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玉米秸秆深还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地犁,尤其是涉及一种玉米秸杆深还犁。
背景技术:
在北方寒地春玉米种植区。秋季机械化收获后的玉米秸杆经粉碎覆盖地表,采用现有的灭茬起垄机、圆盘耙、复式少耕联合整地机等机具都不能使秸杆深埋。由于冬季低温秸杆不能霉烂,所以不利于下一年春季播种作业。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365395Y,公告日是2009年12月2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土层置换犁”,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土层置换犁,包括犁架、牵引架和犁头,所述的犁头由第一犁头和第二犁头组成,该第一犁头与第二犁头左右相邻,并且曲面的方向相同;该第二犁头位于第一犁头的后面;在所述的第一犁头的后端上部连接有逐渐向翻土一侧倾斜延伸的翻土板;所述的第二犁头的底端高于第一犁头底端一个耕作层厚度的距离。该土层置换犁利用第一犁头和第二犁头位置的配合同步作用,能够比较彻底地将表层的“疲劳土层”(耕作层)与次表层的“好土层”(心土层)进行位置转换,避免两个土层的重叠混合,可以达到休闲“疲劳土层”、减轻残留农药危害,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根据该土层置换犁的工作原理完全可以用于玉米秸杆深度还田作业,这样就不会影响下一年春季播种作业。但该土层置换犁尚有不足之处,由于该土层置换犁在使用时,首次进地作业要人工拆卸第一犁头,二次进地时,还得人工安装第一犁头,才能开始第一犁头和第二犁头的同时同步作业。存在人工拆卸、安装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作业效率的问题,另外不能实现秋施肥,影响了秋整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生产作业效率高、整地效果好的玉米秸杆深还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玉米秸杆深还犁,包括犁架和安装在该犁架上的悬挂架、限深轮、支撑杆,还包括滚垡型犁铧、前犁柱、翻垡型犁铧、后犁柱以及犁铧翻转机构,滚垡型犁铧与翻垡型犁铧前后设置左右相邻配置,且滚垡型犁铧的犁底相对翻垡型犁铧的犁底低一个耕作层厚度,犁铧翻转机构设置在该犁架的主梁上,该滚垡型犁铧通过前犁柱固装在犁铧翻转机构上,该翻垡型犁铧通过后犁柱固装在该犁架的副梁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犁铧翻转机构由回转套管、手柄、定位销、定位板组成,回转套管套装在该犁架的主梁上,回转套管上设置手柄,该手柄上向后垂直设有定位销,定位板与该定位销垂直对应设置在该犁架的主梁上,定位板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设有定位销孔,该定位销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的定位销孔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该犁架的主梁和副梁上设有肥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滚垡型犁铧采用在翻垡型犁铧的犁壁后端设置滚垡犁壁的构造,滚垡犁壁采用扭柱型犁体曲面形状。[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秸杆深还犁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犁铧翻转机构设置在该犁架的主梁上,该滚垡型犁铧通过前犁柱固装在犁铧翻转机构上,该犁铧翻转机构的回转套管套装在该犁架的主梁上,回转套管上设置手柄,该手柄上向后垂直设有定位销,定位板与该定位销垂直对应设置在该犁架的主梁上,定位板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设有定位销孔,该定位销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的定位销孔内。所以玉米秸杆深还犁在开始进地作业时就可以通过操作手柄使前面的滚垡型犁铧水平折叠起来,接着再通过操作手柄使前面的滚垡型犁铧回到垂直作业位置,进行滚垡型犁铧和翻垡型犁铧的连续配合、同步作业,实现秸杆深埋还田。另外,在该犁架的主梁和副梁上设有肥箱,可以实现同步施肥。得到了省时省力、生产作业效率高、整地效果好的效果O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玉米秸杆深还犁的构造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犁架I ;悬挂架2;滚垡型犁铧3;前犁柱4;翻垡型犁铧5;后犁柱6;回转套管7 ;手柄8 ;定位销9 ;定位板10 ;肥箱11 ;限深轮12 ;支撑杆13 ;滚垡犁壁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玉米秸杆深还犁的构造示意图,包括犁架和安装在该犁架I上的悬挂架2、限深轮12、支撑杆13,还包括滚垡型犁铧3、前犁柱4、翻垡型犁铧5、后犁柱6以及犁铧翻转机构,滚垡型犁铧3与翻垡型犁铧5前后设置左右相邻配置,且滚垡型犁铧3的犁底相对翻垡型犁铧5的犁底低一个耕作层厚度,犁铧翻转机构设置在该犁架I的主梁上,该滚垡型犁铧3通过前犁柱4固装在犁铧翻转机构上,该翻垡型犁铧5通过后犁柱6固装在该犁架I的副梁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图1、图2中,所述犁铧翻转机构由回转套管7、手柄8、定位销9、定位板10组成,回转套管7套装在该犁架I的主梁上,回转套管7上设置手柄8,该手柄8上向后垂直设有定位销9,定位板10与该定位销9垂直对应设置在该犁架I的主梁上,定位板1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设有定位销孔,该定位销9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10的定位销孔内。即当开始进地作业时,操控该手柄8使定位销9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10的水平方向定位销孔内,滚垡型犁铧3水平折叠起来;当接着连续作业时,操控该手柄8使定位销9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10的垂直方向定位销孔内,滚垡型犁铧3回到垂直作业位置。如图1、图2所示,在该犁架I的主梁和副梁上设有肥箱11。实现秸杆深埋还田作业的同时深施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图1、图2中,所述滚垡型犁铧3采用在翻垡型犁铧5的犁壁后端设置滚垡犁壁14的构造,滚垡犁壁14采用扭柱型犁体曲面形状。玉米秸杆深还犁作业时,将悬挂架2与配套拖拉机悬挂机构挂接,在开始进地作业时,操控该手柄8使回转套管7带动滚垡型犁铧3旋转90°处于水平折叠升起状态,通过定位销9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10的水平方向定位销孔内固定,这时操控配套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控制悬挂机构下落,随着机组的前进,只有后面的翻垡型犁铧5工作,翻垡型犁铧5的作业深度为一个耕作层厚度,将地表秸杆随耕层土壤翻至犁铧右侧方,同时耕后的犁底形成一个堑沟。在完成开始的一次翻垡型犁铧5单独作业后,接着操控该手柄8使回转套管7带动滚垡型犁铧3回转90°处于垂直作业位置,通过定位销9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10的垂直方向定位销孔内固定,这时随着机组的前进,滚垡型犁铧3与翻垡型犁铧5前后配合、同步连续作业,滚垡型犁铧3沿前次作业形成的堑沟入土,作业深度为一个耕作层厚度,土垡在滚垡犁壁14犁体曲面作用下沿沟底一棱边向右作侧向滚翻,接着又绕另一棱边滚翻、扭转,直至覆盖到前一行程为止,使地表秸杆完全深埋,同时,翻垡型犁铧5同步完成一次作业,将地表秸杆随耕层土壤翻至犁铧右侧方,落入滚垡型犁铧3的犁后深沟内,并形成一个新的堑沟。如此往复作业地表秸杆被依次深埋还田一个耕作层厚度以下。为下一年春节播种创造有利条件。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可以通过增加多个滚垡型犁铧3与翻垡型犁铧5组合的方法,配套更大动力拖拉机,实现作业幅宽增加。但上述变化并没有引起结构特征变化,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玉米茬地耕翻及地表秸杆深埋还田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玉米秸杆深还犁,包括犁架⑴和安装在该犁架⑴上的悬挂架(2)、限深轮(12)、支撑杆(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垡型犁铧(3)、前犁柱(4)、翻垡型犁铧(5)、后犁柱(6)以及犁铧翻转机构,滚垡型犁铧(3)与翻垡型犁铧(5)前后设置左右相邻配置,且滚垡型犁铧(3)的犁底相对翻垡型犁铧(5)的犁底低一个耕作层厚度,犁铧翻转机构设置在该犁架(I)的主梁上,该滚垡型犁铧(3)通过前犁柱(4)固装在犁铧翻转机构上,该翻垡型犁铧(5)通过后犁柱(6)固装在该犁架(I)的副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杆深还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翻转机构由回转套管(7)、手柄(8)、定位销(9)、定位板(10)组成,回转套管(7)套装在该犁架(I)的主梁上,回转套管(7)上设置手柄(8),该手柄(8)上向后垂直设有定位销(9),定位板(10)与该定位销(9)垂直对应设置在该犁架(I)的主梁上,定位板(1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设有定位销孔,该定位销(9)向后垂直插入定位板(10)的定位销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秸杆深还犁,其特征在于:在该犁架(I)的主梁和副梁上设有肥箱(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秸杆深还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垡型犁铧(3)采用在翻垡型犁铧(5)的犁壁后端设置滚垡犁壁(14)的构造,滚垡犁壁(14)采用扭柱型犁体曲面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深还犁,旨在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生产作业效率高、整地效果好的玉米秸秆深还犁。包括犁架和安装在该犁架上的悬挂架、限深轮、支撑杆,还包括滚垡型犁铧、前犁柱、翻垡型犁铧、后犁柱以及犁铧翻转机构,滚垡型犁铧与翻垡型犁铧前后设置左右相邻配置,且滚垡型犁铧的犁底相对翻垡型犁铧的犁底低一个耕作层厚度,犁铧翻转机构设置在该犁架的主梁上,该滚垡型犁铧通过前犁柱固装在犁铧翻转机构上,该翻垡型犁铧通过后犁柱固装在该犁架的副梁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玉米茬地耕翻及地表秸秆深埋还田作业。
文档编号A01B3/42GK203040112SQ201320059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窦森, 王瑞丽, 黄毅, 刘峰, 李华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