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3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腔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贯通上室和下室的通孔;还包括吸水带,所述吸水带穿过通孔,用于将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杯,利用横隔板将培养杯分隔成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使用时,将培养介质置于上室的横隔板上,植物的根部位于上室,利用穿过通孔的吸水带的毛细管效应,自动将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供给根部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既不会出现因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抑制幼苗生长的现象,又解决了定量多次浇营养液易造成杂菌污染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验证豆科植物根瘤菌或根瘤内生菌对豆科植物及其他作物生长的影响(促生或抑制作用),盆栽试验是必要的研究手段。在盆栽试验过程中,因盆口是开放的,栽培幼苗的介质(蛭石或石英砂)中水分不断挥发,若水分供应不足或给水不及时,导致植物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或因定量多次浇水或浇营养液易造成杂菌污染;或因接菌后培养盆口没有防菌的措施或设备,也可能带来杂菌污染;多次给幼苗浇水冲击可能会导致幼苗在培养盆内倒伏等现象发生;还有试验结果缺乏可比性等。因此,实验室里很多工作人员在试管或花盆作根瘤菌的结瘤试验,没有接菌的对照植株出现结瘤现象,也可能出现因生长条件的不一致而出现促生作用或者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效果不明显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因培养幼苗所使用的容器没有很好设计,浇水或浇营养液不方便,导致实验失败或结果不可靠;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些给科研工作者带来困惑,成为研究内生菌对植物影响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解决现有植物幼苗培养容器浇水或浇营养液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腔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贯通上室和下室的通孔;还包括吸水带,所述吸水带穿过通孔,用于将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
[0005]所述吸水带为棉线。
[0006]所述下室的侧壁外表面还设有刻度线。
[0007]所述下室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添加营养液的开口。
[0008]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中部设有与上室对应的定植孔。
[0009]所述定植孔的孔壁上设有海绵垫。
[0010]所述杯盖由固定盖和活动盖组成,所述固定盖与杯体的上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与杯体的上沿铰接,活动盖可以铰接点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0011]所述固定盖和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定植孔。
[0012]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腔纵向上设有一纵隔板,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左上室、右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左下室、右下室;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贯通左上室、左下室的第一通孔和贯通右上室、右下室的第二通孔;还包括第一吸水带和第二吸水带,所述第一吸水带穿过第一通孔,用于将左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左上室;所述第二吸水带穿过第二通孔,用于将右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右上室。
[0013]所述第一吸水带和第二吸水带均为棉线。
[0014]所述左下室和右下室的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刻度线。
[0015]所述左下室和右下室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添加营养液的开口。
[0016]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分别与左上室和右上室对应的左定植孔和右定植孔。
[0017]所述左定植孔和右定植孔的孔壁上均设有海绵垫。
[0018]所述杯盖由固定盖、左活动盖和右活动盖组成,所述固定盖与杯体的上沿和纵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动盖、右活动盖分别位于左上室、右上室的上方,且分别与杯体的上沿铰接,左活动盖和右活动盖可以铰接点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0019]所述固定盖和左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左定植孔。所述固定盖和右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右定植孔。
[0020]本实用新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杯体和杯盖采用耐高温高压(121°C,30min)材料制成,可直接进行高温灭菌,或将装有培养介质的培养杯直接放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杯体和杯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植物生长。
[0021]本实用新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利用横隔板将培养杯分隔成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使用时,将培养介质置于上室的横隔板上,植物的根部位于上室,利用穿过通孔的吸水带的毛细管效应,自动将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持续不断的供给根部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既不会出现因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抑制幼苗生长的现象,又解决了定量多次浇营养液易造成杂菌污染的问题。
[0022]所述吸水带为棉线,棉线廉价易得,且具有良好的毛细管效应,满足持续不断自动供给营养液的需要,可根据需要选择棉线的直径与长度。下室的侧壁外表面还设有刻度线,便于随时观察营养液的量。下室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添加营养液的开口,当营养液的量低于设定值时,从此开口向下室内添加营养液,由于植物的根部与营养液分开放置,添加营养液时对植物的根部没有冲刷作用,也不会造成幼苗的倒伏;添加营养液后,使用无菌、透气的封口膜或封口盖密封,防止杂菌从开口进入。
[0023]本实用新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还包括杯盖,杯盖的作用是防止灰尘或杂菌进入培养杯的上室;杯盖的中部设有与上室对应的定植孔,幼苗的根部位于上室,茎叶从定植孔伸出,防止植物生长过程中倒伏。定植孔的孔壁上设有海绵垫,对幼苗的茎叶起到扶持、固定的作用,防止杯盖对幼苗茎叶的损伤;海绵透气,一方面供给植物根部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防止灰尘、杂菌的进入。
[0024]本实用新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所述杯盖由固定盖和活动盖组成,活动盖可以铰接点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方便培养介质和幼苗的放入和取出;固定盖和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形成定植孔,在对植物幼苗进行定植时,将活动盖旋开,将幼苗放入培养杯,主茎置于固定盖的半圆孔内,再将活动盖合上,操作方便,防止定植过程中对幼苗茎叶的损伤。[0025]本实用新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利用纵隔板和横隔板将培养杯分隔成用于培养植物的左上室、右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左下室、右下室,形成两套植物培养装置,左右两部分完全隔开,用于植物的对照培养;对照培养时,左右两部分的培养条件更容易保持一致,方便对照观察,增加了对照培养的可比性、科学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实施例1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的活动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实施例2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31]图6为实施例2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的左、右活动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实施例2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如图1、2、3所示,包括圆柱形的透明杯体I和杯盖8,所述杯体I的内腔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2,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3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4 ;所述横隔板2上设有贯通上室3和下室4的通孔5 ;还包括吸水带,所述吸水带穿过通孔5,用于将下室4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3。所述吸水带为棉线6。所述下室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向下室4中添加营养液的开口 7,所述开口 7为圆形的管口,管口向上倾斜,与杯体I的夹角为45°C,所述管口具有口沿。所述杯盖8由固定盖11和活动盖12组成,所述固定盖11与杯体I的上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12与杯体I的上沿铰接,活动盖12可以铰接点13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所述固定盖11和活动盖12上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定植孔9,所述定植孔9的孔壁上设有海绵垫10。
[0036]本实施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使用时,将培养介质置于上室I中、横隔板2上,营养液自开口 7添加入下室4中,添加后使用无菌、透气的封口膜对开口进行密封,防止杂菌从开口进入。下室4中的营养液利用棉线6的毛细管效应,自动移至上室3的培养介质中。旋开杯盖8的活动盖12,将植物幼苗的根部放入上室3,主茎置于固定盖11的半圆孔的海绵垫10处,旋转活动盖12使其合上,幼苗的主茎即置于定植孔9中。当下室中的营养液液面下降较多时,通过开口 7添加营养液。
[0037]本实施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利用横隔板将培养杯分隔成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使用时,将培养介质置于上室的横隔板上,植物的根部位于上室,利用穿过通孔的吸水带的毛细管效应,自动将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供给根部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既不会出现因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抑制幼苗生长的现象,又解决了定量多次浇营养液易造成杂菌污染的问题。所述吸水带为棉线,棉线廉价易得,且具有良好的毛细管效应,满足吸水带自动供给营养液的需要,可根据需要选择棉线的直径与长度。下室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添加营养液的开口,当营养液的量低于设定值时,从此开口向下室内添加营养液,由于植物的根部与营养液分开放置,添加营养液时对植物的根部没有刷作用,也不会造成幼苗的倒伏。杯盖的作用是防止灰尘或杂菌进入培养杯的上室;杯盖的中部设有与上室对应的定植孔,幼苗的根部位于上室,茎叶从定植孔伸出,防止植物生长过程中倒伏。定植孔的孔壁上设有海绵垫,对幼苗的茎叶起到扶持、固定的作用,防止杯盖对幼苗茎叶的损伤;海绵透气,一方面供给植物根部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防止灰尘、杂菌的进入。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如图4、5、6所示,包括圆柱形的透明杯体I和杯盖8,所述杯体I的内腔纵向上设有一纵隔板14,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2,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左上室15、右上室16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左下室17、右下室18 ;所述横隔板2上设有贯通左上室15、左下室17的第一通孔19和贯通右上室16、右下室18的第二通孔20 ;还包括第一吸水带21和第二吸水带22,所述第一吸水带21穿过第一通孔19,用于将左下室17中的营养液移至左上室15 ;所述第二吸水带22穿过第二通孔20,用于将右下室18中的营养液移至右上室16。所述第一吸水带21和第二吸水带22均为棉线。所述左下室17和右下室18的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刻度线。所述左下室17和右下室18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添加营养液的开口 7。所述杯盖8由固定盖11、左活动盖25和右活动盖26组成,所述固定盖11与杯体I的上沿和纵隔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动盖25、右活动盖26分别位于左上室15、右上室16的上方,且分别与杯体I的上沿铰接,左活动盖25和右活动盖26可分别以铰接点27、28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所述固定盖11和左活动盖25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左定植孔23。所述固定盖11和右活动盖26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右定植孔24。所述左定植孔23和右定植孔24的孔壁上均设有海绵垫10。
[0040]本实施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使用时,如图7所示,将相同的植物幼苗分别置于左上室和右上室中,将不同的营养液分别置于左下室、右下室中,设置其他培养条件一致,可方便的进行对照培养试验。本实施例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利用纵隔板和横隔板将培养杯分隔成用于培养植物的左上室、右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左下室、右下室,形成两套植物培养装置,左右两部分完全隔开,用于植物的对照培养;对照培养时,左右两部分的培养条件更容易保持一致,方便对照观察,增加了对照培养的可比性、科学性。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贯通上室和下室的通孔内插接配合有保护管,所述吸水带位于保护管内,所述保护管的上端高出横隔板的上表面。保护管可对吸水带进行保护,抬高吸水带的高度,扩大吸水带供给营养液的范围,同时防止培养介质通过通孔进入下室的营养液中。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贯通上室和下室的通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室对应的定植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带可采用棉布条、毛线等其他具有吸水功能的线形、条形或带状物。
【权利要求】
1.一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腔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下室;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贯通上室和下室的通孔;还包括吸水带,所述吸水带穿过通孔,用于将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上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室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添加营养液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中部设有与上室对应的定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孔的孔壁上设有海绵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由固定盖和活动盖组成,所述固定盖与杯体的上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与杯体的上沿铰接,活动盖可以铰接点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和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定植孔。
7.—种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腔纵向上设有一纵隔板,横向上设有一横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用于培养植物的左上室、右上室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左下室、右下室;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贯通左上室、左下室的第一通孔和贯通右上室、右下室的第二通孔;还包括第一吸水带和第二吸水带,所述第一吸水带穿过第一通孔,用于将左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左上室;所述第二吸水带穿过第二通孔,用于将右下室中的营养液移至右上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分别与左上室和右上室对应的左定植孔和右定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由固定盖、左活动盖和右活动盖组成,所述固定盖与杯体的上沿和纵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动盖、右活动盖分别位于左上室、右上室的上方,且分别与杯体的上沿铰接,左活动盖和右活动盖可以铰接点为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验证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和左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左定植孔;所述固定盖和右活动盖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半圆孔,该两个半圆孔形成右定植孔。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554964SQ201320758716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赵龙飞, 徐亚军, 宋刚勇, 李青松, 张静, 于明刚, 望子龙, 谢琳琳, 杨瑞环, 钱路芹 申请人:商丘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