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包括:变速箱总成、连接轴、联轴器和边减箱总成,所述连接轴一端配合安装在变速箱总成上,另一端上配合安装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联轴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边减箱总成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能够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装配简单,可以前后调节。
【专利说明】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的棉花种植范围相当广泛,以前棉花的采摘还主要依靠人手,劳动强度大且效率很低。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市场长陆续出现了一些采棉机,电动采棉机,能有效提高人工采棉的速度,为采棉者创收。小型采棉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非常急需的一种农用机械,对个各产棉区的经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的采棉机和不成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0003]在现有的采棉机中,通常变速箱输出与边减箱连接处轴向和径向和调心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装配质量,也有一些采棉机采用轴向和径向可调机构,采用万向联轴器连接来完成该功能,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成本偏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能够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装配简单,可以前后调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包括:变速箱总成、连接轴、联轴器和边减箱总成,所述连接轴一端配合安装在变速箱总成上,另一端上配合安装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联轴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边减箱总成上。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螺纹连接法兰和第一法兰,所述螺纹连接法兰与连接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一端配合连接在螺纹连接法兰上,另一端与联轴器配合连接。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联轴器和边减箱总成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联轴器为万向联轴器。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总成上配合连接有刹车分泵总成。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能够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装配简单,可以前后调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变速箱总成,2、连接轴,3、联轴器,4、边减箱总成,5、连接部,6、螺纹连接法兰,7、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9、刹车分泵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请参阅图1,一种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包括:变速箱总成1、连接轴2、联轴器3和边减箱总成4,所述连接轴2 —端配合安装在变速箱总成I上,另一端上配合安装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与联轴器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联轴器3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边减箱总成I上。
[0014]另外,所述连接部5包括螺纹连接法兰6和第一法兰7,所述螺纹连接法兰6与连接轴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法兰7 —端配合连接在螺纹连接法兰6上,另一端与联轴器3配合连接。
[0015]另外,所述联轴器3和边减箱总成4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法兰8,所述联轴器3为万向联轴器。
[0016]另外,所述变速箱总成I上配合连接有刹车分泵总成9。
[0017]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能够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装配简单,可以前后调节。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总成、连接轴、联轴器和边减箱总成,所述连接轴一端配合安装在变速箱总成上,另一端上配合安装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联轴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边减箱总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螺纹连接法兰和第一法兰,所述螺纹连接法兰与连接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一端配合连接在螺纹连接法兰上,另一端与联轴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和边减箱总成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与边减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总成上配合连接有刹车分泵总成。
【文档编号】A01D46/08GK203442088SQ20132031789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4日
【发明者】黄梅生 申请人:黄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