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制种产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22930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制种产量的方法
【专利摘要】该方法是三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能够明显提高18优75的制种产量,降低制种风险,保证农民和公司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18优75的制种在淮安进行,盛花期遇到阴雨天气的概率较高,平均制种产量在75Kg左右。而且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人工成本较高。在研究多地试制种的条件下,确定在江苏徐州进行18优75的制种,不仅可以规避天气风险、降低用工成本,还可以提高亲本的生物产量,进而提高制种产量。综合所有因素,可以降低制种成本15~25%,大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制种产量的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技术适用于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的制种生产,能够明显提高其制种产量。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三系杂交稻生产技术多为“当地制种,定时插秧”,即根据用种的地点,在当地选择制种田,进行杂交种的生产;且播种插秧时间以当地的生产习惯为准,不考虑制种父母本盛花期的气候特点。利用传统的制种方法,经常使父母的盛花期处于阴天多雨的季节,导致父母本花时出现不协调等情况,且影响父本的散粉习性,影响异交结实率,使制种产量明显偏低。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传统制种技术产量偏低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地制种,适时插秧”的方法,不仅同样可以收获高质量的杂交种,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明显提高制种农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0004]本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父母本的光温反应特性进行研究,探讨父母本适宜种植的地理范畴。水稻的三性,即感温、感光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决定了每个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生育进程会有明显差异,其生长量和开花习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区进行父母本的试种是该技术的前提;18优75的母本18A属于弱感光材料,选择制种地点时,光周期是次要因素,主要以温度、开花期的天气情况为主;为达到最佳的效果,应在多个地点同时种植,考察亲本的生物产量、抽穗开花期的天气情况及周围环境的隔离条件坐寸ο
[0005]该技术的关键是选择最佳的地区进行及其小环境,目的是保证亲本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及每穗粒数提供基础;同时严格控制隔离条件,为杂交种纯度提供保证。确定制种地点的方法如下:(I)根据18优75亲本的生长特性,决定在天津、徐州、淮安和信阳四个地点同时种植,考察生物产量、抽穗期气候条件等;(2)对每个地点的材料进行分期播种、分期插秧,并详细记录相对应调查数据;(3)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历史记录,分析抽穗期出现阴雨天气的概率;(4)进行实地测产,结合气候条件确定最佳的制种地点。
[0006]需要说明的是:(I)我国幅员辽阔,适合18优75亲本生长的地区很多,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宜的地区用于种子生产;(2)每个地区的降水都很强的规律性,采用分期播种的方式,可以确保抽穗开花期尽量避开雨水多的季节,保证有足够的温度和光照条件;(3)可以利用赤霉素等生长调节物质及施用不同肥料的多种手段对亲本的花期进行小范围的调节,延长或缩短开花周期;(4)实践证明,徐州地区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合18优75亲本的生长,在抽穗开花期很少出现阴雨天气,制种产量最高。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杂交种产量,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杂交制种风险。同时,异地制种还可以保证制种亲本的安全性,有益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对多个影响制种产量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最佳配组方案,保证获得最高制种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全国多个地点选择最适宜的制种区域,以确保制种亲本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为提高制种广量提供基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粳型三系杂交稻18优75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每一个备选地点进行分期播种、分期插秧试验,在保证生物产量的基础上,尽量使抽穗开花期避开当地的阴雨天气,使亲本可以顺利开花散粉,提高制种产量。
【文档编号】A01H1/04GK104170728SQ20131072492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平良, 谢辉, 胡文德, 于洪兰, 华泽田 申请人: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