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金球垂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9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树状金球垂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打造树状榆树上长着两种颜色两种形状的园林树木新类型——“金球垂榆”奇特景观树,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是:4月用播种密植法培养细高的榆树苗,第二年裸根移栽,在树干高度130cm处定干,加大肥水和养护管理,促进生长。7-8月用多芽长管套接法,选粗细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对长约5cm的垂枝榆接穗,拧笛套接在剥了5cm长树皮的榆树(砧木)枝条上,接穗套管一直套到剥皮5cm的榆树枝条底端,使二者吻合即可,无需捆扎和套袋。金叶榆接穗嫁接与此相同。完成高接换种过程。成活后,垂枝榆自然形成垂平的枝片,而金叶榆不断向上生长,只要对其实行多次短截,就形成金叶榆半球形树冠了。
【专利说明】树状金球垂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树木嫁接造型法,具体涉及一种树状榆树二色二形造型的方法,属于观赏树木造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园林中,同一棵树上开几种颜色(品种)的花的树木并不少见,而在同一棵树上出于造型目的而嫁接不同形态的观赏树木却又不曾见过。
[0003]一般榆树品种垂枝榆或金叶榆,都是分别造型在园林中应用的。景观单调,缺少奇特感。也不曾见过同一棵榆树上生长着垂枝榆和金叶榆两种颜色、两种形态的奇特景观造型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崭新的园林树木造型类型,使一棵树状榆树上长有两种颜色两个形状的奇特景观。形成以金叶榆球为主景、以垂直榆为背景,垂枝榆垂平枝片烘托金叶榆球形,对比之下金球更加突出和强调。本文献中称之为“金球垂榆”造型树。以提高园林树木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科技含量。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树状榆树上长着两种颜色两种形状的园林树木新类型——“金球垂榆”奇特景观树,其制作方法是:
[0006]步骤一、站.木培养
[0007]4月用播种密植法(株行距6*6cm)培养细高的榆树苗,第二年裸根移栽,株行距130*130cm,在树干高度130cm处定干,加大肥水和养护管理,促进生长。
[0008]步骤二、高接换种
[0009]于7-8月用多芽长管套接法,选粗细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对长约5cm的垂枝榆接穗,拧笛套接在剥了 5cm长树皮的榆树(砧木)枝条上,接穗套管一直套到剥皮5cm的榆树枝条底端,使二者吻合即可,无需捆扎和套袋。金叶榆接穗嫁接与此相同。完成高接换种过程。
[0010]步骤三、整形修剪
[0011]高接换种成活后,垂枝榆自然形成垂平的枝片,而金叶榆不断向上生长,只要对其实行多次短截,就形成金叶榆半球形树冠了。至此,树状二色二形榆树造型奇特景观一“金球垂榆”就打造出来了。
[0012]具体实施方法:
[0013]一、站.木培养
[0014]4月用榆钱采取播种密植法(株行距6*6cm)培养细高的榆树苗,第二年裸根移栽,株行距130*130cm,在树干高度130cm处定干,加大肥水和养护管理,促进生长。
[0015]二、高接换种
[0016]于7-8月用多芽长管套接法,选粗细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对长约5cm的垂枝榆接穗,拧笛套接在剥了 5cm长树皮的榆树(砧木)枝条上,接穗套管一直套到剥皮5cm的榆树枝条底端,使二者吻合即可,无需捆扎和套袋。金叶榆接穗嫁接与此相同。完成高接换种过
[0017]三、整形修剪
[0018]高接换种成活后,垂枝榆自然长成垂平的枝片,而金叶榆不断向上生长,只要对其实施多次短截,就塑造成金叶榆半球形树冠了。至此,树状二色二形榆树造型奇特景观一“金球垂榆”就打造出来了。
实施例
[0019]2013年春,在北京林业大学职工宿舍楼间绿地里,对二年生的三株榆树先实行定干(130cm),又实施了 高接换头,可望年底能初现端倪。
【权利要求】
1.一种树状榆树上长着两种颜色两种形状的园林树木新类型^-,金球垂榆奇特景观树,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是:a)用密植的方法培育砧木苗木。b)用垂枝榆接穗和金叶榆接穗分别高接在榆树砧木上进行高接换种。c)整形修剪高接换种成活后,垂枝榆自然形成垂平的枝片,而金叶榆不断向上生长,只要对其实行多次短截,就形成金叶榆半球形树冠了。如此打造出树状二色二形榆树造型奇特景观一“金球垂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树木新类型^-“金球垂榆”奇特景观树,其特征在于4月用播种密植法(株行距6*6cm)培养细高的榆树苗,第二年裸根移栽,株行距130*130cm,在树干高度130cm处定干,加大肥水和养护管理,促进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园林树木新类型^——“金球垂榆”奇特景观树,其特征在于高接换种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于7-8月用多芽长管套接法,选粗细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对长约5cm的垂枝榆接穗,拧笛套接在剥了 5cm长树皮的榆树(砧木)枝条上,接穗套管一直套到剥皮5cm的榆树枝条底端,使二者吻合即可,无需捆扎和套袋。金叶榆接穗嫁接与此相同。
【文档编号】A01G1/06GK103548579SQ201310244641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7日
【发明者】王珏, 宋恺, 闫荣, 张跃强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