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炭开采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破碎机别名也叫双级破碎机,属于高效细碎设备,主要针对煤炭的粉碎问题,根据实际的需要将煤炭细化成煤炭颗粒或煤炭粉,再利用风筒将煤粉传输到储存仓中。由于原煤煤粉的含水量较大,在风道中的流速较慢,如果要提高输送效率,则必须采用大功率的抽风设备,成本较高,也需要更多的电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所述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包含一八边形的片状的固定主体,所述的固定主体的中部设有一固定套筒,所述的固定套筒包含一中空的套筒主体,所述的套筒主体的顶部设有一对贯穿的锁止通孔,所述的固定主体的八个边缘上分别设有一向外伸展的翼刀部。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翼刀部包含一第一弯折部和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夹角为120°。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弯折部的边缘设有锯齿。本实用新型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利用直接设置在风道中的固定主体和该固定主体的八个边缘上的翼刀部,一方面,这些翼刀部能产生局部风量,增大风道中的风压,提高煤粉的流速,另一方面,翼刀部能对煤粉中的大颗粒进行再次破碎,进一步提高煤粉的破碎效率。该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廉。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图3为图1中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0014]其中,1、风道破碎装置;2、固定主体;3、固定套筒;31、套筒主体;32、锁止通孔;4、翼刀部;41、第一弯折部;42、第二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I包含一八边形的片状的固定主体2,该固定主体2的中部设有一固定套筒3,该固定套筒3包含一中空的套筒主体31,该套筒主体31的顶部设有一对贯穿的锁止通孔32,该固定主体2的八个边缘上分别设有一向外伸展的翼刀部4。该翼刀部4包含一第一弯折部41和一第二弯折部42,第一弯折部41和第二弯折部42的夹角为120°。第二弯折部42的边缘设有锯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I)包含一八边形的片状的固定主体(2),所述的固定主体(2)的中部设有一固定套筒(3),所述的固定套筒(3)包含一中空的套筒主体(31),所述的套筒主体(31)的顶部设有一对贯穿的锁止通孔(32),所述的固定主体(2)的八个边缘上分别设有一向外伸展的翼刀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刀部(4)包含一第一弯折部(41)和一第二弯折部(42),所述的第一弯折部(41)和第二弯折部(42)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弯折部(42)的边缘设有锯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所述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包含一八边形的片状的固定主体,所述的固定主体的中部设有一固定套筒,所述的固定套筒包含一中空的套筒主体,所述的套筒主体的顶部设有一对贯穿的锁止通孔,所述的固定主体的八个边缘上分别设有一向外伸展的翼刀部。本实用新型的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利用直接设置在风道中的固定主体和该固定主体的八个边缘上的翼刀部,一方面,这些翼刀部能产生局部风量,增大风道中的风压,提高煤粉的流速,另一方面,翼刀部能对煤粉中的大颗粒进行再次破碎,进一步提高煤粉的破碎效率。该煤炭破碎机的风道破碎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02C18/18GK203044113SQ201320062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侯如升 申请人:侯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