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

文档序号:22819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进行滞育诱导的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2)将步骤1)得到的进入滞育态的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4℃、黑暗的条件下贮存;3)步骤2)贮存结束后,将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23±1℃、光周期L14:D10至L16:D8的条件下,恢复发育。该方法滞育诱导率100%,滞育后的贮存期可达120天,滞育解除后20天可得到羽化的成蝇。本发明对伞裙追寄蝇的大规模扩繁,延长其产品货架期及在田间的防控作用时间,提高害虫防治效率,加深对天敌昆虫发育机制的认识,探索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及进化途径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说明】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他昆虫的昆虫,它们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我国天敌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强有力的开发应用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技术,采用室内大量繁殖天敌昆虫方法和大量释放的技术,可增加田间初始天敌的种群数量,结合生物农药和生态技术,形成较为完整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因此,研究天敌昆虫人工饲养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开展昆虫滞育的深人研究,可为人类能够了解昆虫发育和消长的规律,最终为无公害治理害虫、利用益虫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0003]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属鳞翅目,螟蛾科类昆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农牧业害虫,由于其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是一种间歇性暴发和具有毁灭性的迁飞性害虫。在草地螟寄生昆虫中,寄生蝇对草地螟的寄生率要高于寄生蜂,对寄主种群起到重要调控作用。草地螟的天敌类群中以寄生蝇最为丰富,是控制草地螟发生危害及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
[0004]伞裙追寄妮(Exoristacivilis Rond.)属双翅目寄妮科(Diptera:Tachinidae),是完全变态类寄生蝇,发育过程中共有卵、幼虫、蛹和成虫这四个虫态(发育阶段),每个虫态的发育特点各有不同,如卵、蛹不食不动;低龄幼虫只能在寄主体内取食,老熟幼虫则从虫寄主体内爬出,12h—24h内即化蛹,进入不食不动状态。成虫则具飞行能力翅膀,可以灵活飞翔。
·[0005]伞裙追寄蝇是我国草地螟幼虫上的重要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虽然已经克服了传统人工继代繁育的弊端,可以使伞裙追寄蝇能进行周年性累积繁育。但是采用传统连代繁殖的方法,蝇容易退化,而且不易长期保存,给田间释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改进繁殖技术,人为诱导该蝇进入滞育状态,可使保存期大大延长,因此利用低温储藏滞育虫茧技术,控制天敌发育时间,这对于周年扩繁天敌昆虫意义极其重要。通过把握各世代的繁育进程以及准确的预测目标害虫的发生时间和发生数量,在害虫发生时,能及时的释放天敌昆虫,从而达到害虫防治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
[0007]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I)将待进行滞育诱导的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C、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
[0009](2)将步骤(1)得到的进入滞育态的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4°C、黑暗的条件下贮存;
[0010](3)步骤(2)贮存结束后,将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23±1°C、光周期L14:D10至L16:D8的条件下,恢复发育。
[0011 ]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及贮存方法。
[0012]本发明所提供的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及贮存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0013](I)将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1:、光周期1^8:016至1^12:0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
[0014](2)将步骤(1)得到的进入滞育态的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4°C、黑暗的条件下贮存。
[001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方法。
[0016]本发明所提供的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C、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
[0017]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种方法,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温度具体为16°C、17°C或 180C ;所述光周期具体为 L8:D16、L10:D14 或 L12:D12。
[0018]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种方法,步骤(1)中,所述条件中的光照强度为4000-5000LX ;所述条件中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0019]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种方法,步骤(1)中,所述待进行滞育诱导的伞裙追寄蝇为伞裙追寄蝇的卵或幼虫;对所述伞裙追寄蝇进行滞育诱导的时间至少涵盖所述伞裙追寄蝇的幼虫期。
[0020]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将待进行滞育诱导的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C、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为:将卵期的所述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C、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于蛹期或成虫期将所述伞裙追寄蝇从所述温度17±11:、光周期1^8:016至1^12:012的条件下取出。
[0021]在上述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贮存的时间可为120天以内,最好为60天以内,如30-60天。所述条件中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如70%。
[0022]在上述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恢复发育的时间可为20天,20天后所述伞裙追寄蝇即可羽化为成虫。所述条件中的光照强度为5000LX ;所述条件中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如 70%ο
[0023]在本发明中,对所述伞裙追寄蝇进行滞育诱导、滞育维持或滞育解除时的寄主为草地螟,如4龄末~5龄初的草地螟。
[0024]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滞育诱导率近100%,滞育后的贮存期可达120天,滞育解除后20后天可得到羽化的成蝇。本发明不仅有助于生产实践中促进伞裙追寄蝇的大规模扩繁,延长其产品货架期及在田间的防控作用时间,也有助于掌握天敌昆虫的发育特点,提高害虫防治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温度和光周期对伞裙追寄蝇滞育的影响。
[0026]图2为16°C和18°C时伞裙追寄蝇的滞育诱导的临界光周期。【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8]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9]供试虫源:
[0030]伞裙追寄蝇:记载于“相红燕,刘爱萍,高书晶,徐林波,刘长仲.草地螟优势寄
生性天敌-伞裙追寄蝇生物学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3):92-98”一文中,
公众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获得。伞裙追寄蝇成虫在240ml的一次性透明水杯中饲养,杯口用纱网覆盖,纱网上缝有脱脂棉球,并且用15% (体积分数)蜂蜜水浸湿。
[0031]草地螟:记载于“吴晋华、刘爱萍等.人工饲料对草地螟消化酶活性及羧酸酯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2,20 (6):: 169-1174” 一文中,公众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获得。将草地螟卵置于置有滤纸的半径为15cm的玻璃培养皿中,其中滤纸应保持湿润。待草地螟孵化后,用新鲜灰菜叶或苜蓿叶饲喂草地螟,直至草地螟幼虫为3龄时,将幼虫转于 长X宽=15cmX Ilcm的塑料盒中饲养,3-5龄幼虫所处环境保持在60%左右。每天饲喂1-2次,并及时更换饲料并筛除虫粪。为了减少幼虫的死亡,应尽量减少更换叶片时对幼虫的刷伤或拨动,采用轻轻抖动或震荡叶片使幼虫自行脱落到新鲜叶片上。
[0032]试验仪器及材料
[0033]温度和光周期对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的影响试验均在人工气候箱(SPX-3001-G型,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内进行,人工气候箱温度设置误差为± 1°C,相对湿度设置误差为±5%。草地螟幼虫及伞裙追寄蝇的饲养均在自制养虫笼中进行。另需平底试管(6cmX 1.5cm),水银温度计,毛笔,脱脂棉,橡皮圈,托盘、培养皿、保鲜膜、蛭石等若干。
[0034]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5]下述实施例实施数据分析时,均利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0036]下述实施例中,光周期Lx:Dy表示每天光照时长X小时,黑暗时长y小时,x+y=24。光周期LL表示每天光照时长24小时,黑暗时长O小时;光周期DD表示每天光照时长O小时,黑暗时长24小时。
[0037]下述实施例均采用国际通用的寄生蝇滞育判断标准,基本原理是基于有效积温法贝U,当某寄生蝇的某虫态在最短发育历期的三倍时间内仍未完成发育,即认定是进入滞育状态。更加具体的,本发明中判定伞裙追寄蝇是否进入滞育状态是按照如下方法确定的:若伞裙追寄蝇“幼虫”这一虫态在最短发育历期的三倍时间(即27天)内仍未完成发育,即自卵孵化成幼虫时起,在27天内伞裙追寄蝇的幼虫未能进入“蛹”这一虫态,则认定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状态。
[0038]实施例1、伞裙追寄蝇的滞育诱导
[0039]一、伞裙追寄蝇滞育温度和光周期的确定
[0040]设置4个不同温度(14°〇、171:、211:和25 °C )和5个不同光周期(L8:D16、L10:D14、L12:D12、L14:D10、L16:D8),共20个处理,每个处理30头4龄末~5龄初的健壮
草地螟幼虫(寄主),重复3次。将交尾Id后的伞裙追寄蝇雌蝇和草地螟幼虫一同置于养虫盒中,放入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处理的人工气候箱中(其中,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为4000~5000LX、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对伞裙追寄蝇进行滞育诱导(滞育诱导自“卵”这一虫态开始),诱导10-12天。诱导完成后,转入正常的饲养条件,即23°C、L16:D8、空气相对湿度为60%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饲养,观察记录各处理组伞裙追寄蝇的滞育情况,以及虫体发育情况。
[0041]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光周期和温度是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无论是温度还是光周期对伞裙追寄蝇滞育率都有显著的影响。17°C时滞育率最高,SP17°C为最佳滞育温度。低于17°C,幼虫活动迟缓、僵硬。死亡数增加。在21°C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滞育率逐渐下降;在251:时,不能诱导滞育。可见,低温、短光照是诱导伞裙追寄蝇滞育的主要因素,温度起主导作用,光周期只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起作用。
[0042]表1室内条件下温度和光周期对伞裙追寄蝇滞育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调控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进行滞育诱导的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 I °C、光周期L8: D16至L12: 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 (2)将步骤(1)得到的进入滞育态的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4°C、黑暗的条件下贮存; (3)步骤(2)贮存结束后,将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23±1°C、光周期L14:D10至L16:D8的条件下,恢复发育。
2.一种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及贮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1°C、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 (2)将步骤(1)得到的进入滞育态的所述伞裙追寄蝇转入温度4°C、黑暗的条件下贮存。
3.一种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伞裙追寄蝇置于温度17土1°C、光周期L8:D16至L12:D12的条件下进行诱导,使所述伞裙追寄蝇进入滞育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待进行滞育诱导的伞裙追寄蝇为伞裙 追寄蝇的卵或幼虫;对所述伞裙追寄蝇进行滞育诱导的时间至少涵盖所述伞裙追寄蝇的幼虫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贮存的时间在120天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贮存的时间在60天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恢复发育的时间为20天。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704178SQ20131070316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爱萍, 王育青, 徐林波, 高书晶, 刘雅学, 王建梅, 缪丽梅, 王宁, 夏明 , 康爱囯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