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4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包括液氧储罐、汽化器、减压阀、鱼池、管理系统、管道和纳米微孔曝气石,所述液氧储罐与汽化器连接,汽化器另一端与减压阀连接,减压阀通过管道连接到鱼池底部的纳米微孔曝气石处,所述管理系统连接到鱼池。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将液氧转化成气氧,并且严格控制氧气的压力,鱼池内的溶氧量,确保养鱼池内的氧气达到养鱼的最佳效果,可以随时进行监控测量。
【专利说明】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养鱼的过程中,鱼消耗大量的氧气,需要补充新的氧气,但是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所以需要高纯氧来补充才能满足它的需要。传统的增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
[0004]技术方案: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包括液氧储罐、汽化器、减压阀、鱼池、管理系统、管道和纳米微孔曝气石,所述液氧储罐与汽化器连接,汽化器另一端与减压阀连接,减压阀通过管道连接到鱼池底部的纳米微孔曝气石处,所述管理系统连接到鱼池。
[0005]作为优化:所述汽化器将液氧储罐内的纯液氧进行气化。
[0006]作为优化:所述减压阀将气化的氧气进行减压。
[0007]作为优化:所述减压阀通过管道将减压后的氧气输送到鱼池内。
[0008]作为优化:所述管理系统对鱼池内的溶氧量、气压进行检测。
[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将液氧转化成气氧,并且严格控制氧气的压力,鱼池内的溶氧量,确保养鱼池内的氧气达到养鱼的最佳效果,可以随时进行监控测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包括液氧储罐1、汽化器2、减压阀3、鱼池4、管理系统5、管道6和纳米微孔曝气石7,液氧储罐I与汽化器2连接,汽化器2另一端与减压阀3连接,减压阀3通过管道6连接到鱼池4底部的纳米微孔曝气石7处,管理系统5连接到鱼池4。汽化器2将液氧储罐I内的纯液氧进行气化。减压阀3将气化的氧气进行减压。减压阀3通过管道6将减压后的氧气输送到鱼池4内。管理系统5对鱼池4内的溶氧量、气压进行检测。
[0013]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将液氧转化成气氧,并且严格控制氧气的压力,鱼池内的溶氧量,确保养鱼池内的氧气达到养鱼的最佳效果,可以随时进行监控测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包括液氧储罐(I)、汽化器(2)、减压阀(3)、鱼池(4)、管理系统(5)、管道(6)和纳米微孔曝气石(7),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氧储罐(I)与汽化器(2)连接,汽化器(2)另一端与减压阀(3)连接,减压阀(3)通过管道(6)连接到鱼池(4)底部的纳米微孔曝气石(7 )处,所述管理系统(5 )连接到鱼池(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器(2)将液氧储罐(I)内的纯液氧进行气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3)将气化的氧气进行减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3)通过管道(6)将减压后的氧气输送到鱼池(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高纯氧鱼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5)对鱼池(4)内的溶氧量、气压进行检测。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399624SQ201320516698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朱永祥, 刘大勇, 秦桂祥, 郭正龙 申请人: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