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氧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2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混氧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鱼类提供营养液或药液的混氧机组,包括浮船和机头,浮船浮于水面,机头没于水下,机头与浮船之间通过可调钢绳连接,浮船包括主船和浮子,浮子固定安装在主船的船体下方,机头为对称式结构,包括双轴伸电机、气体增压泵、磁化装置和气液混合发生器,所述气体增压泵、所述磁化装置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头的两端,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气体增压泵、所述磁化装置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外壁上设置有与主船上的第一吊环相配套的第二吊环。本实用新型在达到混氧的目的同时,具有混合需要添加的调节剂的目的,同时能够磁化高速流过机组外部的水体。
【专利说明】混氧机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渔业养殖中用于增加水中氧含量,为鱼类提供营养液或药液的混氧机组,尤其是一种带有磁化装置的营养液脉动混氧机组。
【背景技术】
[0002]在渔业养殖中,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有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和水源的补给三个方面;其中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只在白天作用,同时浮游植物在晚上也是氧气的消耗者,因此,池塘中的氧气含量一般存在不足的情况,鱼类在缺氧的条件下生长,会出现严重贫血、生长缓慢等特点,严重影响到渔业的产量。所以,渔业养殖中通常需要使用混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0003]渔业养殖中,水质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自然水不是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所以经常需要调节池塘的水质,需要将如药剂、营养液等水质调节剂添加至池塘中,目前液态的水质调节剂主要通过泼洒的方式加入池塘中,这种方式人工成本较大,且泼洒不均匀。水通过磁化后,水分子团变小,活性变大;磁化水因其水分子团变小,更加容易渗透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渔业养殖的产量。
[0004]市面可见的混氧机又叫曝气机,一般将空气注入水中或者将水喷入空气中达到增加水中氧气的目的,但是这些产品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单纯的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氧机组,以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均匀混合需要添加的营养液或者药液,并且能够磁化机组附近的水体,改善水质,使水体更加适合鱼类的生长,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氧机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混氧机组,包括浮船和机头,浮船浮于水面,机头没于水下,机头与浮船之间通过可调钢绳连接。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浮船包括主船和浮子,主船和浮子均为封闭的壳体,其中主船中部设有开口,浮子固定安装在主船的船体下方。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浮子上部设有定位槽,左侧设有定位板,右侧底端开有凹槽,定位板上和凹槽底端均开有通孔;所述主船的船体下方由位于船体中部的凸起船板和位于船体两侧的两翼船板组成;所述两翼船板四周边缘均匀分布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主船与所述浮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9]更具体的,所述主船的开口上方固定有营养液罐,主船上围绕所述营养液罐的四周依次设有用来缠绕多余气管的气管固定装置、用来缠绕多余营养液管的营养液管固定柱、电缆接线盒和用来缠绕多余电缆的电缆板,其中:电缆板固定在开口上方,电缆板上方为电缆缠绕板,下方设有第一吊环,所述第一吊环正对开口 ;营养液管固定柱与所述开口之间还设有用来安装营养液控制阀的阀槽。
[0010]具体的,所述气管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柱、管卡和进气罩,所述固定柱为下端有底的圆筒形固定柱,所述进气罩位于所述固定柱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柱上端边缘向外设有锥形遮雨檐,所述进气罩与所述遮雨檐平滑过渡;所述管卡包括管卡盖和卡爪,所述管卡盖固定在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所述卡爪斜向下位于所述固定柱的内腔,所述固定柱底部设有固定螺丝孔和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0011]更具体的,所述机头为对称式结构,包括双轴伸电机、气体增压泵、磁化装置和气液混合发生器,所述气体增压泵、所述磁化装置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头的两端,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气体增压泵、所述磁化装置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外壁上设置有与主船上的第一吊环相配套的第二吊环。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气体增压泵包括增压泵进口,增压泵出口,所述气体增压泵一端与双轴伸电机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的另一端分布有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一螺纹孔,上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半凹槽;所述磁化装置包括锥形腔体支架和永磁铁,所述锥形腔体支架四周设有磁铁槽,所述永磁铁位于所述磁铁槽,所述锥形腔体支架上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半凹槽,所述锥形腔体支架一端分布有呈圆形排列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呈圆环排列的内环中的第一螺纹孔配合,实现磁化装置与气体增压泵之间的螺纹密封连接,此时所述气体增压泵上的第一半凹槽与所述锥形腔体支架上端的第二半凹槽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凹槽孔;营养液混合管一端插入所述圆形凹槽孔内实现与所述磁化装置贯通,另一端插入所述气体增压泵的增压泵出口 ;所述营养液混合管中部开有一个营养液管接口,所述营养液管接口通过管子与所述营养液罐连接,所述营养液管接口底部通过针管与所述营养液混合管内腔贯通;所述锥形腔体支架另一端分布有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内部分布有第二环状凸台,所述第二环状凸台的内部圆孔与所述锥形腔体支架的内腔贯通。
[0013]更具体的,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包括螺旋形尼龙叶轮,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的轮毂内腔壁上设有小叶轮;小叶轮围成的内孔壁与铜嵌件外壁键连接,所述铜套件内壁与电机轴键固接;螺旋形尼龙叶轮通过弹簧垫片和螺母与同电机轴中心线轴向固定;气体泡化网与螺旋形尼龙叶轮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的轮毂位于第一环状凸台和第二环状凸台之间,这样所述磁化装置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之间形成简易的迷宫式密封。
[0014]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的轮毂的内壁面与所述磁化装置的第二环状凸台外壁面的间隙为0.1-0.5_,这样更能保证磁化装置与气液混合发生器之间的迷宫式密封的密封效力,使磁化装置内部的气体尽可能多的流入到气液混合发生器内。
[0015]以上方案中,为了保护螺旋形尼龙叶轮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打到池塘里的鱼类,在所述气体增压泵端面上呈圆环形排列的外环第一螺纹孔处通过螺栓安装网罩,所述磁化装置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均位于所述网罩内部。
[0016]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带有磁化装置的营养液脉动混氧机组,在达到混氧的目的同时,具有混合需要添加的调节剂的目的,同时能够磁化高速流过机组外部的水体。
[001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船的结构示意图。[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0028]
[0029]
[0030]图。
[0031]
[0032]
[0033]`
[0034]
[0035]
[0036]
[0037]
[0038]
[0039]
[0040]
[004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子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船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船和浮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主船的三维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板的三维立体图。
图9为图7中的I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管卡三维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机头去掉网罩后的三维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轴、气体增压泵、磁化装置和气液混合发生器的位置关系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磁化装置与气体增压泵螺纹密封连接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营养液混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磁化装置的三维立体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发生器的三维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发生器主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发生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机头的整体三维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气流流动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原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气流与液流流动示意图。
[0042]【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混氧机组,包括浮船I和机头2,浮船I浮于水面,机头2没于水下,机头2与浮船I之间通过可调钢绳3连接。
[0044]如图2所示所述浮船I包括主船1-1和浮子1-2,主船1_1和浮子1_2均为封闭的壳体,其中主船1-1中部设有开口 1-1-1,浮子1-2固定安装在主船1-1的船体下方。
[0045]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浮子1_2上部设有定位槽1_2_1,左侧设有定位板1-2-2,右侧底端开有凹槽1-2-3,定位板1-2-2上和凹槽1_2_3底端均开有通孔;所述主船1-1的船体下方由位于船体中部的凸起船板1-1-2和位于船体两侧的两翼船板1-1-3组成;所述两翼船板四周边缘均匀分布有定位块1-1-4 ;所述定位块1-1-4位于所述定位槽
1-2-1内,所述主船1-1与所述浮子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46]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主船1-1的开口 1_1_1上方固定有营养液罐1_1_5,主船1-1上围绕所述营养液罐1-1-5的四周依次设有用来缠绕多余气管的气管固定装置
1-1-6、用来缠绕多余营养液管的营养液管固定柱1-1-7、电缆接线盒1-1-8和用来缠绕多余电缆的电缆板1-1-9,其中:电缆板1-1-9固定在开口 1-1-1上方,电缆板1-1-9上方为电缆缠绕板1-1-91,下方设有第一吊环1-1-92,所述第一吊环1-1-92正对开口 1_1_1 ;营养液管固定柱1-1-7与所述开口 1-1-1之间还设有用来安装营养液控制阀的阀槽1-1-71。
[0047]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气管固定装置1-1-6主要包括固定柱1_1_61、管卡1-1-62和进气罩1-1-63,所述固定柱1-1-61为下端有底的圆筒形固定柱,所述进气罩1-1-63位于所述固定柱1-1-61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柱1-1-61上端边缘向外设有锥形遮雨檐1-1-64,所述进气罩1-1-63与所述遮雨檐1-1-64平滑过渡;所述管卡1_1_62包括管卡盖1-1-621和卡爪1-1-622,所述管卡盖1-1-621固定在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所述卡爪
1-1-622斜向下位于所述固定柱1-1-61的内腔,所述固定柱底部设有固定螺丝孔1-1-65和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66。
[0048]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机头2为对称式结构,包括双轴伸电机2_1、气体增压泵2-2、磁化装置2-3和气液混合发生器2-4,所述气体增压泵2-2、所述磁化装置2_3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头2的两端,所述双轴伸电机2-1的电机轴2-1-1依次穿过所述气体增压泵2-2、所述磁化装置2-3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所述双轴伸电机2_1的电机外壁上设置有与主船上的第一吊环1-1-92相配套的第二吊环2-1-2 ;
[0049]如图12和图14所示,所述气体增压泵2-2包括增压泵进口 2_2_3,增压泵出口
2-2-4,所述气体增压泵2-2—端与双轴伸电机2-1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2-2的另一端分布有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一螺纹孔2-2-1,上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半凹槽2-2-2 ;所述磁化装置2-3包括锥形腔体支架2-3-1和永磁铁,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四周设有磁铁槽2-3-2,所述永磁铁位于所述磁铁槽2-3-2内,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上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半凹槽2-3-6,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 —端分布有呈圆形排列的第二螺纹孔
2-3-3,所述第二螺纹孔2-3-3与所述呈圆环排列的内环中的第一螺纹孔2-2-1配合,实现磁化装置2-3与气体增压泵2-2之间的螺纹密封连接,此时所述气体增压泵上的第一半凹槽2-2-2与所述锥形腔体支架上端的第二半凹槽2-3-6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凹槽孔4 (如图15所示);营养液混合管5 —端插入所述圆形凹槽孔4内实现与所述磁化装置2-3贯通,另一端插入所述气体增压泵的增压泵出口 2-2-4 (如图12所示);所述营养液混合管5中部开有一个营养液管接口 5-1,所述营养液管接口 5-1通过管子与所述营养液罐1-1-5连接,所述营养液管接口 5-1底部通过针管5-2与所述营养液混合管5内腔贯通(图16所示);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另一端分布有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2-3-4,所述第一环状凸台2-3-4内部分布有第二环状凸台2-3-5,所述第二环状凸台2-3-5的内部圆孔与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的内腔贯通(如图17所示);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包括螺旋形尼龙叶轮
2-4-1,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的轮毂内腔壁上设有小叶轮2-4-2,;小叶轮2_4_2围成的内孔壁与铜嵌件2-4-3外壁键连接,所述铜套件2-4-3内壁与电机轴2-1-1键固接(图18和图19所示);螺旋形尼龙叶轮2-4-1通过弹簧垫片2-4-4和螺母2_4_5与同电机轴2_1_1中心线轴向固定;气体泡化网2-4-6与螺旋形尼龙叶轮2-4-1通过螺钉连接(图20所示);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的轮毂位于第一环状凸台2-3-4和第二环状凸台2-3-5之间,这样所述磁化装置2-3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之间形成简易的迷宫式密封,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的轮毂的内壁面与所述磁化装置的第二环状凸台2-3-5外壁面的间隙为
0.1-0.5_,这样更能保证磁化装置与气液混合发生器之间的迷宫式密封的密封效力,使磁化装置内部的气体尽可能多的流入到气液混合发生器内。
[0050]如图21所示,为了保护螺旋形尼龙叶轮2-4-1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打到池塘里的鱼类,在所述气体增压泵2-2端面上呈圆环形排列的外环第一螺纹孔2-2-1处通过螺栓安装网罩6,所述磁化装置2-3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均位于所述网罩6内部。
[0051]使用时,电缆由电缆接线盒1-1-8引出接入双轴伸电机2-1,电缆的预留长度足够使机组处于最大淹没深度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当机组工作环境处于较小淹没深度时,可以将过长的电缆盘放于电缆板1-1-9上;将第一吊环1-1-92和第二吊环2-1-2之间连接可调钢绳3,并将气管的进气口穿过管卡1-1-62,卡爪1-1-622依靠自身的材料弹力将进气口端牢牢卡紧,以保证在固定柱1-1-61内腔内进气口的端口时刻保持斜向下,由于有进气罩1-1-63的保护,外界的固体杂质等不会沿进气口的端口进入到气管内;同时由于固定柱1-1-61下端有排水孔1-1-66,雨水即使沿进气罩1-1-63的孔隙进入到固定柱1_1_61的内腔,也会从排水孔排出来;此外,当气管过长时,将多余的气管盘于固定柱上,由于有遮雨檐1-1-64的保护,多余气管也不会在雨天被雨水淋到而缩短使用寿命。
[0052]如图22所示,当气体从气体增压泵2-2的增压泵进口 2_2_3进入后,经过增压从增压泵出口 2-2-4进入到营养液混合管5,此时营养液混合管5上的营养液管接口 5-1同时也将营养液罐1-1-5内的营养液输送到针管5-2内,如图23所不,高速气流通过营养液混合管5,由于针管5-2的排挤作用,在针管里的营养液出口前端L处形成低压区,由于低压的作用,营养液通过针管5-2进入营养液混合管5内,产生的低压足够大时,结合营养液调节阀,由营养液出口流出的营养液可以达到雾化的效果,这种雾化在气流速度越快、营养液流量越小的情况下效果越好。
[0053]如图24所示,混合了营养液的空气进入到磁化装置2-3后,从锥形腔体支架2_3_1的内腔进入到气液混合发生器2-4内,此时螺旋形尼龙叶轮2-4-1在电机轴2-1-1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而推进水流运动,气体泡化网2-4-6附近会产生负压而吸气,与此同时,螺旋形尼龙叶轮2-4-1轮毂内腔里面的小叶片也推动混合了营养液的空气向气体泡化网2-4-6方向运动,气体在负压和小叶片的双重作用下高速通过旋转的气体泡化网2-4-6,从而形成更加细小的气泡,与螺旋形尼龙叶轮2-4-1推动的水流相混合,达到气液混合的目的。
[00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包含压气部分、营养液添加部分、磁化部分和气液混合部分,但并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个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船(I)和机头(2),所述浮船(I)浮于水面,所述机头(2)没于水下,所述机头(2)与所述浮船(I)之间通过可调钢绳(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I)包括主船(1-1)和浮子(1-2),所述主船(1-1)和所述浮子(1-2)均为封闭的壳体,所述主船(1-1)中部设有开口(1-1-1),所述浮子(1-2)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船(1-1)的船体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2)上部设有定位槽(1-2-1),左侧设有定位板(1-2-2),右侧底端开有凹槽(1-2-3),所述定位板(1_2_2)上和所述凹槽(1-2-3)底端均开有通孔;所述主船(1-1)的船体下方由位于船体中部的凸起船板(1-1-2)和位于船体两侧的两翼船板(1-1-3)组成;所述两翼船板(1-1-3)四周边缘均匀分布有定位块(1-1-4);所述定位块(1-1-4)位于所述定位槽(1-2-1)内,所述主船(1-1)与所述浮子(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1-1)的开口(1-1-1)上方固定有营养液罐(1-1-5),所述主船(1-1)上围绕所述营养液罐(1-1-5)的四周依次设有用来缠绕多余气管的气管固定装置(1-1-6)、用来缠绕多余营养液管的营养液管固定柱(1-1-7)、电缆接线盒(1-1-8)和用来缠绕多余电缆的电缆板(1-1-9),所述电缆板(1-1-9)固定在开口( 1-1-1)上方,所述电缆板(1-1-9)上方为电缆缠绕板(1-1-91 ),下方设有第一吊环(1-1-92),所述第一吊环(1-1-92)正对开口( 1-1-1);所述营养液管固定柱(1-1-7)与所述开口(1-1-1)之间还设有用来安装营养液控制阀的阀槽(1-1-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固定装置(1-1-6)主要包括固定柱(1-1-61)、管卡(1-1-62)和进气罩(1-1-63),所述固定柱(1-1-61)为下端有底的圆筒形固定柱,所述进气罩 (1-1-63)位于所述固定柱(1-1-61)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柱(1-1-61)上端边缘向外设有锥形遮雨檐(1-1-64),所述进气罩(1-1-63)与所述遮雨檐(1-1-64)平滑过渡;所述管卡(1-1-62)包括管卡盖(1-1-621)和卡爪(1_1_622),所述管卡盖(1-1-621)固定在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所述卡爪(1-1-622)斜向下位于所述固定柱(1-1-61)的内腔,所述固定柱底部设有固定螺丝孔(1-1-65)和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66)。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种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为对称式结构,包括双轴伸电机(2-1)、气体增压泵(2-2)、磁化装置(2-3)和气液混合发生器(2-4),所述气体增压泵(2-2 )、所述磁化装置(2-3 )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 )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头(2)的两端,所述双轴伸电机(2-1)的电机轴(2-1-1)依次穿过所述气体增压泵(2-2)、所述磁化装置(2-3 )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所述双轴伸电机(2-1)的电机外壁上设置有与主船上的第一吊环(1-1-92)相配套的第二吊环(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泵(2-2)包括增压泵进口(2-2-3),增压泵出口(2-2-4),所述气体增压泵(2-2) —端与双轴伸电机(2_1)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2-2)的另一端分布有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一螺纹孔(2-2-1),上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半凹槽(2-2-2);所述磁化装置(2-3)包括锥形腔体支架(2-3-1)和永磁铁,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四周设有磁铁槽(2-3-2),所述永磁铁位于所述磁铁槽(2-3-2)内,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上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半凹槽(2-3-6),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 一端分布有呈圆形排列的第二螺纹孔(2-3-3 ),所述第二螺纹孔(2-3-3 )与所述呈圆环排列的内环中的第一螺纹孔(2-2-1)配合,所述磁化装置(2-3)与所述气体增压泵(2-2)之间的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上的第一半凹槽(2-2-2)与所述锥形腔体支架上端的第二半凹槽(2-3-6)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凹槽孔(4);所述营养液混合管(5)一端插入所述圆形凹槽孔(4)内实现与所述磁化装置(2-3)贯通,另一端插入所述气体增压泵的增压泵出口(2-2-4);所述营养液混合管(5)中部开有一个营养液管接口(5-1),所述营养液管接口( 5-1)通过管子与所述营养液罐(1-1-5)连接,所述营养液管接口( 5-1)底部通过针管(5-2 )与所述营养液混合管(5 )内腔贯通;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另一端分布有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2-3-4),所述第一环状凸台(2-3-4)内部分布有第二环状凸台(2-3-5),所述第二环状凸台(2-3-5)的内部圆孔与所述锥形腔体支架(2-3-1)的内腔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包括螺旋形尼龙叶轮(2-4-1)和气体泡化网(2-4-6),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的轮毂内腔壁上设有小叶轮(2-4-2);所述小叶轮(2-4-2)围成的内孔壁与铜嵌件(2-4-3)键连接,所述铜套件(2-4-3)内壁与所述电机轴(2-1-1)键固接;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通过弹簧垫片(2-4-4)和螺母(2-4-5)与所述电机轴(2-1-1)中心线轴向固定;所述气体泡化网(2-4-6)与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通过螺钉(2-4-7)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的轮毂位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2-3-4)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2-3-5)之间,所述磁化装置(2-3)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尼龙叶轮(2-4-1)的轮毂的内壁面与所述磁化装置的第二环状凸台(2-3-5)外壁面的间隙为0.1-0.5_。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泵(2-2)端面上呈圆环形排列的外环第一螺纹孔( 2-2-1)处通过螺栓安装网罩(6 ),所述磁化装置(2-3 )和所述气液混合发生器(2-4)均位于所述网罩(6)内部。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399618SQ20132035670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1日
【发明者】江荣华, 李亚成, 江人龙, 曹璞钰, 金实斌 申请人:浙江奇峰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