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内穴盘育苗用的穴盘精量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在温室育苗中采用的穴盘播种机,其构造通常是由机架,取种盘、盛种盘、气管,电磁阀、风机、气压机构,固定在机架侧板上的导向槽,行程开关等相关部件组成,在具体操作播种机时,操作人员用手扶着取种盘,在导向槽内滑动,并且磕碰到行程开关启动气压机构后取种和放种,通过在取种时接通负压,在放种时接通大气,从而通过播种机完成整个播种操作过程。中国专利申请CN2012201275633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精量穴盘播种机,该播种机至少包括机架、平行四连杆机构、吸种盘和气压机构,机架为框形结构,平行四连杆机构位于机架的上方,该平行四连杆机构包含左连杆、右连杆和横杆;该横杆为中空杆体,其下端由吸种盘覆盖,该吸种盘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吸嘴,该横杆的上端封闭且具有通气口,在左转轴上设置有随左转轴一同转动的拨片,该左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由拨片在旋转过程中进行触动的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气压机构设置于框体的内部且连接至所述通气口以进行吸气和进气操作。上述专利申请公开了具体的气压机构以及平行四连杆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手扶着取种盘,在导向槽内滑动费力的不足,但吸种盘在维修过程中因为是铰接连接,吸种盘可以来回转动,当需要对吸种盘进行清理操作时,需要对人工手搬着吸种盘来固定定位,很是费事。另外,盛种盘中的种子,是在其底面上设置的圆凹孔中,被吸种盘的吸口吸住取走的,在吸种盘不断吸种过程中,盛种盘中的种子如果不能及时进入圆凹孔中,有可能出现吸种盘的吸口空吸种子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维修方便,操作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至少包括机架1、工作台面、盛种盘
4、吸种盘15、行程开关2、风管9、风机18、电磁阀19以及完成吸气闭气的气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设有双摇杆机构,吸种盘15通过所述双摇杆机构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双摇杆机构就是在机架I上部两侧设有两个平行四杆机构,每个平行四杆机构均包括直连杆
6、弯连杆5、吸盘连杆8,所述直连杆6、弯连杆5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机架I相铰接,直连杆
6、弯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吸盘连杆8的两端相铰接,机架I两侧的弯连杆5与吸盘连杆8的铰接点之间设有平衡拉杆11,所述吸种盘15两侧设有吸种盘墙板12,吸种盘15通过吸种盘墙板12安装于中间的平衡拉杆11之上,并可绕平衡拉杆11进行转动,弯连杆5的端部、吸盘连杆8的端部及吸种盘墙板12均与平衡拉杆11端部铰接;位于机架I两侧的吸盘连杆8上均设有延伸臂10,上述延伸臂10与吸种盘墙板12相铰接;在所述吸盘连杆8上设有吸种盘限位套7,所述吸种盘限位套7的结构包含一个挡块26,在挡块26下方两侧斜伸出两个支脚27,两个支脚27均为可调节螺杆。在双摇杆机构前后摆动的过程中,当摆动到盛种盘上方,利用吸种盘限位套7挡住弯连杆,进行取种定位,当吸上种子往回摆动到穴盘上方时,利用吸种盘限位套7挡住直连杆,进行放种定位,这样,就对双摇杆机构限定了来回摆的行程范围。这样缩短了人工操作时手臂来回摆动的幅度,大大节省了劳动强度。所述的位于机架I两侧的吸盘连杆8上所设有的延伸臂10,与吸种盘墙板12最好是通过吸种盘定位装置13相铰接,所述吸种盘定位装置13包括定位套筒29及定位销28,所述定位销13-2设于定位套筒13-1内,设于定位套筒13-1内的定位销13-2其中一端部设有拉环32,定位销13-2设有拉环32的这一端与定位套筒13-1内壁之间设有压簧30,定位销13-2从压簧30中穿过再伸出定位套筒13-1,定位销13-2的另一端可伸出定位套筒13-1,通过拉环32的的拉伸,定位销13-2在定位套筒13-1内可伸进伸出;所述吸种盘墙板12上设有工作位置定位孔14,定位销13-2插入工作位置定位孔14中,实现工作状态的吸种盘15的定位。所述的吸种盘墙板12上最好还设有检修位置定位孔22,定位销13-2插入检修位置定位孔22中,实现检修状态的吸种盘15的定位。在吸种盘墙板12上最好同时设有检修位置定位孔22、工作位置定位孔14,当取种操作时,使吸种盘定位装置13的定位销13-2插入工作位置定位孔14中,使得吸种盘15在取种摆动时,不会绕平衡拉杆11转动。当需要对吸种盘15进行检修时,使吸盘定位装置13的定位销13-2插入检修位置定位孔22中,这样定位之后,非常方便检修操作。所述的盛种盘4下 方最好设有振动机构。利用振动机构,可以使盛种盘轻轻振动,里面的种子可以及时进入圆凹孔中,在吸种盘吸种过程中,不会出现吸种盘的吸口空吸种子的情况。所述的盛种盘4下方所设振动机构的结构包括振动电机25,在振动电机25的动力输出轴24上设有偏心配重块23,振动电机25和盛种盘4是紧固连接,盛种盘4和机架I之间是柔性连接,例如可以用弹簧支撑连接,振动电机25在偏心配重块23的作用下,通过离心力使整个盛种盘15振动。所述的工作台面包括主工作台面17、辅工作台面16,主工作台面17两侧分别各设有辅工作台面16,主工作台面17与辅工作台面16通过滑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盘连杆8上设吸种盘限位套7,可以限人工操作往复行程,人工操作时省时省力;通过设置检修位置定位孔22、工作位置定位孔14,可以完成操作过程与检修过程中对吸种盘15的定位,方便了人工操作;通过盛种盘4下方设置振动机构,更保证了取种盘的取种准确率,避免了穴盘中空穴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维修方便,操作更加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侧视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图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吸种盘与双摇杆机构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且为取种操作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1中吸种盘与双摇杆机构检修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机架与双摇杆机构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吸种盘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吸种盘的吸种盘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吸种盘限位套7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吸种盘与振动机构的连接关系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吸种盘与振动机构的连接关系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盛种盘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中吸种盘定位装置13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吸盘定位装置13缩回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中吸盘定位装置13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为机架,2为行程开关,3为扭簧,4为盛种盘,5为弯连杆,6为直连杆,7为吸种盘限位套,8为吸盘连杆,9为风管,10为延伸臂,11为平衡位杆,12为吸种盘墙板,13为吸种盘定位装置,13-1为定位套筒,13-2为定位销,14为工作位置定位孔,15为吸种盘,16为辅工作台面,17为主工作台面,18为风机,19为电磁阀,20为轴承座,21为风管接口,22为检修位置定位孔,23为偏心配重块,24为动力输出轴,25为振动电机,26为连接弹簧,27为挡块,28为支脚,29为压簧,30为拉环孔,31为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I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至少包括机架1、工作台面、盛种盘4、吸种盘15、行程开关2、风管9、风机18、电磁阀19以及完成吸气闭气的气压机构,机架I上设有双摇杆机构,吸种盘15通过所述双摇杆机构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双摇杆机构就是在机架I上部两侧设有两个平行四杆机构,每个平行四杆机构均包括直连杆6、弯连杆5、吸盘连杆8,所述直连杆6、弯连杆5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机架I相铰接,直连杆6、弯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吸盘连杆8的两端相铰接,机架I两侧的弯连杆5与吸盘连杆8的铰接点之间设有平衡拉杆11,所述吸种盘15两侧设有吸种盘墙板12,吸种盘15通过吸种盘墙板12安装于中间的平衡拉杆11之上,并可绕平衡拉杆11进行转动,弯连杆5的端部、吸盘连杆8的端部及吸种盘墙板12均与平衡拉杆11端部铰接;位于机架I两侧的吸盘连杆8上均设有延伸臂10,上述延伸臂10与吸种盘墙板12相铰接;在所述吸盘连杆8上设有吸种盘限位套7,所述吸种盘限位套7的结构包含一个挡块26,在挡块26下方两侧斜伸出两个支脚27,两个支脚27均为可调节螺杆。
在双摇杆机构前后摆动的过程中,当摆动到盛种盘上方,利用吸种盘限位套7挡住弯连杆,进行取种定位,当吸上种子往回摆动到穴盘上方时,利用吸种盘限位套7挡住直连杆,进行放种定位,这样,就对双摇杆机构限定了来回摆的行程范围。这样缩短了人工操作时手臂来回摆动的幅度,大大节省了劳动强度。[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完成吸气闭气的气压机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可以参照中国专利申请CN2012201275633中公开的内容,其结构与工作原理相似,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2:参照图4,图13-图1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位于机架I两侧的吸盘连杆8上所设有的延伸臂10,与吸种盘墙板12是通过吸种盘定位装置13相铰接的,所述吸种盘定位装置13包括定位套筒13-1及定位销13-2,所述定位销13-2设于定位套筒13-1内,设于定位套筒13-1内的定位销13-2其中一端部设有拉环32,定位销13-2设有拉环32的这一端与定位套筒13-1内壁之间设有压簧30,定位销13-2从压簧30中穿过再伸出定位套筒13-1,定位销13-2的另一端可伸出定位套筒13-1,通过拉环32的的拉伸,定位销13-2在定位套筒13-1内可伸进伸出;所述吸种盘墙板12上设有工作位置定位孔14,定位销13-2插入工作位置定位孔14中,实现工作状态的吸种盘15的定位。实施例3:参照图5,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吸种盘墙板12上还设有检修位置定位孔22,定位销13-2插入检修位置定位孔22中,实现检修状态的吸种盘15的定位。实施例4:参照图10、图11,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盛种盘4下方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的结构包括振动电机25,在振动电机25的动力输出轴24上设有偏心配重块23,振动电机25和盛种盘4是紧固连接,盛种盘4和机架I之间是柔性连接,振动电机25在偏心 配重块23的作用下,通过离心力使整个盛种盘4振动。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工作台面包括主工作台面17、辅工作台面16,主工作台面17两侧分别各设有辅工作台面16,主工作台面17与辅工作台面16通过滑轨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至少包括机架(1)、工作台面、盛种盘(4)、吸种盘(15)、行程开关(2)、风管(9)、风机(18)、电磁阀(19)以及完成吸气闭气的气压机构,其特征在于: 机架(1)上设有双摇杆机构,吸种盘(15)通过所述双摇杆机构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双摇杆机构就是在机架(1)上部两侧设有两个平行四杆机构,每个平行四杆机构均包括直连杆(6)、弯连杆(5)、吸盘连杆(8),所述直连杆(6)、弯连杆(5)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机架(1)相铰接,直连杆(6)、弯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吸盘连杆(8)的两端相铰接,机架(1)两侧的弯连杆(5)与吸盘连杆(8)的铰接点之间设有平衡拉杆(11 ),所述吸种盘(15)两侧设有吸种盘墙板(12 ),吸种盘(15 )通过吸种盘墙板(12 )安装于中间的平衡拉杆(11)之上,并可绕平衡拉杆(11)进行转动,弯连杆(5)的端部、吸盘连杆(8)的端部及吸种盘墙板(12)均与平衡拉杆(11)端部铰接;位于机架(I)两侧的吸盘连杆(8)上均设有延伸臂(10),上述延伸臂(10)与吸种盘墙板(12)相铰接; 在所述吸盘连杆(8)上设有吸种盘限位套(7),所述吸种盘限位套(7)的结构包含一个挡块(26),在挡块(26)下方两侧斜伸出两个支脚(27),两个支脚(27)均为可调节螺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机架(1)两侧的吸盘连杆(8)上所设有的延伸臂(10),与吸种盘墙板(12)是通过吸种盘定位装置(13)相铰接的,所述吸种盘定位装置(13)包括定位套筒(13-1)及定位销(13-2),所述定位销(13-2)设于定位套筒(13-1)内,设于定位套筒(13-1)内的定位销(13-2)其中一端部设有拉环(32),定位销(13-2)设有拉环(32)的这一端与定位套筒(13-1)内壁之间设有压簧(30),定位销(13-2)从压簧(30)中穿过再伸出定位套筒(13-1),定位销(13-2)的另一端可伸出定位套筒(13-1),通过拉环(32)的的拉伸,定位销(13-2)在定位套筒(13-1)内可伸进伸出;所述吸种盘墙板(12)上设有工作位置定位孔(14),定位销(13-2)插入工作位置定位孔 (14)中,实现工作状态的吸种盘(15)的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种盘墙板(12)上还设有检修位置定位孔(22 ),定位销(28 )插入检修位置定位孔(22 )中,实现检修状态的吸种盘(15)的定位。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种盘(4)下方设有振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种盘(4)下方所设振动机构的结构包括振动电机(25),在振动电机(25)的动力输出轴(24)上设有偏心配重块(23),振动电机(25)和盛种盘(4)是紧固连接,盛种盘(4)和机架(I)之间是柔性连接,振动电机(25)在偏心配重块(23)的作用下,通过离心力使整个盛种盘(4)振动。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面包括主工作台面(17)、辅工作台面(16),主工作台面(17)两侧分别各设有辅工作台面(16),主工作台面(17 )与辅工作台面(16 )通过滑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尤其是一种用于温室内穴盘育苗用的穴盘精量播种机。一种温室穴盘精量播种机,至少包括机架、工作台面、盛种盘、吸种盘、行程开关、风管、风机、电磁阀以及完成吸气闭气的气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双摇杆机构,吸种盘通过所述双摇杆机构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吸种盘两侧设有吸种盘墙板,吸种盘通过吸种盘墙板安装于中间的平衡拉杆之上,位于机架两侧的吸盘连杆上均设有延伸臂,延伸臂与吸种盘墙板相铰接;吸盘连杆上设有吸种盘限位套,吸种盘限位套的结构包含一个挡块,在挡块下方两侧斜伸出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均为可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维修方便,操作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01C7/04GK203072338SQ2013200687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杜晟, 王卫兵 申请人: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