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茭白鞘叶制作秀珍菇栽培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22232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茭白鞘叶制作秀珍菇栽培料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秀珍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茭白鞘叶为主要原料,辅以木屑、麸皮、石灰粉、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本
【发明内容】
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茭白鞘叶经过日光暴晒、石灰水浸泡及堆积发酵处理,使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秀珍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秀珍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秀珍菇长势好,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95.2%-104.8%;三是不仅为茭白鞘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秀珍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茭白鞘叶制作秀珍菇栽培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利用茭白鞘叶制作秀珍菇栽培料,包括栽培料的配伍,及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秀珍菇,子实体个体娇小,外形秀美,大小较均匀,质地致密柔软,菌柄纤维化程度低,口感较爽滑,且风味独特,耐贮性好,是国内外市场上发展迅速的珍稀食用菌。
[0003]秀珍菇是一种木腐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都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传统的秀珍菇栽培,人们对原料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木屑、棉籽壳等,但如今,“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棉籽壳的价格持续上涨,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
[0004]茭白是我国的重要水生蔬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茭白产业快速发展,栽培区域扩大,南至台湾,北至黑龙江,尤其江浙的太湖流域栽培最多。目前全国茭白种植面积6.7hm2,已成为一些乡镇的农业特色产业,出现了许多大面积规模种植茭白的专业镇、乡、村,成为了效益农业的新亮点。茭白植株高大,拥有巨大的生物产量。通常农民将茭白肉质茎连同上部的叶鞘、叶片一起采集,在市场或处理场所将茭白连壳割下出售,上部的鞘叶则成堆抛弃在田头、路旁、河沟等地,或将其焚烧,或任其腐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初步估计,每667m2茭田每年可产茭白鲜秸杆质量5000 kg以上,全国每年浪费的茭白鞘叶鲜质量在500万t以上。
[0005]茭白为禾本科植物,其鞘叶所含的营养成分与同为禾本科植物的稻、麦草相类似。据测定,干茭白鞘叶含粗蛋白9.23 %-14.3%、粗纤维41.7%_46.4%,总糖4.3%_5.37%,还含全氮3.70%,全磷0.50%,全钾2.10%。茭白鞘叶含有栽培秀珍菇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可以作为秀珍菇的栽培原料。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有如下二方面内容:
1、一种以茭白鞘叶为主要原料的秀珍菇栽培料配伍
2、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秀珍菇栽培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茭白鞘叶45%-55%,木屑25%-35%,麸皮15%,石灰粉2%,尿素1%,过磷酸钙1%,石膏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0007]茭白鞘叶:茭白采收后,割下茭白膨大茎以上的叶鞘和叶片,经日光暴晒、晒干备用。
[0008]麸皮: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麸皮含有丰富的酶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0009]尿素:提供氮源。适当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提高堆料的发酵效果。[0010]过磷酸钙:是水溶性速效磷肥,提供磷、硫营养成分。
[0011]石灰、石膏粉:提供钙质、调节稳定栽培料的酸碱度。
[0012]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鞘叶预湿:堆料前把茭白鞘叶粉碎成0.5cm-lcm长的小段,然后用2%的石灰水浸泡,浸泡时间为20h_24h,尔后捞出浙去余水,直接建堆;
②建堆:将鞘叶堆成高1.4m-l.5m,宽2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同时将尿素溶于水后泼到料中,堆积完毕,堆底有少量水渗出时,表明水量最适宜,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并每隔2m插一木棍,建好堆后同时抽出大竹竿与木棍,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③翻堆:建堆后,每隔2d翻堆I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鞘叶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8d-10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粉,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木屑、麸皮,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
④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X35cmX0.005c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100g_1200g,装好料后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⑤灭菌、冷却:将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C时(排放冷气后),保持10h-12h,然后自然冷却至25°C以下。
[0013]栽培料在接入菌种后,`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2°C -24°C,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5d_27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0014]本发明以茭白鞘叶为主要原料,辅以木屑、麸皮、石灰粉、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等辅料,制作秀珍菇栽培料。其优点在于:一是茭白鞘叶经过日光暴晒、石灰水浸泡及堆积发酵处理,使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秀珍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秀珍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秀珍菇长势好,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95.2%-104.8% ;三是不仅为茭白鞘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秀珍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方式1:本实施例中秀珍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茭白鞘叶45%,木屑35%,麸皮15%,石灰粉2%,尿素1%,过磷酸钙1%,石膏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
100% ο
[0016]制作方法:
①鞘叶预湿:堆料前把茭白鞘叶粉碎成0.5cm-lcm长的小段,然后用2%的石灰水浸泡,浸泡时间为20h,尔后捞出浙去余水,直接建堆;
②建堆:将鞘叶堆成高1.5m,宽2m的梯形堆,同时将尿素溶于水后泼到料中,堆积完毕,堆底有少量水渗出时,表明水量最适宜,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并每隔2m插一木棍,建好堆后同时抽出大竹竿与木棍,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③翻堆:建堆后,每隔2d翻堆I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鞘叶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4次,时间持续lO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粉,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木屑、麸皮,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
④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X35cmX0.005c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100g_1200g,装好料后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⑤灭菌、冷却:将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C时(排放冷气后),保持10h,然后自然冷却至25°C以下。
[0017]栽培料在接入菌种后,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2°C,湿度控制在65%,经过27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即进入出菇管理。
[0018]方式2:本实施例中秀珍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茭白鞘叶50%,木屑30%,麸皮15%,石灰粉2%,尿素1%,过磷酸钙1%,石膏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ο制作方法参考方式I。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达142.5%。
[0019]方式3:本实施例中秀珍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茭白鞘叶55%,木屑25%,麸皮15%,石灰粉2%,尿素1%,过磷酸钙1%,石膏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ο制作方法参考方式I。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达138.2%。
[0020]表不同方式的栽培料对秀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秀珍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茭白鞘叶45%-55%,木屑25%-35%,麸皮15%,石灰粉2%,尿素1%,过磷酸钙1%,石膏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秀珍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茭白鞘叶是茭白采收后,割下茭白膨大茎以上的叶鞘和叶片,经晒干后,粉碎成0.5cm-lcm长的小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秀珍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麸皮为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秀珍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鞘叶预湿:堆料前把茭白鞘叶粉碎成0.5cm-lcm长的小段,然后用2%的石灰水浸泡,浸泡时间为20h-24h,尔后捞出浙去余水,直接建堆; ②建堆:将鞘叶堆成高1.4m-l.5m,宽2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同时将尿素溶于水后泼到料中,堆积完毕,堆底有少量水渗出时,表明水量最适宜,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并每隔2m插一木棍,建好堆后同时抽出大竹竿与木棍,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③翻堆:建堆后,每隔2d翻堆I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鞘叶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8 d-10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粉,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木屑、麸皮,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 ④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X35cmX0.005c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100g_1200g,装好料后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⑤灭菌、冷却:将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C时(排放冷气后),保持10h-12h,然后自然冷却至25°C以下。
5.利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秀珍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接入菌种后,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2°C -24°C,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5d-27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553806SQ201310541973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邬方成 申请人:邬方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