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线轮的脚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6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渔线轮的脚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渔具工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渔线轮的脚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业余生活也不断丰富,钓鱼成为了时下受到许多人青睐的一项业余休闲活动。一般在钓竿上会设渔线轮,而渔线轮一般包括有卷线器主体和脚座,该卷线器主体连接于脚座,该脚座用于与钓竿连接。现有之部分卷线器主体和脚座是连体式结构,为了保证脚座的强度,会将脚座整体用一块金属材料制作,再于脚座之摇柄安装位置的两侧增加塑胶盖或金属盖,以将摇柄内部的连动件覆盖起来。这种传统的做法存在以下不足:1、加工复杂:脚座整体是用金属制作,成型时用体积较大的金属柱体进行切削、铣、磨等多种加工工艺才能达到脚座的形状,加工非常复杂,非常耗时耗力。2、成本高:金属材料的价格昂贵,难以避免会增加生产时的成本。3、操作不方便:金属材料的质量较大,不便于人们轻松灵活地使用。4、外形单调:由于金属材料在加工时比较固难,因此难以将外形变换成不同样式,使脚座显外形显得单调,不利于市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不但可以保证整个脚座的刚性强度,而且生产生简单容易、成本低、外观美观、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包括中间的用金属或碳纤维制作而成的刚性片以及左右两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该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固定于刚性片两侧,由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和刚性片整体形成用于与卷线器主体连接的摇柄座、用于与渔竿连接的脚掌、以及支撑在摇柄座及脚掌之间的脚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合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固接部、第一脚杆部和第一脚掌部,所述第二夹合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固接部、第二脚杆部和第二脚掌部,所述刚性片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三固接部、第三脚杆部和第三脚掌部;该第一、第二、第三脚掌部形成前述脚掌,该第一、第二、第三脚杆部形成前述脚杆,该第一固接部一体成型出渔线轮之摇柄座的半边,第二固接部一体成型出渔线轮之摇柄座的另半边,第一固接部与第二固接部夹住第三固接部形成前述摇柄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固接部和第二固接部之间围合形成一用于安装摇柄之连动部件的容置腔,容置腔内具有凸肋,该第三固接部弯成钩状并卡固于凸肋上。优选的,所述凸肋是自第一固接部内壁面一体延伸而形的弧形突起结构,且凸肋的两端具有限位槽,对应之第三固接部的两端向内延伸出锁紧块,该锁紧块卡紧在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和刚性片上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脚掌的底端面固接有一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脚掌片。优选的,所述脚掌的底端面突起有限位块,所述脚掌片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块卡紧在限位孔内,且脚掌片与脚掌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优选的,所述脚掌的底端面对应脚掌片向外延伸形成可以加大与渔竿接触面的加宽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脚座中间的刚性片是用金属或碳纤维材料制作,金属或碳纤维的材质很硬,可以保证脚座的刚性强度;再用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夹住脚座的两侧,由于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是用塑胶材料制作,塑胶的可塑性较强,可以较容易地将其外形在加工时做成各种形状,提高渔线轮脚座的外形美观性,且塑胶加工简单,免除传统复杂的加工工艺;再者,由于塑胶材料价格低廉,质量轻,金属或碳纤维的材料昂贵,质量重,将两侧的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配合中间的刚性片后,大大减少了金属或碳纤维的用量,使产品的制作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并且质量更轻,便于人们轻松灵活地使用。还有,将刚性片的第一固接部做成钩状结构,可以钩紧第一夹合件或第二夹合件内部突起的凸肋,加强限位,方便组装,并且组装后刚性片与夹合件之间的劳固性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由于脚掌的底端面对应脚掌片向外延伸形成加宽部,从而加大了脚掌与渔竿的接触面,使脚座可以更容易、更稳定地固定在渔竿上。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脚座的分解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图。附图标识说明:10、卷线器主体20、脚座201、摇柄座202、脚杆加3、脚掌20:31、加宽部21、刚性片211、第三固接部2111、包接部2112、锁紧块212、第三脚杆部213、第三脚掌部2131、第二限位块22、第一夹合件221、第一固接部2211、弧形凸肋[0034]2212、限位槽222、第一脚杆部223、第一脚掌部2231、第一限位块23、第二夹合件231、第二固接部232、第二脚杆部233、第二脚掌部24、脚掌片241、第一限位孔242、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渔线轮包括有卷线器主体10和脚座20,该卷线器主体10上安装有相应之线轮、抛线、线殻及摇柄等,该脚座20用于将卷线器主体10固定在渔杆上。其中,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脚座20包括中间的刚性片21、左右夹住刚性片21的第一夹合件22、第二 夹合件23以及脚掌片24。该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夹住刚性片21后,整体形成头端的摇柄座201、中间的脚杆202和未端的脚掌203,脚掌片24固定在脚掌203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是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制作而成,由于塑胶的可塑性较强,可以较容易地将其外形在加工时做成各种形状,从而用注塑的方式能轻易地实现脚座20的外形美观性,使脚座20的外观的可变性更大,且塑胶加工免去了传统金属加工中切削、铣、磨等多种加工工艺,加工更为容易,省时省力;所述刚性片21是由金属片材冲压制作而成,或者也可以用碳纤维材料制作,刚性片21作中心支撑作用,可以保证脚座20的刚性,产品的劳固性得到保障。具体而言,该第一夹合件2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固接部221、第一脚杆部222和第一脚掌部223 ;该第二夹合件23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固接部231、第二脚杆部232和第二脚掌部233。该第一固接部221 —体成型出渔线轮之摇柄座201的半边,第二固接部231一体成型出渔线轮之摇柄座201的另半边,从而第一固接部221与第二固接部222夹在刚性片21的两侧一起形成摇柄座201 ;并且在第一固接部221与第二固接部222内部形成一容置腔,用于安装摇柄的连动部件。另外,该第一固接部221内侧面沿着容置腔的外周连续或断续地突起有弧形凸肋2211,该凸肋2211的两端具有限位槽2212,用于对刚性片21进行限位。还有,所述第一脚掌部223和第二脚掌部233的底端面设有第一限位块2231,可以卡入到脚掌片24的限位孔中进行限位。该刚性片21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三固接部211、第三脚杆部212和第三脚掌部213。该第三固接部211包括一弯成钩状的包接部2111以及自包接部2111的两端延伸出的锁紧块2112,可以钩紧第一夹合件22和第二夹合件23的内部突起的凸肋2211。该第三脚掌部213是自第三脚杆部212尾部的两端面延伸出,以形成T字形结构,用于与脚掌片24连接,第三脚掌部213的底端面设有第二限位块2131,可以卡入到脚掌片24的限位孔中进行限位。该第三脚杆部212是位于第三脚掌部213和第三固接部211之间。该脚掌片24是由金属片材冲压制作而成,呈长方形的片状结构,脚掌片24可以制作成有一定弯度,以更好地与渔竿接触。该脚掌片24的四个角落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41,以供下述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的第一限位块2231卡入在内,还有,脚掌片24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42,以供刚性片21之第二限位块2131卡入在内,以实现限位。除此之外,脚掌片24还螺钉固定在刚性片21上,从而脚掌片24可以在限位后牢固地固定在脚掌203部上。组装时,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压住中间的刚性片21,使三个固接部211、221、231、三个脚杆部212、222、232和三个脚掌部213、223、233对应叠合分别形成摇柄座201、脚杆202和脚掌203,此时,刚性片21之第三固接部211的包接部2111可以环绕式钩紧在第一固接部221的凸肋2211,并且包接部2111两端的锁紧块2112可以卡死限位槽2212内。再用螺钉将三个固接部211、221、231加固,便可以将其稳定地固定在一起。最后,使脚掌片24的各限位孔241、242对应嵌于三个脚掌部213、223、233对应的限位块2131、2231上进行限位后,再用螺钉固定,即完成组装。组装后,第一脚掌部223和第二脚掌部233的塑胶伸出脚掌片24外周一段距离以形成加宽部2031,从而可以增大脚掌203与渔竿的接触面,更容易使脚座20固定到渔竿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由于脚座20中心的刚性片21是用金属或碳纤维材料制作,金属或碳纤维的材质很硬,可以保证脚座20的刚性强度;再用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夹住脚座20的两侧,由于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是用塑胶材料制作,塑胶的可塑性较强,可以较容易地将其外形在加工时做成各种形状,使渔线轮脚座20的外形美观性,且加工容易;再者,由于塑胶材料低廉,质量轻,金属或碳纤维的材料昂贵,质量重,将两侧的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配合中间的刚性片后,大大减少了金属或碳纤维的用量,使产品的制作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并且质量更轻,便于人们轻松灵活地使用。还有,将刚性片21的第一固接部221做成钩状结构,可以钩紧第一夹合件22、第二夹合件23内部突起的凸肋2211,加强限位,方便组装,并且组装后刚性片21与夹合件之间的劳固性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由于脚掌203的底端面对应脚掌片24向外延伸形成加宽部2031,从而加大了脚掌203与渔竿的接触面,使脚座20可以更容易、更稳定地固定在渔竿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的用金属或碳纤维制作而成的刚性片以及左右两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该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固定于刚性片两侧,由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和刚性片整体形成用于与卷线器主体连接的摇柄座、用于与渔竿连接的脚掌、以及支撑在摇柄座及脚掌之间的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固接部、第一脚杆部和第一脚掌部,所述第二夹合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固接部、第二脚杆部和第二脚掌部,所述刚性片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三固接部、第三脚杆部和第三脚掌部;该第一、第二、第三脚掌部形成前述脚掌,该第一、第二、第三脚杆部形成前述脚杆,该第一固接部一体成型出渔线轮之摇柄座的半边,第二固接部一体成型出渔线轮之摇柄座的另半边,第一固接部与第二固接部叠合在第三固接部两侧形成前述摇柄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接部和第二固接部之间围合形成一用于安装摇柄之连动部件的容置腔,容置腔内具有凸肋,该第三固接部弯成钩状并卡固于凸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是自第一固接部内壁面一体延伸而形的弧形突起结构,且凸肋的两端具有限位槽,对应之第三固接部的两端向内延伸出锁紧块,该锁紧块卡紧在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和刚性片上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的底端面固接有一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脚掌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的底端面突起有限位块,所述脚掌片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块卡紧在限位孔内,且脚掌片与脚掌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的底端面对应脚掌片向外延伸形成可以加大与渔竿接触面的加宽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渔线轮的脚座结构,包括中心用金属或碳纤维制作而成的刚性片以及左右两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该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固定于刚性片两侧,由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和刚性片整体形成用于与卷线器主体连接的摇柄座、用于与渔竿连接的脚掌、以及支撑在摇柄座及脚掌之间的脚杆。籍由刚性片的金属或碳纤维的材质很硬,可以保证脚座的刚性强度,再用塑胶材料制作的第一夹合件、第二夹合件夹住脚座的两侧,塑胶的可塑性较强,可以较容易地将其外形在加工时做成各种形状,使渔线轮脚座的外形美观性,且加工容易;再者,由于塑胶材料低廉,可以降抵产品的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A01K89/00GK203058131SQ2012206660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漆德霞 申请人:漆德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