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27549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约有150属37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现已知的有58属463种(27属特产于中国),均属苦苣苔亚科,绝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药用植物约100多种,且有相当一部分为濒危植物。半蒴苣苔属为中国特有属,共24种,5个变种,其中贵州半蒴苣苔(Hemiboeacavaleriei)、蛾眉半蒴苣苔(Hemiboea omeiensis)、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短莖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华南半蒴苣苔(Hemiboea follicularis)等均为民间传统草药,但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生境恶劣,致使种群数量过少,而在自然状态下该属植物常籍匍匐枝行营养繁殖,增殖速度较慢。红荀半蒴苣苔(Hemiboea rubribracteata)是2004年发表的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的新种,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花和红色总苞美丽,供观赏。目前仅在广西靖西发现一个分布点,生于石灰岩山地峡谷疏林中潮湿岩石上,数量稀少,个体总数不及60株,急需保护。因此,如何妥善保存稀有 的种植资源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2)将步骤(I)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0C (如23 ± I °C -25 ± I °C、25±1 V -27±1 °C、23±1 °C、25±1 V 或 27±1 °C)、光强为 20 μ mol.πΓ2.s_1 以下(如10-20 μ mol.πΓ2.s-1、10 μ mol.πΓ2.s-1、20 μ mol.πΓ2.s_1 或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
定芽;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Γ1 (如 20g.Γ1 或 30g.Γ1)、KT 的浓度为 0.1-1.0mg.L-1 (如 0.1-0.2mg.L'0.2-0.5mg.L \θ.5-1.0mg.L \θ.1mg.L \θ.2mg.L \0.5mg.L 1 或 1.0mg.L 0、IBA 的浓度为 0.1-0.5mg.L 1 (如 0.1-0.2mg.L \θ.2-0.3mg.L \θ.3-0.5mg.L \0.1mg.L \0.2mg.L \0.3mg.L 1 或 0.5mg.L1);(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C (如23±1°C _25±1°C、25±1°C -27±1°〇、23±11:、25±11:或27±1°0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繁殖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Γ1 (如 20g.Γ1 或 30g.Γ1)、KT 的浓度为 0.1-1.0mg.L-1 (如 0.1-0.2mg.L'0.2-0.5mg.L \θ.5-1.0mg.L \θ.1mg.L \θ.2mg.L \0.5mg.L 1 或 1.0mg.L 1)> NAA 的浓度为 0.1-0.5mg.L 1 (如 0.1-0.2mg.L \θ.2-0.3mg.L \θ.3-0.5mg.L \0.1mg.L \0.2mg.L \0.3mg.L 1 或 0.5mg.L1);(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 °C (如23±1°C -25±1°C、25±1°C _27± 1°C、23± 1°C、25± 1°C或 27± 1°C )光照培养至生根;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培养基甲或培养基乙;所述培养基甲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蔗糖的浓度为20_30g.L 1 (如 20g.L 1 或 30g.L O、IBA 的浓度为 0.1-0.5mg.L 1 (如 0.1-0.2mg.L \0.2-0.5mg.L \θ.1mg.L \θ.2mg.L 1 或 0.5mg.L1);所述培养基乙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蔗糖的浓度为 20-30g.I71 (如 20g.I71 或 30g.I71)、IBA 的浓度为 0.1-0.5mg.I71 (如
0.1-0.2mg.L \θ.2-0.5mg.L \θ.1mg.L \θ.2mg.L 1 或 0.5mg.L 0、活性炭的浓度为 0.1-0.5g/100mL (如 0.1-0.2g/100mL、0.2-0.5g/100mL、0.lg/100mL、0.2g/100mL 或
0.5g/100mL)。 所述步骤(I)中: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成0.5-0.8cm2大小,即为外植体;所述步骤(I)中所述灭菌的方法为: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HgCl2水溶液侵泡
1.5-2.5分钟(如1.5-2分钟、2-2.5分钟、1.5分钟、2分钟或2.5分钟)。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0-50天(如30-40天、40-45天、45-50天、40天、45天、50天或30天)。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为光照培养,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 μ mol.m_2.s—1 (如50-60 μ mol.m 2.s \60~80 μ mol.m 2.s \50 μ mol.m 2.s \60 μ mol.m 2.s 1 或80 μ mol.πΓ2.s4),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所述步骤(3)中,每30-45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3.6-4.3倍(如3.6-3.9倍、3.9-4.3 倍、3.6 倍、3.9 倍或 4.3 倍)。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45天。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 μ mol.m_2.s—1 (如50-60 μ mol.m 2.s \60~80 μ mol.m 2.s \50 μ mol.m 2.s \60 μ mol.m 2.s 1 或80 μ mol.πΓ2.s4),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天。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得到的生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基质并培养,获得栽培苗的步骤;所述培养基质由1-2质量份石灰石、2-5质量份蛭石和1-2质量份河沙混合得至IJ。所述培养的时间可为20-30天。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湿润、遮阴的环境。外植体处理是影响外植体存活的重要因素,由于红苞半蒴苣苔叶片略为革质,单薄,两面无毛或仅脉上疏生短柔毛,在灭菌处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时间控制,避免过分杀菌而导致外植体死亡。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用培养基均以MS培养基或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培养目的,附加不同剂量的活性炭和激素类物质(KT、NAA和IBA)。MS为国际通用的培养基。1/2MS培养基于MS培养基的差别仅在于大量兀素和微量兀素减半。本发明通过摸索一系列合理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实现了使红苞半蒴苣苔有效繁殖的目的,可有目的地诱导外植体细胞不定芽的形成、丛生芽繁殖体系的建立以及生根。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试管苗的繁殖速度是以几何级数增殖的,本发明从外植体的诱导到获得栽培苗只需要130天,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本发明开辟了一条人工快速繁殖红苞半蒴苣苔的途径,使红苞半蒴苣苔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为今后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KT即激动素。IBA即3-吲哚丁酸。NAA即α-萘乙酸。红荀半蒴苣苔(Hemiboea rubribracteata):李振宇,刘演.广西半蒴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种——红苞半蒴苣苔.植物分类学报,2004, 42 (6): 537-540.。MS培养基的组成见表I。

表IMS培养基的组成
权利要求
1.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 (2)将步骤(I)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C、光强为20μπιο1.πΓ2 s—1以下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 1 ; (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C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 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繁殖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 KT的浓度为0.1-1.0mg.L' NAA的浓度为0.1-0.5mg.L 1 ; (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C光照培养至生根;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培养基甲或培养基乙; 所述培养基甲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蔗糖的浓度为20-30g.L' IBA 的浓度为 0.1-0.5mg.Γ1 ; 所述培养基乙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蔗糖的浓度为20-30g.L' IBA的浓度为 0.1-0.5mg.L'活性炭的浓度为0.1-0.5g/100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所述灭菌的方法为: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HgCl2水溶液侵泡1.5-2.5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0-50 天。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为光照培养,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 μ mol.m_2.s_\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30-45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3.6-4.3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45天。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 μ mol.m_2.s_\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天。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得到的生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基质并培养,获得栽培苗的步骤;所述培养基质由1-2质量份石灰石、2-5质量份蛭石和1-2质量份河沙混合得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光强为20μmol·m-2·s-1以下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至生根。本发明开辟了一条人工快速繁殖红苞半蒴苣苔的途径,使红苞半蒴苣苔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为今后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H4/00GK103141390SQ20131007776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石雷, 贾蕙宁, 陈维伦, 郭东红, 邢全, 李扬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