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首先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夜间投放饲料;大约在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本发明通过将玉米种植和鹅养殖有机结合,提高了鹅的饲养成本高收益和玉米的生活参效益;在玉米成熟时回收鹅即可,增加了育鹅的时长和降低了技术实施的困难,玉米田养鹅技术方法即保证玉米的产出,又增加了鹅的产出。此外,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
【专利说明】—种玉米田养殖觀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牧结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和连作现象的发生,玉米生产暴露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面临严重威胁并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农田土壤质量退化趋势明显,农产品价格逐年走高与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影响了影响农业生产系统的维持与发展。为此,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其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是解决当前农业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粮食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旨在解决玉米生产效益不高、鹅饲养成本高收益低、农产品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农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
[0004]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0006]步骤二,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
[0007]步骤三,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
[0008]育发育-100步骤四,夜间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平均每只鹅投放50-100g 饲料;
[0009]步骤五,大约在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
[0010]进一步,在步骤三中,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的放养密度为20~30只/亩。
[0011]进一步,在步骤四中,夜间投放的饲料平均每只鹅50~100g。
[0012]进一步,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是农牧结合型的生产方式。
[0013]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通过将玉米种植和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块土地上,提高了鹅的饲养成本高收益和玉米的生活参效益;在玉米成熟时回收鹅即可,增加了育鹅的时长和降低了技术实施的困难。玉米田养鹅技术方法即保证玉米的产出,又增加了鹅的产出。此外,本发明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益,并且实施较为简单,经济利润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
[0014]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田养鹅的生产模式,与传统种植业生产主要是以收获作物籽粒、块茎等植物经济产品的生产目的不同,玉米田养鹅模式是在同一块农田内同时进行玉米种植和鹅养殖,在收入玉米的同时,通过利用田间杂草和玉米底层叶片养殖鹅,从而还获得养殖的收入,与此同时,这种生产模式实现了粪肥就地还田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通过减少除草和耕作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玉米田养鹅模式在实现大幅度增收的同时,实现了玉米安全生产,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0018]本发明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0020]步骤二,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
[0021]步骤三,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
[0022]步骤四,夜间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发育,平均每只鹅投放50_100g饲料
[0023]步骤五,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
[0024]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的放养密度为20~30只/亩。
[0025]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四中,夜间投放的饲料平均每只鹅50~100g0
[0026]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是农牧结合型的生产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28]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lOl: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0030]S102: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
[0031]S103:7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放养密度为2-~30只/亩;
[0032]S104:夜间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发育,平均每只鹅投放50_100g饲料
[0033]S105: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
[0034]在同一块土地上,在玉米种植的同时,又利用同一空间内作物底部的叶片、杂草等资源,进行鹅养殖;[0035]玉米田养鹅技术方法是玉米种植和鹅养殖的有机结合,外界投入主要有玉米种植和鹅养殖两个方面,玉米种植是在玉米田养鹅技术方法中,鹅所产生的粪肥还田直接供玉米生长,但玉米种植的前期因按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酌情添加肥料,供作物初期生长发育所需。鹅养殖是在玉米田养鹅技术方法中,六月底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7月中旬放入雏鹅,放养密度为25只/亩,鹅的提供食物3是杂草和作物的底部叶片等系统内提供的资源,为保证鹅的生长发育良好,需每日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夜间投放饲料(肉小鸭二段饲料),平均每只鹅投放100g,每只鹅每天的饲料投入成本为0.04元,保证鹅的生长发育,10月初回收鹅。玉米成熟时回收鹅即可,将回收的玉米和鹅全部出售市场6,实现玉米生产效率高和鹅养殖经济效益大的目的。
[0036]试验地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29° 33' N,94° 21' E),八一镇地处尼洋河下游河谷,海拔高度2980~3100m,属藏东南温暖半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温度为8.6°C,全年日均温≥10°C的日数为159.2d,≥10°C以上积温2225.7°C,全年无霜期177d ;年平均降雨量为634.2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71.6% ;全年日照时数为1988.6h,日照百分率为46%。试验地原为农田,无遮荫,土壤条件相对较好,土壤质地为沙壤土。
[0037]试验于2012年在八一镇章麦村农田内进行,5月12日进行玉米播种、覆膜,玉米品种为品系材料A201,施入缓释尿素500kg/ha作为底肥、磷酸二铵250kg/ha作为种肥,玉米株行距为25cmX70cm。进入6月后,在玉米农田内设置两个处理:玉米田养鹅处理和对照处理(CK),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为52.5m2,玉米田养鹅处理的农田一直不进行除草,7月14日放入鹅雏,为确保杂草持续供应,降低鹅对作物干扰,试验处理鹅的放牧数量为5只,并在三个小区中轮流放牧,一个小区放牧3天,夜间收回鹅,按每只100g投加复合饲料,9月16日牧鹅结束,对照处理在播种后使用除草剂喷洒地表,后于8月初人工除草一次,其他管理相同;
[0038]通过市场价值对两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表1),结果表明,玉米田养鹅生产方式的总产出高于传统玉米种植生产方式60.9% ;从两中生产方式方式的净收入来看,玉米田养鹅处理虽然投资较大,但鹅的产出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效益,因此其净收入是的传统玉米种植生产方式0.49倍。
[0039]表1不同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
[0040]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步骤二,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 步骤三,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 步骤四,投放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夜间投放饲料,; 步骤五,在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玉米品种选择要求是:穗位高度应大于或等于90cm ;鹅的品种选择要求是:中型或小型鹅品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放养密度为20~30只/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夜间投放的饲料平均每只鹅50~100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是农牧结合型的生产方式。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493778SQ20131035588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关法春 申请人:西藏大学农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