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

文档序号:22610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一种用于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该种植土由泥炭、红土和珍珠岩组成;使用种植土种植常绿灌木的方法,包括:将敌克松和复合肥加入种植土中;用农用工具翻地;种植土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将用过的种植土用农用薄膜覆盖2-3天;除去农用薄膜,摊开暴晒2-3天;用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入库储存;将新土和回收土混合后使用。采用本发明的种植土能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苗木成活率最多提高了30%;采用本发明的种植土的种植方法能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苗木下地移栽100%成活;采用本发明的种植土回收利用方法,节约了成本。
【专利说明】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用土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的成分和利用方式逐渐受到了技术人员的关注。
[0003]目前,农业领域中使用的种植土壤成分较为单一,在实际使用中,土壤的肥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导致种植物成活率低,影响种植效率,增加劳动者的工作量,浪费种植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种植物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的的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该种植土由泥炭、红土和珍珠岩组成。 [0006]优选的,各组分的比例为:泥炭:66-76% (wt%),红土:16 — 26% (wt%),珍珠岩:2-12% (wt%)0
[0007]一种使用种植土种植常绿灌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敌克松和复合肥加入种植土中,种植土的比例为99.35-99.45% (wt%),敌克松的比例为 0.05-0.15% (wt%),复合肥的比例为 0.45-0.55% (wt%);
(2)用农用工具对加入了敌克松和复合肥的种植土进行翻地。
[0008]优选的,翻地次数为2-3次。
[0009]优选的,敌克松的浓度为1000-2000倍液。
[0010]优选的,复合肥的浓度为2-3%。
[0011]一种种植土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使用过的种植土用农用薄膜覆盖2-3天;
(2)除去种植土上覆盖的农用薄膜,将种植土摊开在太阳下暴晒2-3天;
(3)用高压灭菌器对种植土进行灭菌处理;
(4)将经过灭菌处理后的种植土收入仓库储存;
(5)使用种植土时,将新土和回收土混合后使用,其中,新土的比例为30-40%(wt%),回收土的比例为60-70% (wt%)。
[0012]优选的,农用薄膜为双峰聚乙烯薄膜。
[0013]优选的,灭菌处理的温度为100-140摄氏度,压力为0.1-0.15MPa。
[0014]优选的,灭菌处理的时间为每次1-3小时,每24小时处理一次。
[001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泥炭、红土和珍珠岩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种植土,能够有效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提高种植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比普通土上种植的苗木,成活率最多提高了 30% ;采用先将敌克松和复合肥成比例加入种植土中,再用农用工具进行翻地的方法使用种植土,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害虫存活,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苗木下地移栽100%成活,对比普通种植土上种植苗木的下地移栽成活率,最多提高了 50% ;翻地2-3次,将种植物残体及肥料翻入土中,增加有机质,同时消灭杂草及虫害,提高种植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采用先将使用过的种植土用农用薄膜覆盖2-3天,再除去农用薄膜,在太阳下暴晒2-3天,然后用高压灭菌器对种植土进行灭菌处理,接着将暴晒后的种植土入库储存,使用时将新土和回收土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的方法对种植土进行回收利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温增湿,杀死土壤内大量细菌和残留的草种子,减少病虫害发生,省去后期除草的工作,省去购买新土的费用,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灭菌处理的温度为100-140摄氏度,压力为0.1-0.15MPa,灭菌处理的时间为每次1_3小时,每24小时处理一次,提高了杀菌除草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质量;使用的农用薄膜为双峰聚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较薄,能用同等成本的薄膜覆盖更大面积的种植土,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及种植常绿灌木、回收利用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7]本发明一种用于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的【具体实施方式】:该种植土由泥炭、红土和珍珠岩组成,各组分的比例优选为:泥炭:66-76% (wt%),红土:16 - 26% (wt%),珍珠岩:2-12% (wt%)0
[0018]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时也是煤最原始的状态,无菌、无毒、无污染,通气性能好,质轻、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份。本发明中使用的泥炭为东北泥炭。
[0019]红土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一般呈褐红色,具有高含水率、低密度而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特性的土。
[0020]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珍珠岩具有因冷凝作用形成的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6% ;松脂岩具有独特的松脂光泽,含水量6-10% ;黑曜岩具有玻璃光泽与贝壳状断口,含水量一般小于2%。珍珠岩在农业种植领域的用途主要在于:土壤改造,调节土壤板结,防止农作物倒伏,控制肥效和肥度,以及作为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稀释剂和载体。
[0021]经过多次试验,试验数据见下表,试验对象为金叶龟甲冬青、亮叶忍冬和山茶,与常规种植土(珍珠岩50%、泥炭50%)相比,当使用实施方式中的种植土:泥炭(66-76)%(wt%),珍珠岩(2-12) % (wt%),红土 (16 — 26)% (wt%)时,以金叶龟甲冬青为例,成活率提高了 17.1%-30%,当种植土含有71.43% (wt%)的泥炭,7.14% (wt%)的珍珠岩,21.43% (wt%)的红土时,金叶龟甲冬青、亮叶忍冬和山茶的成活率均最高,比普通土上种植的成活率最多提闻了 30%,是最优选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土由泥炭、红土和珍珠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常绿灌木的种植土,其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泥炭:66-76% (wt%),红土:16 — 26% (wt%),珍珠岩:2~12% (wt%)。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种植土种植常绿灌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敌克松和复合肥加入种植土中,种植土的比例为99.35-99.45% (wt%),敌克松的比例为 0.05-0.15% (wt%),复合肥的比例为 0.447-0.547% (wt%); (2)用农用工具对加入了敌克松和复合肥的种植土进行翻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种植土种植常绿灌木的方法,其中,所述翻地次数为2-3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种植土种植常绿灌木的方法,其中,所述敌克松的浓度为 1000-2000 倍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种植土种植常绿灌木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肥的浓度为 2-3%。
7.—种对如权利要求1所述种植土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使用过的种植土用农用薄膜覆盖2-3天; (2)除去种植土上覆盖的农用薄膜,将种植土摊开在太阳下暴晒2-3天; (3)用高压灭菌器对种植土进行灭菌处理; (4)将经过灭菌处理后的种植土收入仓库储存; (5)使用种植土时,将新土和回收土混合后使用,其中,新土的比例为30-40%(wt%),回收土的比例为60-70% (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中,所述农用薄膜为双峰聚乙烯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土的回收利用方法,其中,所述灭菌处理的温度为100-140 摄氏度,压力为 0.1-0.1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利用方法,其中,所述灭菌处理的时间为每次1-3小时,每24小时处理一次。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609361SQ20131064498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戴勤, 王冬梅 申请人:芜湖欧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