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4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作物复合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该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生石灰10-12、硫酸亚铁4-5、磷酸二氢钾30-35、百菌清0.01-0.02、白菜渣12-13、甘草3-5、EM原露0.3-0.5、尿素35-38、麦麸10-12、废白土8-10、硫酸锌3-5、硼砂5-6、钼酸铵0.1-0.2、松油醇1-3、柠檬酸三丁酯1-2、司盘801-2、聚丙烯酸钠8-10、500目沸石粉0.2-0.3、助剂3-5;本发明的缓释复合肥利用麦麸、废白土原料制备了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粉体,并将其与富含活性成分的有机质发酵液、助剂等原料混合,起到固肥的效果,缓释包膜剂具有一定保水抗旱功效,且降解后能够改良土壤;本发明复合肥施用简单,肥效持久,能够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病能力,最终获得作物的高产高收。
【专利说明】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专用复合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

【背景技术】
[0002]复合肥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较之传统有机肥的优点在于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养分利用率高,且包装、贮存、施用方便,是未来化肥致力发展的方向。然而现有的复合肥多存在养分比例相对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土壤环境以及不同作物品种各生长阶段生长所需,最终导致肥效的无效流失,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很有必要从不同种类作物的需肥特点出发,制定不同作物专用肥料,并进行科学的配比,在不破坏土壤平衡的基础上,延长肥效持续时间,提高土壤活力,促进作物根部生长,增加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效率,避免肥效的无效释放,从而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并实现可持续绿色种植,为消费者功效高质量的产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良土壤、保水抗旱、增产效果的花生种植专用复合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石灰10-12、硫酸亚铁4-5、磷酸二氢钾30-35、百菌清0.01-0.02、白菜渣12-13、甘草3-5、EM原露0.3-0.5、尿素35-38、麦麸10-12、废白土 8-10、硫酸锌3-5、硼砂5-6、钥酸铵0.1-0.2、松油醇1-3、柠檬酸三丁酯1-2、司盘80 1_2、聚丙烯酸钠8_10、500目沸石粉0.2-0.3、助剂 3-5 ;
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油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硫酸锰2-3、酪蛋白磷酸肽4-5、纳米碳0.01-0.02、羧甲基淀粉钠6-8、碳酸氢钠2_3、α -硫辛酸1-2,制备方法为:先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倍于其重量份的水混合,加热至55-65°C,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分散后,再加入肉桂油、硫酸锰、酪蛋白磷酸肽、纳米碳,搅拌40-50min,最后加入其它剩余物料,继续搅拌l_2h,搅拌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0004]所述的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其生产步骤为:
(1)先将麦麸、废白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的粉体在400-500°C高温下碳化处理l_2h,得到的粉体投入8-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活化3-4h后,过滤,粉体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备用;
(2)将白菜渣、甘草混合均匀后粉碎,与水按1:0.4的重量比混合稀释,加入EM原露,搅拌均匀后,在常温密闭条件下水解发酵15-20天,发酵结束后过滤,滤渣备用,得到的滤液与硫酸锌、硼砂、钥酸铵、助剂混合,搅拌l_2h,制成浆料备用;
(3)将聚丙烯酸钠与适量的水混合,加热至40-50°C,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即可,再加入松油醇、柠檬酸三丁酯、司盘80、沸石粉,混合搅拌1-1.5h,制成缓释包膜剂;(4)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物滤渣与浆料及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造粒机制粒,随后将制得的颗粒送入包膜机中,控制包膜机温度50-60°C,并在颗粒表面喷涂步骤(3)制备的缓释包膜剂,包膜剂用量为颗粒重量的3-5%,包膜后的颗粒经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成品O
[0005]本发明复合肥的优点在于:先将麦麸、废白土在高温下碳化和酸活化处理后制备成具有良好吸附作用的粉体,并将其与白菜渣、甘草的混合发酵液以及硫酸锌、硼砂、助剂等对作物生长必不可少和有促进作用的原料混合吸附,以防止养分的无效流失,有一定的固土保肥效果;同时利用聚丙烯酸钠、松油醇、沸石粉等原料混合制备了缓释包膜剂,这种包膜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一定的保水能力,肥效缓控周期与作物需肥周期贴合,包膜剂降解后还能改良土壤,避免水土流失;本发明复合肥施用简单,肥力充足,缓释效果良好,能满足花生各生长阶段所需肥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兼有保水抗旱、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06]本实施例的复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得:生石灰12、硫酸亚铁4、磷酸二氢钾35、百菌清0.01、白菜渣13、甘草5、EM原露0.3、尿素38、麦麸10、废白土 10、硫酸锌3、硼砂6、钥酸铵0.2、松油醇1、柠檬酸三丁酯2、司盘80 2、聚丙烯酸钠10、500目沸石粉
0.2、助剂5 ;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油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硫酸锰3、酪蛋白磷酸肽5、纳米碳0.01、羧甲基淀粉钠6、碳酸氢钠3、α -硫辛酸2,制备方法为:先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倍于其重量份的水混合,加热至55-65°C,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分散后,再加入肉桂油、硫酸猛、 酪蛋白磷酸肽、纳米碳,搅拌50min,最后加入其它剩余物料,继续搅拌
1.5h,搅拌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0007]本实施例的复合肥生产步骤为:
(1)先将麦麸、废白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的粉体在400-500°C高温下碳化处理2h,得到的粉体投入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活化4h后,过滤,粉体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备用;
(2)将白菜渣、甘草混合均匀后粉碎,与水按1:0.4的重量比混合稀释,加入EM原露,搅拌均匀后,在常温密闭条件下水解发酵20天,发酵结束后过滤,滤渣备用,得到的滤液与硫酸锌、硼砂、钥酸铵、助剂混合,搅拌2h,制成浆料备用;
(3)将聚丙烯酸钠与适量的水混合,加热至40-50°C,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即可,再加入松油醇、柠檬酸三丁酯、司盘80、沸石粉,混合搅拌1.5h,制成缓释包膜剂;
(4)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物滤渣与浆料及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造粒机制粒,随后将制得的颗粒送入包膜机中,控制包膜机温度50-60°C,并在颗粒表面喷涂步骤(3)制备的缓释包膜剂,包膜剂用量为颗粒重量的5%,包膜后的颗粒经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成品。
[0008]本实施例在两块面积均为5亩的花生种植小区进行,试验的花生品种均为豫花14号,两地地分别标记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施用本实施例复合肥,对照组施用常规复合肥,其它试验设计均相同,所有肥料均作为基肥施用,亩施量为35Kg,两块试验地后期日常管理均相同。最终不同复合肥的施用效果为:试验组花生较对照组亩均产量增加15.7%,出仁率增加2.8%ο
[0009]此外,根据缓释肥国家标准GBT23348-2009的测定方法,本实施例的缓释复合肥在24h的累积养分溶出率为9.4%,满足< 15%的要求,28d的累积养分溶出率为52.1%,满足
<80%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石灰10-12、硫酸亚铁4-5、磷酸二氢钾30-35、百菌清0.01-0.02、白菜渣12-13、甘草3-5、EM原露0.3-0.5、尿素35-38、麦麸10-12、废白土 8-10、硫酸锌3-5、硼砂5-6、钥酸铵0.1-0.2、松油醇1-3、柠檬酸三丁酯1-2、司盘80 1_2、聚丙烯酸钠8_10、500目沸石粉0.2-0.3、助剂 3-5 ; 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油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硫酸锰2-3、酪蛋白磷酸肽4-5、纳米碳0.01-0.02、羧甲基淀粉钠6-8、碳酸氢钠2_3、α -硫辛酸1-2,制备方法为:先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倍于其重量份的水混合,加热至55-65°C,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分散后,再加入肉桂油、硫酸锰、酪蛋白磷酸肽、纳米碳,搅拌40-50min,最后加入其它剩余物料,继续搅拌l_2h,搅拌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旱高产花生种植专用缓释复合肥,其生产步骤为: (1)先将麦麸、废白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的粉体在400-500°C高温下碳化处理l_2h,得到的粉体投入8-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活化3-4h后,过滤,粉体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备用; (2)将白菜渣、甘草混合均匀后粉碎,与水按1:0.4的重量比混合稀释,加入EM原露,搅拌均匀后,在常温密闭条件下水解发酵15-20天,发酵结束后过滤,滤渣备用,得到的滤液与硫酸锌、硼砂、钥酸铵、助剂混合,搅拌l_2h,制成浆料备用; (3)将聚丙烯酸钠与适量的水混合,加热至40-50°C,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即可,再加入松油醇、柠檬酸三丁酯、司盘80、沸石粉,混合搅拌1-1.5h,制成缓释包膜剂; (4)将步骤(2)所得的 发酵物滤渣与浆料及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造粒机制粒,随后将制得的颗粒送入包膜机中,控制包膜机温度50-60°C,并在颗粒表面喷涂步骤(3)制备的缓释包膜剂,包膜剂用量为颗粒重量的3-5%,包膜后的颗粒经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成品O
【文档编号】C05G3/00GK104072252SQ20141021887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陈忠家 申请人:陈忠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