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5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包括正方形砖体,正方形砖体中央为种植植物的种植孔,在正方形砖体的背面边缘设置向下突起的多个齿;在正方形砖体内,设置平行于砖面的贯穿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生态砖单体呈正方形,砖体中部留有种植穴,为草本植物提供必要的基质,并利用贯穿孔,适于种植穴中植物根系延展,通过植物根系的交错纠结增强生态护坡的柔性和强度。砖体边缘具有齿,施工时将齿压入岸坡泥土中构建生态护坡,该护坡具有较好的防滑滞坡功能,且有制作成本低、施工快捷的优点。
【专利说明】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抗洪、防洪需要和过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我国河道、湖泊等水体修筑了大量的硬质水泥堤坝,这不仅阻断了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连续性,破坏了水路交错带原生态环境,丧失了河床边坡和湖岸带滞留与消解污染物等多种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还不利于涵养水土,降低了水体的调蓄能力。河道边坡及湖泊、水库等水体沿岸带生态功能丧失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身心健康。因此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迫切需求,生态修复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但是修复边坡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相对较弱,而且多集中在生态混凝土技术方面,影响了生态岸坡的修复计划开展或修复效果。
[0003]生态混凝土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日本提出的新技术,与国外相比,我国起步较晚。ZL97109738.0专利文献公开了采用单一粒度,如6-10mm或者3_5皿1的骨料并在配料中加入2kg/m3的玻璃纤维的多孔混凝土。ZL200310112757.1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型多孔混凝土球状砌块,在铺设护岸和道路护坡时,预留了植物能够生长的孔。ZL200310108435.X号专利文献公开了利用活性矿渣粉和焚烧飞灰作为掺合料配制生态混凝土的方法。ZL200410044905.5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孔混凝土预制球,植物能够从球体缝隙生长。ZL200410077332.6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由水泥、煤灰、发泡剂、添加剂等原料制作的多孔混凝土砌块。ZL200510030133.4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植被生态混凝土预制块,采用多层植生基材,植物能够在混凝土预制块上生长。ZL200610041316.0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仿卵石生态混凝土预制件,是由水泥、颗粒状炉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矿物外加剂、沸石粉、减水剂、无机颜料等制作而成的,对水体氨氮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近几年来,生态混凝土在水体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公路护坡、城市绿化等方面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其特征是:包括正方形砖体,正方形砖体中央为种植植物的种植孔,在正方形砖体的背面边缘设置向下突起的多个齿;在正方形砖体内,设置平行于砖面的贯穿孔。
[0007]所述贯穿孔呈直线型或S型。所述齿呈圆锥形或圆台形。所述齿位于正方形砖体的一侧、二侧或四侧。所述贯穿孔位于正方形砖体的中线和对角线上。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生态砖单体呈正方形,砖体中部留有种植穴,为草本植物提供必要的基质,并利用贯穿孔,适于种植穴中植物根系延展,通过植物根系的交错纠结增强生态护坡的柔性和强度。砖体边缘具有齿,施工时将齿压入岸坡泥土中构建生态护坡,该护坡具有较好的防滑滞坡功能,且有制作成本低、施工快捷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结构图(单边布齿)。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结构图(双边布齿)。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结构图(四边布齿)。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砖的平面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断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包括正方形砖体I,正方形砖体中央为种植植物的种植孔2,在正方形砖体的背面边缘设置向下突起的多个齿3 ;在正方形砖体内,设置平行于砖面的贯穿孔4。
[0016]所述贯穿孔呈直线型或S型,特别是采用S型孔可以更好减少水土流失,强化土气微循环功能。所述齿呈圆锥形或圆台形,特别是采用圆台形,具有方便施工、强化土气微循环功能的作用。所述齿位于正方形砖体的一侧、二侧或四侧,可以配合不同的坡道情况。
[0017]所述贯穿孔位于正方形砖体的中线和/或对角线上,尤其是位于对角上可以更好减少水土流失,强化土气微循环功能。
[0018]I)生态砖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生态预制砖由煤渣、水泥、黄砂和螺蛳壳等4种原材料按0.4:0.2:0.4:0.1的体积比混合,其中煤渣粒径为4-6 mm,螺蛳壳粒径为3-5 mm,上述原材料经充分混合后加适量水,利用特制磨具压制成生态砖。生态砖单体为正方形,长宽均为250 mm,高为60 mm ;生态砖中部留种植穴,种植穴呈正方形,长宽为120mm ;利用模具在压制过程中在生态砖上形成贯通孔,孔径为15皿1,孔间距为60 mm;生态砖边缘布设齿,齿宽为50 mm,齿高40 mm,齿间距为70mm。
[0019]2)生态砖护坡构建方法:生态砖压制成型晾干后,按施工要求排放于指定位置,将生态砖齿压入泥土中,生态砖铺设完成后在种植穴和贯穿孔眼中填充含有草本植物种子的淤泥,草本植物种子采用包括雀稗、狗牙根、黑麦草、李氏禾、蘢草在内的禾本科植物种子以及包括薦草、香附子在内的莎草科植物种子,种子类型选择2-4种植物种子按等重量比例混合,种子总重量与淤泥的重量比例为3_8g /kg,淤泥采用从河沟、湖泊、池塘中取来的底泥,其含水率50%左右即可。一般2-3月后草本植物即可覆盖整个生态砖构建的岸坡。
[0020]预制砖由煤渣、水泥、砂和螺蛳壳制作而成,砖中部留有种植穴,砖面布设有平行于砖面的贯穿孔,使得该预制砖的透水透气性能好,孔隙率高,可保证水土界面和所种植物间形成有效的水土气微循环,为植物、微生物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小生境,可加快生态修复的速度;生态砖边缘布设齿,施工时将齿压入泥土中,可增强生态砖的防滑滞坡效果,可用于坡度较大的生态岸坡构建和生态修复;此外,该生态预制砖的成本较低,运输方便,作为护岸材料施工完成后的抗冲刷性强,护岸牢固,无需人工种植与管理即可生长出草本植物, 现场自然养护,适用于江、河、湖、库及池塘岸坡生态功能修复。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其特征是:包括正方形砖体,正方形砖体中央为种植植物的种植孔,在正方形砖体的背面边缘设置向下突起的多个齿;在正方形砖体内,设置平行于砖面的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其特征是:所述贯穿孔呈直线型或S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其特征是:所述齿呈圆锥形或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其特征是:所述齿位于正方形砖体的一侧、二侧或四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滞坡和水土气微循环功能的生态预制砖,其特征是:所述贯穿孔位于正方形砖体的中线和对角线上。
【文档编号】A01G1/00GK203603108SQ201320733731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崔延松, 祝建中, 张允良, 陈宏 , 潘志辉, 郭萧 申请人:崔延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