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

文档序号:22241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是将果园防治区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在防治区外围和小区与小区的交界处间隔一定距离悬挂一个性信息素诱芯,以在每个小区四周构成封闭的性信息素墙,并在每个小区内设置不少于一个悬挂有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通过使用本方法,可以明显达到控制目标害虫的目的,且无毒、无残留、防治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具体为一种专一、无毒、高效的果园害虫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虫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常引起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国内外贸易的日益强化,中国农业部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法规,禁止了许多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甲基对硫磷等)的使用;欧盟也正式颁布了各种食品安全的法规,竟达2万余条,同时通告了 300余种农药(或化学物)的使用,而部分农药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水果、茶叶、蔬菜、谷物等生产,从而造成我国农产品在出口时,常发生贸易摩擦一退货或销毁。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的冲击,致使国家不得不限制许多化学农药的使用,这无形之中为新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崇尚无污染食品、有机食品、天然产品等。因此,利用环境友好的方法防治作物上的害虫成为当务之急。
[0003]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一种环保型防治害虫的新技术,与化学农药相比,它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专一性强,持久、无毒害,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性,与其他虫害防治措施(尤其是生物防治)组配表现出很好的相容性等优点,国内外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非常重视。利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大致可分成三种:预测预报、大量诱捕法和交配干扰法。预测预报法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性信息素进行诱虫,不仅可以估计虫口密度,预测害虫发生期与为害程度,而且具有省时省力、准确度较高的特点;大量诱捕法是指在农田中设置大量的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田间雄蛾,导致田间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减少雌雄间的交配机率,使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降低;交配干扰法是指在田里普遍设置性信息素散发器,使雄虫分不清真假,无法定向找到雌虫进行交配,或者由于雄虫的触角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性信息素而处于麻痹状态,失去对雌虫召唤的反应能力,而不能繁殖后代进行危害,目前使用的害虫防治方法具有以下不足:
1)预测预报一般单独使用,或仅为化学农药喷施提供短期测报,缺乏可以信赖的经济阈值;
2)大量诱捕实施盲目,缺乏时间、空间维度的理论指导;
3)干扰交配一是现有迷向剂成本昂贵,主要依靠进口,二是迷向一般需要大面积规模化防治,而我国目前多数还是地块或家庭规模、村寨小面积种植模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解决传统性诱剂防治害虫中诱捕器捕杀时的不足,如诱捕方式单一、诱杀效果差、诱捕器进行补水,工作量大;同时解决性信息素迷向剂成本高,在防治果园中分布不均,防治中出现区块危害的问题,同时解决树枝铁丝固定法和大头针固定性诱芯法等迷向防治方法中防治了害虫本身却伤害果树的不足,也避免石蜡迷向防治法容易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将监测、诱捕、迷向三种防治害虫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解决传统性诱剂防治害虫中诱芯技术使用单一,防控效果有限,防治成本偏高,对防治农林果田要求过于苛刻(果园面积、使用持效期、果园郁闭度)等问题。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是将果园防治区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在防治区外围和小区与小区的交界处间隔一定距离悬挂一个性信息素诱芯,以在每个小区四周构成封闭的性信息素墙,并在每个小区内设置不少于一个悬挂有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性信息素墙的构成方式是在果园防治区栽植竹竿,竹竿间拉设细绳,所述性信息素诱芯悬挂在细绳上形成性信息素墙。
[0007]优选的,所述小区大小为600— 800 m2,每个小区内设置5~13个性信息素诱捕器,所述竹竿的间距8~15m,所述性信息素诱芯按亩用量160-240个在细绳上均匀分布,所述细绳的悬挂高度高于树冠20~60cm,位于树行之间,不被树冠遮挡,所述性信息素诱捕器之间的间距为8~25m,所述性信息素诱芯每一个月定期更换一次。
[0008]与现有的捕虫器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0009]1、性诱芯被均匀固定于高度相同的细线绳上,平行于树行,空间流通性好,利于性信息素释放和散发。由于亩用量高使性信息素释放源更为均匀。
[0010]2、多重捕杀方式。性诱芯围成的小区因性信息素释放形成性信息素墙,各小区及小区以外的目标害虫因性信息干扰无法定向飞行进入或穿越小区,对果树进行危害;各小区中央区域使用性信息素 诱捕器,小区中央性信息素浓度低的地方的害虫定向飞入诱捕器进行诱杀,有效杀死小区内目标昆虫,迷向防治和诱捕防治相结合提高了防治效率。
[0011]3、不同的害虫实现最佳迷向效果的用量不相同,减少了性信息素的使用量,节约了投入成本。
[0012]4.综合应用了测报、大量诱捕、迷向的防治技术,从害虫测报到控制害虫数量的防控过程中得到最大效率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是将果园防治区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在防治区外围和小区与小区的交界处间隔一定距离悬挂一个性信息素诱芯,以在每个小区四周构成封闭的性信息素墙,并在每个小区内设置不少于一个悬挂有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
[0014]具体实施时,准备材料包括3m高的竹竿若干、细绳、曲别针、性诱芯和5个性信息素诱捕器。
[0015]首先将防治区均匀划分为每小区667m2,平行果树种植行,将竹竿栽于果园两个地头,沿两竿每15m—根,在果园均匀分配迷向防治区的竹竿;
其次将性信息素诱芯按亩用量200个用曲别针在细绳上均匀分布,曲别针内针穿诱芯,外针使用猪蹄扣将诱芯固定于细绳上,将安装了诱芯的细绳固定于每小区周围的竹竿上,细绳固定高度高于树冠50cm,最后每小区悬挂5个性信息素诱捕器。[0016]将上述方法与大头针固定性诱芯法在山西省太谷县小常村桃王久久基地,于2008,2009,2010进行了三年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防治效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果园防治区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在防治区外围和小区与小区的交界处间隔一定距离悬挂一个性信息素诱芯,以在每个小区四周构成封闭的性信息素墙,并在每个小区内设置不少于一个悬挂有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性信息素墙的构成方式是在果园防治区栽植竹竿,竹竿间拉设细绳,所述性信息素诱芯悬挂在细绳上形成性信息素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小区的面积是600~800m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性信息素诱芯按亩用量160-240个在细绳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竹竿的间距为8~15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细绳的悬挂高度高于树冠20~60cm,位于树行之间,不被树冠遮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每个小区内设置5~13个性信息素诱捕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性信息素诱捕器之间的间距为8~25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性信息素“三合一防治”果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性信息素诱芯每一个月更换一`次。
【文档编号】A01M1/02GK103688800SQ20131054492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马瑞燕, 荣二花, 李捷, 申洁, 赵志国, 孔维娜, 智海英, 胡荣山, 田晶, 李霞, 范仁俊 申请人:山西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