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62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含有有效成分三唑酮和王铜,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10~10:1。本发明通过三唑酮和王铜两种复配可扩大杀菌谱,由原来单一病害防治,变成一药多病防治,既可防治细菌性病害又可防治真菌性病,从而节省劳力、降低防治成本;农作物,特别是到了生育中、后期,往往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两种药剂复配后,一次防治就能兼治多种病害,既节省了劳力、又降低了农药用量。两种药剂作用机理不同,二者复配可产生显著的药效增加效果,并可降低抗药性产生的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
【背景技术】
[0002]同一时期、作物同一部位往往会被多种病原真菌、细菌侵染,引起多种病害。如水稻分蘖后期往往会叶部往往会同时发生水稻叶瘟和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穗期穗部会发生水稻穗颈瘟、水稻细菌性谷枯和水稻穗腐病等病害,这些病害是由多种真菌、细菌病原物侵染引起。这些同一时期或(和)同一部位发生的病害有可能通过开发复配农药的方法解决,即减少成本、提高药效,又可以防止农民自己混配引起药害和药效下降。
[0003]王铜(Copper ( II )busic chloride),又名碱式氯化铜、氧氯化铜,是一种无机铜保护性杀菌剂,为铜制剂中药害最小的药剂。施用后迅速破坏病菌蛋白酶而使病菌死亡,并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易为雨水冲刷。该产品的技术优点是安全性能好,疗效高,无抗性,对环境污染小和对多数细菌和部分真菌病害药效显著的优点。其主要缺点之一是药效期短,在阳光下易分解,残效期仅约为7天,这就使生产上很难确定防治时机。其缺点之二为对真菌病害防治范围较窄,对部分真菌病害防治效果较差。
[0004]三唑酮(Triadimefon),又名粉锈宁,其化学名称为1- (4_氯苯氧基)_3,3_ 二甲基-1- (1H-1,2,4-三唑-1-基)-α - 丁酮,是第一种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该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优点,同时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留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其作用机制决定了其对真菌类病害效果好,但对细菌类病害效果极差。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
[0006]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三唑酮和王铜,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10~10:1。
[0007]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 1:9 ~9:1。
[0008]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 1:4 ~1:1。
[0009]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 1:1 ~9:1。
[0010]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 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 1:4 ~2:3。
[0011]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 3:2 ~4:1。[0012]本发明通过三唑酮和王铜两种复配可扩大杀菌谱,由原来单一病害防治,变成一药多病防治,既可防治细菌性病害又可防治真菌性病,从而节省劳力、降低防治成本;农作物,特别是到了生育中、后期,往往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两种药剂复配后,一次防治就能兼治多种病害,既节省了劳力、又降低了农药用量。两种药剂作用机理不同,二者复配可产生显著的药效增加效果,并可降低抗药性产生的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试验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4]试验例1:三唑酮和王铜复配对水稻穗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1.1药剂配制
1.1.1试验药剂
95%三唑酮原药由江苏建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0015]98%王铜由上海程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0016]1.1.2药剂配制方法
三唑酮和王铜原药分别加入无菌水中并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经超声波处理,配制成悬浮液,并利用无菌水分别稀释成200mg/ml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多组药剂配比,1:9,1:4,3:7,2:3,1:1,3:2,7:3,4:1,9:1,各配比均为两种药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比。
[0017]1.2试验菌株
水稻穗腐病病原菌菌株:层出镰刀菌proliferatum FP1、澳大利亚平脐螺抱菌australiensis BA1、新月弯抱菌 Ci/rraJaria lunata CLl 和细交链抱菌Alternaria tenuis ATI。
[0018]1.3试验方法
叶枯唑和咪鲜胺复配对水稻穗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
[0019]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一般为60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不少于3个重复。
[0020]将培养基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0021]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
[0022]根据调查结果,利用公式I和公式2计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0023]Dq= D1- D2...................................................公式(I)
式中:
D0 -菌落增长直径;
D1 -菌落直径;I?2 -菌饼直径。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三唑酮和王铜,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10~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9~9: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4~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1~9: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1:4~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酮和王铜的重量比为3:2~4:1。
【文档编号】A01N43/653GK103798291SQ20141005444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刘连盟, 黄世文, 王玲 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