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5506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本发明利用剖面温度链浮标长期定点、连续多层次实时监控养殖区海水温度变化,实时发回岸站监控电脑终端,温测精确,有效监测季节性温跃层,及时调整贝类放养水层,规避温度变化尤其是温跃层对贝类养殖的影响,充分有效的利用海域资源,为贝类提供相对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虾夷扇贝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10—30米放养水层,避免污损物附着,减少倒笼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对贝类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说明】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贝类的养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重点养殖产业,养殖方式主要采用底播增殖(放流增殖)和浮筏养殖两种方式。底播增殖方式保障了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作为一种健康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海水的自然生态能力,保证了养殖生物的安全和质量,并且具有风浪等自然环境变化影响较小等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海域都适合底播增殖。底播区域必须是水温合适、海底为砾石、砂和泥砂底质,软硬程度适宜海域,软泥底质等海域无法进行底播增殖。因此对于具备适于虾夷扇贝生长发育水温条件而又没有适于放流增殖底质条件的海区,进行浮筏式设施养殖是虾夷扇贝生产的另一种方式。而浮筏养殖在近岸浅海区,放养水层受水深限制,无法规避水温变化频繁,杂藻和贻贝等污损生物附着,以及台 风等灾害因素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放养品种严重死亡。
[0003]北黄海最引人注目的水文特征之一即是北黄海冷水团,受其影响,北黄海区域形成季节性温跃层,季节性温跃层,指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最显著的水层。在中纬度海区这种温跃层明显地随季节而变,故称为“季节性温跃层”。它是海一气热交换、风在海面的应力、风浪、潮流、海流等原因在一定深度的海域综合作用的结果。以黄海为例,温跃层于3、4月份逐渐形成,5、6月份温跃层深度为5 - 10米,温跃层强度为1.0 — 2. (TC /米,8月份最强盛,9 - 10月份随着表层降温和增盐,对流混合加强,温跃层开始向深水区衰退,深度逐月加深,直至消失。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规避季节性温跃层影响,确保贝类健康养殖,成为扇贝养殖产业亟待解答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有效的利用海域资源的健康生态规模化贝类养殖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具体如下:
(1)在北黄海季节性温跃层养殖海区,布设剖面温度链浮标,实时监控养殖区各水层的海水温度变化;
(2)剖面温度链浮标监测同一时间不同水层的温度数据,通过测温监控程序,采用卫星授时,固定间隔时间进行一次检测,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岸站服务器,生成可视图表,通过网络终端电脑下载和显示相关温度图表;
(3)贝类养殖过程中,根据剖面温度链浮标的温度监控记录确定温跃层所在水层及其强度,当温跃层强度即将超过放养品种的耐受上限时,根据剖面温度链监控记录及温跃层位置,通过调整养殖网笼或吊耳贝绳的吊绳长度来调整养殖品种放养水层,规避温跃层影响以满足其生活习性需求。
[0006]所述的养殖台筏两侧分别采用双橛缆固定,增强台筏的稳定性。
[0007]所述的放养水层一般是深水层,为10 — 30米。
[000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剖面温度链浮标长期定点、连续多层次实时监控养殖区海水温度变化,实时发回岸站监控电脑终端,温测精确,有效监测季节性温跃层,及时调整贝类放养水层,规避温度变化对贝类养殖的影响,充分有效的利用海域资源,为贝类提供相对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虾夷扇贝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10 — 30米放养水层,避免污损物附着,减少倒笼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对贝类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I为实施例1中2013年7月21日19:00监测记录的养殖筏区水温剖面分布图;
图2为实施例1中2013年7月6米层水温变化统计图;
图3为实施例1中2013年7月6-9米水层即温跃层强度统计图; 图4为实施例1中2013年7月18米层水温变化统计图;
图5为实施例1中2013年7月15-18米水层垂直梯度水温变化强度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实施例1
以大连长海县獐子岛海域虾夷扇贝中间育成至养成为例。
[0012]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具体如下:
(I )6月下旬,养殖海区6米层水温于18°C,虾夷扇贝进行二级分苗,分苗后装入网笼挂在养殖台筏上育成,虾夷扇贝放养水层6米,养殖台筏两侧分别用双橛缆固定,增强台筏的稳定性;在虾夷扇贝台筏养殖海区布设剖面温度链浮标,实时监控养殖区海水温度;
(2)剖面温度链浮标监测同一时间9个水层海水温度,9个水层分别为3米、6米、9米、12米、15米、18米、21米、23米、27米,通过测温监控程序,采用卫星授时,每隔10分钟同步监测记录一次9个水层的水温,同时传回岸站服务器,生成可视图表,通过网络终端电脑下载和显示相关温度图表;
(3)进入7月,6米层水温逐渐升高,表1和图I为剖面温度链浮标于2013年7月21日19:00监测记录的养殖筏区水温剖面分布图表;
表1养殖後区水温剖面分布表
【权利要求】
1.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1)在北黄海季节性温跃层养殖海区,布设剖面温度链浮标,实时监控养殖区各水层的海水温度变化; (2)剖面温度链浮标监测同一时间不同水层的温度数据,通过测温监控程序,采用卫星授时,固定间隔时间进行一次检测,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岸站服务器,生成可视图表,通过网络终端电脑下载和显示相关温度图表; (3)贝类养殖过程中,根据剖面温度链浮标的温度监控记录确定温跃层所在水层及其强度,当温跃层强度即将超过放养品种的耐受上限时,根据剖面温度链监控记录及温跃层位置,通过调整养殖网笼或吊耳贝绳的吊绳长度来调整养殖品种放养水层,规避温跃层影响以满足其生活习性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贝类养殖台筏两侧分别双橛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水层台筏贝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水层一般是深水层,为10 —30米。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026050SQ20141024344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吴厚刚, 徐勤山, 石天栋, 臧有才, 薛东宁 申请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