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

文档序号:30606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红肉枇杷品种材料开花前,剪去花中的2~3个柱头;b、在花瓣开放时,给保留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c、当果实即将转入成熟时,从果实中取出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本发明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肉枇杷品种育种途径较少,效率较低等各种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特有亚热带果树,果实正值春夏之交的水果淡季上市,营养丰富,风味极佳,深受人们喜爱。
[0003]枇杷品种按果肉颜色可分为白肉(白沙)枇杷品种和红肉(红沙)枇杷品种。白肉枇杷品种的果肉乳白色或淡黄色,肉质细嫩,汁多味甜,风味极佳,其内质优于红肉品种,最适宜于鲜食。
[0004]尽管白肉枇杷品种的果实品质(内质)优于红肉品种,但目前全世界枇杷栽培的主要品种是红肉品种,白肉品种主要在我国枇杷北缘产区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占有一定比例,其它枇杷产区市场上难见其踪影。在国外,西班牙和日本也有少量白肉品种,但并未形成商品化规模生产。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白肉品种的数量较少,各产区不能从有限的白肉品种资源中找到适合的优良品种。因此,大量培育白肉枇杷优良品种是调整我国乃至全球枇杷产业品种结构的当务之急。而要大量培育白肉枇杷优良品种,育种方法创新则是关键。
[0005]迄今为止,白肉枇杷品种主要来自三条途径:一是直接从白肉种质资源中通过实生选种选出,大多数白肉品种来源于这条途径;二是通过以白肉品种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培育的,少数白肉品种来源于这条途径;三是从芽变中发现的,个别白肉品种来源于这条途径。总体上看,现有的白肉枇杷品种育种途径较少,效率较低,因此,培育大量可在生产上应用的白肉枇杷品种仍然任重道远,研发高效创制枇杷白肉品种的方法仍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肉枇杷品种育种途径较少,效率较低等各种缺陷。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9]a、在红肉枇杷品种材料开花前,剪去花中的2~3个柱头;
[0010]b、在花瓣开放时,给保留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
[0011]C、当果实即将转入成熟时,从果实中取出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
[0012]d、植株开花结果后鉴定出白肉批把新品系。
[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剪去柱头时,应使保留的柱头均匀分布。
[0014]小种子的离体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a、将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0016]b、炼苗、移栽,细心管理获得得盆栽植株。
[0017]进一步,所述的培养基为:含有6-BA0.5mg/L, NAA0.lmg/L 和 IBA0.lmg/L 的 MS 培养基。
[0018]进一步,所述a步骤所述的培养基还含有甲基磺酸乙酯O~200mg/L。
[0019]进一步,所述a步骤所述的培养基还含有0.1%的活性炭。
[0020]进一步,a步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土 TC,黑暗条件下培养15天,然后在光照2000±5001ux、18h/d的条件下,培养一个月。
[0021]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制备白肉枇杷植株的方法与通过实生选种等现有方法相比,优点在于: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即可创制出白肉枇杷新品系,无需局限于以白肉枇杷品种为育种起始材料,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不需要特别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并且适用面广、成功率高,适用于推广应用。本发明枇杷小种子对培养条件要求低,容易培养成苗,苗的生长也健壮,培养得到的小种子苗株的移栽存活率可达90%以上。本发明制备白肉枇杷植株的方法能够从红肉枇杷培育白肉枇杷植株,频率可高达近9%。本发明制备白肉枇杷植株的方法,对仪器设备要求低,步骤简便,费用低廉,具有很好的的实际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小种子的制备
[0024]1、选取生长良好的枇杷植株20株(品种均为大五星),随机分为2组:4株为对照组、16株为实验组,在枇杷即将开花前1-2天,从各植株长势良好的花序上每花序选取5~6朵球型花(处于这一时期的花尚未开放,花粉尚未成熟,故未发生授粉受精过程),其余花朵全部摘除。拨开选留的球型花,用眼科剪剪去5个柱头中的2~3个。
[0025]2、待花瓣开放时(去柱头I~2天后),给保留的柱头授以足量混合花粉(大五星:龙泉I号=1:1) O
[0026]3、当果实发育到直径约1.5cm时,疏去发育不正常的果实,使每个果穗留3~4个果子,以便果实能充分发育。
[0027]4、四月中旬至下旬,当枇杷果实直径达3cm左右、表面绒毛蜕去,果实即将转入成熟却尚未成熟(果皮开始变黄、果肉开始变软)时,将实验组再均分为A、B、C、D组,在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的每株枇杷处理过的果穗上各随机采摘100个果实,每组共采摘400个果实,在流水中将果皮洗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的无菌条件下,将果实剥开,用无菌手术刀剥开胚囊,取出小种子(小种子直径约0.1-0.2cm,而普通种子直径为Icm以上)。
[0028]用公式:小种子获得率=获得小种子数/(获得普通种子数+获得小种子数)*100%计算小种子获得率,结果见表1。
[0029]表1枇杷小种子的制备结果
[0030]
【权利要求】
1.一种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在红肉枇杷品种材料开花前,剪去花中的2~3个柱头; b、在花瓣开放时,给保留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 C、当果实即将转入成熟时,从果实中取出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 d、植株开花结果后鉴定出白肉枇杷新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红肉枇杷品种为材料创制白肉枇杷新品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剪去柱头时,应使保留的柱头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种子的离体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 b、炼苗、移栽,细心管理获得盆栽植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种子的离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为:含有6-BA0.5mg/L, NAA0.lmg/L 和 IBA0.lmg/L 的 MS 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种子的离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所述的培养基还含有甲基磺酸乙酯O~2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种子的离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所述的培养基还含有0.1%的活性炭。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小种子的离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 ± I °C,黑暗条件下培养15天,然后在光照2000±5001ux、18h/d的条件下,培养一个月。
【文档编号】A01H1/02GK103461099SQ201310373515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王永清, 邓群仙, 李靖, 张继伟, 张卉, 刘红, 范鸿鹏, 邢玉良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