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22696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意大利石松种子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种子引进及种子处理、土壤配置及营养钵选择、播种期与播种方法、育苗期管理;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意大利石松无成熟的容器种子育苗方法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为意大利石松在我国西北沙区成功引种奠定了基础。本发明已经通过野外和温室育苗实验,保苗率可以达到78~92%,幼苗高度10~22cm。
【专利说明】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国外引进优良防风固沙经济植物种子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是常绿树种意大利石松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西北沙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土地荒漠化严重,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近年来,由于水源涵养林的破坏,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以至于大量的人工植被和原有的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使得我国西北沙区的荒漠化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为了更好地遏制荒漠化发展势头,筛选抗旱、耐寒、耐热、耐瘠薄、喜阳光充足、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最好具有经济价值,能够在沙地良好生长的防风固沙常绿树种已成为当前荒漠区优良树种选择的新目标。
[0003]意大利石松OdZzw1S pine a L.)是一种常绿乔木,隶属于松科(chenopodiaceace)、松属(pinea);原产于地中海,分布在南欧、北非和地中海北部。植株高度12~20m,部分可以达到25m;树形优美,常用作观赏树种,被称为“圣诞树”。意大利石松具有以下特点:(1)抗逆性强,能够忍受酷暑和严寒,在40°C~_23°C气温下正常生长;(2)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营养瘠薄的沙地;(3)根系发达,I龄幼苗的根系可长达20~40cm ; (4)生长速度快,I~2龄幼苗高度可达30~40cm,相当于我国樟子松和油松4~5龄的苗高;(5)四季常绿、防风固沙作用强且具观赏价值;(6)种子可以食用,营养价值高。
[0004]由此可见:意大利石松 符合我国西北沙区当前防风固沙植物新材料筛选要求。意大利石松主要以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个体繁殖。所以,种子育苗就是意大利石松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5]意大利石松为生长在欧洲地区的树种,在我国没有引进和栽培的历史,因此,目前尚无成熟的种子育苗方法。本单位在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意大利石松种质资源及其培育技术引进”的资助下,通过室内实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了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的方法,为意大利石松在我国引种成功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方法,以便于大量繁殖这种优良植物,从而为沙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0007]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意大利石松种子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种子引进和种子处理、土壤配置及营养钵选择、播种期与播种方法、育苗期管理和出苗统计,具体步骤包括:
1.种子引进与种子处理 1.1种子引进
通过购买的方式,经过海关检疫,从国外引进当年成熟饱满的意大利石松种子;1.2种子处理
1.2.1种子室温储藏:将意大利石松种子装在棉布袋中储藏,储藏期间避免烟熏、鼠害、虫害和水湿等;储藏室温13~30°C,相对湿度〈30% ;意大利石松种子装在棉布袋中透气,不可密封储藏;
1.2.2种子消毒: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处理方法是将种子置入质量百分比浓度0.1%的HgCl2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5次,洗去种子表面残留的HgCl2溶液;
1.2.3种子催芽
根据国外的资料,意大利石松种子萌发存在休眠现象,所以,在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处理,本方法采用地窖沙藏催芽法,具体如下:
将消过毒的种子于播种前一年的11月或12月份放在地窖中,在地窖的地表面铺盖20cm厚度的湿润沙子,将翌年要播种的种子平铺在沙子之上,种子表面覆盖厚度20~30cm的湿润沙子,然后用尼龙袋或者草帘覆盖达到保湿透气的目的,湿润沙子温度5~25°C、含水量4.5~6.8% ;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中午打开地窖口透气接受阳光;种子催芽期间,保持沙子温度5~25°C、含水量4.5~6.8% ;至第二年4月下旬或者6月下旬,种子萌发率可达95.00%以上,将芽长度超过2mm的种子取出,以备播种;地窖规格:深度5m,面积:4mX 6m,地窖口 ImX 1.5m ;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 ~15% ;
2.土壤配置及营养钵的选择
2.1 土壤配置:土壤的配置采取“上沙下粘型”原则;即上层选择粒径较大透气性好的沙子,沙子粒径为: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 ;下层选择营养丰富的松土,松土是树龄为25年樟子松根部O~50cm的土壤;意大利石松虽然喜生于透气性良好的沙子上,但是育苗的目的是要培育壮苗,以便于栽培后有高的成活率,所以,土壤的配置采取“上沙下粘型”的原则;
2.2 土壤消毒:采用硫酸亚铁消毒;按照松土:硫酸亚铁为5:1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碾成粉末状用孔径Imm的筛子过筛得松土混合物;按照沙子:硫酸亚铁为5:1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碾成粉末状用孔径1_的筛子过筛得沙子混合物;当装土和播种后,浇透水即达到消毒的目的;
2.3营养钵的选择与装土
在装土之前,在营养钵底部垫一层报纸,以防止漏土或者漏水,然后将松土混合物装在营养钵的底部,直到离营养钵上表面5cm,然后在松土混合物之上铺设3cm厚度的沙子混合物;即营养钵下层为松土,上层为2~3cm厚度的沙子,以待播种;对于意大利石松而言,种子较大,生长速度快,一般采用较大规格的营养钵为宜,进而保证幼苗生长后期不会缺乏肥料;
3.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3.1播种期:意大利石松为常绿树种,只要土壤温度适合种子萌发均可以播种,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2°C,在民勤地区在4月下旬至6月底均可以播种;
3.2播种方法:将催好芽的种子种芽朝上播种在营养钵沙子混合物之上,上面覆盖2cm厚度的沙子,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 ;采用温室育苗或野外育苗;温室育苗是将营养钵放在育苗温室的育苗架上,然后浇水,然后在温室顶部覆盖遮阳网;野外育苗是将营养钵放在事前做好的野外育苗坑内,营养钵周围填满土、夯实,然后浇水,搭建遮阳网;浇水量只要保持营养钵湿透即可;
4.苗期管理
4.1除草:在播种后40d左右、苗出齐后开始第一次除草;大约苗高4~7cm ;播种后80d左右第二次除草,大约苗高6~13cm ;播种后150d左右第三次除草,大约苗高10~21cm ;除草从根部剪断,特别在第一次除草,切忌伤害幼苗根系;幼苗高度与播种期和育苗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温室育苗比野外育苗高;
4.2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意大利石松种子育苗的关键技术;在苗闻6cm之前,米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沙面湿润、不出现营养钵积水为宜,浇水的方式为喷水;幼苗高度大于6cm后,对于野外育苗,要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浇水量,可以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2~3天浇水I次;对于温室育苗,仍采用喷水的浇水方式,以不出现沙面变干为宜;浇水的时间一般在阴天或者晴天的早晨或者晴天的傍晚;温室育苗由于蒸发小,空气湿度大,所以温室育苗浇水的次数要比野外的少,浇水量也要少;
4.3病害预防:对于意大利石松,在苗期最容易出现的病害是种子腐烂,特别是发生在种子发芽至幼苗I~3.5cm时期,主要原因为浇水过多或水淹的情况下,种子出现无氧呼吸而出现种子毒害而腐烂;防治措施是浇水一定要遵守水分管理的规定;
4.4施肥管理:对于野外育 苗的小营养钵而言,当幼苗高度12~20cm时,基部针叶会出现枯黄的现象,需要施肥,方法是每隔2~3天,在早晨或者傍晚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
0.2%的磷酸二氢钾,直到基部针叶变绿为止;对于温室育苗的小营养钵而言,当幼苗高于大于14~22cm,基部针叶会出现枯黄的现象,每隔2~3d,在早晨或者傍晚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直到基部针叶变绿为止;对于大的营养钵不存在基部针叶出现枯黄的问题;尽管意大利石松耐瘠薄,但是由于幼苗生长速度快,在较小的营养钵育苗时,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需要补充肥料;
4.5幼苗抗逆锻炼:对于野外育苗,当苗高达到5~IOcm时,每隔8~15d,在上午8点至下午7点之间移走遮阳网,让幼苗接受强光照I~2h,当苗高大于8.5cm时,完全移走温室顶部的遮阳网;对于温室育苗,在苗高达到6~8cm,在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7点之间移走温室顶部的遮阳网,让幼苗接受强光照I~2h,当苗高大于8cm时,完全移走温室顶部的遮阳网,同时减少浇水量,使得幼苗木质化程度提高,有利于越冬;
5.出苗统计
在当年11月份下旬,对出苗率及幼苗长度进行统计,出苗率可以达到78~92%,幼苗高度 10 ~22cm。
[0008]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意大利石松无成熟的容器种子育苗方法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为意大利石松在我国西北沙区成功引种奠定了基础。本发明已经通过野外和温室育苗实验,出苗率可以达到79~92%,幼苗高度10~22cm。出苗率的高低以及幼苗高度与播种期以及育苗的环境有关。所以,如果意大利石松人工栽培技术在我国西北沙区大面积推广,既可以利用沙区大量的闲置沙地,又可以保护荒漠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增加沙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1
1.种子引进与种子处理 1.1种子引进
2012年8月,通过购买的方式,经过海关检疫,从法国引进当年成熟饱满的意大利石松45kg。种子千粒重为641.4g,含水量:3.66%。
[0010]1.2种子处理
1.2.1种子储藏:将意大利石松种子装在棉布袋中储藏,储藏期间避免烟熏、鼠害、虫害、水湿等;室温保持在13~30°C,相对湿度〈30%。
[0011]1.2.2种子消毒:2012年11月28日,将5kg的意大利石松种子完全浸泡在质量百分比浓度0.1%的HgCl2试剂中15min,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5次。
[0012]1.2.3种子催芽
2012年11月28日,将消过毒的种子储藏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沙生植物园地窖中,2013年4月25日取出,发芽率95.6%。具体的储藏方法:2012年11月27日,在地窖中铺盖20cm厚度的湿润沙子,将2013年要播种的种子平铺在沙子之上,种子表面覆盖湿润沙子厚度20cm,然后用草帘覆盖;在2012年11月28日至2013年4月25日之间,凡是天气晴朗的日子,中午打开地窖口透气、接受阳光;在储藏期间,如果出现沙子变干,喷水使其保持湿润;在种子催芽期间,保持沙子温度5~25°C、含水量4.5~6.8%。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 0~65%,粗粒砂10~15% ;
2.土壤配置及营养钵的选择
2.1 土壤配置:土壤的配置按照“上沙下粘型”原则,2013年4月18日,从树龄25年的民勤治沙站的樟子松苗圃地里挖取O~50cm的松土,作为营养钵底层的营养土,并准备透气性良好的沙子作为营养钵上层用土,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
[0013]2.2 土壤消毒:2013年4月21日,将松土和硫酸亚铁碾成粉末状,按照5: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松土混合物;沙子与硫酸亚铁碾成粉末状也按照同样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沙子混合物;在装土和播种后,通过浇水从而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
[0014]2.3营养钵的选择与装土
2012年4月24日,选择规格为14X 17cm的黑色营养钵,在营养钵的底部垫一层报纸,以防止漏土或漏水,将松土混合物装在营养钵的底部,直到离营养钵表面5cm ;然后在松土混合物之上铺3cm的沙子混合物,以待播种。
[0015]3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3.1播种期:2013年4月25日
3.2播种方法:2013年4月25日将催好芽的种子种芽朝上播种在营养钵沙子混合物之上,然后在上面覆盖盖2cm厚度的沙子,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 ;将营养钵放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育苗温室的育苗架上,浇透水,浇水量只是保持营养钵完全湿透即可,最后在温室棚顶覆盖遮阳网。
[0016]4.苗期管理
4.1除草:2013年6月5日,第一次除草,苗高5.9cm ;2013年7月26日,第二次除草,苗高9.6cm;2013年9月25日,第三次除草,苗高14.3cm ;除草一定要从根部剪断。[0017]4.2水分管理:2013年4月28日开始,每隔Id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沙面湿润,喷水时间0.5h,2013年6月7日份以后,每隔3d,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沙面湿润,每次喷水时间延长至Ih ;早晨8点之前或者傍晚8点之后喷水。
[0018]4.3病害预防:2013年4月25日至5月15日之间,每天在温室里观察,发现营养钵里有积水的,及时将多余的水分处理掉。
[0019]4.4施肥管理:由于采用的营养钵规格为直径14cm,高度17cm,直到2013年11月未出现缺乏肥料的现象。
[0020]4.5幼苗抗逆锻炼:2013年6月19日苗高达到6.5cm,故6月19日起,每2~3d,在下午2点到4点之间撤去遮阳网2小时;7月2日,苗高8.1cm,完全撤去遮阳网。
[0021]5出苗统计
2013年11月25日,对出苗率及幼苗程度进行了统计,出苗率达到88.46%,幼苗高度18.94cm。
[0022]实施例2
1.种子引进与种子处理
1.1种子引进,使用2012年8引进的种子。
[0023]1.2种子处理,各步骤同实施例1。
[0024]2.土壤配置及营养钵的选择
2.1 土壤配置:同实施例1。
[0025]2.2 土壤消毒:同实施例1。
[0026]2.3营养钵选择与装土
2012年4月25日,选择规格为10 X IOcm的黑色营养钵,将松土混合物装在营养钵的底部,直到离营养钵表面4cm ;然后在松土混合物之上铺2cm的沙子混合物,以待播种。
[0027]3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3.1播种期:2013年4月26日
3.2播种方法:2013年4月26日将催好芽的种子种芽朝上播种在营养钵沙子混合物之上,其余同实施例1。
[0028]4.苗期管理
4.1除草:2013年6月8日,第一次除草,苗高5.2cm ;2013年7月18日,第二次除草,苗高7.6cm;2013年9月25日,第三次除草,苗高11.3cm ;除草从根部剪断。
[0029]4.2水分管理:2013年4月30日开始,每隔2d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沙面湿润,喷水时间0.5h,2013年6月25份以后,每隔3d,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沙面湿润,每次喷水时间延长至lh,早晨8点之前或者傍晚8点之后喷水。
[0030]4.3病害预防:2013年4月26日至5月28日之间,每天在温室里观察,发现营养钵里有积水的,及时将多余的水分处理掉。
[0031]4.4施肥管理:由于采用的营养钵规格为直径10cm,高度10cm,营养钵的规格较小,2013年10月31日旬,高度14.1cm的幼苗开始出现基部枯黄的现象,从2013年10月31开始,每隔3d,晚上8点后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直到11月21日,基部枯黄现象完全消除,停止施肥。
[0032]4.5幼苗抗逆锻炼:2013年6月15日苗高达到6.1cm,故2013年6月15日,6月28日、7月8日、7月16日、7月26日,在下午3点撤去遮阳网2小时;8月15日,苗高8.5cm,完全撤去遮阳网完全撤去遮阳网。
[0033]5.出苗统计
2013年11月25日,对出苗率及幼苗程度进行了统计,出苗率达到78.03%,幼苗高度15.58cm。
[0034]实施例3
1.种子引进与种子处理 1.1种子引进
使用2012年8引进的种子。
[0035]1.2种子处理,各步骤同实施例1。
[0036]2.土壤配置及营养钵的选择
2.1 土壤配置:同实施例1
2.2 土壤消毒:同实施例1
2.3营养钵的选择与装土
2012年4月25日,选择规格为14X 17cm的黑色营养钵,在营养钵的底部垫一层报纸,以防止漏土或漏水,将松土混·合物装在营养钵的底部,直到离营养钵表面5cm ;然后在松土混合物之上铺3cm的沙子混合物,以待播种。
[0037]3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3.1播种期:2013年4月26日
3.2播种方法:2013年4月26日将催好芽的种子种芽朝上播种在营养钵沙子混合物上,上面覆沙2cm,放在事前做好的野外育苗坑内,营养钵周围填满土,夯实,然后浇透水,浇水量只是保持营养钵湿透即可,然后搭建遮阳网。
[0038]4.苗期管理
4.1除草:2013年6月10日,第一次除草,苗高5.7cm ;2013年7月20日,第二次除草,苗高8.3cm;2013年9月22日,第三次除草,苗高13.1cm ;除草从根部剪断。
[0039]4.2水分管理:2013年4月30日开始,每隔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沙面湿润,2013年7月2日以后,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每隔6d,早晨8点之前或者傍晚8点之后早晚各浇水一次。
[0040]4.3病害预防:2013年4月26日至5月23日之间,每天对野外育苗坑的营养钵观察,发现个别营养钵里有积水,及时将多余的水分处理掉。
[0041]4.4施肥管理:无缺乏肥料现象。
[0042]4.5幼苗抗逆锻炼:2013年6月15日苗高达到6.0cm,在6月15日、6月28日、7月8日、7月16、7月24日下午2点到4点之间撤去遮阳网2小时;9月15日,苗高达到12.4cm,完全撤去遮阳网。
[0043]5.出苗统计
2013年11月25日,对出苗率及幼苗长度进行了统计,出苗率可以达到91.02%,幼苗高度 17.71cm。
[0044]实施例4
1.种子引进与种子处理1.1种子引进,同实施例3。
[0045]1.2种子处理
1.2.1种子储藏:同实施例1。
[0046]1.2.2种子消毒:2012年12月28日,将5kg的意大利石松种子在完全浸泡在质量百分比浓度0.1%的HgCl2试剂中15min,然后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5次。
[0047]1.2.3种子催芽:2012年12月28日,将消过毒的种子储藏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民勤沙植物园地窖中,2013年6月25日取出,发芽率98.6%。具体的储藏方法:2012年12月27日,在地窖中铺盖20cm厚度的湿润沙子,将2013年要播种的种子平铺在沙子之上,种子表面覆盖湿润沙子厚度20cm,然后用草帘覆盖;在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6月22日之间,凡是天气晴朗的日子,中午打开地窖口透气、接受阳光;在储藏期间如果出现沙子变干,喷水时期保持湿润;在种子催芽期间,保持沙子温度5~25°C、含水量4.5~6.8%。沙子粒径:同实施例1。
[0048]2.土壤配置及营养钵的选择
2.1 土壤配置:时间2013年6月23日,其余同实施例1。
[0049]2.2 土壤消毒:时间2013年6月23日,其余同实施例1。
[0050]2.3营养钵的选择与装土
时间2012年6月24日,其 余同实施例1。
[0051]3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3.1播种期:2013年6月25日。
[0052]3.2播种方法:时间2013年5月25日,其余同实施例3。
[0053]4.苗期管理
4.1除草:2013年7月30日,第一次除草,苗高4.0cm ;2013年9月12日,第二次除草,苗高7.lcm;2013年11月18日,第三次除草,苗高10.1cm ;除草从根部剪断。
[0054]4.2水分管理:2013年6月28日开始,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沙面湿润,2013年8月31日以后,每隔6d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早晨8点之前或者傍晚8点之后早晚各浇水一次。
[0055]4.3病害预防:2013年6月25日至7月28日之间,每天对野外育苗坑的营养钵观察,发现个别营养钵里有积水,及时将多余的水分处理掉。
[0056]4.4施肥管理:无缺乏肥料现象,不施肥。
[0057]4.5幼苗抗逆锻炼:2013年8月15日苗高5.0cm,在8月15日、8月30日、9月7日和9月15日下午2点到4点或下午I点到3点之间撤去遮阳网2小时;10月25日苗高
8.8cm,完全撤去遮阳网;
5出苗统计
2013年11月25日,对出苗率及幼苗程度进行了统计,出苗率可以达到82.65%,幼苗高度10.40cm。实施例4比实施例3的播种时间晚两个月。
【权利要求】
1.一种意大利石松种子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引进及种子处理、土壤配置及营养钵选择、播种期与播种方法、育苗期管理和出苗统计,具体步骤包括:a.种子引进与种子处理a.1种子引进 通过购买的方式,经过海关检疫,从国外引进当年成熟饱满的意大利石松种子; a.2种子处理 a.2.1种子室温储藏:将意大利石松种子装在棉布袋中储藏,储藏期间避免烟熏、鼠害、虫害和水湿等;储藏室温13~30°C,相对湿度〈30% ; a.2.2种子消毒: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处理方法是将种子置入质量百分比浓度0.1%的HgCl2试剂中浸泡15min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5次,洗去种子表面的残留HgCl2溶液; a.2.3种子催芽 将消过毒的种子于播种前一年的11月或12月份放在地窖中,在地窖的地表面铺盖20cm厚度的湿润沙子,将翌年要播种的种子平铺在沙子之上,种子表面覆盖厚度20~30cm的湿润沙子,然后用尼龙袋或者草帘覆盖达到保湿透气的目的,湿润沙子温度5~25°C、含水量4.5~6.8% ;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中午打开地窖口透气接受阳光;种子催芽期间,保持沙子温度5~25°C、含水量4.5~6.8% ;至第二年4月中旬,种子萌发率可达.96.00%,将芽长度超过2mm的种子取出,以备播种;地窖规格:深度5m,面积:4mX6m,地窖口 ImX 1.5m ;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 ; b.土壤配置及营养钵的选择 b.1 土壤配置:土壤的配置采取“上沙下粘型”原则;即上层选择粒径较大透气性好的沙子,沙子粒径为: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下层选择营养丰富的松土,松土是树龄为25年樟子松根部O~50cm的土壤; b.2 土壤消毒:采用硫酸亚铁消毒;按照松土:硫酸亚铁为5:1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碾成粉末状用孔径Imm的筛子过筛得松土混合物;按照沙子:硫酸亚铁为5:1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碾成粉末状用孔径1_的筛子过筛得沙子混合物;当装土和播种后,浇透水即达到消毒的目的; b.3营养钵的选择与装土 在装土之前,在营养钵底部垫一层报纸,然后将松土混合物装在营养钵的底部,直到离营养钵上表面5cm,然后在松土混合物之上铺设3cm厚度的沙子混合物;即营养钵下层为松土,上层为2~3cm厚度的沙子,以待播种;对于意大利石松而言,种子较大,生长速度快,一般采用较大规格的营养钵为宜,进而保证幼苗生长后期不会缺乏肥料; c.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c.1播种期:意大利石松为常绿树种,只要土壤温度适合种子萌发均可以播种,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2°C,在民勤地区在4月下旬至6月底均可以播种; c.2播种方法:将催好芽的种子种芽朝上播种在营养钵沙子混合物之上,上面覆盖2cm厚度的沙子,沙子粒径:粘粒3~5%,粉粒20~25%,细粒砂60~65%,粗粒砂10~15% ;采用温室育苗或野外育苗;温室育苗是将营养钵放在育苗温室的育苗架上,然后浇水,而后在温室顶部覆盖遮阳网;野外育苗是将营养钵放在事前做好的野外育苗坑内,营养钵周围填满土、夯实,然后浇水,搭建遮阳网;浇水量只要保持营养钵湿透即可; d.苗期管理 d.1除草:在播种后40d左右、苗出齐后开始第一次除草;大约苗高4~7cm ;播种后`80d左右第二次除草,大约苗高6~13cm ;播种后150d左右第三次除草,大约苗高10~`21cm ;除草从根部剪断,切忌伤害幼苗根系; d.2水分管理:在苗高6cm之前,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沙面湿润、不出现营养钵积水为宜,浇水的方式为喷水;幼苗高度大于6cm后,对于野外育苗,要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浇水量,可以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2~3天浇水I次;对于温室育苗,仍采用喷水的浇水方式,以不出现沙面变干为宜;浇水的时间一般在阴天或者晴天的早晨或者晴天的傍晚; d.3病害预防:对于意大利石松,在苗期最容易出现的病害是种子腐烂,主要发生在种子发芽至幼苗I~3.5cm时期,防治措施是浇水一定要遵守水分管理的规定; d.4施肥管理:对于野外育苗的小营养钵而言,当幼苗高度14~22cm时,基部针叶会出现枯黄的现象,需要施肥,方法是每隔2~3天,在早晨或者傍晚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直到基部针叶变绿为止;对于温室育苗的小营养钵而言,当幼苗高于大于12~20cm,基部针叶会出现枯黄的现象,每隔2~3d,在早晨或者傍晚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直到基部针叶变绿为止; d.5幼苗抗逆锻炼:对于野外育苗,当苗高达到5~IOcm时,每隔8~15d,在上午8点至下午7点之间移走遮阳网,让幼苗接受强光照I~2h,当苗高大于8.5cm时,完全移走温室顶部的遮阳网;对于温室育苗,在苗高达到6~8cm,在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7点之间移走温室顶部的遮阳网,让幼苗接受强光照I~2h,当苗高大于8cm时,完全移走温室顶部的遮阳网,同时减少浇水量; e.出苗统计` 在当年11月份,对保苗率及幼苗长度进行统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大利石松种子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种子引进是从法国引进当年成熟饱满的意大利石松种子45kg ;种子千粒重为641.4g,含水量:3.66%ο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3651035SQ20131066911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刘世增, 刘有军, 满多清, 李德禄, 金红喜 申请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