下端部构成为通过螺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板127,该安装板127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侧的左右框架121的左右两端部,在上部支承框架123的下端部和安装板127,沿左右方向形成有能够插入螺栓的第一装卸用孔128。在左右上部支承框架123的上端部和插植传动壳体连结部件125,沿左右方向形成有能够插入螺栓的第二装卸用孔129。因此构成为,通过从第一装卸用孔128和第二装卸用孔129拆卸螺栓,能够拆卸上部支承框架123。在前后各左右框架121的左右两端部,构成有用于插入起重用的叉爪的叉爪插入部130。叉爪插入部130由U字型的板形成,该U字型的板从左右框架121的左右两端部的上表面向左右外侧延伸,然后向下方弯曲,然后向左右内侧弯曲,该U字型的板固定安装在前后框架120的左右外侧面,所述板与左右框架121和前后框架120构成了四周被包围的长方形状的空间。叉爪插入部130构成在前后左右四处位置,但前后的叉爪插入部130在正面观察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因此构成为,通过使叉车等的左右两根起重用的叉爪跨前后叉爪插入部130地插入,并使叉爪上升,来使步行式插秧机I按支架119上升。另外,下部支承框架122配置在支架119的靠近后部的位置,成为越是朝向上侧就越位于前侧的前倒的倾斜姿态。另一方面,上部支承框架123配置在支架119的靠前部的位置,成为越是朝向上侧就越位于后侧的后倒的倾斜姿态。并且,对于上部支承框架123,通过使下端部的前侧缘与构成叉爪插入部130的板接触,使得前后倾斜姿态得以限制。因此,为了形成使下部支承框架122与上部支承框架123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隔变窄的结构,使下部支承框架122和上部支承框架123构成为朝向前后倾斜的方向。并且,下部支承框架122或上部支承框架123构成为,没有左右倾斜,且在正面观察沿上下铅直方向延伸。另夕卜,在下部支承框架122的上部与前后框架120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框架131。该加强框架131成为越是朝向上侧就越位于后侧的后倒的倾斜姿态。因此,加强框架131向下部支承框架122的相反侧前后倾斜,由此,能够分散下部支承框架122承受的荷重,使支承强度提闻。另外,前后框架120构成为比步行式插秧机I不倒立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的全宽、即步行式插秧机I的倒立姿态下的前后方向的全宽长。另外,成为左右叉爪插入部130的左右两外端的间隔的支架119的左右宽度设定得比步行式插秧机I的左右车轮5的左右两外端的间隔大,且比左右侧部船体12b的左右两外端的间隔小。另外,左右叉爪插入部130在正面观察位于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I的中部船体12a与侧部船体12b之间的空间的下方位置。在左右各前后框架120的前端,固定安装地设有进行与其它支架119的位置对齐的位置对齐部132。该位置对齐部132由焊接于前后框架120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和从上表面部的外侧端向下方弯曲并延伸的侧面部构成,该位置对齐部132 —部分从前后框架120的前端向前侧突出。并且,侧面部位于比左右前后框架120的左右外侧面稍靠左右外侧的位置。因此,成为这样的结构:将左右位置对齐部132的上表面部载置于其它支架119的左右的前后框架120的后端部的上侧,并且,使左右位置对齐部132的侧面部位于其它支架119的左右的前后框架120的后端部的左右外侧,从而使支架119位置对齐。由此,能够配置成将支架119间的左右位置、甚至是倒立姿态下的步行式插秧机I的左右位置对齐地排列。接下来,对不同方式的支架119进行说明。并且,仅对与前述支架119不同的结构在下面进行说明,对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该不同方式的支架119的左右框架121由截面为圆形的棒材构成。所述左右框架121具备比左右的前后框架120向左右外侧延伸的左右延长部121a、和与左右延长部121a连续地向下侧弯曲的下侧弯曲部121b,所述左右框架121配置成从前后框架120向上侧离开。因此,将连结前后框架120和左右框架121的框架连结部件133分别设置于左右的前后框架120的左右内侧。并且,在框架连结部件133、左右延长部121a以及下侧弯曲部121b,利用由上侧和左右侧方这三方包围的空间构成了叉爪插入部130。另外构成为,利用插入左右方向的框架连结部件用螺栓孔134的螺栓来将前后框架120和框架连结部件133固定安装在一起,卸下螺栓,能够将前后框架120与框架连结部件133及左右框架121分离。另外,没有设置前述的加强框架131和上部支承框架123,下部支承框架122通过插入左右方向的下部支承框架用螺栓孔135的螺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前后框架120。另外,在比前后框架120前侧的左右框架121靠后侧、且比下部支承框架122靠前侧的位置,设有左右方向的固定用孔136,该左右方向的固定用孔136用于与在步行式插秧机I的前端部设置的防护框架51的左右端部一致地进行固定。因此构成为,在将前后框架120和左右框架121分离的状态下,从左右外侧使固定用孔136与步行式插秧机的防护框架51的左右端部对齐,利用左右的前后框架120将防护框架51夹起来,并利用螺栓使前后框架120和左右框架121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步行式插秧机I设有:左右车轮5 ;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其在后端部支承该车轮5,且在上下方向转动;左右各臂21,其与该行走传动壳体4 一体地转动;中继连杆部件18,其跟随着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1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以及左右各连结杆20,其将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和所述臂21之间连结起来,中继连杆部件18构成为能够以配置于左右连结杆20之间的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为中心转动自如,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构成为利用伸缩部24伸缩,并以调节后的长度进行固定,左右中另一方的连结杆20构成为无法变更长度。因此,中继连杆部件18跟随着田地的犁底层的左右倾斜或田地的犁底层的凹凸以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为中心转动,左右车轮5相反地上下移动,从而将机体的左右倾斜姿态维持为所希望的姿态。并且,由于能够利用伸缩部24调节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的长度,因此,与中继连杆部件18、左右连结杆20或左右臂21等左右车轮5的上下移动机构的组装误差、或者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随时间变化无关,能够均等地连接左右车轮5,能够平衡性良好地进行左右车轮5的上下移动,能够适当地进行机体的左右摇摆,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秧苗的插植姿态和插植深度。另外,左右中另一方的连结杆20构成为无法变更长度,由于构成为仅调节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的长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左右车轮5的相对的上下位置调节,并且,通过仅在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设置伸缩部24,结构变得简单,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构成为,在左右连结杆20分别设置限制部件26,随着使升降液压缸16工作以使左右车轮5下降,左右各个限制部件26与机体的框架25接触,从而限制左右车轮5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因此,当使机体在路上行走时或将机体装入卡车时,如果使左右车轮5下降以使机体上升,则可以利用限制部件26限制左右车轮5的上下移动,因此,能够使机体的姿态稳定地进行行走,提高了操作性和安全性。另外,构成为,将来自原动机2的动力传动向主传动壳体3内,从该主传动壳体3内经由插植传动轴15传动向插植传动壳体7内,从设在插植传动壳体7内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传动轴108经由多个插植用传动部件112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传动,并且构成为,经由多个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中的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向左右中央两行的秧苗插植装置10进行传动,经由多个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中的左右最外侧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向左右最外侧的各一行的秧苗插植装置10进行传动,从所述传动轴108经由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向使秧苗载置台11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116进行传动,并且构成为秧苗插植装置10—株一株地扒取秧苗载置台11上的秧苗并将其插植于田地,将插植传动轴15和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配置于最接近多个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中的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并且,分开配置在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左右,将因过载而切断传动的安全离合器106设在插植传动轴15上。因此,利用共用的安全离合器106,能够防止在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发生机器锁定O力口 〃々)。另外,由于共用的安全离合器106配置在向左右中央两行的秧苗插植装置10进行传动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的附近,因此能够高效地承受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的驱动阻力,实现动作的可靠化,能够可靠地防止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和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传动的传动机构的破损。另外构成为,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与插植传动轴15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比左右中央的插植用传动部件112与左右移动用传动部件115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小。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承受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的驱动阻力,实现动作的可靠化。另外,构成为,将来自原动机2的动力传动向主传动壳体3内,从该主传动壳体3内经由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传动向左右车轮5,从主传动壳体3内经由插植传动轴15传动向插植传动壳体7内,利用来自插植传动壳体7内的传动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进行传动,并且构成为,一边使秧苗载置台11左右移动,一边使秧苗插植装置10一株一株地扒取该秧苗载置台11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将原动机2和主传动壳体3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前侧的位置,将具备插植传动壳体7、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以及秧苗载置台11的插植部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后侧的位置,从侧面观察,将以机体为基准不在前后方向移动的预备秧苗载置台45配置在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的上方。由此,将作为重物的原动机2及主传动壳体3、与插植部分开配置在车轴14的前后,在侧面观察,将载置秧苗而变重的预备秧苗载置台45配置在车轴14的上方,因此,能够使机体的前后重量平衡良好,从而能够提高左右车轮5的行走推进力。而且,由于预备秧苗载置台45不会以机体为基准在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机体的前后重量平衡失衡,进一步提闻了行走性能。另外构成为,在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内,插入有从主传动壳体3向侧方突出的行走输出轴101和车轴14,在设于行走输出轴101的驱动链轮102和设于车轴14的从动链轮103之间卷绕有传动链条104。由此,由于可以提高左右车轮5的行走推进力,因此,在行走传动壳体4内,能够以由单独的传动链条104所实现的小减速比向车轮5进行传动,能够使传动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另外,使设于机体后端部的操纵手柄9形成为固定于机体而无法进行位置变更的结构。由此,能够适当地维持施加至操纵手柄9的操作荷重,提高了操作性。另外,能够省略对操纵手柄9进行位置变更的机构,降低了成本。另外,秧苗载置台11构成为,沿着秧苗支承板27左右移动并一株一株地将秧苗供给至设于该秧苗支承板27的各行取苗口 28,秧苗插植装置10构成为扒取取苗口 28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并形成这样的结构:没有设置在作为下一行程的行走指标的田地位置画线的画线器,秧苗支承板27的左右端或防护秧苗支承板27的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105的左右端成为机体的左右最外端。由此,由于能够省略以往一般来说即使在不起划线作用的起立状态下也位于机体的左右最外侧的画线器,因此能够减小机体的左右宽度,实现机体的紧凑化,并且,可以降低成本。[0072]另外,秧苗载置台11构成为,沿着秧苗支承板27左右移动并一株一株地将秧苗供给至设于该秧苗支承板27的各行取苗口 28,秧苗插植装置10构成为扒取取苗口 28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并形成这样的结构:没有设置用于防护秧苗支承板27的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秩苗支承板27的左右端成为机体的左右最外端。由此,由于能够省略用于防护秧苗支承板27的秧苗支承板防护框架105,因此能够减小机体的左右宽度,实现机体的紧凑化,并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构成为,将与田地面接触的多个船体12支承为能够以各左右方向的转动支点轴13为中心上下转动自如,各插植深度调节臂54固定安装于插植深度调节轴53,并以该插植深度调节轴53为中心与该插植深度调节轴53 —体地上下转动,转动支点轴1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所述各插植深度调节臂54的末端部,设置有使插植深度调节轴53转动的插植深度调节杆42。由此,由于将转动支点轴1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插植深度调节臂54,因此,可以实现结构的简单化,降低了成本。并且,步行式插秧机I的支架119是将步行式插秧机以前部成为下方的倒立姿态支承的支架,该步行式插秧机具备左右车轮5、配置在左右车轮5之间的中部船体12a、以及配置在左右车轮5的左右外侧的侧部船体12b,所述支架119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不使步行式插秧机倒立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即使步行式插秧机倒立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的步行式插秧机的全宽要大,所述支架119的左右端位于比左右车轮靠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且比左右侧部船体12b的左右外端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由于支架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使步行式插秧机倒立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的步行式插秧机的全宽大,因此,在前后排列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时,能够防止步行式插秧机彼此发生干涉而破损。另外,由于支架的左右端位于比左右车轮靠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且比左右侧部船体12b的左右外端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当左右排列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时,能够在使倒立姿态下前后宽度大的车轮5彼此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将倒立姿态下前后宽度小的侧部船体12b前后重合起来进行配置,能够在仓库内或运送工具的收纳空间内高效地配置多个步行式插秧机,可以降低仓库或运送工具所需要的费用。另外,步行式插秧机具备:左右车轮5、配置在左右车轮5之间的中部船体12a、以及配置在左右车轮5的左右外侧的侧部船体12b,对于将步行式插秧机以前部成为下方的倒立姿态进行支承的支架,在正面观察,在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中部船体12a与侧部船体12b之间的下方位置,构成有供起重用的叉爪插入的叉爪插入部130。由此,当将叉爪向叉爪插入部130插入时,能够防止误使叉爪与中部船体12a或侧部船体12b发生干涉,能够防止叉爪引起中部船体12a或侧部船体12b破损。另外,对于将步行式插秧机以前部成为下方的倒立姿态进行支承的支架,其具备:多个前后框架120,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右框架121,其连接多个前后框架120,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下部支承框架122,其连结于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下部;以及上部支承框架123,其连结于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上部,上部支承框架123构成为能够装卸。由此,由于支承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上部和下部,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另外,由于与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上部连结,因此,通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构成较长的上部支承框架123,能够卸下上部支承框架123,紧凑地收纳支架。另外,在正面观察,下部支承框架122或上部支承框架123构成为朝向上下铅直方向。由此,利用在正面观察朝向上下铅直方向的下部支承框架122或上部支承框架123,能够可靠地承受来自上方的支承荷重,提高了支承强度。另外,为了形成从侧面观察越是朝向上侧下部支承框架122与上部支承框架123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隔就变得越窄的结构,将下部支承框架122和上部支承框架123构成为朝向前后倾斜的方向。由此,利用前后倾斜的下部支承框架122和上部支承框架123,能够稳定地支承步行式插秧机,提高了支承强度。另外,在下部支承框架122或上部支承框架123连结有向该支承框架的相反侧前后倾斜的加强框架131。由此,利用加强框架131,能够提高下部支承框架122或上部支承框架123的支承强度。另外,设置有多个左右框架121,在各左右框架121的左右两端部构成了用于插入起重用的叉爪的叉爪插入部130。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叉爪插入部130。另外,左右框架121具备比多个前后框架120向左右外侧延伸的左右延长部121a、和与左右延长部121a连续地向下侧弯曲的下侧弯曲部121b,在前后框架120、或连结前后框架120和左右框架121的框架连结部件133、左右延长部121a、以及下侧弯曲部121b,利用由上侧和左右侧方这三方包围的空间构成了叉爪插入部130。由此,能够以包围上侧和左右侧方这三方的简单的结构构成叉爪插入部130。另外,左右框架12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多个前后框架120装卸。由此,能够卸下左右框架121,紧凑地收纳支架。另外,以截面为圆形的棒材构成左右框架121。由此,能够将支架安装于通常状态下的步行式插秧机的前端部,将脚放在左右框架121上以该左右框架121为支点使步行式插秧机倒立,相反,能够将脚放在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的支架的左右框架121上并以该左右框架121为支点使步行式插秧机恢复至不倒立的原来的姿态,能够容易地进行步行式插秧机的姿态变更。另外,构成为,以左右的前后框架120夹住设于步行式插秧机前端部的防护框架51进行固定。由此,由于以左右的前后框架120夹住防护框架51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利用支架可靠地支承步行式插秧机。另外,对于将步行式插秧机以前部成为下方的倒立姿态进行支承的支架,设有进行与其它支架的位置对齐的位置对齐部132。由此,当排列倒立姿态的步行式插秧机时,能够利用位置对齐部132将位置对齐进行排列,能够在仓库内或运送工具的收纳空间内高效地配置多个步行式插秧机,可以降低仓库或运送工具所需要的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步行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行式插秧机设有: 左右车轮(5); 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其在后端部支承该车轮(5),且在上下方向转动; 左右各臂(21),其与该行走传动壳体(4) 一体地转动; 中继连杆部件(18),其经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连结于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17),并跟随着该活塞杆(1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以及 左右各连结杆(20),其将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两端和所述臂(21)之间连结起来, 中继连杆部件(18)构成为能够以配置于左右连结杆(20)之间的所述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为中心转动自如, 左右中一方的连结杆(20)构成为借助于伸缩部(24)而伸缩,并被固定于调节后的长度, 左右中另一方的连结杆(20)为无法变更长度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其中, 在左右连结杆(20)分别设置限制部件(26),随着使升降液压缸(16)工作以使左右车轮(5)下降,左右各限制部件(26)与机体的框架(25)接触,从而限制左右车轮(5)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其中, 将原动机(2)的动力传动到主传动壳体(3)内,从该主传动壳体(3)内经由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4)传动向左右车轮(5),从主传动壳体(3)内经由插植传动轴(15)传动到插植传动壳体(7)内,利用来自插植传动壳体(7)内的传动向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和秧苗载置台(11)传动, 一边使秧苗载置台(11)左右移动,一边使秧苗插植装置(10 ) —株一株地扒取该秧苗载置台(11)上的秧苗并插植于田地, 将原动机(2)和主传动壳体(3)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前侧的位置,将具备插植传动壳体(7)、多个秧苗插植装置(10 )以及秧苗载置台(11)的插植部配置在比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靠后侧的位置,从侧面观察,以机体为基准不在前后方向移动的预备秧苗载置台(45)配置在左右车轮(5)各自的车轴(14)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步行式插秧机,能够提高操作性和安全性,提高行走性能和插植性能,降低成本。步行式插秧机设有左右车轮;左右各行走传动壳体,其在后端部支承车轮,且在上下方向转动;左右各臂,其与行走传动壳体一体地转动;中继连杆部件(18),其经上下方向的支点轴(19)连结于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17),并跟随着活塞杆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前后移动;以及左右各连结杆(20),其将中继连杆部件的左右两端和所述臂之间连结起来,中继连杆部件构成为以配置于左右连结杆之间的所述上下方向的支点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左右中的一个连结杆利用伸缩部(24)伸缩,并被固定于调节后的长度,左右中的另一连结杆无法变更长度。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2931774SQ20122054717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神谷寿, 草本英之, 佐伯正文, 盐崎孝秀, 根田满夫, 中西康仁, 川田诚, 石山和宏, 奥平雄右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