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26247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属渔业科学应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黄鳝养殖场周边建立育肥猪养殖场,所产猪粪用来培育黄鳝养殖所需的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2、使用水稻田作为水蚯蚓培养池,将从市场上购买的鲜活水蚯蚓引入到培育池中进行养殖;3、黄鳝的养殖方式为池塘网箱养殖,在4月上旬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用猪粪生产的鲜活水蚯蚓与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的混合物。本发明采用猪--鳝结合的养殖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猪粪的生态污染问题,利用后的猪粪还可作为农田有机肥再次使用,大大节约了黄鳝的养殖成本,具有明显的养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属渔业科学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黄鳝是我国近年养殖发展十分迅速的名优鱼类之一,其主要养殖产区遍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黄鳝养殖已成为这些区域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0003]但黄鳝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而规模化养鳝产业对动物饵料源的需求量很大。目前,主要使用低值的白鲢鱼作为动物饵料源添加到黄鳝专用配合饲料中进行黄鳝人工饲养,所以饲料的成本相对较高,黄鳝养殖的成本相对较大。开发出成本相对较低的动物饵料原料对于黄鳝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基于猪-鳝结合的养殖场的建立,可在黄鳝生产季节大量提供动物性活饵料,从而可提高人工养鳝的综合效益。

【发明内容】
: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利用猪粪来培育黄鳝生产所需的新鲜水蚯蚓活饵料,有效地解决了猪粪的生态污染问题,大大节约了黄鳝的养殖成本,具有明显的养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I)配套规模的猪养殖场的建立:
[0008]在黄鳝养殖场周边建立育肥猪养殖场,所产猪粪用来培育黄鳝养殖所需的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
[0009]育肥猪养殖场的规模大小根据黄鳝养殖的规模对水蚯蚓的需求量而定;其具体的对应关系为:在生产季节,每净生产IOOkg黄鳝需要250kg鲜活水蚯蚓与IOOkg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每生产250kg鲜活水蚯蚓需要猪粪1750kg ;每头育肥猪每天可产猪粪1.5-2.0kg,在90天的出栏周期中可产猪粪135-180kg ;因此,每净生产IOOkg黄鳝相应的育肥猪养殖场需要饲养10-13头育肥猪;
[0010](2)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的生产:
[0011]使用水稻田作为水蚯蚓培养池,水蚯蚓培养池的大小为长20-30m,宽8_12m,深
0.2-0.25m ;在培养池的高端设有进水口,低端设有排水口,并在池的四周挖有深20cm的排水沟;
[0012]水蚯蚓培养池建好后,在3-4月份将从市场上购买的鲜活水蚯蚓引入到培育池中,将水蚯蚓种苗以0.25-0.5kg/m2的用种量均匀地撒布在水蚯蚓培养池的池底上,并灌水3_5cm ;[0013]水蚯蚓种苗引入的第二天,选用未腐熟发酵的新鲜猪粪作为培育和生产水蚯蚓的饲料在水蚯蚓培养池进行均匀泼洒,泼洒量为80-100kg/667m2,泼洒时保证池底覆盖一薄层猪粪以便全池水蚯蚓可均匀吃食;
[0014]在水蚯蚓培育过程中,水蚯蚓培养池的水深控制在3-5cm ;水深可视气温调整,在盛夏高温期培养池的池水可稍许加深;
[0015]每隔8-10天用T形木耙将水蚯蚓培养池的池底全面搅动一次,以防止培养基的板结,驱除水蚯蚓的代谢废物以及饲料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
[0016]水蚯蚓种苗在引种30天后便进入水蚯蚓繁殖高峰期,此时可进行采收;采收在夜晚进行,采收前先向水蚯蚓培养池中加注低温井水,当水蚯蚓大部分在水面群集成团时乘机采收;采收时用T形木耙将群集在水面的水蚯蚓集拢后,用40目的乙纶网布网袋将其捕出,并迅速放入用水泥修建的暂养池中;
[0017]暂养池的池水保持长期流动,以对所捕出水蚯蚓带有的泥、粪杂物进行清理分离,每隔I小时将在水表面群集成团的水蚯蚓捞出,5-6次可全部收获完毕;
[0018]水蚯蚓培养池在水温25-28°C的自然条件下,接种30天后日产水蚯蚓可达0.5kg/m2 ;每个培养池每隔30天收获一次,一年可收获10次,鲜活水蚯蚓的总产量每年可达2500-3500kg/667m2 ;
[0019](3)黄鳝的养殖及其管理:
[0020]黄鳝的养殖方式为池塘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2mX2mX 1.5m ;
[0021]黄鳝种苗经过越冬后,鳝种的规格为20g,每个网箱内放有鳝种2-3kg ;
[0022]在4月上旬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5°C以上时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用猪粪生产的鲜活水蚯蚓与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的混合物,混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10% ;其中,所述的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由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其主要成分包括鱼粉、面粉、玉米、复合微生素、矿物质等,其蛋白质含量在38%-40% ;
[0023]黄鳝养殖期间,网箱内浮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仿自然生态环境,凤眼莲的面积占网箱内面积的1/2 ;每天傍晚18 - 19时投喂新鲜的混合饲料一次,第二天及时收集残饵并妥善处理以防污染水质;每周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每周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方法为:用浓度2mg/L的聚维酮碘全网箱均匀泼洒。
[0024]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采用猪一鳝结合的养殖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猪粪的生态污染问题,利用后的猪粪还可作为农田有机肥料再次用于种植业。
[0026]2、利用猪粪生产出的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其生产成本低廉,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利用此方法每生产1kg鲜活水蚯蚓所需的综合成本在1.5元左右,与用白鲢作为动物性饵料投喂黄鳝相比,用鲜活水蚯蚓每净生产1kg黄鳝可节约饲料成本5.0元左右。
[0027]3、本发明具有明显的养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节约了黄鳝的养殖成本,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本发明,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0029](I)配套规模的猪养殖场的建立:
[0030]在黄鳝养殖场周边附近建立一定规模的育肥猪养殖场,所产猪粪用来培育黄鳝养殖所需的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因此,育肥猪养殖场的规模大小可根据黄鳝养殖规模对水蚯蚓的需求量而定。
[0031]其具体的对应关系为,在生产季节,每净生产IOOkg黄鳝需要250kg鲜活水蚯蚓(外加IOOkg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每生产250kg水蚯蚓需要猪粪1750kg ;每头育肥猪每天可产猪粪1.5-2.0kg,在90天的出栏周期中可产猪粪135-180kg,因此,每净生产IOOkg黄鳝相应的配套育肥猪养殖场需要饲养10-13头育肥猪。
[0032]( 2 )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的生产:
[0033]使用水稻田作为水蚯蚓培养池,其大小为长20-30m,宽8_12m,深0.2-0.25m,在培养池的高、低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并沿池的四周挖有深约20cm的排水沟。培育池建好后,在3-4月份将从市场上购买的鲜活水蚯蚓引入到培育池中,水蚯蚓种苗以
0.25-0.5kg/m2的用种量均匀地撒布在培养池的池底上,并灌水3-5cm。
[0034]水蚯蚓种苗引入的第二天,即选用未腐熟发酵的新鲜猪粪作为培育和生产水蚯蚓的饲料在全池进行均匀泼洒,泼洒量为80-100kg/667m2,泼洒时保证池底覆盖一薄层猪粪以便全池水蚯蚓可均匀吃食。
[0035]在水蚯蚓培育过程中,培养池的水深调控在3-5cm,水深可视气温调整,在盛夏高温期池水可稍许加深;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培养基板结、`驱除水蚯蚓的代谢废物以及饲料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需每隔8-10天用T形木耙将培养池池底全面搅动一次。
[0036]新建培养池在引种30天后便进入水蚯蚓繁殖高峰期,此时可进行采收。采收在夜晚进行,采收前先向培养池中加注低温井水,待水蚯蚓大部分在水面群集成团后,此时乘机采收;用!'形木耙将群集在水面的水蚯蚓集拢后,用40目的乙纶网布做成的网袋将其捕出,迅速放入用水泥修建的暂养池中;对所捕出水蚯蚓带有的泥、粪杂物进行分离,其方法为保持暂养池的池水长期流动,每隔I小时将群集成团在水表面的水蚯蚓用手捞出,5-6次可全部收获完毕。
[0037]培养池在水温25-28 °C的自然条件下,接种30天后日产水蚯蚓可达0.5kg/m2。每个培养池每隔30天收获一次,一年收获10次,鲜活水蚯蚓的总产量每年可达2500-3500kg/667m2。
[0038](3)黄鳝的养殖及其管理:
[0039]黄鳝的养殖方式为池塘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2mX2mX 1.5m。黄鳝种苗经过越冬后,鳝种规格为20g,每个网箱内放有鳝种2-3kg。在4月上旬待水温上升并稳定到15°C以上时即可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用猪粪生产的鲜活水蚯蚓与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的混合物,混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10% ;其中,所述的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由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包括鱼粉、面粉、玉米、复合微生素、矿物质等,其蛋白质含量在 38%-40%。
[0040]黄鳝养殖期间,网箱内浮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仿其自然生态环境,凤眼莲的面积占网箱内面积的1/2 ;每天傍晚18 - 19时左右投喂新鲜的混合饲料一次,第二天及时收集残傅并妥善处理以防污染水质;每周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每周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方法为:用浓度2m g/L的聚维酮碘全网箱均匀泼洒。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套规模的猪养殖场的建立: 在黄鳝养殖场周边建立育肥猪养殖场,所产猪粪用来培育黄鳝养殖所需的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 (2)动物性活饵料水蚯蚓的生产: 使用水稻田作为水蚯蚓培养池,在3-4月份将从市场上购买的鲜活水蚯蚓引入到培育池中,将水蚯蚓种苗以0.25-0.5kg/m2的用种量均匀地撒布在水蚯蚓培养池的池底上,并灌水3-5cm ;水蚯蚓种苗引入的第二天,选用未腐熟发酵的新鲜猪粪作为培育和生产水蚯蚓的饲料在水蚯蚓培养池进行均匀泼洒,泼洒量为80-100kg/667m2 ;泼洒时保证池底覆盖一薄层猪粪以便全池水蚯蚓可均匀吃食;水蚯蚓种苗在引种30天后便进入水蚯蚓繁殖高峰期,此时可进行采收;采收在夜晚进行,采收前先向水蚯蚓培养池中加注低温井水,当水蚯蚓大部分在水面群集成团时乘机采收; (3)黄鳝的养殖及其管理: 黄鳝的养殖方式为池塘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2mX2mXl.5m ;黄鳝种苗经过越冬后,鳝种的规格为20g,每个网箱内放有鳝种2-3kg ;在4月上旬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5°C以上时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用猪粪生产的鲜活水蚯蚓与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的混合物,混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10% ;黄鳝养殖期间,网箱内浮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仿自然生态环境,凤眼莲的面积占网箱内面积的1/2 ;每天傍晚18 - 19时投喂新鲜的混合饲料一次,第二天及时收集残 饵并妥善处理以防污染水质;每周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每周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方法为:用浓度2mg/L的聚维酮碘全网箱均匀泼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肥猪养殖场的规模大小根据黄鳝养殖的规模对水蚯蚓的需求量而定;其具体的对应关系为:在生产季节,每净生产IOOkg黄鳝需要250kg鲜活水蚯蚓与IOOkg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每生产250kg鲜活水蚯蚓需要猪粪1750kg ;每头育肥猪每天可产猪粪1.5-2.0kg,在90天的出栏周期中可产猪粪135-180kg ;因此,每净生产IOOkg黄鳝相应的育肥猪养殖场需要饲养10-13头育肥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虫丘蚓培养池的大小为长20-30m,宽8-12m,深0.2-0.25m ;在培养池的高端设有进水口,低端设有排水口,并在池的四周挖有深20cm的排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蚯蚓培育过程中,水蚯蚓培养池的水深控制在3-5cm ;水深可视气温调整,在盛夏高温期培养池的池水可稍许加深;每隔8-10天用T形木耙将水蚯蚓培养池的池底全面搅动一次,以防止培养基的板结,驱除水蚯蚓的代谢废物以及饲料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虫丘蚓采收时用T形木耙将群集在水面的水蚯蚓集拢后,用40目的乙纶网布网袋将其捕出,并迅速放入用水泥修建的暂养池中;暂养池的池水保持长期流动,以对所捕出水蚯蚓带有的泥、粪杂物进行清理分离,每隔I小时将在水表面群集成团的水蚯蚓捞出,5-6次可全部收获完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猪-鳝结合的黄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鳝专用 配合饲料由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其成分为鱼粉、面粉、玉米、复合微生素、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在38%-40%。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609501SQ201310651349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杨代勤, 阮国良, 陈芳, 苏应兵 申请人:长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