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47706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苗床:在育苗棚内设置台式苗床,在苗床上设置扦插基质;插穗的剪取及处理:插穗消毒与基质或插床消毒剪取嫩枝的枝剪要用95%乙醇进行消毒灭菌,待枝剪晾干之后再进行剪枝,在扦插的前2天,将基质或插床于太阳底下暴晒2天,扦插前2h用1/3000多菌灵进行浇灌,直到基质或插床全部湿透,将嫩枝用0.06%高锰酸钾浸泡12h,硬枝用1/3000多菌灵浸泡插口30min进行灭菌消毒;扦插深度为插穗的2/3~3/4留1个节在上面,每个育苗杯扦插6株,株间距为3~5cm左右。
【专利说明】一种壳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亮叶忍冬(Lonicera nitida ‘Maigrun’)为忍冬科、忍冬属常绿灌木,是近几年引入天津的新型木本地被植物,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有关亮叶忍冬的研究报道较少,有研究者先后对亮叶忍冬进行过耐旱性、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亮叶忍冬有较好的耐旱性和耐盐性[2-5]。对于以扦插繁殖为主要育苗手段的植物来讲,对其进行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是必须的,这方面有很多的研究报道[6-9]。扦插繁殖是亮叶忍冬苗木繁殖的主要手段,而关于扦插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不同枝段等因素对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为亮叶忍冬嫩枝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苗床:在育苗棚内设置台式苗床,在苗床上设置扦插基质;
(2)选择扦插时期:5-7月份进行扦插,在采穗圃中选择发育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龄在8个月以上、直径3mm以上的萌芽条,剪去枝条上的叶片,截成15~20cm左右的穗条,切条时,每根穗条上要保留有2个以上芽眼,上切口为平面,下切口削成平滑马蹄形,以增加切口与激素及基质的接触面积,促进穗条切口愈合,提高生根率;
(3)插穗的剪取及处理 :插穗消毒与基质或插床消毒剪取嫩枝的枝剪要用95%乙醇进行消毒灭菌,待枝剪晾干之后再进行剪枝,在扦插的前2天,将基质或插床于太阳底下暴晒2天,扦插前2 h用1/3000多菌灵进行浇灌,直到基质或插床全部湿透,将嫩枝用0.06%高锰酸钾浸泡12 h,硬枝用1/3000多菌灵浸泡插口 30 min进行灭菌消毒;
(4)扦插:嫩枝采用育苗杯扦插,将基质分别装进黑色育苗杯里,扦插深度为插穗的2/3~3/4留I个节在上面,每个育苗杯扦插6株,株间距为:3-5 cm左右,硬枝采用苗床法,插前用竹签打洞,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洞穴,注意不要让插穗悬空,插完用手压实,浇透水;插好后随即淋水定株,采用大棚套小棚的方法遮荫,小棚用遮光率为85%的遮光网覆盖,温度低于15°C时要加盖薄膜,扦插后1个月内要定时喷水,保持插条表面湿润,保持遮荫棚内的相对湿度在85%左右,这样有利于插条生根,待生根稳定后再逐渐揭开遮光网,为防止插条感染病菌,每5天喷1000倍的百菌清或多菌灵杀菌剂I次;
(5)苗床管理: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前,每天对插穗用弥雾机间歇式喷雾多次;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减少喷雾次数;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苗床温度控制在18-26°C;直至2-3个月出苗;本步骤中,对扦插后的插穗进行喷雾处理时,在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前,每天上午7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6时每隔Ih喷雾I次,11时至下午2时每隔半小时喷雾I次,每次喷雾l-2min ;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每天上午7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6时每隔2h喷雾I次,11时至下午2时每隔Ih喷雾I次,每次喷雾l_2min ;
(6)移栽及苗期管理:起苗前浇一次透水,保持苗木根系和枝叶完整,移栽定植的株行距为50cmX 50cm,定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每平方米用肥6kg至7kg,深翻整平;栽后适当修剪,栽后1~2年内主要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当主干高度在30 - 40厘米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技;第二年春季萌发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分两层着生,从主枝上长出的一级分枝中保留5 — 6对芽,剪去上部顶芽;以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了的二级分枝中保留6 — 7对芽,再从二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摘去生长不良的嫩梢。
[0005]所述步骤(1)中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所述珍珠岩的厚度为0.4-0.5m。
[0006]所述步骤(3)中插穗长度为10-12cm,带1_3个芽,顶芽距顶口 0.8-1.0cm。
[0007]所述步骤(4)中,插穗的扦插深度为2_3cm,株行距为3cm*3cm。
[0008]所述步骤(4)中,扦插时使插穗向同一个方向斜插。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亮叶忍冬嫩枝弥雾扦插培育方法选择在5-7月份进行嫩枝扦插,此时嫩枝中生长素含量高,组织幼嫩,分生组织活跃,顶芽和叶子中有合成生长素与生根素的物质,可促进产生愈伤组织和生根,容易成活,可提高成活率。扦插亮叶忍冬嫩枝后,苗床管理阶段处在温度较高和阳光充足的季节,每天对插穗间歇式喷雾多次,以雾包围插穗,为插穗的生长发育提供高湿度的内部环境,扦插基质保持湿润,苗床维持高湿度,以便抑制蒸腾作用,减少呼吸作用消耗,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插穗发根、生长;苗床温度控制在18-26°C,适宜插穗生长。如此管理,2-3个月后即可出苗移栽,培育周期短,培育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I)设置苗床:在育苗棚内设置台式苗床,在苗床上设置扦插基质;
(2)选择扦插时期:5_7月份进行扦插,在采穗圃中选择发育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龄在8个月以上、直径3mm以上的萌芽条,剪去枝条上的叶片,截成15~20cm左右的穗条,切条时,每根穗条上要保留有2个以上芽眼,上切口为平面,下切口削成平滑马蹄形,以增加切口与激素及基质的接触面积,促进穗条切口愈合,提高生根率;
(3)插穗的剪取及处理:插穗消毒与基质或插床消毒剪取嫩枝的枝剪要用95%乙醇进行消毒灭菌,待枝剪晾干之后再进行剪枝,在扦插的前2天,将基质或插床于太阳底下暴晒2天,扦插前2 h用1/3000多菌灵进行浇灌,直到基质或插床全部湿透,将嫩枝用0.06%高锰酸钾浸泡12 h,硬枝用1/3000多菌灵浸泡插口 30 min进行灭菌消毒;
(4)扦插:嫩枝采用育苗杯扦插,将基质分别装进黑色育苗杯里,扦插深度为插穗的2/3~3/4留I个节在上面,每个育苗杯扦插6株,株间距为:3-5 cm左右,硬枝采用苗床法,插前用竹签打洞,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洞穴,注意不要让插穗悬空,插完用手压实,浇透水;插好后随即淋水定株,采用大棚套小棚的方法遮荫,小棚用遮光率为85%的遮光网覆盖,温度低于15°C时要加盖薄膜,扦插后I个月内要定时喷水,保持插条表面湿润,保持遮荫棚内的相对湿度在85%左右,这样有利于插条生根,待生根稳定后再逐渐揭开遮光网,为防止插条感染病菌,每5天喷1000倍的百菌清或多菌灵杀菌剂I次;
(5)苗床管理: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前,每天对插穗用弥雾机间歇式喷雾多次;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减少喷雾次数;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苗床温度控制在18-26°C;直至2-3个月出苗;
本步骤中,对扦插后的插穗进行喷雾处理时,在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前,每天上午7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6时每隔Ih喷雾I次,11时至下午2时每隔半小时喷雾I次,每次喷雾l-2min ;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每天上午7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6时每隔2h喷雾I次,11时至下午2时每隔Ih喷雾I次,每次喷雾l_2min ;
(6)移栽及苗期管理:起苗前浇一次透水,保持苗木根系和枝叶完整,移栽定植的株行距为50cmX 50cm,定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每平方米用肥6kg至7kg,深翻整平;栽后适当修剪,栽后I~2年内主要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当主干高度在30 - 40厘米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技;第二年春季萌发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分两层着生,从主枝上长出的一级分枝中保留5 — 6对芽,剪去上部顶芽;以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了的二级分枝中保留6 — 7对芽,再从二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摘去生长不良的嫩梢。
[0011]所述步骤(1)中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所述珍珠岩的厚度为0.4-0.5m。
[0012]所述步骤(3)中插穗长度为10-12cm,带1-3个芽,顶芽距顶口 0.8-1.0cm。
[0013]所述步骤(4)中,插穗的扦插深度为2_3cm,株行距为3cm*3cm。
[0014]所述步骤(4)中,扦插时使插穗向同一个方向斜插。
[0015]经过试验发现:嫩枝扦插后3天,插穗切口处块状愈伤组织形成;10天后开始从皮部生根。每隔10天调查一次生根情况,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苗床:在育苗棚内设置台式苗床,在苗床上设置扦插基质; (2)选择扦插时期:5-7月份进行扦插,在采穗圃中选择发育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龄在8个月以上、直径3mm以上的萌芽条,剪去枝条上的叶片,截成15~20cm左右的穗条,切条时,每根穗条上要保留有2个以上芽眼,上切口为平面,下切口削成平滑马蹄形,以增加切口与激素及基质的接触面积,促进穗条切口愈合,提高生根率; (3)插穗的剪取及处理:插穗消毒与基质或插床消毒剪取嫩枝的枝剪要用95%乙醇进行消毒灭菌,待枝剪晾干之后再进行剪枝,在扦插的前2天,将基质或插床于太阳底下暴晒2天,扦插前2 h用1/3000多菌灵进行浇灌,直到基质或插床全部湿透,将嫩枝用0.06%高锰酸钾浸泡12 h,硬枝用1/3000多菌灵浸泡插口 30 min进行灭菌消毒; (4)扦插:嫩枝采用育苗杯扦插,将基质分别装进黑色育苗杯里,扦插深度为插穗的2/3~3/4留I个节在上面,每个育苗杯扦插6株,株间距为:3-5 cm左右,硬枝采用苗床法,插前用竹签打洞,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洞穴,注意不要让插穗悬空,插完用手压实,浇透水;插好后随即淋水定株,采用大棚套小棚的方法遮荫,小棚用遮光率为85%的遮光网覆盖,温度低于15°C时要加盖薄膜,扦插后I个月内要定时喷水,保持插条表面湿润,保持遮荫棚内的相对湿度在85%左右,这样有利于插条生根,待生根稳定后再逐渐揭开遮光网,为防止插条感染病菌,每5天喷1000倍的百菌清或多菌灵杀菌剂I次; (5)苗床管理: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前,每天对插穗用弥雾机间歇式喷雾多次;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减少喷雾次数;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苗床温度控制在18-26°C;直至2-3个月出苗; 本步骤中,对扦插后的插穗进行喷雾处理时,在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前,每天上午7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6时每隔Ih喷雾I次,11时至下午2时每隔半小时喷雾I次,每次喷雾l-2min ;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每天上午7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6时每隔2h喷雾I次,11时至下午2时每隔Ih喷雾I次,每次喷雾l_2min ; (6)移栽及苗期管理:起苗前浇一次透水,保持苗木根系和枝叶完整,移栽定植的株行距为50cmX 50cm,定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每平方米用肥6kg至7kg,深翻整平;栽后适当修剪,栽后I~2年内主要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当主干高度在30 - 40厘米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技;第二年春季萌发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分两层着生,从主枝上长出的一级分枝中保留5 — 6对芽,剪去上部顶芽;以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了的二级分枝中保留6 — 7对芽,再从二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摘去生长不良的嫩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所述珍珠岩的厚度为0.4-0.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插穗长度为10-12cm,带1-3个芽,顶芽距顶口 0.8-1.0cm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插穗的扦插深度为2_3cm,株行距为3cm*3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亮叶忍冬嫩枝扦插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扦插时使插穗向同一个方向斜插。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98049SQ20141007068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李长娟 申请人:李长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