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24986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作床;2)苗床与温室消毒;3)稀排盖地膜;4)光温管理;5)水肥管理;6)采苗。本发明根据黔中地区的条件,筛选制定了一套适合的甘薯育苗方法,对育苗期间的各个阶段的操作进行优化,各步骤之间的合理选择,能有效提高甘薯的出苗速度、出苗量及苗质。
【专利说明】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贵州省现有甘薯面积380万亩,黔中地区是本省的甘薯主产区,过去,该区域的育苗方式都采用露地盖膜技术。采用露地盖膜技术操作方便、投资少,但是出苗速度慢、出苗
量少、苗质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它解决了黔中地区甘薯出苗速度慢、出苗量少、苗质差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整地作床:在种薯排放前3-5天,整平土地,棚内喷小水,使地面均匀达到湿润状态;划棚拱走向的畦,畦面宽I一1.2m,床土按5kg/ m2优质圈肥以及50g/ m2复合肥均匀撒施于畦面,使肥料与表层土混匀;
2)苗床与温室消毒: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kg,撒施于苗床上,进行苗床消毒;温室消毒按每IOOm2用300g硫磺粉与500g锯末,在18:00-20:00开始熏烟消毒一昼夜,熏烟时保持室内温度在18_25°C,杀死温室内表面的病菌;
3)稀排盖地膜:将选好的`种薯,进行浸种消毒后;将种薯排好,用铁锨把畦背土挖起培到苗床两侧成土埂,踩实,形成畦面高畦背低的地上苗床,以利接受更多阳光,迅速增温;然后覆盖细土,以盖平后不露种薯为准,最后盖上地膜;
4)光温管理:育苗期间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苗齐后大棚保温膜白天卷起,太阳光照增温,夜晚覆盖保温;
5)水肥管理:出苗前后保持土壤水份充足,在剪苗前3天,浇一次透水,以防炼苗缺水;在剪2茬苗后,均匀撒施发酵过的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然后浇水;
6)采苗:在苗高为20-25cm时即可剪苗,剪苗前3天进行炼苗,第一次剪苗一定要及时,否则因顶端优势作用及营养消耗会影响后期秧苗生长和出苗量。
[0005]在步骤3)中进行浸种消毒是指,采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托布津溶液浸种10分钟。
[0006]步骤6)所述的剪苗时,剪口距畦面3-5cm,每100株扎一捆,摆放阴凉处,防止积压引起发热伤苗。
[0007]苗床温度保持在出苗前28_30°C,出苗后25-28°C,采苗前在18-22°C下进行炼苗,及时采苗,防止发生郁闭现象。
[0008]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实验效果,发明人在2012年,在贵州贵阳市金竹镇按照本发明繁育甘薯新品种黔薯2号30亩,同时采用常规育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此法出苗时间提前8天、齐苗期提前7天、百苗重比常规方法增加26.6%。[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黔中地区的条件,筛选制定了一套适合的甘薯育苗方法,对育苗期间的各个阶段的操作进行优化,各步骤之间的合理选择,能有效提高甘薯的出苗速度、出苗量及苗质。本发明简单易行,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发明的实施例: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整地作床:在种薯排放前3-5天,整平土地,棚内喷小水,使地面均匀达到湿润状态;划棚拱走向的畦,畦面宽I一1.2m,床土按5kg/ m2优质圈肥以及50g/ m2复合肥均匀撒施于畦面,使肥料与表层土混匀;
2)苗床与温室消毒: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kg,撒施于苗床上,进行苗床消毒;温室消毒按每IOOm2用300g硫磺粉与500g锯末,在18:00-20:00开始熏烟消毒一昼夜,熏烟时保持室内温度在18_25°C,杀死温室内表面的病菌;
3)稀排盖地膜:将选好的种薯,进行浸种消毒,浸种消毒采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托布津溶液浸种10分钟;将种薯排好,用铁锨把畦背土挖起培到苗床两侧成土埂,踩实,形成畦面高畦背低的地上苗床,以利接受更多阳光,迅速增温;然后覆盖细土,以盖平后不露种薯为准,最后盖上地膜;
4)光温管理:育苗期间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苗齐后大棚保温膜白天卷起,太阳光照增温,夜晚覆盖保温;
5)水肥管理:出苗前后保持土壤水份充足,出苗前控制温度为28-30°C,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5-28°C,在剪苗前3天,浇一次透水,以防炼苗缺水;在剪2茬苗后,均匀撒施发酵过的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然后浇水;
6)采苗:在苗高为20-25cm时即可剪苗,剪口距畦面3_5cm,每100株扎一捆,摆放阴凉处,防止积压引起发热伤苗;剪苗前3天进行炼苗,适当加大通风,降低温度至18-22°C,第一次剪苗一定要及时,否则因顶端优势作用及营养消耗会影响后期秧苗生长和出苗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作床:在种薯排放前3-5天,整平土地,棚内喷小水,使地面均匀达到湿润状态;划棚拱走向的畦,畦面宽1一1.2m,床土按5kg/ m2优质圈肥以及50g/ m2复合肥均匀撒施于畦面,使肥料与表层土混匀; 2)苗床与温室消毒: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kg,撒施于苗床上,进行苗床消毒;温室消毒按每IOOm2用300g硫磺粉与500g锯末,在18:00-20:00开始熏烟消毒一昼夜,熏烟时保持室内温度在18-25°C,杀死温室内表面的病菌; 3)稀排盖地膜:将选好的种薯,进行浸种消毒后;将种薯排好,用铁锨把畦背土挖起培到苗床两侧成土埂,踩实,形成畦面高畦背低的地上苗床,以利接受更多阳光,迅速增温;然后覆盖细土,以盖平后不露种薯为准,最后盖上地膜; 4)光温管理:育苗期间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苗齐后大棚保温膜白天卷起,太阳光照增温,夜晚覆盖保温; 5)水肥管理:出苗前后保持土壤水份充足,在剪苗前3天,浇一次透水,以防炼苗缺水;在剪2茬苗后,均匀撒施发酵过的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然后浇水; 6)采苗:在苗高为20-25cm时即可剪苗,剪苗前3天进行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进行浸种消毒是指,采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托布津溶液浸种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剪苗时,剪口距畦面3-5cm,每100株扎一捆,摆放阴凉处,防止积压引起发热伤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黔中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苗床温度保持在出苗前28-30°C,出苗后25-28°C,采苗前在18_22°C下进行炼苗,及时采苗,防止发生郁闭现象。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58655SQ20141012483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李云, 李辅梅 申请人: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