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07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是将过筛客土、泥炭土、木质纤维和植物种子混合构成的植生种植土,植生种植土填充到编织袋内并封口构成植生袋;将植生袋沿着边坡面排放或堆放,构成植生袋层,并形成边坡绿化复绿结构。边坡面先进行混凝土坡面支护,构成支护边坡面。边坡面先沿着坡面铺设的碎石层,再碎石层铺设一层无纺布,构成排水边坡面。这样在山体表面或边坡面上,形成了带有植生袋复绿结构,可以迅速营造出生态植被,在不会造成滑坡的前提下,还可以形成绿化的植被快速生长和快速扎根;植生种植土及生长的植物被组合在边坡的编织袋固定,生长的根系还与编织袋下面结合,使得边坡绿化植物可以更加牢靠。
【专利说明】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山体的坡面进行固定土养和水分进行绿化,特别是在陡峭坡度、坡面为喷砼面支护体系或者坡面为支护排水体系,并形成植被的方法和系统,是一种具有支护体系和形成厚土质层的边坡绿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已有对山体和建设周围的坡地的绿化,特别是陡峭的坡面的绿化,没有固定土养并便于形成植被的结构,都只是在大地的坡面复有土养,再在土养中种植植物,形成绿化。或者将生长的草连同泥土的草皮铺设在坡面,形成快速的绿化。由于陡峭的坡面很容易形成滑坡,形成的土壤也很容易滑落或被雨水冲刷掉。这样恢复生态植被为目的复绿系统和方法,很难使水土保持,特别是坡度陡峭,坡面复有的土养也很难固定住生长大的植物。如果盲目增加土层厚度,土层自身重力就会塌落,增加了滑坡的因素,有雨水就会对土层冲刷排走,更不能保证坡地的土养充分的保持水土,即不利于植被的初期存活和生长,植物生长后也不能保证长期存活和滑坡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固定土养和水分及植物,特别是植物长大后也能很好的生根固定,并能够防止雨水冲毁土层和植被,有效保持水土的陡坡绿化,即提供一种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
[0004]本发明植生袋 护坡复绿方法,是将过筛客土、泥炭土、木质纤维和植物种子混合构成的植生种植土,植生种植土填充到编织袋内并封口构成植生袋;将植生袋沿着坡面排放或堆放,构成植生袋层,形成坡面绿化复绿结构。坡面可以先进行混凝土坡面支护,构成支护排水坡面。可以用丝网间隔包在堆砌的植生袋周围,丝网最好用镀锌合金网,加固堆砌的植生袋,丝网及镀锌合金网节点与坡面支护体系的锚杆上段进行连接。边坡面还可以先沿着坡面铺设碎石层,再在碎石层铺设一层无纺布,构成排水边坡面。这样在山体表面或边坡面上,形成了带有植生袋复绿结构,可以迅速营造出生态植被,在不会造成滑坡的前提下,还可以形成绿化的植被快速生长和快速扎根;植生种植土及生长的植物被组合在边坡的编织袋固定,生长的根系还与编织袋下面结合,的边坡绿化植物可以更加牢靠。
[0005]本发明的植生袋护坡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有混合的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和植物种子构成的植生种植土,编织袋内填充着植生种植土并封口,构成植生袋;植生袋沿着边坡面排放或堆放构成边坡绿化复绿结构。边坡面为混凝土坡面的支护边坡面。在堆砌的植生袋周围间隔包有丝网,最好是镀锌合金网,加固堆砌的植生袋,丝网及镀锌合金网节点与坡面支护体系的锚杆上段连接。边坡面还可以为沿着坡面铺设的碎石层,并在碎石层与植生袋之间铺设一层无纺布。
[0006]本发明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可以在大面积的山体或边坡表面上快速铺设施工,就能形成了带有支护功能的边坡绿化带。形成的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和复绿结构,具有对坡面牢靠支护,还能及时保障植物生长,构成坡面的支护和植物生长体系,保证在短期内生长出生态植被,并不会因形成厚实的种植土土层增加造成滑坡机会,还能保证绿化的植被快速扎根固定,扎根的边坡绿化植物与编织袋及其内的植生种植土交织在一起,会形成更加牢靠植物生长体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一种植生袋平铺山体坡面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形成的复绿结构断面示意图,图2是一种在边坡面堆放铺设植生袋的坡面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形成的复绿结构断面示意图。图1中:1、植生袋层;2、混凝土支护层;3、边坡体。
[0008]图2中:1、厚层种植土 ;2、铝锌合金网;3、木方;4、混凝土 ;5、山体;6、碎石滤水层;7、锚杆;8、植生袋;9、泄水孔;10、镀锌合金网(增强植生袋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植生袋平铺山体坡面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形成的复绿结构,是在处于不稳定状态地质灾害边坡进行的。先对山体的坡面进行混凝土支护,形成支护边坡的混凝土坡面。经过边坡支护设计,采用喷锚施工。进行植生种植土的基材配料,混合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搅拌均匀之后混入植物种子,构成的植生种植土,再分装到绿色的编织袋中构成植生袋。将一袋袋的植生袋沿着山体的混凝土面紧密平铺,尽量夯实,保持植生袋的稳定。这样形成复绿结构的效果特点是:1)边坡稳定;2)基本可以完成自然衍替;3)后期编织袋破碎之后,可能流失,但植生种植土中要有快速生长的草种,快生植物及根系的发育可以保持住水土 ;4)形成坡面绿化系统,有利吸收雨水,水分达到饱和时,还能将过多的水分沿着植生袋下面的混凝土面排到山体边坡下边。这样就有效防止过多的雨水浸泡,还能防止过多的水流冲掉植生土及初期的种子和植物。混凝土支护体系更保证了山体不会滑坡。
[0010]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的在边坡面堆放铺设植生袋坡面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形成的复绿结构。边坡体为土质及碎石,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为了堆砌的植生袋边坡的稳定,先进行了喷锚施工;可以先在边坡的坡面支护混凝土面层并向边坡体内打入3根锚杆(间距为2m,长度为2m)。而此边坡为二级台阶三层边坡,需要进行台阶上边坡的坡度降低,还要解决排水的问题,沿着坡面放入IOcm左右的碎石(作为滤水结构)(高度与堆砌植生袋高度相同),并在碎石层与植生袋之间铺设一层无纺布,防止细小土颗粒流入,构成滤水层。混合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和植物种子构成的植生种植土,再将植生种植土装入编织袋中,缝合编织袋口,形成一袋袋的植生袋。沿着滤水层的无纺布上面堆砌植生袋,使坡度从60度左右降低到45度;并用镀锌合金网间隔包在堆砌的植生袋周围,加固堆砌的植生袋,镀锌合金网节点与锚杆上段连接。在边坡上段无堆砌植生袋处,为了增加绿化植生种植土的厚度及稳定性,选择先进行垫木方;最后在坡面及植生袋生成的人造坡面再平铺一层镀锌合金网,最后通过喷播设备把植生种植土喷附到镀锌合金网的网孔内、上限和下面,又形成一层植生种植土层的坡面,厚度为IOcm左右。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生袋护坡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有混合的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和植物种子构成的植生种植土,编织袋内填充植生种植土并封口,构成植生袋;植生袋沿着边坡面排放或堆放构成边坡绿化复绿结构;边坡面为混凝土坡面的支护排水边坡面;用镀锌合金网间隔包在堆砌的植生袋周围,加固堆砌的植生袋,镀锌合金网节点与坡面支护体系的锚杆上段连接;边坡面为沿着坡面铺设的碎石层,并在碎石层与植生袋之间铺设一层无纺布,构成的排水边坡面;在边坡上段无堆砌植生袋处垫木方;坡面木方及植生袋生成的坡面再铺有一层镀锌合金网,一层植生种植土设置在镀锌合金网的网孔内、上面和下面。
2.一种植生袋护坡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过筛客土、泥炭土、木质纤维和植物种子混合构成植生种植土,植生种植土填充到编织袋内并封口构成植生袋;将植生袋沿着边坡面排放或堆放,构成植生袋层,形成边坡绿化复绿结构;边坡面先进行混凝土坡面支护,构成支护边坡面;在堆砌的植生袋周围间隔包镀锌合金网,加固堆砌的植生袋,镀锌合金网节点与坡面支护体系的锚杆上段连接;先沿着边坡面的上面铺设的碎石层,再在碎石层上面铺设一层无纺布,构成排水边坡面;沿着滤水层的无纺布上面堆砌植生袋,使坡度从60度左右降低到45度;并用镀锌合金网间隔包在堆砌的植生袋周围,加固堆砌的植生袋,镀锌合金网节点与锚杆上段连接;在边坡上段无堆砌植生袋处,为了增加绿化植生种植土的厚度及稳定性,选择先进行垫木方;最后在坡面及植生袋生成的坡面再平铺一层镀锌合金网,最后通过喷播设备把植生种植土喷附到镀锌合金网坡面的网孔内、上面和下面,形成一层植生种植土层。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28633SQ20131064498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沈向军 申请人:大连环复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