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轮作倒茬、适度深耕、选用良种、合理施肥、保健栽培、药剂防治等为主的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技术围绕创造马铃薯生长的良好田间生态环境,从减少和消除初侵染源、保护植株不受病原菌侵染、调节土壤环境三方面入手,克服目前集约化连续种植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影响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专利说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栽培技术,尤其是涉及马铃薯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马铃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种植越来越广泛,集约化种植导致马铃薯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加重发生、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马铃薯连作障碍现象发生,连作障碍危害的年度间累积效应明显、受土壤微环境影响大、受气象因子变化小、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制约着马铃薯种植者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所产薯块的安全性,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马铃薯集约化生产中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一种经济适用、操作简单,能够改变土壤肥力、土壤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程度及促进马铃薯植株健壮生长的马铃薯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有效减轻连作对马铃薯产量、质量和种植效益造成的影响。
[0004]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马铃薯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减少和消除初侵染源、调节农田环境、保护植株不受病原菌侵染,其特征是:该技术的中心是通过保健栽培提高马铃薯正常生长程度;所述减少和消除初侵染源是采取与土传病害非寄主作物进行3— 5年的轮作,选用优良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不同品种搭配种植,马铃薯生育期间及时清理田间清理病株。
所述调节农田环境是在清洁地块,减少前作残茬、带病薯块的基础上,在适度深耕25-30厘米;将多种物料组合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化肥之间合理搭配适量施用,具体施用时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开展配方施肥;根据马铃薯生产地土壤、气候条件和马铃薯品种特征特性,采取适宜的播期、密度和栽培方式(垄作、间套作、地膜覆盖)、田间管理(中耕、培土、水肥)等措施。
[0005]所述保护植株不受病原菌侵染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适时选择施用土壤改良剂、修复剂、重茬剂;选择适宜的农药适时适量开展预防和治疗。
[0006]本发明有如下效果:
(I)操作简单,经济适用:采取综合措施防控马铃薯连作障碍,有效避免单一防治措施投入高的弊端;各项新技术融入常规栽培技术,操作简单,便于群众实施;多措并举,综合作用,有效减低防控费用。
[0007](2)保健栽培,质量保证:突出保健栽培,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减轻病害发生对马铃薯生产影响,减轻连作障碍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生产安全无公害的马铃薯。[0008](3)环境友好,生态安全:采用以轮作倒茬、土壤耕作、选用良种、合理施肥、保健栽培等农业防治为主的环境友好型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 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栽培技术,其特征是:通过保健栽培提高马铃薯正常生长程度;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其特征是:所述减少和消除初侵染源是采取与土传病害非寄主作物进行3— 5年的轮作,选用优良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不同品种搭配种植,马铃薯生育期间及时清理田间清理病株。
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农田环境是在清洁地块,减少前作残茬、带病薯块的基础上,在适度深耕25-30厘米;将多种物料组合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化肥之间合理搭配适量施用,具体施用时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开展配方施肥;根据马铃薯生产地土壤、气候条件和马铃薯品种特征特性,采取适宜的播期、密度和栽培方式(垄作、间套作、地膜覆盖)、田间管理(中耕、培土、水肥)等措施。
3.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其特征是:所述保护植株不受病原菌侵染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适时选择施用土壤改良剂、修复剂、重茬剂;选择适宜的农药适时`适量开展预防和治疗。
【文档编号】A01G13/00GK103749214SQ20131064736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李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