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2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还涉及一种由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本发明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堤坝或公路两侧的坡面,属于建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抵抗地表水对坡面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大多人工边坡工程(包括土坝坝坡)通常都要对边坡表面进行防护。在河床护堤上铺设护坡砌块,并在砌块中栽种植被,可利用植被与护坡砌块的共同作用减小水流对堤岸的冲刷,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堤岸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生态效果。目前的生态砌块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砌块底面呈平面状,安装后易受重力作用产生下滑,也有使用齿状防滑槽的砌块,然而齿状防滑槽不利于人工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擦伤或刮伤;现有砌块截面大多是四边形,表面积较大,相应地用料较多且较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滑、便于加固且节约用料、重量较轻的生态砌块以及该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所述砌块为类似三角形的异形砌块,包括砌块顶端和砌块底端;所述砌块顶端为圆弧状突起,所述砌块底端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圆弧状突起;所述砌块的底面设有防滑槽;所述砌块还设有贯穿厚度的植生孔。砌块顶端和砌块底端圆弧状突起的设置,不仅美观,还能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并且保证相邻砌块拼接时能够较好的互相嵌合,阻止砌块的移动;植生孔也起到了节约材料,减轻重量的作用,同时还能种植植被,在遇大坡度较大的边坡时,通过植生孔向坡体加置锚筋,能进一步提升砌块的抗滑能力,限制砌块的下滑脱落。为了进一步防滑,所述砌块还包括一个从砌块顶端贯穿至所述砌块底端中心的通孔,,砌块装配完成时,可用钢绞线或化纤绳索穿过多个砌块的通孔,将多个砌块贯成一线,固定在护坡上,防止砌块下滑或移动。优选地,所述的防滑槽呈波浪形,波浪状防滑槽不仅防滑效果好,而且不会伤及施
工人员。优选地,所述植生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也可以为其他美观实用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砌块顶端突起的圆弧半径与砌块底端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此时相邻砌块互相嵌合时形成的空隙最小。所述的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优选有三种应用方式,第一种应用方式为:
(I)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
一层; (2)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下、砌块底端在上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第二层生态砌块的砌块顶端嵌入到第一层两个相邻生态砌块砌块底端的突起构成的圆弧形凹槽中;
(3 )重复步骤(I)、( 2 ),直至生态护坡砌至所需高度。第二种应用方式为:
(I)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一层;
(2 )将若干个生态砌块同样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第一层生态砌块砌块顶端的突起外切于相邻的第二层生态砌块砌块底端的中心;
(3)重复步骤(I)、(2),直至生态护坡砌至所需高度。第三种应用方式为:
(1)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
一层;
(2)将若干个生态砌块同样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第二层两个相邻生态砌块的对称轴与第一层生态砌块砌块底端两个突起所在的对称轴位于同一直线;
(3)重复步骤(I)、(2),直至生态护坡砌至所需高度。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生态砌块防滑效果较好且施工更安全;
(2)本发明生态砌块节约用料、重量较轻、便于施工;
(3)本发明修筑生态护坡时通过绳索贯穿通孔便于将砌块从上到下整体固定,在坡度较大时由植生孔向坡体置入锚筋也能大大提高生态护坡的牢固性;
(4)本发明的生态护坡施工方式灵活,修筑成的生态护坡造型美观。


图1是本发明生态砌块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生态砌块的俯视 图3是本发明生态砌块的侧视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生态护坡的示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生态护坡的示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生态护坡的示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用柔性绳索贯穿砌块通孔的示意 图8是本发明生态护坡在边坡坡度较大时加设锚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为类似三角形的异形砌块,包括砌块顶端I和砌块底端2,砌块顶端I为圆弧状突起,砌块底端2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圆弧状突起。优选地,砌块顶端I突起的圆弧半径与砌块底端2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砌块的底面设有防滑槽3,防滑槽3优选为波浪形,砌块的中心有一贯穿厚度的植生孔4,植生孔4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该生态砌块还包括一个从砌块顶端I贯穿至砌块底端2中心的通孔5。砌块顶端I和砌块底端2圆弧状突起的设置,不仅美观,还能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并且保证相邻砌块拼接时能够较好的互相嵌合,阻止砌块的移动。当砌块顶端I突起的圆弧半径与砌块底端2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时,相邻砌块互相嵌合时形成的空隙最小。波浪状防滑槽3不仅防滑效果好,而且更安全。植生孔4也起到了节约材料,减轻重量的作用,同时还能种植植被,在遇大坡度较大的边坡时,通过植生孔向坡体加置锚筋6,能进一步提升砌块的抗滑能力,限制砌块的下滑脱落。砌块装配完成时,可用钢绞线或化纤绳索穿过多个砌块的通孔5,将多个砌块贯成一线,固定在护坡上,防止砌块下滑或移动。上述防滑的生态砌块可应用于筑建生态护坡。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4所示,以生态护坡有四层,每层有4个生态砌块为例。第一层的生态砌块分别为A1, Cp D1,第二层的生态砌块分别为A2、B2, C2、D2,以此类推。将Ap C1, D1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从左至右横向排列于坡底,A1, B1砌块底端相切处形成一个圆弧形凹槽,将A2的砌块顶端向下、砌块底端向上,A2的砌块顶端嵌入到ApB1形成的凹槽中且与Ap B1的砌块底端相切;同样地,将B2的砌块顶端嵌入到C1形成的凹槽中且与C1的砌块底端相切,C2、D2也以相同方法施工,4、82、(:2、02构成了护坡的第二层。第三层的施工方式参照第一层,第四层的施工方式参照第二层,并且,奇数层的砌块上下对齐,偶数层的砌块上下对齐。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以生态护坡有四层,每层有4个生态砌块为例。第一层的生态砌块分别为A1, Cp D1,第二层的生态砌块分别为A2、B2, C2、D2,以此类推。将Ap C1, D1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从左至右横向排列于坡底,将A2、B2、C2、D2砌块也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从左至右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A1的砌块顶端切于A2砌块底端的中心,B1的砌块顶端切于B2砌块底端的中心,C1的砌块顶端切于C2砌块底端的中心,D1的砌块顶端切于D2砌块底端的中心。第三层、第四层的施工参照第二层。由此形成的生态护坡每一列砌块从上到下为对齐状态,各植生孔中心分布在同一直线上。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以生态护坡有四层,每层有4个生态砌块为例。第一层的生态砌块分别为A1, Cp D1,第二层的生态砌块分别为A2、B2, C2、D2,以此类推。将Ap C1, D1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从左至右横向排列于坡底。将A2、B2、C2、D2砌块也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从左至右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A2、B2的砌块底端相切,Ai的砌块顶端与A2、B2 w砌块底端相切,并且A2、B2形成的对称轴与A1本身沿砌块顶端中心到砌块底端中心形成的对称轴位于同一直线。同样地,B2, C2形成的对称轴与B1本身沿砌块顶端中心到砌块底端中心形成的对称轴位于同一直线,C2, D2形成的对称轴与C1本身沿砌块顶端中心到砌块底端中心形成的对称轴位于同一直线。第三层的施工方式参照第一层,第四层的施工方式参照第二层,并且,奇数层的砌块上下对齐,偶数层的砌块上下对齐。生态砌块铺设好后,可在生态砌块未覆盖的空间种植植被,既增大了绿化面积,又有助于稳定砌块。在植生孔4内也可植入土壤,植草绿化。如图7所示,砌块拼接完成时,可用柔性绳索贯穿各个砌块的通孔5内,将各个砌块连成一张砌块网,限制砌块的移动和挤压,装配完成后末端预留绳索埋设进与边坡一体的混凝土短桩内,稳固绳索。如图8所示,当边坡坡度较大时,为保障砌块在大坡度边坡的稳定性,可由植生孔向坡体置入锚筋6,提高砌块在大坡度边坡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类似三角形的异形砌块,包括砌块顶端(I)和砌块底端(2 );所述砌块顶端(I)为圆弧状突起,所述砌块底端(2 )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圆弧状突起;所述砌块的底面设有防滑槽(3);所述砌块还设有贯穿厚度的植生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还包括一个从砌块顶端(I)贯穿至所述砌块底端(2 )中心的通孔(5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槽(3)呈波浪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孔(4)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顶端(I)突起的圆弧半径与砌块底端(2 )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
6.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一层; (2)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下、砌块底端在上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第二层生态砌块的砌块顶端嵌入到第一层两个相邻生态砌块砌块底端的突起构成的圆弧形凹槽中; (3)重复步骤(I)、(2),直至生态护坡砌至所需高度。
8.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一层; (2)将若干个生态砌块同样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第一层生态砌块砌块顶端的突起外切于相邻的第二层生态砌块砌块底端的中心; (3)重复步骤(I)、(2),直至生态护坡砌至所需高度。
9.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防滑的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将若干个生态砌块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一层; (2)将若干个生态砌块同样按照砌块顶端在上、砌块底端在下横向排列,构成生态护坡的第二层,第二层两个相邻生态砌块的对称轴与第一层生态砌块砌块底端两个突起所在的对称轴位于同一直线; (3)重复步骤(I)、(2),直至生态护坡砌至所需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的生态砌块,所述砌块为类似三角形的异形砌块,包括砌块顶端和砌块底端;所述砌块顶端为圆弧状突起,所述砌块底端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圆弧状突起;所述砌块的底面设有防滑槽;所述砌块还设有贯穿厚度的植生孔。本发明还公开了由生态砌块在筑建生态护坡上的应用。本发明生态砌块防滑效果较好、施工安全、节约用料、重量较轻、便于施工。本发明的生态护坡施工方式灵活,修筑成的生态护坡造型美观,通过整体固定或加设锚筋可提高生态护坡的牢固性。
文档编号A01G9/02GK103114559SQ2013100149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王保田, 张灿虹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