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方法

文档序号:14383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盐碱地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存在以硫酸招为主体的盐喊土改良剂,能改善盐喊土的理化指标,降低了盐碱土的PH值,并能使盐碱土形成微小的团粒结构,在盐碱土上种植经济作物的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上述以硫酸铝为主体的盐碱土改良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在于:成本高、降盐效果不好、形成的土壤团粒过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针对每亩盐碱地,包括下列步骤:将10-50公斤硫酸铝粉末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将撒施硫酸铝粉末的土壤灌水,并浸泡1-72小时;将用量为硫酸铝用量5%_20%的聚丙烯酰胺配制成质量浓度不超过0.5%的溶液;将配置好的溶液均匀喷施到水层上,并继续浸泡8-24小时;将盐碱地中的水排掉;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在对盐碱土施用硫酸铝后,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增加,土壤溶液PH值下降,土壤性质改善。随着硫酸铝的增加,土壤颗粒释放出的可溶性盐也大量增加,明显减少了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同时土壤凝结成大量的微小颗粒。然后再加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使先前凝结成的微小颗粒絮凝成豌豆粒大小的较大颗粒,进一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聚丙烯酰胺有着很强的絮凝作用,它可以在微小颗粒间吸附架桥,使颗粒形成较大的聚集体而沉降。同时,聚丙烯酰胺上的极性基团颗粒还能吸附许多离子,增强土壤的保肥性。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盐碱地改良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针对每亩盐碱地,包括下列步骤:SlOl:将10-50公斤硫酸铝粉末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S102:将撒施硫酸铝粉末的土壤灌水,并浸泡1-72小时;S103:将用量为硫酸 铝用量5%_20%的聚丙烯酰胺配制成质量浓度不超过0.5%的溶液;S104:将配置好的溶液均匀喷施到水层上,并继续浸泡8-24小时;S105:将盐碱地中的水排掉;S106: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在对盐碱土施用硫酸铝后,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增加,土壤溶液PH值下降,土壤性质改善。随着硫酸铝的增加,土壤颗粒释放出的可溶性盐也大量增加,明显减少了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同时土壤凝结成大量的微小颗粒。然后再加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使先前凝结成的微小颗粒絮凝成豌豆粒大小的较大颗粒,进一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聚丙烯酰胺有着很强的絮凝作用,它可以在微小颗粒间吸附架桥,使颗粒形成较大的聚集体而沉降。同时,聚丙烯酰胺上的极性基团颗粒还能吸附许多离子,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试验表明,对于pH值在8 —10之间的I公斤盐碱土,加入0.05—0.1公斤的硫酸铝后,能将盐碱土的PH值降到7以下,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对酸碱度的要求。因此,本发明针对一亩盐碱地中所需改造的土层的质量结合上述实验数据得到SlOl中每亩盐碱地中硫酸铝粉末的具体用量范围。硫酸铝粉末的用量优选为15-25公斤。这样效果较好而且用量适中。在S102中,铝离子水解后产生大量的氢离子能把盐碱土的pH值降低到7以下,同时硫酸铝能使盐碱土凝结成大量的微小颗粒,并促进盐碱土中的钠离子等可溶性盐大量释放并溶解到水中,从而达到溶盐降碱的目的。土壤上方的水层厚度优选为5-8厘米。水层过浅会使盐碱物质溶解不完全,达不到排盐碱的目的,水层过深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浸泡时间短于I小 时会使硫酸铝和盐碱土反应不完全,时间超过72小时则会使盐碱土形成的微小颗粒过于密实不便于形成大的团粒结构;浸泡时间优选为1-3小时。在S103中,所用的聚丙烯酰胺优选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经实验证明,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效果更好。硫酸铝能把盐碱土变成微小的颗粒,而聚丙烯酰胺能把这些颗粒连结成较大的颗粒,试验表明,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为硫酸铝的十分之一时形成的团粒结构最佳,用量低于5%或者高于20%时效果都不好。优选9%_11%。如果溶液的浓度超过5%就会导致溶液粘度过大,黏性太强,使用不方便,因此溶液的浓度不能超过5% ;优选为3%。在S104中,通过施加聚丙烯酰胺溶液后继续浸泡8-24小时,能够通过聚丙烯酰胺将盐碱土中形成的微小颗粒连接成豌豆粒大小左右的较大颗粒,从而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进一步促使下层土壤中的盐碱物质向水中溶解。在S105中,排水的方法可以为:在盐碱地的低处开沟排水。排水过后,剩下的盐碱土盐碱含量降低,变得松软透气,团粒结构稳定,持水能力增强,理化指标得到改善,为有益微生物的存活和植物生长打下基础。因此,在排水过程中要尽量将水排净。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后,盐碱土的理化指标基本能适合植物的生长,此时再进行S106,便可使盐碱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采用以上方法改良盐碱地可每年进行一次,改造当年即可见到明显效果。连续改造4-6年之后,种植作物的产量与一般地力的产量相差无几。一般连续改造时间可为5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亩盐碱地,包括下列步骤: 将10-50公斤硫酸铝粉末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 将撒施硫酸铝粉末的土壤灌水,并浸泡1-72小时; 将用量为硫酸铝用量5%-20%的聚丙烯酰胺配制成质量浓度不超过0.5%的溶液; 将配置好的溶液均匀喷施到水层上,并继续浸泡8-24小时; 将盐碱地中的水排掉; 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撒施硫酸铝粉末的土壤灌水,并浸泡1-72小时的步骤中: 土壤上方的水层厚度为5-8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撒施硫酸铝粉末的土壤灌水,并浸泡1-72小时的步骤中: 所述浸泡时间为1-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铝粉末的用量为15-25公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为硫酸铝用量的9%-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盐碱地中的水排掉的步骤具体为: 在盐碱地的低处开沟排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每年进行一次,连续进行4-6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每年进行一次,连续进行5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10-50公斤硫酸铝粉末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将撒施硫酸铝粉末的土壤灌水,并浸泡1-72小时;将用量为硫酸铝用量5%-20%的聚丙烯酰胺配制成质量浓度不超过0.5%的溶液;将配置好的溶液均匀喷施到水层上,并继续浸泡8-24小时;将盐碱地中的水排掉;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可以提高土壤溶液中的钠离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使土壤溶液pH值下降,硫酸铝增加,土壤颗粒释放出的可溶性盐也增加,明显减少了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加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使土壤凝成豌豆粒大小的较大颗粒,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3109615SQ20131006979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黄海波, 王栋 申请人:北京天食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