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750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体染色孵育装置。该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包括染色槽、孵育盘和孵育盖,所述染色槽设置于所述孵育盘中,所述孵育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孵育盘上。上述活体染色孵育装置设置有染色槽,能够对脑片或脊髓片进行活体避光染色,无需采取额外的避光措施,简化了操作,并能够较好地避免脑片或脊髓片的失活,使用该活体染色孵育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神经电生理研究。
【专利说明】活体染色孵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体染色孵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1966年,Yamamoto和McIlwain首次在脑片上记录了电生理活动,证实了脑组织在体外也能存活,并保持很好的活性状态。此方法的建立,极大推动了神经电生理研究的进程。1989年,Blanton将脑片电生理记录与细胞的膜片钳记录结合起来,建立了脑片膜片钳记录技术,这成为神经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为了研究神经网络中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Yuste R和Katz LC首次在大鼠和猫的脑片中记录到了钙离子的动态信息,从而创造了一种能实时记录神经网络内大量神经元动作电位的方法一功能型多神经元钙成像技术。
[0003]其中,用于电生理记录或功能钙成像的脑片或脊髓片都需要保持很高的活性,这是该项技术的重要条件。活体脑片、脊髓片需要在活体上低温取材,随后置于充有混合气(95%02,5%C02)的人工脑脊液(ACSF)中孵育,30?35°C保温,期间要不断的充入混合气,这有效的保持了脑片的活性。另外,为了区分神经元和各种胶质,需要不同的标记物对脑片或脊髓片进行活性染色,即在孵育的同时染色。当前用于制作活体脑片的工具多为自制,或用烧杯代替。但是,如果对脑片或脊髓片进行活体染色,就较为复杂,为达到既要在通气的时候保持温度,又要避光染色,往往经过非常冗繁的操作,容易导致脑片或脊髓片失活。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操作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
[0005]一种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包括染色槽、由避光材质制成的孵育盘和由避光材质制成的孵育盖,所述染色槽设置于所述孵育盘中,所述孵育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孵育盘上。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孵育盘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壁,所述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气孔等间距分布。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气管,所述孵育盘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周壁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孵育盖包括盖板和设置于所述盖板上并围绕所述盖板的侧壁。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气管,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盖板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孵育盘的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孵育盖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使所述孵育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孵育盘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色槽包括支撑件和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半透膜槽,所述支撑件设在于所述孵育盘的底板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周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避光塑料。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孵育盖的表面上的加热板。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孵育盖的材质为黑色有机玻璃。
[0016]上述活体染色孵育装置设置有染色槽,能够对脑片或脊髓片进行活体避光染色,无需采取额外的避光措施,简化了操作,并能够较好地避免脑片或脊髓片的失活,使用该活体染色孵育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神经电生理研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的染色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的孵育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所示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的孵育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2]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包括孵育盘20、孵育盖40和染色槽60。
[0023]请同时参阅图3,孵育盘20包括底板22和设置于底板22上并围绕底板22的周壁24。底板20由避光材质制成。避光材质为不锈钢、黑色有机玻璃等,优选为不锈钢。
[0024]周壁24由避光材质制成。避光材质优选为不锈钢、黑色有机玻璃、避光塑料等。周壁24粘结在底板22上。
[0025]本实施方式中,底板22为圆形板,周壁24为围绕底板22的环形壁。底板22和周壁24形成一端开口的圆柱形槽。
[0026]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板22不限于圆形板,可以为其他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周壁24也不限于环形壁,而是与底板22的形状相匹配。
[0027]周壁24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42。多个通气孔242使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能够透气。这种四周式的透气方式对脑片或脊髓片产生的冲击力较小,有利于保持脑片或脊髓片的活性。周壁24的材质更优选为避光塑料,避光塑料永远不会生锈而导致堵塞通气孔242的现象,长时间仍然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使用寿命较长。
[0028]优选地,多个通气孔242等间距分布,使得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内的混合气体能够均匀地冒出,不会产生混合气体流量控制不佳的问题,因而不会造成脑片或脊髓片损坏或堆积的活性,能够较好地保持脑片或脊髓片的活性。
[0029]周壁24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图未示)。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气管10 (参见图1)。第一气管10的一端设置于周壁24上并与第一连接孔连通,另一端与供气装置(图未示)连接,第一气管10用于向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供气,以供脑片或脊髓片孵育生长。
[0030]第一气管10可以为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管,使用和更换均较为方便,有利于避免脑片和脊髓片的污染,并且,也可以调节气体流量。
[0031]优选地,周壁24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44,第一连接管244与第一连接孔连通,用于较牢固地将第一气管10设置于孵育盘20的周壁24上。第一气管10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管244上。
[0032]周壁24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图未示)。
[0033]优选地,孵育盘20形成多个独立的腔室(图未示),使得使用一个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能够孵育多个脑片或脊髓片,简化设备,并且,在做对比实验时,能够较好地使对比的样品的条件保持一致,减小误差。
[0034]请参阅图4,孵育盖40包括盖板42和设置于盖板42上并围绕盖板42上的侧壁44。
[0035]盖板42由避光材质制成。避光材质为不锈钢、黑色有机玻璃等,优选为黑色有机玻璃。
[0036]本实施方式中,盖板42为圆形板,侧壁44为围绕盖板42的环形壁。盖板42和侧壁44为一体式结构。
[0037]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板42不限于圆形板,可以为其他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等。侧壁44也不限于环形壁,而是与盖板42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孵育盖40的形状与孵育板20的形状相匹配。
[0038]侧壁44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图未示)。侧壁44上的内螺纹和周壁24上的外螺纹相配合,使孵育盖40可拆卸地盖设于孵育盘20上。
[0039]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周壁24上的外螺纹和侧壁44上的内螺纹均可以省略,可以在周壁24的外侧设置锁合件,在侧壁44上设置搭扣,通过搭扣和锁合件的配合使孵育盖40可拆卸地盖设于孵育盘20上。也可以采用保鲜盒的锁合方式使孵育盖40可拆卸地盖设于孵育盘20上。
[0040]盖板4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图未示)。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气管30 (参见图1)。第二气管30的一端设置于盖板42上并与第二连接孔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气管30用于进一步提高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的透气性能。
[0041]优选地,盖板4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424,第二连接管424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用于较牢固地将第二气管30设置于孵育盖40的盖板42上。第二气管30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连接管424上。
[0042]第二气管30可以为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管,使用和更换均较为方便,有利于避免脑片和脊髓片的污染。
[0043]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气管30远离孵育盖40的一端也可以与供气装置连接,第二气管30作为进气管。第一气管10远离孵育盘20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气管10作为透气管。
[0044]染色槽60设置于孵育盘20中,可以与孵育盘20集成为一体,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孵育盘20中。染色槽60优选可拆卸地设置于孵育盘20中,当无需对脑片或脊髓片进行染色时,可以不使用染色槽60。
[0045]请再次参阅图2,染色槽60包括支撑件62和设置于支撑件62上的半透膜槽64。支撑件62设置于孵育盘20上而将染色槽60设置于孵育盘20中。
[0046]半透膜槽64可使孵育盘20中的ACSF、气体等小分子通过,而半透膜槽64内的染料不能透过,即保证了染色条件,又节省了染料或抗体。
[0047]采用上述染色槽60进行活体染色时,也能保证有足够的气体通入,有效避免脑片或脊髓片失活。
[0048]本实施方式中,染色槽60的数量为一个。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染色槽6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种情况与孵育盘20形成有多个独立的腔室相对应,每个染色槽60设置于每个腔室中。
[0049]上述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设置有染色槽60,且孵育盘20和孵育盖40均由避光的材质制成,能够对脑片或脊髓片进行活体避光染色,无需采取额外的避光措施,简化了操作,并能够较好地避免脑片或脊髓片的失活,使用该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神经电生理研究。
[0050]优选地,上述活体染色孵育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孵育盘20的底板22的远离孵育盖40的表面上的加热板(图未示)。通过设置加热板,以方便对孵育盘20进行加热,以较方便地控制孵育盘20的温度,操作方便。
[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色槽、孵育盘和孵育盖,所述染色槽设置于所述孵育盘中,所述孵育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孵育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盘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壁,所述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气孔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管,所述孵育盘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周壁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盖包括盖板和设置于所述盖板上并围绕所述盖板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管,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盖板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盘的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孵育盖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使所述孵育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孵育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槽包括支撑件和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半透膜槽,所述支撑件设在于所述孵育盘的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周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避光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孵育盖的表面上的加热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染色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盖的材质为黑色有机玻璃。
【文档编号】A01N1/02GK203551358SQ20132063048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冯晓娜, 谢维娇, 秋云海 申请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