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驱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99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驱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驱鸟器,属于驱鸟器【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多模式伺服驱鸟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机,机箱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机箱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所述电机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和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的扬声器,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控制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部门。
【专利说明】一种智能驱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驱鸟器,属于驱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数量和其活动范围不断加大,鸟类在线杆、线塔周围活动频繁,筑巢、停留的事时有发生,其筑巢材料多为导体,可能引起跳闸,其停留在瓷瓶上,排泄物因腐蚀等降低瓷瓶绝缘强度,引起跳闸,所以随时驱赶鸟类离开有供电设备的地方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3]近年来,根据各种原理研发了多种驱鸟器,如可反光的风车、光闪LED、超声波、防鸟刺等,然而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只能按预定的频率不断的执行驱鸟操作,不能有效规避鸟类的适应性;二、只采用一种工作模式,工作耗能大,免维护状态下寿命短;三、不能非接触式修改参数和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多模式伺服驱鸟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机,机箱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机箱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所述电机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和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的扬声器,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控制板;
[0006]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轴的末端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通过连杆连接有多个风碗,所述风碗内安装有发光管,风碗的内壁涂有反光材料;
[0007]所述电机和发光管分别与电路控制板上的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超声波发生器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电路控制板上的主控芯片相连。
[0008]所述机箱的底部设置有U型卡具。
[0009]所述智能驱鸟器还包括有CT取电装置,所述CT取电装置与上述电源模块相连。
[0010]所述风碗的数量为三个,风碗的连杆在水平面内互呈120°角。
[0011 ] 所述发光管为自闪烁发光管。
[0012]所述扬声器所对机箱的侧壁上开有扩音孔。
[0013]所述红外传感器均设置在机箱的侧壁中央。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并且具有智能学习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声光污染,有效规避鸟类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伺服功能,能够全天候多环境下工作,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远程参数修改和读取记录功能;整个装置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为机箱、2为电机、3为红外传感器、4为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5为超声波发生器、6为扬声器、7为电路控制板、8为转轴、9为轴套、10为连杆、11为风碗、12为发光管、13为电源模块、14为主控芯片、15为U型卡具、16为CT取电装置、17为红外线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I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机2,机箱I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所述红外传感器3均设置在机箱I的侧壁中央,机箱I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4,所述电机2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5和与超声波发生器5相连的扬声器6,所述扬声器6所对机箱I的侧壁上开有扩音孔,电机2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控制板7。
[0020]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8相连,所述转轴8的末端套装有轴套9,所述轴套9通过连杆10连接有多个风碗11,所述风碗11内安装有发光管12,风碗11的内壁涂有反光材料,所述反光材料可以反射太阳光,风碗11的数量为三个,风碗11的连杆10在水平面内互呈120°角,所述发光管12为自闪烁发光管,通电后,会自动闪烁发光。
[0021]所述电机2和发光管12分别与电路控制板7上的电源模块13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3、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4、超声波发生器5和电源模块13分别与电路控制板7上的主控芯片14相连,所述智能驱鸟器还包括有CT取电装置16,所述CT取电装置16套接在电缆上取电,所述CT取电装置16与上述电源模块13相连为电源模块13供电,电源模块13为整个装置供电。
[0022]所述机箱I的底部设置有U型卡具1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机箱I通过其底部的U型卡具15固定在线杆或线塔等需要驱鸟的地方,所述U型卡具15上设置有螺丝孔和紧固螺丝,所述U型卡具15可以有多个,方便平稳地将机箱I固定。
[0023]当红外传感器3检测不到鸟类临近时候,上述主控芯片14控制电源模块13切断电机2和发光管12的电路,整个装置的其它设备均处于休眠状态,具有伺服功能,使其具有超长的待机时间,延时其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声光污染。
[0024]当红外传感器3检测到鸟类的临近,红外传感器3发送信号给主控芯片14唤醒上述设备工作,主控芯片14首先控制电源模块13为上述电机2供电,电机2带动风碗11动作,通过风碗11反射太阳光驱鸟;当红外传感器3侦测到鸟类在Tl时间后仍未飞离,主控芯片14控制电源模块13为发光管12供电,发光管12开始光闪驱鸟,同时主控芯片14内部程序的事件记录标记COimtl加I ;当红外传感器3侦测到鸟类在T2时间后仍未飞离,主控芯片14控制超声波发生器5发出超声波驱鸟,同时主控芯片14内部程序的事件记录标记count2加1,这样就可以分步采用不同的驱鸟方式驱逐鸟类。
[0025]当COimtl大于设定的某一设定值NI时,红外传感器3再次侦测到鸟类到来,主控芯片14直接控制发光管12光闪驱鸟,同时主控芯片14内部程序的事件记录标记countll加I,当countll大于另一设定值Nll时,count I和countll清零,当countl在大于NI之前出现风车驱鸟成功记录则清零countl,上述count2也采用上述模式,驱鸟器具有智能学习模式,能够主动辨别驱鸟成功与否,并且对驱鸟的模式进线选择,有效规避了鸟类的适应性。
[0026]所述主控芯片14通过上述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4与红外线遥控器17无线连接,通过红外线遥控器17可以远程修改参数和读取驱鸟记录,工作人员通过红外线遥控器17即可实现控制功能,安全方便。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I)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机(2 ),机箱(I)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 ),机箱(I)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4),所述电机(2)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5)和与超声波发生器(5)相连的扬声器(6),电机(2)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控制板(7); 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8)相连,所述转轴(8)的末端套装有轴套(9),所述轴套(9)通过连杆(10)连接有多个风碗(11),所述风碗(11)内安装有发光管(12),风碗(11)的内壁涂有反光材料; 所述电机(2)和发光管(12)分别与电路控制板(7)上的电源模块(13)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3)、红外线接收发射装置(4)、超声波发生器(5)和电源模块(13)分别与电路控制板(7)上的主控芯片(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I)的底部设置有U型卡具(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驱鸟器还包括有CT取电装置(16),所述CT取电装置(16)与上述电源模块(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碗(11)的数量为三个,风碗(11)的连杆(10)在水平面内互呈120°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12)为自闪烁发光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6)所对机箱(I)的侧壁上开有扩音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3)均设置在机箱(I)的侧壁中央。
【文档编号】A01M29/18GK203492648SQ20132061116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崔红红, 张宏兵, 薛瑞锋, 张兴忠, 任丁卉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鸿顺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