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0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栖龟类的综合饲养设备,具体涉及ー种新型水龟生态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户、养殖场的生态水龟池一般都包括水池区、休息区、喂食区、产卵区以及龟窝。其中水池区包括土池或水泥池、用于向土池或水泥池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将土池或水泥池内水排出的排水系统,休息区是提供龟娱乐休息场所,喂食区紧贴着水池区,大多数养殖户、养殖场喂饲料喂在水岸边的斜坡上,或者在水岸边搭建食料台,食料台用水泥板(木板、石棉瓦等)搭建而成,向水池区延伸,然而,将饲料放在斜坡上和食料台上,龟吃食时争抢、爬动会使部分饲料滑落入水池区中,少量的龟无法吃到饲料,日积月累,水池区里积累了很多残饵,再加上水池区的面积大,平时不换水,所以水池区内的水质容易变质恶化,导致龟发病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新型水龟生态池,该龟池能够防止水池区内水质的恶化,降低龟发病率,提高龟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ー种新型水龟生态池,其包括水池区、喂食区、产卵区、休息区以及龟窝,其中水池区包括水池、向水池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排出水池内水的排水系统,特别是,水池包括两个相邻并相对独立的深水池和浅水池,喂食区设置在浅水池内,深水池和浅水池的底部最低处均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与排水系统相连通。优选地,龟窝与产卵区分别设置在新型水龟生态池的两侧,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休息区包括竖立在深水池内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方的平台,所述平台高于深水池内水面的高度,深水池和浅水池均是自上向下逐渐变窄,浅水池的将产卵区与深水池相隔开。更优地,龟窝有多个,并且多个龟窝沿着新型水龟生态池的ー侧部并排设置。进ー步,优选地,龟窝具有与深水池相连通的洞ロ,深水池内的水位低于洞ロ的位置。更优地,休息区还包括水生植物放养区。该水生植物放养区包括分别与深水池两端能够形成闭合区的围竿,水生植物漂浮在围竿与深水池端部形成的闭合区内。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新型水龟生态池还包括与排水系统相连通的窨井,排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深水池和浅水池底部最低处的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以及相对应的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进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深水池和浅水池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以及相对应的第一进水阀和第二进水阀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与窨井相连通。此外,新型水龟生态池还包括与龟窝相同侧并沿着该侧均匀分布在新型水龟生态池外侧的树。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将水池划分为两个相邻并相独立的深水池和浅水池,并将喂食区设置在浅水池内,使得喂食区与深水池相对独立,防止了残料自喂食区滑向深水池,同时在深水池和浅水池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水孔,便于深水池和浅水池内水的更换,提高深水池的水质,降低龟发病率,提高龟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温室龟池的结构俯视示意 图2为本发明温室龟池的结构左剖视示意 其中:1、水池区;10、水池;100、深水池;101、浅水池;2、喂食区;3、产卵区;4、休息区;40、支撑住;41、平台;42、水生植物放养区;420、围竿;5、龟窝;50、洞ロ ;6、窨井;a、第一排水管;b、第二排水管;c、第一排水阀;h、第二排水阀;d、第一进水管;e、第二进水管ば、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 阀;g、排水孔7、树。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ー种新型水龟生态池,其包括水池区1、喂食区
2、产卵区3、休息区4以及龟窝5,其中水池区I包括水池10、向水池10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排出水池10内水的排水系统。本例中的水池10包括两个相邻并相对独立的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使得龟能够自行趴过,但处于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内水是不相通的。喂食区2设置在浅水池101内,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的底部最低处均设有排水孔g,该排水孔g与排水系统相连通。进ー步的,进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d和第二进水管e以及相对应的第一进水阀f 和第二进水阀i,排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底部最低处的排水孔g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a和第二排水管b以及相对应的第一排水阀c和第二排水阀h。此外,龟池还设有窨井6,便于排水系统的疏通和维护,并将第一排水管a和第二排水管b均与窨井6相连通。本例中,龟窝5与产卵区3分别设置在新型水龟生态池的两侧,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休息区4包括竖立在深水池100内的支撑柱40、设置在支撑柱40上方的平台41,该平台41高于深水池100内水面的高度,便于龟在平台41下休息,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均是自上向下逐渐变窄,浅水池101的将产卵区3与深水池100相隔开。龟窝5有多个,并且多个龟窝5沿着新型水龟生态池的ー侧部并排设置。龟窝5具有与深水池100相连通的洞ロ 50,深水池100内的水位低于洞ロ 50的位置。此外,上述的休息区4还包括水生植物放养区42,该水生植物放养区42包括分别与深水池100两端能够形成闭合区的围竿420,水生植物漂浮在围竿420与深水池100端部形成的闭合区内,这样龟可以爬到水生植物漂浮上休息。同吋,为了进一歩,提高养龟环境,在产卵区3处搭建一个遮雨棚,在与龟窝5相同侧并沿着该侧均匀分布种植在新型水龟生态池外侧的树7。本发明龟池具体结构如下:龟池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根据龟的数量多少,可以根据相应比例縮小或増大,池壁高60厘米。产卵场在龟池最北侧,南北宽2米,上部搭建遮雨棚,遮雨棚南部立柱高2米,北部立柱立在池壁上,高度1.5米,以便于收卵。产卵场高出龟场总体地面水平线30厘米。产卵场北侧是过道,宽1.5 2米。产卵场南是浅水池(食料场),宽I米,深5 10厘米,设置2个排水ロ,排水ロ与地下排水管相通,地下排水管与窨井相通,窨井与地下总排水管相通,地下总排水管上面是过道。在浅水池东西两侧的池壁上安装进水阀。浅水池(食料场)南是深水池(大塘),深水池与浅水池之间有斜坡。深水池深1.5米(池底与浅水池之间垂直距离)。龟池最南靠近池壁建龟窝,东西各2个,每个长2米,宽I米,高60厘米,与池壁等高,上部用平瓦、石棉瓦、木板等盖住,龟窝洞ロ朝深水池,洞ロ大小为20厘米X20厘米。龟窝底部与浅水池在同一水平线。龟窝与深水池之间有斜坡。
此外,深水池南部居中建ー个平台,平台与浅水池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大塘是泥塘,池中立柱用木杆或竹竿,然后架设石棉瓦或木板。如果水泥池,砌水泥平台。平台的长和宽均为3米。深水池水面的东西两端,用竹竿围成4米X 4米的水生植物放养区,一般放养水葫芦、水浮莲。龟池南池壁向南I米,每间隔4米种植树。建多个生态龟池,东西向排列,两池相距1.5米,中间是过道。本例中的生态龟池为龟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满足了龟的不同生活需求。食料场的独立开来,避免了大塘水质变质,龟窝、平台、水生植物放养区的设置,为龟提供了多种休息空间,供龟自由选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种龟健康,产卵多,受精率高。这样的生态龟池还可以提高放养密度,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新型水龟生态池,其包括水池区(I)、喂食区(2)、产卵区(3)、休息区(4)以及龟窝(5),所述的水池区(I)包括水池(10)、向所述水池(10)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排出所述水池(10)内水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10)包括两个相邻并相对独立的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 ),所述的喂食区(2)设置在所述浅水池(101)内,所述的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的底部最低处均设有排水孔(g),所述的排水孔(g)与所述的排水系统相连通。
2.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龟窝(5)与所述产卵区(3)分别设置在所述新型水龟生态池的两侧,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休息区(4)包括竖立在所述深水池(100)内的支撑柱(40)、设置在所述支撑柱(40)上方的平台(41),所述的平台(41)高于所述深水池(100)内水面的高度,所述的深水池(100)和所述浅水池(101)均是自上向下逐渐变窄,所述浅水池(101)的将所述产卵区(3)与所述深水池(100)相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龟窝(5)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的龟窝(5)沿着所述新型水龟生态池的ー侧部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龟窝(5)具有与所述深水池(100)相连通的洞ロ(50),所述的深水池(100)内的水位低于所述洞ロ(50)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休息区还包括水生植物放养区(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放养区(42)包括分别与所述深水池(100)两端能够形成闭合区的围竿(420),水生植物漂浮在所述的围竿(420)与所述深水池(100)端部形成的闭合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还包括与所述排水系统相连通的窨井(6),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底部最低处的所述排水孔(g)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a)和第二排水管(b)以及相对应的第一排水阀(c)和第二排水阀(h),所述进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深水池(100)和浅水池(10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d)和第二进水管(e)以及相对应的第一进水阀(f)和第二进水阀(i),所述第一排水管(a)和所述第二排水管(b)均与所述窨井(6)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龟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水龟生态池还包括与所述龟窝(5 )相同侧并沿着该侧均匀分布种植在所述新型水龟生态池外侧的树(7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其包括水池区、喂食区、产卵区、休息区以及龟窝,其中水池区包括水池、向水池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排出水池内水的排水系统,特别是,水池包括两个相邻并相对独立的深水池和浅水池,喂食区设置在浅水池内,深水池和浅水池的底部最低处均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与排水系统相连通。本发明将水池划分为两个相邻并相独立的深水池和浅水池,并将喂食区设置在浅水池内,使得喂食区与深水池相对独立,防止了残料自喂食区滑向深水池,同时在深水池和浅水池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水孔,便于深水池和浅水池内水的更换,提高深水池的水质,降低龟发病率,提高龟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098759SQ20131006881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张景春 申请人:张景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