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分株繁殖,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加工,在种植地的土壤里加入土壤调理剂,再在表层铺设播种基质,用本方法种植麦冬时,麦冬的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
【专利说明】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种植领域,具体来说涉及麦冬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麦冬为百合科植物。别名:麦门冬、沿阶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功能。主治热病伤津、肺热燥咳、肺结核咳血等症。主产于浙江、湖北、四川、广西等省(区)。麦冬喜温暖湿润环境。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较好。生长前期需适当荫蔽,若强光直射,叶片发黄,生长发育受影响。能耐o°c低温,耐湿、耐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种植的方法,种植麦冬的产量高,病虫害少、污染少。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袄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的地块种植,土地深翻30-35厘米,深翻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钙镁磷肥10_15kg、尿素8_10千克、硫酸钾12-15kg、土壤调理剂15-20kg,作底肥,同时均匀撒入生石灰,每亩撒34kg,然后在表层铺10-15厘米厚的基质,耙平后作宽0.8-1.0m的畦待播,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油菜秸杆粉20-30、腐熟青草粉10-15、腐熟落叶10-15、锯末10-12、蚕砂10-12、发酵豆渣5-6、柠檬酸3-4、磷矿渣15-20、焦磷酸钾2_3、氯化钾3_4、硫酸铵1_2、竹炭粉5-7、骨粉6-8、沸石5-6、腐植酸钾1-2,
[0007](2)、分株繁殖:清明前后将老株挖出,切除块根、须根和老根茎,将丛生植株分成单株,剪去叶片长度的1/3,以叶片不散为度,先把苗在清水中浸10~15分钟,然后按行株距30厘米X 20厘米开穴,穴内填入营养土,每穴栽苗3~4株,栽深约3厘米,栽种后浇定根水;
[0008](3)、间苗:出苗前,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适量减少浇水的次数,当苗高
5-6cm,开始间苗,控制株距5-6cm,间苗后需要浇水;
[0009](4)追肥:春季和秋季是麦冬大量分叶和块根膨大阶段,亩追施尿素10_15Kg、过磷酸钙30-40Kg、施肥后需覆土浇水;
[0010](5)、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0011](6)、采收加工:种植I~2年后,一般立夏至小满之间起挖,将麦冬挖起,抖去泥土,摘下块根日晒,晒软后再揉搓,反复多次,直至去尽须根和干燥后,即可药用。
[0012]所述的麦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造粒而得:
[0013]发酵木薯渣20-30、蚕沙10-5、菇渣、核桃壳、硫酸锌0.1-0.2、硼酸0.2-0.3、硫酸锰0.1-0.2、硫酸亚铁1-2、硫酸铜0.2-0.3、钥酸铵0.1-0.2、钥矿渣15-18、蛭石粉22-25、甘蔗渣12-14、沙地柏果实油2-3、维生素C0.2-0.3、蜂蜜2_3、硅烷偶联剂KH5502-3、硅藻土30-40、水适量,将上述组分原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即可。
[0014]所述的麦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土由下列原料混合怄肥而成:
[0015]田园土 10-20、海泡石粉20-30、腐熟的牛粪20-30、松磷5_6、硅藻土 10-15、槐根粉2-3、印楝叶粉3-4、壳聚糖5-7、硫酸锌0.1-0.2、硫酸锰0.1-0.3、硫酸盐铁1_2、碳酸氢铵3-4、氯化钾2-3、过磷酸钙5-8、水适量,将所有原料按比例混合,覆膜堆怄肥20-30天,即可。
[0016]有益效果
[0017]在苗床地的表层铺设播种基质,移栽地土壤里加入土壤调理剂,改善了土壤的板结现象,提高了土壤的酥松度、提高了废水的渗透性,起到保水保肥、缓慢释放、增加了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营养土的覆盖、进一步增加了保肥保水,促进生长的功效。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麦冬,麦冬的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I)、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袄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的地块种植,土地深翻30-35厘米,深翻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钙镁磷肥10_15kg、尿素8_10千克、硫酸钾12-15kg、土壤调理剂15-20kg,作底肥,同时均匀撒入生石灰,每亩撒34kg,然后在表层铺10-15厘米厚的基质,耙平后作宽0.8-1.0m的畦待播,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油菜秸杆粉20-30、腐熟青草粉10-15、腐熟落叶10-15、锯末10-12、蚕砂10-12、发酵豆渣5-6、柠檬酸3-4、磷矿渣15-20、焦磷酸钾2_3、氯化钾3_4、硫酸铵1_2、竹炭粉5-7、骨粉6-8、沸石5-6、腐植酸钾1-2,
[0020](2)、分株繁殖:清明前后将老株挖出,切除块根、须根和老根茎,将丛生植株分成单株,剪去叶片长度的1/3,以叶片不散为度,先把苗在清水中浸10~15分钟,然后按行株距30厘米X 20厘米开穴,穴内填入营养土,每穴栽苗3~4株,栽深约3厘米,栽种后浇定根水;
[0021](3)、间苗:出苗前,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适量减少浇水的次数,当苗高
5-6cm,开始间苗,控制株距5-6cm,间苗后需要浇水;
[0022](4)追肥:春季和秋季是麦冬大量分叶和块根膨大阶段,亩追施尿素10_15Kg、过磷酸钙30-40Kg、施肥后需覆土浇水;
[0023](5)、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0024](6)、采收加工:种植I~2年后,一般立夏至小满之间起挖,将麦冬挖起,抖去泥土,摘下块根日晒,晒软后 再揉搓,反复多次,直至去尽须根和干燥后,即可药用。
[0025]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kg)的组分原料混合造粒而得:
[0026]发酵木薯渣20-30、蚕沙10-5、菇渣、核桃壳、硫酸锌0.1-0.2、硼酸0.2-0.3、硫酸锰0.1-0.2、硫酸亚铁1-2、硫酸铜0.2-0.3、钥酸铵0.1-0.2、钥矿渣15-18、蛭石粉22-25、甘蔗渣12-14、沙地柏果实油2-3、维生素C0.2-0.3、蜂蜜2_3、硅烷偶联剂KH5502-3、硅藻土30-40、水适量,将上述组分原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即可。
[0027]营养土由下列重量(kg)原料混合怄肥而成:[0028]田园土 18、海泡石粉26、腐熟的牛粪28、松磷5、硅藻土 14、槐根粉3、印楝叶粉4、壳聚糖5、硫酸锌0.1、硫酸锰0.2、硫酸盐铁2、碳酸氢铵3、氯化钾3、过磷酸钙7、水适量,将所有原料按比例混合,覆膜堆怄肥25天,即可。
[0029]用本发明方法种植麦冬与常规方法种植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
[0030]表1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麦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袄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的地块种植,土地深翻30-35厘米,深翻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钙镁磷肥10-15kg、尿素8_10千克、硫酸钾12-15kg、土壤调理剂15-20kg,作底肥,同时均匀撒入生石灰,每亩撒34kg,然后在表层铺10-15厘米厚的基质,耙平后作宽0.8-1.0m的畦待播,所述的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油菜秸杆粉20-30、腐熟青草粉10-15、腐熟落叶10-15、锯末10-12、蚕砂10-12、发酵豆渣5-6、柠檬酸3-4、磷矿渣15-20、焦磷酸钾2_3、氯化钾3_4、硫酸铵1_2、竹炭粉5_7、骨粉6-8、沸石5-6、腐植酸钾1-2, (2)、分株繁殖:清明前后将老株挖出,切除块根、须根和老根茎,将丛生植株分成单株,剪去叶片长度的1/3,以叶片不散为度,先把苗在清水中浸10~15分钟,然后按行株距30厘米X 20厘米开穴,穴内填入营养土,每穴栽苗3~4株,栽深约3厘米,栽种后浇定根水; (3)、间苗或移栽:出苗前,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适量减少浇水的次数,当苗高5-6cm,开始间苗,控制株距5-6cm,间苗后需要浇水; (4)追肥:春季和秋季是麦冬大量分叶和块根膨大阶段,亩追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30-40 Kg、施肥后需覆土浇水; (5)、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6)、采收加工:种植I~2年后,一般立夏至小满之间起挖,将麦冬挖起,抖去泥土,摘下块根日晒,晒软后再揉搓,反复多次,直至去尽须根和干燥后,即可药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造粒而得: 发酵木薯渣20-30、蚕沙10-5、菇渣、核桃壳、硫酸锌0.1-0.2、硼酸0.2-0.3、硫酸锰0.1-0.2、硫酸亚铁1-2、硫酸铜0.2-0.3、钥酸铵0.1-0.2、钥矿渣15-18、蛭石粉22-25、甘蔗渣12-14、沙地柏果实油2-3、维生素C 0.2-0.3、蜂蜜2-3、硅烷偶联剂KH550 2-3、硅藻土30-40、水适量,将上述组分原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土由下列原料混合怄肥而成: 田园土 10-20、海泡石粉20-30、腐熟的牛粪20-30、松磷5-6、硅藻土 10-15、槐根粉 2-3、印楝叶粉3-4、壳聚糖5-7、硫酸锌0.1-0.2、硫酸锰0.1-0.3、硫酸盐铁1_2、碳酸氢铵3-4、氯化钾2-3、过磷酸钙5-8、水适量,将所有原料按比例混合,覆膜堆怄肥20-30天,即可。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3718788SQ20131031699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王运海 申请人:王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